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此聖旨一下,三皇子完全失去了登上那個位置的可能。
據說,杜貴妃闖到前朝求慶惠帝,卻被慶惠帝一句話堵了回來:“你這妃子也不想當了?”
慶惠帝之所以如此做,倒不是因為三皇子殺了賈赦,也不是同情賈璉,或者想為賈璉主持公道,若是想主持公道,賈赦一死就該主持了,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
只因范慎當時說了一句話,“若是這幾枚銀針扎到人體內,也能無聲無息地要人命”,慶惠帝聽了范慎這話,渾身不舒坦,好似覺得自己身上也被扎了幾根針。
又深覺能想出這種手段的三皇子,是個殘暴殘酷毫無仁義之人,於是,以雷霆之勢處理了他。
這並不算完,慶惠帝真的厭惡了三皇子,降了爵位、過繼出去、斷了他的前途後,又打發他到西山為先帝守靈,徹底把他趕出京城。
三皇子一系,完全失勢。
對於賈璉而言,這還不夠,三皇子畢竟還有個爵位,賈璉若是不能往上走,掌握更大的權勢,三皇子還是能輕易報復他。
但這是以後的事兒了。他得先丁憂三年。
處理完三皇子之後,慶惠帝又想為賈璉升個爵位,賈璉直接拒了。
已經說過不會用親爹的屍骨鋪就通往高官的道路,那他就會堅持到底。他有自信自己一樣能掙出一份兒家業出來,也防止將來有人說三道四。
慶惠帝知道後,並未逼迫,而是換了種處理方式。
將昭王之女,一位郡主,嫁給賈寶玉,算是賈家和皇家聯姻,平息賈璉對此事的怨憤之情,叫賈璉以後死心塌地繼續保太子,為他辛家的朝廷效力。
對於這個處理,賈政和王夫人是滿意的,賈璉想了想,也接受了。
慶惠帝無論是因為什麼,已經做出了足夠的姿態,這個時代到底不是現代社會,不可能真的按照法律殺了三皇子,他該退步也要退步。
這件事,對賈寶玉也好。
按照本朝的規矩,駙馬郡馬這類人,只有個空爵,並無實權,不能入朝為官。賈寶玉正好不愛這些,若是能有個爵位保他一生平安,也算是比較好的一件事兒。
昭王和王妃聽了,見了一回賈寶玉,見他聰明毓秀、清俊可愛,雖然說些“女兒是水做的,男人濁臭不可聞”這種話,倒是並不介意。
祖宗規矩,他們家的女兒,註定嫁不到有權有勢的人家,既然如此,賈寶玉這樣對科舉不上心、不願意上進、又願意哄女孩子開心的人,卻是上好的郡馬人選。
最起碼,賈寶玉不會因為這個身份阻了他上進的道路,而對郡主產生怨懟之情。
昭王之女六歲,倒是十分喜愛賈寶玉做的胭脂水粉,還有各種花兒,囑咐他以後常拿些給她玩兒。
賈寶玉又是一貫喜歡在女孩兒堆里混的,自然是喜不自勝地連聲答應,只求這個妹妹能多和他玩幾日。
又因賈政無官無職,怕昭王面上不好看,慶惠帝給了賈政一個一等男的爵位。但這個爵位只有賈政能用,後代子孫,不可沿襲。就是說,賈政一死,二房其他人還是什麼都沒有。
至於賈寶玉和郡主的孩子,自然有別的爵位等著。
這門婚事倒是皆大歡喜。
朝中的事情處理完成,林如海和賈敏正好緊趕慢趕地來到京城,同來的還有黛玉、林桉,才一歲的林松,迎春,楊銘,楊夫人。
此時的迎春,完全成了大姑娘,身量長高,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眼神清澈,觀之可親。處事進退得宜,說話軟中有硬,再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二木頭。
楊銘作為賈赦的女婿,自然也跟著來。
大家見一回面,不過是說些別後見聞,嘆一下賈赦命運不濟而已。
林如海來了京城,自然要見一回皇帝,皇帝親自為他引薦了太子,又詢問了他的意思,第二天,王夫人面對賈敏時臉上倨傲的神情還未收起,慶惠帝再次下旨,加封林如海為東華閣大學士,從一品太子太師,任直隸巡撫,安撫民生,一躍成為鎮守一方的朝廷重臣,有權有勢有錢,比賈政個空有爵位卻無實權的繡花枕頭強了百倍不止。
王夫人臉上僵硬的笑,掩都掩不住。她和賈敏說起來也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日常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已,這麼多年,兩人一直較著勁兒,誰都不服誰。這一次,原本以為能壓賈敏一頭,誰知道,人家丈夫一轉眼就成了朝廷高官,賈敏也成了朝廷大員的夫人,始終壓她一頭,她如何不氣?
