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家全經常拉著孫洋和歐陽成去肖教授家高談闊論。肖恩教授鼓勵年輕人一定要敢想敢闖敢幹,在這個經濟決定一切的年代,要勇於投入到時代浪潮中,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肖恩教授的話對這三個年輕人的影響很大,他們心中涌動起經國濟世的雄心壯志。

  正如大學中文系不培養作家一樣,經濟管理系培養的是經濟學理論研究人才。這一切都與何家全的志趣格格不入。大量的實用性市場營銷知識的學習,使何家全技癢難忍,恨不得馬上到商海中去搏擊一番。

  在江南大學的研究生學術沙龍里,何家全經常把自己的苦惱倒給讀本科時一個班的好朋友孫洋和歐陽成。

  孫洋祖籍紹興,是歷史上盛產“師爺”的一個地方。

  孫洋是屬於聰明絕頂的那一類。在讀中學的時候就獲得了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是被保送進有江南第一學府之稱的江南大學的。

  情多累美人(4)

  讀本科時,孫洋在班上年齡最小,鬼點子也最多。孫洋在大三時設計的電光源實驗,還被選中參加了中美大學生的科學試驗交流項目。本科畢業後,孫洋考取了電子工程系,一邊跟隨導師做實驗室研究,一邊等候公派名額,準備赴美留學。

  歐陽成的家在廣西北部灣背山臨海的一個漁村,能夠一路讀出來,全憑自己的個人奮鬥。歐陽成是家鄉遠近幾十里唯一跑到大上海來讀大學的。為了供歐陽成讀完四年大學,家裡不斷從信用社貸款,背了一屁股債。

  家鄉的父老鄉親都以為,考上大學就像是古人中了狀元,大學一畢業就可以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吃香的喝辣的。沒曾想,歐陽成讀的電子工程專業,跟經國濟世做官發財一點也沾不上邊。

  老父親一聽說歐陽成大學畢業後,還要再讀三年研究生,以為是歐陽成被大上海那花花世界迷了魂,沒有好好讀書,才被留級回爐,直罵歐陽成是不肖子孫。老父親寫信告訴歐陽成這幾年村裡的年輕人靠從海邊往全國各地販走私摩托車都發了財,家家都蓋了新房。老父親一再催促歐陽成趕緊完成學業,多掙點錢給家裡蓋棟房子,歐陽成也年紀不小該娶妻生子了。

  這一切使得歐陽成心事重重。

  一九八九年是個多事之秋。那年秋天顯得特別蕭索。沒完沒了的時政教育壓得何家全、孫洋、歐陽成三個年輕人一點也喘不過氣來。

  轉眼到了冬天。冬天是上海最難熬的季節。

  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一遇到太平洋的暖濕氣團,就演化成連綿不斷的冬雨。

  吳淞口吹來的淒冽的海風像細密的銀針刺骨寒冷。

  天空永遠是灰濛濛的,空氣中漂浮的塵埃阻擋了本來就遙遠的無力衝破雲層的冬日陽光。

  大學裡沒有任何取暖設備,陰冷和潮濕無孔不入地滲進來,沁人肌骨,見不到陽光的日子讓人從身上涼到心裡,心情都是灰暗的。

  寒流第二次襲擊上海的時候,肖恩教授逝世了。他是一個人孤零零地死在單身公寓的,第二天早上才被發現。

  狂風吹爛了公寓的一塊窗玻璃。

  肖恩教授的死狀非常痛苦,臨終前一定有一番艱難的掙扎。

  在為肖恩教授整理遺物的時候,何家全只發現了八千元的存款和珍藏得很好的一本日記,扉頁上題著唐朝詩人李商隱的兩句詩: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何家全不忍心打開一代宗師的心靈深處的隱秘。把這本日記隨同肖教授的遺體一同火化了。

  從龍華殯儀館送別完教授回來,何家全一路上心裡沉甸甸的。

  從導師清貧的一生,何家全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一個苦雨霏霏的夜晚,何家全、孫洋、歐陽成在校門口的小酒館裡喝酒。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煩心。

  三個人心裡都很鬱悶。

  由於美國凍結了中美之間的學術交流計劃,孫洋的公派赴美留學的夢也暫時成了泡影。

  酒後吐真言。那天晚上,三個人都掏心掏肺把自己這些年來的焦灼和苦悶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他們不約而同地談起了白天在《文匯報》看到的一則廣告:

  廣東鹿港市龍口電子廠以五十萬高薪招聘主管市場營銷的總經理,要求研究生學歷……

  五十萬是足以使何家全這群從未走出過校門的學生娃心驚肉跳的數字。

  在大學裡按部就班地做學問,搞科研,終其一生,也積累不起這麼大一筆財富。

  小酒館打烊的時候,三個人集體做出決定:退學不讀了,到廣東打工去。

  那份豪情,仿佛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革命青年痛下決心要去紅色聖地延安一樣。

  何家全、孫洋、歐陽成都是系裡的高才生。何家全還是江南大學研究生會的主席。三個大有培養前途的碩士集體退學要去廣東打工掙錢,在當時的大學校園裡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象牙塔里的書生們開始審視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價值。

  一時間,議論紛紛。

  一位老教授熱淚盈眶地感嘆:人心不古,坐冷板凳專心研究學問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江南大學研究生院專門就此事給國家教委打了報告,主管此事的高教司不置可否,未做任何批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