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度懶得回答他這麼愚蠢的問題,轉而對楚和道:“這麼說,世家死灰復燃,紛紛聯手想以皇長子為主了?這可就難辦了,皇長子有嫡長之實,又有世家鼎力支持,如今倒與皇子攸相持不下。大將軍沒能在路上斬殺了皇長子,此後說不定被逼急了,使出不當的手段來,屆時整個天下都要陷入紛爭。”

  “這皇長子心機太重,瞞過了公主與臣等,萬一皇位真被他得手,後果不堪設想啊公主!”

  楚和轉過目光,看向竇途。竇途打了個哈欠,索然道:“反正皇長子已經進了洛陽,究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大將軍是心頭之患,世家何嘗不是心頭之患?依我說,大將軍與世家爭鬥個你死我活,還有范常侍等人在一旁添油加醋,保管朝廷烏煙瘴氣分崩離析。”

  余度皺眉道:“這樣的話,公主能得什麼好處?”

  楚和靜靜地聽著,沒有反駁。

  “好處就是,在咸寧縣方圓千里,都是公主說了算。朝廷亂就亂吧,天下亂就亂吧,公主還能趁機把整個咸寧縣並諸縣牢牢把握。”竇途眯著眼睛道,“公主不想成為武帝那樣萬古無一的女帝,那就當個無冕之王,關起門來號令江山,有何不可?”

  正說笑著,白柳從門外進來,手裡還拿著文書,三人紛紛向他看去。

  白柳站住,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道:“公主,徹查清楚了。張賀發來文書,詳細描述了皇長子在長沙國做的事,還有另外一份是白衣令發回的記錄,去日南的果然不是宋許,而是一個替身。”

  楚和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再把兩份文書交給竇途和余度,她抬起頭對白柳道:“為何一直沒有發現?”

  “那宋許很狡猾,買通了押送的虎賁郎,而且路途遙遠不通暢,即使發現了再傳來,也過了很久。替身到了日南之後,就沒有人管,埋頭進了林子,只有點卯才回出來。白衣令的人去查看,這才發現宋許不見了。”白柳正色道,“臣推算,宋許並沒有去日南,而且出洛陽後直奔荊州。他在襄陽呆了一陣,隨後又去了長沙國。”

  “如果皇長子真與他見過面,那麼,宋蹇父子就是受他之命與皇長子聯繫了。”余度豁然開朗,皺眉冷笑道,“那藝苑坊主引見的,不是皇長子就是宋許。都說一筆寫不出兩個宋字,果然妙。就算皇長子真是先皇后所出,他也未必會相信自己的真身份,再被宋許花言巧語欺騙,定然相信自己是以假亂真,欲圖皇位,由此可見,皇長子和宋許,乃至整個世家綁定在一起。”

  竇途嗤笑道:“沈家雖然不是世家,可是沈家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世家中的一員,宋許出面對沈家誘之以利,誰說不能倒戈心向宋許?再若不然,宋許只需要令沈硯陷入殺人罪名,就拿捏住了沈家命脈,由不得他們不屈服。”

  “與虎謀皮。”楚和垂眸,指腹摩挲著冰涼的耳杯,眼底越發冷漠,“阿父饒了宋許一命,宋許還敢興風作浪,真是賊心不死。只是他現在與皇長子關係匪淺,真要捉他,恐怕不易。再說,張賀傳來的消息是皇長子曾經在藝苑門口把爛醉的沈硯送回去,還有提到了有疑似宋許的人在街頭閃過,可是沒有真憑實據,也無可奈何。”

  “人心最貪,既然宋許已經出現,世家也出手了,想查出馬腳自然容易。”竇途沉吟道,“公主還是繼續操練兵馬韜光養晦,揚州不是叛亂麼,讓白柳領兵出征。沈硯雖然被啟用,但是是在長沙王接受脅迫之下,長沙王定然對沈家不滿,如此可以與長沙王秘密協議,劃地而治,互相維護,唇寒齒亡,長沙王不見得不懂這個道理。”

  楚和點了點頭,當即讓余度取來筆墨紙硯。她又問白柳道:“你可都記下了那些擁護皇長子的人?”

  “都記錄在案了。”白柳道。

  楚和一笑,等余度鋪好筆墨,她沾了沾墨水,要寫書信,餘光瞥見白柳似乎有話要說,她停下筆來,奇怪道:“怎麼?有何不妥?”

  “公主,還有一封信來。不過不是送到咸寧的,是送去洛陽,臣斗膽,攔截了下來。”

  楚和一愣,靜默片刻,說道:“是阿致來信?”

  “是。”

  她信也不寫了,放下筆墨,伸手道:“把信給我吧。”

  白柳拿出信,遞給了楚和。楚和看了一眼,上面寫的確實是給她的,她沒拆,放到一邊,執筆揮毫寫了信,洋洋灑灑一番囑託與告誡,然後把信紙遞給白柳,起身對三人道:“白柳去點齊兵馬,余度隨軍出征。竇途接手白衣令,給我盯緊了洛陽與長沙,我每天都要知道洛陽與長沙的動靜。”

  三人躬身道:“喏!”

  楚和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等人都走後,她才拿起宋致給她的信,小心翼翼去掉火漆,拆開取出信紙。

  裡面是兩頁紙寫了滿滿的字,楚和還沒有讀,就勾起滿腹相思,她能想像得到,宋致一字一句寫下這些字的思念,一定是把思念碾碎磨成墨,每個字都透著憂傷。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之所以一模一樣,是因為有兩章開車的章節被替換掉了,大家可以憑全文訂閱的截圖來找我要你們錯過的兩章。我的企鵝是2904141456,我的微博是楚 八 九。給大家帶來閱讀的麻煩我十分抱歉,如果不想要那兩章請在出示訂閱之後,我會返還你們的晉江幣。謝謝大家的支持,抱歉了

  第90章 全盤托出

  信的開頭是:“見字如晤:與你分別第七天, 想你。”

  見字如晤:與你分別的第七天, 想你。昨夜起風, 桃林簌簌, 好似你衣袂摩挲聲,在我耳邊忽遠忽近, 風聲低沉,也如你喃喃低語。我實在睡不著, 便起身賞月。

  我想了一首詩, 特別應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我不知道什麼叫“兩情若是長久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我只知道長相廝守是我所願,我不像你,胸懷大志,或是心懷百姓, 或是志在天下,這我都沒有。實在是我心眼小,容不得那麼多的人擠進來。

  我說這話,並非是抱怨你我分別兩地,而是我心裡一直有件事想告訴你,我之前不說是我沒有把握,或者我心存余念時刻想回去。我後來要告訴你,你又堵著我不肯聽。但我終究是要告訴你的,因為我心裡自認為已經與你是妻妻一體,不能兩心相通我心愧疚。

  除卻這個秘密,我對你再無任何隱瞞。阿和,我受過的教育雖然與本朝的人都不大同,但我從前都是這樣的性子,有些孤僻和自私,甚至是怯懦。你教會了我勇敢,也讓我接受了你和你的一切,我對你很感激。

  阿和,今晚的月色很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