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齊孝公一聽,你不是牛嗎?你自己請啊。
“宋哥,你看,齊國這幾年挺亂,沒什麼號召力了,我那邊的國家,你發通知比我好使,您就自己來吧。”齊孝公推了,他估摸著,楚成王也要推掉。
可是,齊孝公錯了。
“好,陳、鄭、蔡、許、曹這五個國家包給我了。”出乎意料,楚成王爽快得驚人。
“太好了,一言為定。”宋襄公更高興了,只要楚國肯出面,其餘的國家自己也能搞定了。
於是,三國商量好了時間地點,分頭準備去了。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是好東西。
奸詐的楚國人
更新時間2009-4-22 9:04:00 字數:7306
“仁義無敵啊。”宋襄公興高采烈,天天念叨。一邊派人前往盂開建國賓館和祭壇,準備迎接天下諸侯。
“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子魚很絕望,他斷定國家就要滅亡了。
魯國的藏文仲知道這個事情之後,說了一句名言:“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左傳》)
什麼意思?通常的解釋是:順從別人的意願可以,讓別人順從你的意願多半就不行了。不過,筆者認為這句話應該如此解釋:當人的能力大於欲望,可行;當人的欲望大於能力,不可行。
換言之,要量力而行。
與之相反的一句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可見,如果我們學了春秋,就不會鬧大躍進那樣的笑話了。
——宋襄公的兩個錯誤
秋天,宋國的盂。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該發生的終究要發生,與天上有沒有雲並沒有直接關係。
宋襄公提前十天來到,親自檢查各種接待工作,數十遍練習怎樣執牛耳歃血為盟,怎樣對諸侯講話,怎樣行使擔任盟主之後的第一次權力。
“仁義無敵。”宋襄公念叨著,這將是他榮任盟主後就職宣言的第一句。
“這是一屆盛況空前,無與倫比的盟會。”宋襄公又念,這是他準備給這次盟會的總結性發言的最後一句。據他的樂觀估計,因為有齊國和楚國的參加和鼎力支持,與會盟國數量應該在二十以上。這個數量,無論是南聯盟大會還是聯合國大會都沒有達到過。
可是,他沒有想到,從一開始,他就在犯錯誤。更糟糕的是,他的錯誤是愚蠢的和後果嚴重的。
第一個錯誤,名不正言不順。
齊桓公稱霸,是尊王室以令諸侯。宋襄公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可是他很擔心得罪楚國,所以沒有邀請王室出席。
王室沒有出席,楚國陣營因此藐視宋國,知道他們沒有底氣;齊國陣營因此不滿宋國,認為他們討好楚國。
盟會還沒有開始,已經沒有人喜歡宋襄公了。
第二個錯誤,可以感動別人,可以感動世界,但是不能感動自己。
宋襄公被楚成王的爽快所感動,更被自己的仁義所感動。於是,他建議召開一次衣裳之會,什麼叫衣裳之會?就是大家只穿衣裳,不穿褲子?零分。
所謂衣裳之會,就是大家都不帶兵車,坦誠相待,和平赴會。衣裳之會,又叫乘車之會,乘車是什麼意思?乘車跟戰車相對應,就好像旅行轎和裝甲車的區別。
“主公,楚國人是南蠻,沒什麼信用可言,我看,咱們還是在附近埋伏下兵力。楚國人如果講信用最好,如果他們出什麼妖蛾子,咱們也能及時應對。”子魚見宋襄公全無警惕,提醒他要防備萬一。
“這怎麼行?信用啊,仁義啊。咱們不能言而無信啊。”宋襄公否決。
任何時候,感動自己都是危險的。
——自投羅網
楚國的號召力被證明是強大的,盟會前兩天,陳穆公、蔡莊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陸續抵達,入住國賓館。
盟誓當天早上,楚成王來到。看上去,楚成王還是很講信用,儘管隨從人員多一點,但是兵車一乘也沒有帶。
齊國沒有來,齊孝公在盟誓的頭一天派人前來,說是痔瘡發作,無法前來,祝大會圓滿成功。此外,宋國負責邀請的魯國、衛國、燕國、晉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全部缺席,而且是無故缺席。說白了,這些國家根本不尿你宋襄公這一壺。
宋襄公覺得很沒有面子,可是,事已至此,厚著臉皮也要繼續下去啊。
宋襄公只是覺得沒面子,可是,子魚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如果說齊孝公以及齊國體系的諸侯們在,那麼齊楚形成抗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現在的形勢是宋國面對楚國體系六個國家,人家都不用動用兵車,也能把宋襄公給就地辦了。
“主公,事情不太妙啊,我看還是溜了比較穩妥。”子魚悄悄找到宋襄公,建議趕緊逃跑。
“哎,這怎麼行?咱們是東道主啊。你放心好了,楚王是個講信用的人,啊,仁義無敵。”這個時候了,宋襄公還在講這個。
子魚一看,該死活不了啊。既然如此,自己留個心眼吧。
盟誓開始了。
祭祀,殺牛,牛耳朵端了上來。
牛耳朵是誰的?
