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國使者就是來講情的。

  宋襄公有點猶豫,齊國的面子多少還是要給一些的,可是,又不甘心就這樣放過曹國。

  “你先歇歇,我考慮下先。”宋襄公把齊國使者打發去國賓館了。

  齊國使者剛走,有人來報,說是楚國使者來了。來幹什麼?

  楚國接到曹國求援之後,原本也想出兵,不過想想,宋國跟齊國關係好,輕易還是不要得罪。怎麼辦?出國也派使者來為曹國求情。

  這下,宋襄公不猶豫了。

  “好,看在貴國的面子上,放曹國一馬。”宋襄公竟然爽快地答應了。

  為什麼現在這麼爽快?怕楚國?

  怕楚國只是原因之二,原因之一呢?後面再說。

  “子魚啊,你看,我也學習文王,三十天打不下來,撤軍。”宋襄公很得意地對子魚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子魚挺高興,忍不住也拍了一下馬屁。

  就這樣,宋軍撤了。

  “看你們牛比,這下傻比了吧?”曹共公高興了,覺得宋國也不過就是如此。

  “主公,千萬不可如此大意。宋大曹小,咱們還是小心為上。既然他們已經撤了,咱們主動去修復關係,給他們個台階,咱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僖負羈趕緊提醒。

  於是,宋軍前腳回到睢陽,曹國的使者後腳也就到了。

  “宋公,我們錯了。您大人大量,主動撤軍,我們不能給臉不要臉,我們認錯行嗎?恢復業已存在傳統友誼行不行?下次再開盟會,我們再也不敢缺席了,我們第一個到行不行?”曹國使者專揀好聽的說,反正說好話不用上稅。

  宋襄公高興壞了,這不是很有面子嗎?

  “子魚,你看看,什麼叫仁義無敵?啊。”宋襄公說,似乎這又是仁義的勝利。

  “是是,仁義無敵,仁義無敵。”

  從此,宋國和曹國又恢復了友好關係。

  ——鹿上之會

  第二年,宋襄公決定召集諸侯盟會。不是地區盟會,而是天下諸侯盟會。

  “主公,不行啊。小國爭盟,禍也。”((《史記》)子魚趕緊來勸,他認為小國想要爭奪盟主,那是沒病找病,就像瘋狗要爭奪百獸之王,那不是找死嗎?

  “哎,怎麼這麼說?全天下除了周王,爵位最高的就是咱們了,咱們怎麼是小國?照你這麼說,王室的地盤更小,也是小國?切。”別說,宋襄公說得還是有些道理。無奈,這年頭爵位沒有實力好使。

  “好,算主公說得有理。可是,咱們哪有那樣的號召力?”子魚提出一個技術問題,試圖讓宋襄公知難而退。

  “這個簡單,現在天下基本上分成兩個陣營,齊國一邊和楚國一邊。齊國這邊的委託齊國幫著召集,楚國這邊的委託楚國幫著召集。我知道你要問他們為什麼肯幫我們,告訴你吧,齊國欠我們人情,楚國也欠我們人情。欠什麼人情?上次我們答應他們從曹國撤軍,就是給他們面子,這次,他們該還給咱們面子了。”宋襄公什麼都想好了,當初答應楚國的求情,把伏筆埋在這裡了。

  基本上,這算是最早版本的狐假虎威了,儘管狐假虎威這個成語在此後才產生。

  子魚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宋襄公走火入魔了。

  宋襄公十二年(前639年)春天,宋國鹿上(今山東省曹縣東北部),宋襄公邀請了楚成王和齊孝公參加天下領導人峰會。

  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春風拂煦,春情萌動。總之,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宋襄公很得意,能夠同時請動楚國和齊國君主,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齊孝公為什麼肯來?因為他欠了宋襄公的大人情,不好意思不來。

  楚成王為什麼來?也是因為欠了人情?當然不是。他只是想來看看,看看中原大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在座次安排上,宋襄公耍了個小心眼。那時候還沒有“排名不分先後”的說法,也沒有圓桌給大家開圓桌會議,更沒有按字母或者按筆畫排名的說法。從齊桓公那時候開始,除了齊老大之外,其餘的國家還是按照爵位排名的。

  所以,作為東道主,宋襄公決定按爵位排名。

  宋國,公爵;齊國,侯爵;楚國,子爵。

  現在的排序是:宋老大,齊老二,楚老三。

  宋襄公厚著個臉皮坐上了第一把交椅,齊孝公坐第二把交椅倒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也沒心情爭什麼盟主。楚成王坐在了第三把交椅上,心情可想而知。

  “讓老子當小三?”楚成王一股無名之火壓在心頭,沒辦法,就算楚國強大,可是如今在人家的地盤上,吃蒼蠅也只能咽下去了。

  宋襄公看齊孝公沒意見,楚成王似乎也無所謂,心中暗暗高興。

  三國君主互致問候以後,就當前國際國內焦點話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一致認為,三方應該發揮各自的影響力,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第二天,按照慣例,三國領導人要登壇歃血為盟。

  順便,在這裡介紹歃血為盟。

  據《左傳》記載,當時各國諸侯訂立盟約,必須舉行“歃血為盟”的儀式。其過程就是先將祭祀過天地神靈的牛的耳朵割下取血,並將牛耳放在珠盤上,由主盟者執盤,當時便稱主盟者為“執牛耳”。這就是後來常用“執牛耳”比喻第一名的來由。

  主盟者率先將牛血塗在口上,這叫歃血。與盟者接著相繼歃血,表示彼此之間有天地神靈為鑑,要堅守盟約,要言而有信。倘若有違約者,必將造受神靈的懲罰,最終將像牛一樣被殺死。

  歃血為盟,宋襄公又搶了個頭名。不僅執了牛耳,而且第一個歃血。那感覺,跟拿了奧運冠軍沒什麼區別。

  這一次,宋襄公給了楚成王一個面子,給他排在了第二位,齊孝公第三位。

  歃血為盟之後,宋襄公的信心更足了。於是,正事提上了桌面。

  “楚王、齊侯,如今我們三強結盟,可以說是天下諸侯的福音。現在呢,我想繼承齊桓公的遺志,把天下諸侯團結在一起。你們看,秋季的時候咱們召集天下諸侯在盂(今河南省睢縣)召開聯合國大會怎麼樣?”宋襄公提議,那兩位一聽,知道老宋想當盟主了。

  “好啊,我支持。”楚成王第一個支持,態度之積極出人意料。

  “齊老弟,你怎麼看?”宋襄公問齊孝公。

  齊孝公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來宋襄公想當盟主了,他也知道楚成王這些天很不高興。那麼,為什麼楚成王現在這麼積極?這裡有鬼。

  “我沒問題,宋哥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齊孝公滿口答應,答應了再說。

  基本上,現在楚成王和齊孝公都準備看熱鬧,看看宋襄公怎麼整這個盟會。

  “不過,這麼大的事情,老哥我一個人弄不了,要麻煩兩位,通知各自麾下的諸侯參加。”到了這個時候,宋襄公提出這個要求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