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前作過事,沒興一齊來。
雪太守責罰了周榮,方才邀柳友梅到後衙來,隨即看坐。柳友梅謙遜了一回,方才坐下。茶罷,雪太守便道:“昨見賢契詩文,真箇字字珠玉,令人不忍釋手。”今接芝宇,不勝慶幸。”柳友梅道:“生員學淺才疏,蒙老公祖作養,俯賜登龍,實出望外。”雪太守道:“賢契青年椿萱自然並茂,但不知貴庾多少,曾授室不?”柳友梅道:“先京兆已去世七載,今止家慈大堂,少違庭訓,虛度二十,未有家室。”雪太守聽說未曾娶室,心上滿懷歡喜,便道:“原來就是柳京兆老先生的令郎,失敬,失敬!今得賢契如此美才,柳氏可謂有子矣!天之報施自不慡也。”隨吩咐左右,擺酒在嘯雪亭,即領雪公子出來,也拜見過,此時雪公子已有一十多歲了,取名繼白,表字蓮馨,生得面龐與瑞雲小姐一般。柳友梅有心,便仔細將雪公子一看,但見:
垂髫之貌,總角之年。
姿神娟潔,骨格仙妍。
義欺宋玉,秀萃文園。
佇看擲果,不讓潘安。
柳友梅看見,心上暗喜道:其弟如此,其姊可知。相見過,柳友梅因見了雪公子的儀容,一發添了許多思慕愛悅的光景。
雪太守道:“前讀佳句清新,有懷如渴,昨者偶同小兒試拈二題,還要求賢契一詠,幸勿吝珠玉,以慰素懷。”柳友梅道:“生員碌碌庸才,焉敢班門調斧。”雪太守道:“對客揮毫,文人樂事,況本府有意相求,俾得親見構思,益遂幽懷矣。”說罷,隨叫左右在裡面傳出二題。雪太守隨即接過一看,遞與柳友梅。柳友梅接來一看,原來是兩個詩題:一個是《尋梅》,一個是《問柳》。《尋梅》逢字為韻;《問柳》緣字為韻。柳友梅暗點點頭道:“那詩題出得好深情也,好慧心也。《尋梅》以逢字為韻,是叫我去尋覓相逢的意思;《問柳》以緣字為韻,是叫我訪問有緣的意思。若非那小姐的深情慧心,安得到此?料想詩人筆伏,必無此閨閣幽情也。”心下才這般想,雪太守已叫左右將文房四寶端擺在嘯雪亭,就請柳友梅到亭子中來,但見亭子內:
圖書滿壁,光生畫錦之堂;筆墨盈幾,文重洛陽之價。茶煙清鶴夢,常留奴夜共聆琴;花雨釀蜂聲,時有南州頻下塌。怡情何必名山業,能遠塵棼即隱倫。
柳友梅看見亭子內,花香糙嫩,筆精果良,又一心想著小姐的深情遠韻,不覺興致勃勃,詩思雲涌。提起筆來,如龍蛇飛舞,風雨驟至,不一時,滿紙上珠璣錯落。正是:
讀書破萬卷,下筆掃千軍。
漫道謙為德,才高不讓人。
柳友梅須臾之間,即將二詩呈上,雪太守見了,真箇滿心歡暢,不覺連聲贊道:“奇才,奇才!不惟詩思風雅,又捷敏如此,幾令老夫亦退避三舍矣。敬服,敬服!”看了一遍,遂暗暗叫人傳進後衙與二小姐看。
不一時,左右擺上酒來,柳友梅慌忙辭謝道:“生員荷蒙台寵,得賜識荊,何敢更叨盛款。”雪太守道:“便酌聊以敘情,勿得過遜。”柳友梅只得坐下,雪太守到上坐了,雪公子與柳友梅對面相陪,已分明行翁婿的禮了,三人歡飲不題。
且說柳友梅二詩傳進與二小姐看,原來是《尋梅》二字是梅小姐出的,《問柳》二字是雪小姐出的。梅小姐就將尋梅的詩展開一看,只見上寫道:
尋梅
孤蹤何處問芳容,貞靜偏於雅客逢。
不向東風憐俗士,獨乘明月嫁詩翁。