賈敏倒是沒什麼,只淡然以對。年紀都這麼大了,孫子都有了的人了,還和小時候一樣置氣,叫人看著實在不好。
兩人的這點兒暗流,並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林如海吊了孝後,按照朝廷的規矩,並沒有多做停留,直接到直隸上任去了。
賈母自然捨不得賈敏,賈敏也捨不得賈敏,當然更捨不得林如海和幾個孩子,只含淚道:“直隸與京城近,老祖宗什麼時候想我了,來封信,我帶著孩子們來看您。”
賈母淚流滿面,一邊囑咐賈敏常來看看,一邊把賈敏送出了城。
至於守孝這方面,只有賈璉需要丁憂守孝,林如海並不用。因這個時代各種亂七八糟的親戚特別多,若是什么叔叔表哥表姐大爺大伯的都需要丁憂,那官員們就沒法兒當差了。
一般而言,官員只需為自家直系親屬,比如親爹親娘丁憂守孝,其他人並不用。
所以,林如海只用守孝,不用丁憂,能直接上任。
而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對兒原著中的有情男女,因昭王女兒的關係,徹底被蝴蝶。
兩人一個七歲,一個六歲,男女七歲不同席,基本沒怎麼見面。
即使見面,也是在一大堆人圍著的時候,賈寶玉並沒有機會和這個熟悉的妹妹單獨說上過話,自然也沒有給林黛玉娶什麼字。
賈母也叫人看得嚴,不叫賈寶玉亂來,以惹得昭王不喜。
眾人都不傻!
這種嚴防死守下,即使兩人是仙人下凡,即使林黛玉是來還淚的,即使兩人在原著中可能情比金堅,但沒有青梅竹馬,沒有相互試探,沒有孤女入府,兩人縱使有通天的手段,也難發展出什麼曖昧來。
對於這一點,賈璉很滿意。
林黛玉已經有了兩個親兄弟,父母又健在,老爹現今又得皇帝看中,還是朝廷大員,這樣的身世,說實話,嫁給皇子當正妃都沒關係。
賈寶玉,若不是因慶惠帝補償賈璉的關係賈政才得了個爵位,和林黛玉的家世真的不咋匹配。
拆開就拆開吧,彼此換個人,說不定都能得到幸福呢。
迎春自然留在賈府守孝,這一點,沒什麼可說的。
至於賈府內部,賈赦已經去世、賈璉按照規矩襲了爵位,和賈珍一樣,三等將軍。這次倒是順利,賈璉沒有推辭,這本就是他該得的。
因從此之後,賈府的當家人正式換成了賈璉和王熙鳳。此時再叫王夫人管理榮國府就不大合適了。
以前還可說老太太偏疼小兒子,但現今大兒子死了,當家的是侄子,叔叔管侄子家裡的事兒,怎麼說怎麼不好聽。
據說,杜貴妃闖到前朝求慶惠帝,卻被慶惠帝一句話堵了回來:“你這妃子也不想當了?”
慶惠帝之所以如此做,倒不是因為三皇子殺了賈赦,也不是同情賈璉,或者想為賈璉主持公道,若是想主持公道,賈赦一死就該主持了,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
只因范慎當時說了一句話,“若是這幾枚銀針扎到人體內,也能無聲無息地要人命”,慶惠帝聽了范慎這話,渾身不舒坦,好似覺得自己身上也被扎了幾根針。
又深覺能想出這種手段的三皇子,是個殘暴殘酷毫無仁義之人,於是,以雷霆之勢處理了他。
這並不算完,慶惠帝真的厭惡了三皇子,降了爵位、過繼出去、斷了他的前途後,又打發他到西山為先帝守靈,徹底把他趕出京城。
三皇子一系,完全失勢。
對於賈璉而言,這還不夠,三皇子畢竟還有個爵位,賈璉若是不能往上走,掌握更大的權勢,三皇子還是能輕易報復他。
但這是以後的事兒了。他得先丁憂三年。
處理完三皇子之後,慶惠帝又想為賈璉升個爵位,賈璉直接拒了。
已經說過不會用親爹的屍骨鋪就通往高官的道路,那他就會堅持到底。他有自信自己一樣能掙出一份兒家業出來,也防止將來有人說三道四。
慶惠帝知道後,並未逼迫,而是換了種處理方式。
將昭王之女,一位郡主,嫁給賈寶玉,算是賈家和皇家聯姻,平息賈璉對此事的怨憤之情,叫賈璉以後死心塌地繼續保太子,為他辛家的朝廷效力。
對於這個處理,賈政和王夫人是滿意的,賈璉想了想,也接受了。
慶惠帝無論是因為什麼,已經做出了足夠的姿態,這個時代到底不是現代社會,不可能真的按照法律殺了三皇子,他該退步也要退步。
這件事,對賈寶玉也好。
