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被俘的竇建德被帶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問他:“我們打王世充與你何干,你何苦大老遠地來這裡犯我兵鋒?”竇建德說:“今不自來,恐煩遠取。”——反正我們遲早都會打一仗,即使我不來,恐怕將來你也要去找我麻煩,既然如此,何不早些決一雌雄?竇建德本來是為了救援王世充,沒想到自己比王世充更早一步落入敵人手中。圍城打援的極致,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虎牢關之戰可說是唐朝開國之初非常經典而且精彩的戰役,經此一戰,唐基本上平定了天下。

  押解到長安之後,竇建德被李淵直接殺掉了,因為他沒有得到李世民的許諾,李淵殺起來也就沒什麼顧慮了。可惜竇建德屢戰屢勝,最後敗在了一個遠比自己年輕的人手中。

  另外,想說說我對虎牢關一戰的看法,如果凌敬的建議被採納又如何呢,竇建德能贏嗎?暫時將這個放一放,先說一下當竇建德沒來支援王世充的時候,王世充一定這樣想過:竇建德來了就可以擺脫困境了。當唐、夏尚未開戰之時,有誰能預言到後來的這個結果?當時的情況是,唐、鄭相持已久,無論誰的日子都不好過,而夏軍無論怎麼說都比他們的情況好些,而且還是在新破孟海公之後,士氣高漲——雖說這也容易導致驕兵,而從夏軍後來的行動中看到,他們還是很小心的,甚至占著人數上的優勢,都不敢輕舉妄動,因此夏軍最後失敗,“驕兵”這一條基本可以免談。我想要在當時投票的話,很多人都會投夏而非唐勝。而人數上的問題,中國從來就不乏以少勝多的戰例,但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否則哪裡又有什麼“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這樣的說法?以少勝多畢竟還是少數。當夏軍浩浩蕩蕩奔赴而來的時候,便是主帥李世民,心裡都未必沒怕過。這是人之常情,要是真不怕的話,那才是有了問題。但李世民性格上超常的地方,也就在於他更堅忍。自然,如果戰敗了的話,這個詞就多半要換成了固執或是其他的詞了。其實有才的人多半都很固執,剛愎自用的多,虛懷若谷的少。李世民後期的納諫則另當別論。當此之時唐軍之中有人勸他回軍,其實這絕對是正常思維,而主戰派的意見則有些超常了,在常人眼中用瘋狂來形容都不為過——也對嘛,李世民的確是天才,天才都有點瘋狂。如果一旦撤軍的話,對於唐來講損失太大了,白來一趟不說,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卻什麼便宜都得不到。李世民決定分兵拒之,絕非是忽略自己的劣勢而貿然出兵,如果有兵的話相信他一定不會只帶三千多人,只是當時能分出來的有限,而且又是要爭分奪秒地去爭虎牢關,哪還顧得上這些?只要占得虎牢關,再慢慢派人來支援也不晚。因而這三千人可說是先頭部隊,後來當然是有援軍的。但是最後唐夏比例又是多大呢?如果是一萬對十萬,相差比例這麼大,任誰都會有所懷疑的。但若說以一對十則必敗,即“一”的一方勝利概率是零也未必(概率論中幾乎沒有零概率的事件。比如拋硬幣,只要硬幣沒做手腳,是正是反概率都不會是0和1),即使你認為有十足的把握,也只能說概率很小而已。因為從理論上講,什麼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平地摔跤,本人就曾摔過,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也不信。概率就算極小也都是有可能發生的,貓叫綜合症的發生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四捨五入基本可以算是零,但就是有嬰兒得這種病。一個人打十個人,勝利的概率怎麼也大於十萬分之一(如果此人武功極高概率則大大提升),怎能肯定其必然不可能發生呢?數學上講的都是這樣,何況歷史又從來都不是按照數學規律來發展的。至於說十萬人殺也殺不過來——如果仗是這樣打的話,當然殺不過來,可是又有哪場戰鬥需要把人都殺掉,才算勝利呢?仗從來不是這樣打的,總是得集體行動,當一個集體亂了陣腳時,他們的合力並不等於他們每人的作戰能力之和。夏軍恰恰最後就是自己亂了,因而人多亦敗。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出動兩萬五千人的車騎快速部隊,在趙軍之後控制住了谷口的有利地形,切斷趙軍的退路,並派五千騎兵監視趙軍的留守部隊。如果按那種殺完人才算勝利的貌似有理的理論來推測,趙軍就是每人撒一把土都可以把秦軍埋在腳下了,可是,怎麼沒用呢?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以少勝多似乎後來越來越少,因為大家都在進步,彼此之間相差距離也越來越小。因而唐軍人數應該比一萬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唐軍人數還是少於夏軍的,怎麼說虎牢之戰都是以少勝多。