幽心目斷寒山外,遠韻神馳洛水中。
吟得新篇無限意,思君擬欲托賓鴻。
梅小姐看畢,贊道:“果然好詩,深情遠韻托意悠長,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雪小姐將問柳的詩也細玩一遍,只見上寫道:
問柳
凝煙臨水獨嫣然,幾向東君訪夙緣。
待月有情應共玩,迎風無意情誰憐。
絲綸莫惜枝枝吐,黃綠還教葉葉鮮。
逸韻柔姿憑摺取,好留佳句動人傳。
雪小姐看過,便也贊道:“情詞婉轉,思致悠揚,詩句至此,我不能贊一辭矣。”二小姐各自看畢,又交互看了一回,兩人心上俱暗喜不題。
雪夫人見他兩人看詩中意,遂暗叫人傳與雪太守知道。雪太守與柳友梅談飲了一回,酒至中間,雪太守道:“賢契英年,又如此才高學博,正該宜室宜家,為何尚未授室?”柳友梅道:“婚姻乃人生大事,生員別有一段隱衷,一時在公祖老師之前不敢說出,只是終身關係,未能輕易許可耳。”雪太守道:“本府有一舍甥女,即新任福建梅兵備之女,本府受舍親之託,又見賢契如此美才,意欲親執斧柯,未敢雲淑女好逑君子,亦庶幾才士宜配佳人。不識賢契心下何如?”柳友梅聽說,心下暗想:我只道他為著自己女兒的事,不道他僅為甥女的事。我想靜如老僧說我的姻緣不在梅邊定雪邊,今番驗矣。便答道:“生員一介寒儒,雖蒙台命,何敢何仰。”雪太守道:“愚意已決,老夫有一敝年定行淇泉的侄兒也在山陰,當令作媒,到尊慈處說合,若蒙許允,賢契佳吟即作聘禮,俟舍甥女奉和原詩以為回聘之敬。賢契慎勿過辭。”柳友梅心上已自許允,只不好便爾應承,只得說道:“既承台命諄諄,當回去與家慈商議奉復。”二人又飲了一回,只見天色將暮,柳友梅就告別而回。正是:
袗衣昔日嬪兩女,銅雀當年鎖二喬。
重結鴛鴦樂何限,佇看仙子降河橋。
畢竟柳友梅與二小姐婚配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回 拆開梅雪兩分離
詩曰:
世事翻雲復雨間,良緣難遂古今然。
達溪花落蠡夫恨,鳳凰琴空崔女憐。
高誼合離原不貳,鍾情生死實相連。
佳人端的歸才子,聚散由來各有天。
卻說柳友梅別了雪太守出來,抱琴接著,復回到棲雲庵來。靜如迎著問道:“近聞雪太守看中意的柳相公詩文,一定姻緣有分了。”柳友梅道:“不知事體如何?”靜如道:“得相公這般才貌,也不負太爺擇婿一片苦心。”柳友梅道:“不敢,不敢。”遂將張、劉二生抄詩,周榮作弊之事細細說了一遍。靜如道:“姻緣天定,人謀何益?”柳友梅道:“只是還有一事請教,我今日去見雪公,只道他為著令愛的事,不料他又為甥女梅小姐的事,絕不提起雪小姐之姻緣,不知何故?”靜如道:“原來雪太爺如此用心,正是他為己為人之處。老僧向日說柳相公的姻緣不在梅邊定雪邊,今日看來,方信老僧不是狂言。這姻緣兩重自不必說了。”柳友梅道:“是便是,只恐人心難度,或者雪公另有所圖也未可知。”靜如道:“料柳相公的才貌,瞞不過雪太爺的眼睛,縱使雪太爺看不到,那小姐的慧心明眼安肯使美玉空埋,明珠暗棄麼?”柳友梅起初心上還有些疑惑,被靜如這一席話便一天狐疑都解散了。便滿心歡喜,笑說道:“但不知小生何緣,便能有福消受此二位佳人。”
