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嬋畫廊這幅《沁園春·雪》肯定是贗品。

  余老闆悔之晚矣。

  原來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騙局,從公關小姐到陳少雄,都是串通好了的。

  《六盤山》低價出手不過是一個香餌。都是為了套住余老闆這五百萬元。

  英雄難過美人關,商人總被暴利引。

  這是余世傑在經商過程中遭遇的一次刻骨銘心的挫折。

  水至清則無魚(1)

  何家全對現代企業制度非常熟悉,他總覺得天訊電子工業公司有點不倫不類。

  這個企業說不清是誰的。何家全是個經營者,但卻決定不了企業的命運,說不定哪天就玩不轉了。

  他雖是天訊公司的執行董事,卻從未開過董事會。

  何家全花大力氣在公司推行ISO9002的國際標準,但搞了一半就搞不下去了,制度是不認人的,鐵面無私,但天訊公司受到的人為因素干擾太多。

  何家全提議健全天訊公司的董事會制度,由余世傑、何家全、孫洋、歐陽成組成的董事會要定期召開,舉凡牽涉到公司發展的重要事項要由董事會集體討論決定,不能由一個人說了算。

  何家全的第二步打算是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組建天訊集團。

  這些年來,何家全、孫洋、歐陽成任勞任怨不計報酬,工作起來不分白天黑夜,也沒提過什麼個人要求。每年的五十萬年薪何家全都給大家平分掉。

  但人非聖賢,總有經濟利益的要求。

  與他們創造的價值相比,這份報酬太低了。

  如果能把大家的利益通過股份體現出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何家全認為通過明晰產權,可以把國家占有多少股份,余世傑占有多少股份,員工占有多少股份都分得清清楚楚,從而對天訊電子工業公司實行真正的股份制改造。

  同樣,可以把余世傑轄下的所有公司都裝進天訊的口袋,組建天訊集團,利用天訊這塊響噹噹的牌子,進行資產重組,使天訊集團由聯合艦隊一下子變成航空母艦。

  這樣一來,天訊要“上市”就不會是空穴來風,而變成切實可行的計劃,一旦成功將會募集到大量的資金,從根本上解決天訊發展的後顧之憂。

  何家全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詳細的書面報告,但並沒有急於交給余老闆。

  他在等待時機,這計劃沒有餘世傑的認可、配合和支持等於是一紙空文。

  恰逢一年一度的天訊銷售年會召開,所有天訊經銷商雲集鹿港。何家全特意請余世傑光臨指導。

  余世傑是甩手董事長,從不管天訊的具體事務。經銷商們也不認識余世傑為何人,他們會上會下只是對何家全這個衣食父母奉若神明,以為余世傑只不過是個來應景的官員,沒人理睬,余世傑這個天訊公司的真正的老闆體會到了獨自向隅的失落。

  “這些學生娃,翅膀長硬了。”

  在何家全的強烈建議下,天訊電子公司召開了第一次董事會。

  會上,何家全首先發難,他指出了天訊公司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如果被抽掉的資金不能及時回位,高額集資的利息很快會把天訊拖垮。

  余世傑正為資金被套牢而苦惱,何家全哪壺不開專提哪壺,註定這次董事會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余世傑畢竟是過來人,他沉著應對:

  “你們也在商場折騰這麼多年了。做生意思路要寬,眼光要放長遠。或許你們現在不理解,但以後終歸會理解的。

  “目前,我們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責任主要在我,攤子鋪得太大。

  “你以為你們創下財富是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商人是不會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就像真正的將軍不會隨時清點自己有多少士兵。他們需要的是搶占地盤。損兵折將可以隨時補充,地盤丟了很難再奪回來。生意人如果沒有自己的根據地,賺再多的錢都會灰飛煙滅。

  “我們的根據地在哪裡?就在鹿港,我們腳下。

  “這座城市是屬於誰的,廣義上來說是屬於鹿港人民的,但如果我們以種種方式擁有了這裡的土地,擁有了土地上的建築物,並擁有眾多為我們工作的鹿港人。你就會成為這裡一生一世的主人,你們的生意才會長治久安,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余老闆講得口乾舌燥,何家全只覺得太空洞,不著邊際。他想解決的不過是天訊公司眼下的難題。

  只有當何家全身陷囹圄的時候,才體會到余老闆當時的微言大義。

  一次董事會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卻把大家的分歧擺在了桌面上。

  最後,何家全還是提交了自己對天訊公司股份制改造計劃,余老闆答應回去好好看看。

  何家全這份計劃令余世傑大為頭痛。

  這是一份很周詳的計劃,如果照單全收,等於徹底打破現有的均衡。

  的確,余世傑轄下的所有公司產權都是模糊的,但正是這種模糊才使他余世傑左右逢源,多少次大風大浪都能夠平安度過。

  如果非把一切都弄得清晰明了,會傷害很多人的利益。

  余世傑經常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

  難道說這些學生出身的年輕人非要把任何事物都探索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嗎?

  余世傑立即改組了天訊電子工業公司董事會,派來了新財務總監,使董事會由四人擴大到七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