陳國等五國領導人都面帶討好的笑容看著楚成王,楚成王則面帶笑容看著宋襄公。
牛耳朵送到了宋襄公的面前,他要伸手去接。可是,突然他猶豫了,因為他看見諸侯們怪異的目光。
底氣不足,底氣還是不足。
“這,這,給楚王吧。”關鍵時刻,宋襄公畏縮了。
“哈哈,宋公客氣了,您是公爵,我是子爵,這裡面我是最後一個啊。”楚王笑著說,拒絕接過牛耳。
子魚遠遠地看著,他知道,一切已經無法避免了。於是,他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溜走了。
“這,楚王,這,您客氣。”宋襄公語無倫次。
“哈哈哈哈。”楚成王大笑起來。
“這。”宋襄公手足無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諸侯們紛紛大笑起來。
“這,這。”宋襄公終於後悔了,他四處張望,要找子魚,可是子魚早已經成了漏網之魚。
“跟我斗,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楚成王笑夠了,揮揮手,喝令:“拿下。”
楚國的衛士們蜂擁而上,他們不需要戰車,手中的劍已經足夠。
戰車三百乘,楚國的戰車在半個時辰之內已經占領了盂。
這個時候宋襄公才恍然大悟,楚成王早已經布置了兵力。所謂衣裳之會,那只是逗自己玩的。
“你,你不講信用。”宋襄公儘管被捉住了,還是鼓起勇氣,指責楚成王。
“信用?信用是個屁。老子戰車千乘,雄兵十萬,這就是老子的信用。”楚成王看著宋襄公的可憐相,十分的解氣。“老子堂堂楚王,什麼時候當過老二?周天子見了我也不敢自稱老大,你真行,竟然讓老子當小三。”
“宋哥,你看,齊國這幾年挺亂,沒什麼號召力了,我那邊的國家,你發通知比我好使,您就自己來吧。”齊孝公推了,他估摸著,楚成王也要推掉。
可是,齊孝公錯了。
“好,陳、鄭、蔡、許、曹這五個國家包給我了。”出乎意料,楚成王爽快得驚人。
“太好了,一言為定。”宋襄公更高興了,只要楚國肯出面,其餘的國家自己也能搞定了。
於是,三國商量好了時間地點,分頭準備去了。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都不是好東西。
奸詐的楚國人
更新時間2009-4-22 9:04:00 字數:7306
“仁義無敵啊。”宋襄公興高采烈,天天念叨。一邊派人前往盂開建國賓館和祭壇,準備迎接天下諸侯。
“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左傳》)”子魚很絕望,他斷定國家就要滅亡了。
魯國的藏文仲知道這個事情之後,說了一句名言:“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左傳》)
什麼意思?通常的解釋是:順從別人的意願可以,讓別人順從你的意願多半就不行了。不過,筆者認為這句話應該如此解釋:當人的能力大於欲望,可行;當人的欲望大於能力,不可行。
換言之,要量力而行。
與之相反的一句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可見,如果我們學了春秋,就不會鬧大躍進那樣的笑話了。
——宋襄公的兩個錯誤
秋天,宋國的盂。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該發生的終究要發生,與天上有沒有雲並沒有直接關係。
宋襄公提前十天來到,親自檢查各種接待工作,數十遍練習怎樣執牛耳歃血為盟,怎樣對諸侯講話,怎樣行使擔任盟主之後的第一次權力。
“仁義無敵。”宋襄公念叨著,這將是他榮任盟主後就職宣言的第一句。
“這是一屆盛況空前,無與倫比的盟會。”宋襄公又念,這是他準備給這次盟會的總結性發言的最後一句。據他的樂觀估計,因為有齊國和楚國的參加和鼎力支持,與會盟國數量應該在二十以上。這個數量,無論是南聯盟大會還是聯合國大會都沒有達到過。
可是,他沒有想到,從一開始,他就在犯錯誤。更糟糕的是,他的錯誤是愚蠢的和後果嚴重的。
第一個錯誤,名不正言不順。
齊桓公稱霸,是尊王室以令諸侯。宋襄公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可是他很擔心得罪楚國,所以沒有邀請王室出席。