雪太守責罰了周榮,方才邀柳友梅到後衙來,隨即看坐。柳友梅謙遜了一回,方才坐下。茶罷,雪太守便道:“昨見賢契詩文,真箇字字珠玉,令人不忍釋手。”今接芝宇,不勝慶幸。”柳友梅道:“生員學淺才疏,蒙老公祖作養,俯賜登龍,實出望外。”雪太守道:“賢契青年椿萱自然並茂,但不知貴庾多少,曾授室不?”柳友梅道:“先京兆已去世七載,今止家慈大堂,少違庭訓,虛度二十,未有家室。”雪太守聽說未曾娶室,心上滿懷歡喜,便道:“原來就是柳京兆老先生的令郎,失敬,失敬!今得賢契如此美才,柳氏可謂有子矣!天之報施自不慡也。”隨吩咐左右,擺酒在嘯雪亭,即領雪公子出來,也拜見過,此時雪公子已有一十多歲了,取名繼白,表字蓮馨,生得面龐與瑞雲小姐一般。柳友梅有心,便仔細將雪公子一看,但見:
垂髫之貌,總角之年。
姿神娟潔,骨格仙妍。
義欺宋玉,秀萃文園。
佇看擲果,不讓潘安。
柳友梅看見,心上暗喜道:其弟如此,其姊可知。相見過,柳友梅因見了雪公子的儀容,一發添了許多思慕愛悅的光景。
雪太守道:“前讀佳句清新,有懷如渴,昨者偶同小兒試拈二題,還要求賢契一詠,幸勿吝珠玉,以慰素懷。”柳友梅道:“生員碌碌庸才,焉敢班門調斧。”雪太守道:“對客揮毫,文人樂事,況本府有意相求,俾得親見構思,益遂幽懷矣。”說罷,隨叫左右在裡面傳出二題。雪太守隨即接過一看,遞與柳友梅。柳友梅接來一看,原來是兩個詩題:一個是《尋梅》,一個是《問柳》。《尋梅》逢字為韻;《問柳》緣字為韻。柳友梅暗點點頭道:“那詩題出得好深情也,好慧心也。《尋梅》以逢字為韻,是叫我去尋覓相逢的意思;《問柳》以緣字為韻,是叫我訪問有緣的意思。若非那小姐的深情慧心,安得到此?料想詩人筆伏,必無此閨閣幽情也。”心下才這般想,雪太守已叫左右將文房四寶端擺在嘯雪亭,就請柳友梅到亭子中來,但見亭子內:
圖書滿壁,光生畫錦之堂;筆墨盈幾,文重洛陽之價。茶煙清鶴夢,常留奴夜共聆琴;花雨釀蜂聲,時有南州頻下塌。怡情何必名山業,能遠塵棼即隱倫。
柳友梅看見亭子內,花香糙嫩,筆精果良,又一心想著小姐的深情遠韻,不覺興致勃勃,詩思雲涌。提起筆來,如龍蛇飛舞,風雨驟至,不一時,滿紙上珠璣錯落。正是:
讀書破萬卷,下筆掃千軍。
漫道謙為德,才高不讓人。
柳友梅須臾之間,即將二詩呈上,雪太守見了,真箇滿心歡暢,不覺連聲贊道:“奇才,奇才!不惟詩思風雅,又捷敏如此,幾令老夫亦退避三舍矣。敬服,敬服!”看了一遍,遂暗暗叫人傳進後衙與二小姐看。
不一時,左右擺上酒來,柳友梅慌忙辭謝道:“生員荷蒙台寵,得賜識荊,何敢更叨盛款。”雪太守道:“便酌聊以敘情,勿得過遜。”柳友梅只得坐下,雪太守到上坐了,雪公子與柳友梅對面相陪,已分明行翁婿的禮了,三人歡飲不題。
且說柳友梅二詩傳進與二小姐看,原來是《尋梅》二字是梅小姐出的,《問柳》二字是雪小姐出的。梅小姐就將尋梅的詩展開一看,只見上寫道:
尋梅
孤蹤何處問芳容,貞靜偏於雅客逢。
不向東風憐俗士,獨乘明月嫁詩翁。
幽心目斷寒山外,遠韻神馳洛水中。
吟得新篇無限意,思君擬欲托賓鴻。
