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曉嵐依然滿含笑意,平靜地說道:

  "萬歲爺息怒。為臣該死!為臣該死!為臣忠誠孝敬多年,屢蒙聖上宏恩,縱

  死無憾!"乾隆罵過去,自感有些失態,也把氣消了下去,緩聲問道:"你究竟要

  做什麼?往下說吧!"「臣本是為聖上而來。"「此話怎講?"乾隆的語氣完全平和

  下來,真有點喜怒無常。

  "聖上,恕臣直言,尹壯圖忠厚耿直,在群臣中頗有好名。

  上疏言政,本是一片忠心,雖言有不實,查無實據,但他確是為了大清江山

  永固。奏請聖上防微杜漸,洞察秋毫,用心尚屬純正。督撫久擅地方,抑或有吏

  治廢弛、虧空或循私之慮,皇上早有提防,故而修明清廢,整頓吏治,防範在先,

  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軍機處奏請擬斬,亦屬糾察言犯,嚴明法紀。臣冒死進言,

  軍機處措置失當,聖上英明,斷不要准其所奏。"乾隆表情嚴肅,認真地聽著紀曉

  嵐的話,問道:"愛卿,何出此言?"「聖上乃英明皇帝,政崇寬大,廣開言路,

  納諫如流,文臣武將,競相效命。尹壯圖之言,意在防微杜漸,軍機處嚴刑苛責,

  使群臣為之生畏,此後誰人還敢論政?且陷陛下於不義之地,望陛下三思。"乾隆

  若有所思,然後說道:"昔我皇祖臨御六十年,政崇寬大,而內外臣公奉行不善,

  怠玩成風,遂至辦事暗藏弊端,國帑率多虧空。我皇考欲正人心風俗之大綱,有

  不得不厘剔整頓之勞。此乃出於萬不容已者。朕看今日之內外臣公,見朕以寬大

  為治,未免漸有放縱之心,足可嚴明法度,整頓綱紀。我皇祖、皇考之寬嚴相濟,

  乃審時度勢,至當不易之成憲,後世子孫豈能處此以求天下之道乎?"「聖上所言

  極是,觀古來帝王,無思何以饒民?無威何以治國?聖上慎時度勢,寬嚴相濟,

  恩威並用,實古來帝王所不能比。以臣觀之,軍機處擬斬尹壯圖,量刑過當,皇

  上定然知曉,斷不會准其所奏。尹壯圖之案,皇上已通諭內外,群臣皆翹首觀望。

  皇上若准了處斬,恐惹群下猜測,濫傳謠言。

  莫若寬大赦免,臣等更感萬歲寬宏大度,敢於上諫揭露私弊。

  意存不規之輩,自會小心翼翼,莫敢以身試法,政治清明,永業千秋。臣惟

  有勉竭樗材,益深葵向,遵敷言於皇極;心存精白,無稍雜以二三。恭謝天恩,

  伏迄睿鑒。"紀曉嵐說完,再次施禮叩拜。乾隆在尹壯圖一案,本來就是感情用事,

  自己也感到有些過頭,經紀曉嵐這一陣吹捧,反倒不忍心拿尹壯圖開刀了。於是

  說道:"朕依愛卿所說。免去尹壯圖死罪。"果然,皇上駁回軍機大臣和珅等人的

  奏請,降旨將尹壯圖革職。但是讓尹壯圖留在北京,皇上還覺得是塊心病,便說

  尹壯圖老母年近八十,尹壯圖留居京師,則不能迎養母親,實為不孝,勒令尹壯

  圖回到原籍雲南省蒙自縣。

  和珅欲置尹壯圖死地而不成,得知紀曉嵐為其開脫,心中十分惱怒,但他抓

  不住紀曉嵐的短處,也便奈何不得。

  轉眼到了壬子年二月。

  這天,劉墉、蔣師籥、桂馥等人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作客。劉墉笑嘻嘻地說

  道:"春帆,你猜我給你帶來什麼禮物?"劉墉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白髯飄拂,

  滿頭染霜,駝背弓腰,在一幫老臣當中,是一位享有盛譽的智多星。曾任吏部尚

  書、協辦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乾隆五十四年的諸皇子師傅久不入書房,降為

  侍郎銜,現任內閣學士。紀曉嵐看劉羅鍋弓著腰,揚著頭,一副詭秘的表情,一

  時鬧不清他的悶葫蘆里裝的什麼藥,便說道:"石庵兄做事,常常出人意表,我怎

  麼猜得出來?"「哈哈哈",劉墉笑著說:"這話該我說呀,'出人意表'的還是你紀

  春帆呀!石庵沒有想到,尹壯圖已是死到臨頭了,硬叫你給救了下來!啊?哈哈

  哈"說著,劉墉讓人打開禮盒,裡面盛得是一方黑青色古硯,文理細膩,上面布滿

  了""字花紋。紀曉嵐看是黻文硯,頓時喜不勝收,連連稱謝。

  原來劉墉十分珍愛這方古硯,上次紀曉嵐到劉墉家作客,看到這方古硯,愛

  不釋手,非要帶走不可。劉墉說什麼也捨不得撒手,最後送了一方別的硯,才把

  紀曉嵐打發出門。這回劉墉親自送上門來,其中另有緣故。

  劉墉對蔣師籥說:"我將題銘寫在背面,你看是否合乎?"蔣師籥將黻文硯拿

  在手上,看上面題著幾行字:"曉嵐愛余黻文硯,因贈之,而書以銘曰:'石理縝

  密石骨剛,贈都御史寫奏章,此翁此硯真枉當。'壬子二月石庵"「石庵翁所言甚

  是!我不揣淺陋,也想題詩一首,老宗伯,可不可以呀!"蔣師籥向紀曉嵐問道。

  "快請,快請。"紀曉嵐高興非常,讓人準備了紙筆。

  蔣師籥欣然命筆,寫道:

  城南多少貴人居,

  歌舞繁華錦不如。

  誰見空齋評硯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