王室沒有出席,楚國陣營因此藐視宋國,知道他們沒有底氣;齊國陣營因此不滿宋國,認為他們討好楚國。
盟會還沒有開始,已經沒有人喜歡宋襄公了。
第二個錯誤,可以感動別人,可以感動世界,但是不能感動自己。
宋襄公被楚成王的爽快所感動,更被自己的仁義所感動。於是,他建議召開一次衣裳之會,什麼叫衣裳之會?就是大家只穿衣裳,不穿褲子?零分。
所謂衣裳之會,就是大家都不帶兵車,坦誠相待,和平赴會。衣裳之會,又叫乘車之會,乘車是什麼意思?乘車跟戰車相對應,就好像旅行轎和裝甲車的區別。
“主公,楚國人是南蠻,沒什麼信用可言,我看,咱們還是在附近埋伏下兵力。楚國人如果講信用最好,如果他們出什麼妖蛾子,咱們也能及時應對。”子魚見宋襄公全無警惕,提醒他要防備萬一。
“這怎麼行?信用啊,仁義啊。咱們不能言而無信啊。”宋襄公否決。
任何時候,感動自己都是危險的。
——自投羅網
楚國的號召力被證明是強大的,盟會前兩天,陳穆公、蔡莊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陸續抵達,入住國賓館。
盟誓當天早上,楚成王來到。看上去,楚成王還是很講信用,儘管隨從人員多一點,但是兵車一乘也沒有帶。
齊國沒有來,齊孝公在盟誓的頭一天派人前來,說是痔瘡發作,無法前來,祝大會圓滿成功。此外,宋國負責邀請的魯國、衛國、燕國、晉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全部缺席,而且是無故缺席。說白了,這些國家根本不尿你宋襄公這一壺。
宋襄公覺得很沒有面子,可是,事已至此,厚著臉皮也要繼續下去啊。
宋襄公只是覺得沒面子,可是,子魚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如果說齊孝公以及齊國體系的諸侯們在,那麼齊楚形成抗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現在的形勢是宋國面對楚國體系六個國家,人家都不用動用兵車,也能把宋襄公給就地辦了。
“主公,事情不太妙啊,我看還是溜了比較穩妥。”子魚悄悄找到宋襄公,建議趕緊逃跑。
“哎,這怎麼行?咱們是東道主啊。你放心好了,楚王是個講信用的人,啊,仁義無敵。”這個時候了,宋襄公還在講這個。
子魚一看,該死活不了啊。既然如此,自己留個心眼吧。
盟誓開始了。
祭祀,殺牛,牛耳朵端了上來。
牛耳朵是誰的?
陳國等五國領導人都面帶討好的笑容看著楚成王,楚成王則面帶笑容看著宋襄公。
牛耳朵送到了宋襄公的面前,他要伸手去接。可是,突然他猶豫了,因為他看見諸侯們怪異的目光。
底氣不足,底氣還是不足。
“這,這,給楚王吧。”關鍵時刻,宋襄公畏縮了。
“哈哈,宋公客氣了,您是公爵,我是子爵,這裡面我是最後一個啊。”楚王笑著說,拒絕接過牛耳。
子魚遠遠地看著,他知道,一切已經無法避免了。於是,他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溜走了。
“這,楚王,這,您客氣。”宋襄公語無倫次。
“哈哈哈哈。”楚成王大笑起來。
“這。”宋襄公手足無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諸侯們紛紛大笑起來。
“這,這。”宋襄公終於後悔了,他四處張望,要找子魚,可是子魚早已經成了漏網之魚。
“跟我斗,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楚成王笑夠了,揮揮手,喝令:“拿下。”
楚國的衛士們蜂擁而上,他們不需要戰車,手中的劍已經足夠。
戰車三百乘,楚國的戰車在半個時辰之內已經占領了盂。
這個時候宋襄公才恍然大悟,楚成王早已經布置了兵力。所謂衣裳之會,那只是逗自己玩的。
“你,你不講信用。”宋襄公儘管被捉住了,還是鼓起勇氣,指責楚成王。
“信用?信用是個屁。老子戰車千乘,雄兵十萬,這就是老子的信用。”楚成王看著宋襄公的可憐相,十分的解氣。“老子堂堂楚王,什麼時候當過老二?周天子見了我也不敢自稱老大,你真行,竟然讓老子當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