梅小姐看畢,贊道:“果然好詩,深情遠韻托意悠長,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雪小姐將問柳的詩也細玩一遍,只見上寫道:
問柳
凝煙臨水獨嫣然,幾向東君訪夙緣。
待月有情應共玩,迎風無意情誰憐。
絲綸莫惜枝枝吐,黃綠還教葉葉鮮。
逸韻柔姿憑摺取,好留佳句動人傳。
雪小姐看過,便也贊道:“情詞婉轉,思致悠揚,詩句至此,我不能贊一辭矣。”二小姐各自看畢,又交互看了一回,兩人心上俱暗喜不題。
雪夫人見他兩人看詩中意,遂暗叫人傳與雪太守知道。雪太守與柳友梅談飲了一回,酒至中間,雪太守道:“賢契英年,又如此才高學博,正該宜室宜家,為何尚未授室?”柳友梅道:“婚姻乃人生大事,生員別有一段隱衷,一時在公祖老師之前不敢說出,只是終身關係,未能輕易許可耳。”雪太守道:“本府有一舍甥女,即新任福建梅兵備之女,本府受舍親之託,又見賢契如此美才,意欲親執斧柯,未敢雲淑女好逑君子,亦庶幾才士宜配佳人。不識賢契心下何如?”柳友梅聽說,心下暗想:我只道他為著自己女兒的事,不道他僅為甥女的事。我想靜如老僧說我的姻緣不在梅邊定雪邊,今番驗矣。便答道:“生員一介寒儒,雖蒙台命,何敢何仰。”雪太守道:“愚意已決,老夫有一敝年定行淇泉的侄兒也在山陰,當令作媒,到尊慈處說合,若蒙許允,賢契佳吟即作聘禮,俟舍甥女奉和原詩以為回聘之敬。賢契慎勿過辭。”柳友梅心上已自許允,只不好便爾應承,只得說道:“既承台命諄諄,當回去與家慈商議奉復。”二人又飲了一回,只見天色將暮,柳友梅就告別而回。正是:
袗衣昔日嬪兩女,銅雀當年鎖二喬。
重結鴛鴦樂何限,佇看仙子降河橋。
畢竟柳友梅與二小姐婚配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回 拆開梅雪兩分離
詩曰:
世事翻雲復雨間,良緣難遂古今然。
達溪花落蠡夫恨,鳳凰琴空崔女憐。
高誼合離原不貳,鍾情生死實相連。
佳人端的歸才子,聚散由來各有天。
卻說柳友梅別了雪太守出來,抱琴接著,復回到棲雲庵來。靜如迎著問道:“近聞雪太守看中意的柳相公詩文,一定姻緣有分了。”柳友梅道:“不知事體如何?”靜如道:“得相公這般才貌,也不負太爺擇婿一片苦心。”柳友梅道:“不敢,不敢。”遂將張、劉二生抄詩,周榮作弊之事細細說了一遍。靜如道:“姻緣天定,人謀何益?”柳友梅道:“只是還有一事請教,我今日去見雪公,只道他為著令愛的事,不料他又為甥女梅小姐的事,絕不提起雪小姐之姻緣,不知何故?”靜如道:“原來雪太爺如此用心,正是他為己為人之處。老僧向日說柳相公的姻緣不在梅邊定雪邊,今日看來,方信老僧不是狂言。這姻緣兩重自不必說了。”柳友梅道:“是便是,只恐人心難度,或者雪公另有所圖也未可知。”靜如道:“料柳相公的才貌,瞞不過雪太爺的眼睛,縱使雪太爺看不到,那小姐的慧心明眼安肯使美玉空埋,明珠暗棄麼?”柳友梅起初心上還有些疑惑,被靜如這一席話便一天狐疑都解散了。便滿心歡喜,笑說道:“但不知小生何緣,便能有福消受此二位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