  亂世群雄(下)(3)

  那麼回到凌敬建議的問題,“大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守之,更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徇汾、晉,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則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二則拓地收眾,形勢益強;三則關中震駭,鄭圍自解。”如果竇建德採納了,轉攻太原的話,會怎麼樣呢?太原此前並未受敵,而洛陽則是苦撐了一年,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竇建德一敗王世充馬上就投降可以說明洛陽已經無法再行抵抗),那麼可以假設是在洛陽攻陷之後,即王世充這方面已經不存在去配合竇建德圍困李世民的可能,竇建德將獨自面對唐軍,唐軍占據天下之大半,誰更有利可以一目了然。如果進一步去攻長安這快肥肉——好,長安是肥肉,但長安並非像凌敬所言是空虛的,何況竇怎麼也得打下太原之後再打長安,若繞過太原,則竇實為孤軍深入,而置自己後方於不顧,乃兵家之大忌。當初李淵攻長安時,是把太原安置妥當之後才出兵的,至少是保證突厥不給自己添麻煩。不要後方的一往直前,要竇建德像劉鄧大軍那樣千里躍進大別山,實難想像。若說唐的後方“空虛”,夏的後方就不空虛嗎?若襲唐的後方,竇建德能出兵甚少嗎?可是把人都帶走的話,自己的後方如何應付李世民?他可以用圍魏救趙,李世民就不能用?而且李世民就一定得回去救援嗎?另外,太原也並不空虛,幾乎就是同時,李淵派李建成去并州討稽胡,焉知不是為了防備王、竇?而且以李淵、李建成之才,守住太原、長安也不是不行,王世充都能守洛陽一年,李淵就不能死守嗎?凌敬的第二條,“拓地收眾”,在太原實際上可行性到底有多少呢?不多。因為太原是李氏起家的地方,他們對這裡很看重。李世民征劉武周的時候就曾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因此,竇建德來了未必會有人歡迎。第三,“關中震駭”,這就有些可笑了,李淵並非廢物,會為了這些沒影的事而震駭?“鄭圍自解”更說不通了,就算關中震駭,那麼李世民也不一定要解洛陽之圍,所以其前後沒有關聯。有人說洛陽無糧,李世民無法久待——洛陽本身是無糧,但李世民非要吃洛陽的糧食嗎?洛陽攻下後幾個月,李世民的大軍在洛陽吃的是什麼呢?但竇建德一旦深入唐的腹地,他自己的糧道卻不能保證安全。不錯,那樣的話唐軍是有被前後切斷的危險,但前後夾擊的危險也將困擾著竇建德。這是一場狹路相逢的戰爭,虎牢關前是這樣,太原城前也是這樣。現在假設竇建德出兵太原,有人覺得他勝率大,但出兵救鄭之前又何嘗不是如此?若以用兵之“奇正”之說,則竇建德當屬“正”,而不善“奇”。既然狹路相逢,則勇者為勝,這是個比“奇”的時候,誰更能用“奇”,勝率就更大。李世民於出兵虎牢之前,想的是先據守虎牢,等待洛陽自斃,但當他發現有機會勝竇建德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攻擊。臨機而變,竇建德顯然不如李世民。因此,竇建德手下的將軍們說凌敬之言是書生之見,的確是有道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