按照本朝的規矩,駙馬郡馬這類人,只有個空爵,並無實權,不能入朝為官。賈寶玉正好不愛這些,若是能有個爵位保他一生平安,也算是比較好的一件事兒。
昭王和王妃聽了,見了一回賈寶玉,見他聰明毓秀、清俊可愛,雖然說些“女兒是水做的,男人濁臭不可聞”這種話,倒是並不介意。
祖宗規矩,他們家的女兒,註定嫁不到有權有勢的人家,既然如此,賈寶玉這樣對科舉不上心、不願意上進、又願意哄女孩子開心的人,卻是上好的郡馬人選。
最起碼,賈寶玉不會因為這個身份阻了他上進的道路,而對郡主產生怨懟之情。
昭王之女六歲,倒是十分喜愛賈寶玉做的胭脂水粉,還有各種花兒,囑咐他以後常拿些給她玩兒。
賈寶玉又是一貫喜歡在女孩兒堆里混的,自然是喜不自勝地連聲答應,只求這個妹妹能多和他玩幾日。
又因賈政無官無職,怕昭王面上不好看,慶惠帝給了賈政一個一等男的爵位。但這個爵位只有賈政能用,後代子孫,不可沿襲。就是說,賈政一死,二房其他人還是什麼都沒有。
至於賈寶玉和郡主的孩子,自然有別的爵位等著。
這門婚事倒是皆大歡喜。
朝中的事情處理完成,林如海和賈敏正好緊趕慢趕地來到京城,同來的還有黛玉、林桉,才一歲的林松,迎春,楊銘,楊夫人。
此時的迎春,完全成了大姑娘,身量長高,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眼神清澈,觀之可親。處事進退得宜,說話軟中有硬,再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二木頭。
楊銘作為賈赦的女婿,自然也跟著來。
大家見一回面,不過是說些別後見聞,嘆一下賈赦命運不濟而已。
林如海來了京城,自然要見一回皇帝,皇帝親自為他引薦了太子,又詢問了他的意思,第二天,王夫人面對賈敏時臉上倨傲的神情還未收起,慶惠帝再次下旨,加封林如海為東華閣大學士,從一品太子太師,任直隸巡撫,安撫民生,一躍成為鎮守一方的朝廷重臣,有權有勢有錢,比賈政個空有爵位卻無實權的繡花枕頭強了百倍不止。
王夫人臉上僵硬的笑,掩都掩不住。她和賈敏說起來也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過是日常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已,這麼多年,兩人一直較著勁兒,誰都不服誰。這一次,原本以為能壓賈敏一頭,誰知道,人家丈夫一轉眼就成了朝廷高官,賈敏也成了朝廷大員的夫人,始終壓她一頭,她如何不氣?
賈敏倒是沒什麼,只淡然以對。年紀都這麼大了,孫子都有了的人了,還和小時候一樣置氣,叫人看著實在不好。
兩人的這點兒暗流,並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林如海吊了孝後,按照朝廷的規矩,並沒有多做停留,直接到直隸上任去了。
賈母自然捨不得賈敏,賈敏也捨不得賈敏,當然更捨不得林如海和幾個孩子,只含淚道:“直隸與京城近,老祖宗什麼時候想我了,來封信,我帶著孩子們來看您。”
賈母淚流滿面,一邊囑咐賈敏常來看看,一邊把賈敏送出了城。
至於守孝這方面,只有賈璉需要丁憂守孝,林如海並不用。因這個時代各種亂七八糟的親戚特別多,若是什么叔叔表哥表姐大爺大伯的都需要丁憂,那官員們就沒法兒當差了。
一般而言,官員只需為自家直系親屬,比如親爹親娘丁憂守孝,其他人並不用。
所以,林如海只用守孝,不用丁憂,能直接上任。
而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對兒原著中的有情男女,因昭王女兒的關係,徹底被蝴蝶。
兩人一個七歲,一個六歲,男女七歲不同席,基本沒怎麼見面。
即使見面,也是在一大堆人圍著的時候,賈寶玉並沒有機會和這個熟悉的妹妹單獨說上過話,自然也沒有給林黛玉娶什麼字。
賈母也叫人看得嚴,不叫賈寶玉亂來,以惹得昭王不喜。
眾人都不傻!
這種嚴防死守下,即使兩人是仙人下凡,即使林黛玉是來還淚的,即使兩人在原著中可能情比金堅,但沒有青梅竹馬,沒有相互試探,沒有孤女入府,兩人縱使有通天的手段,也難發展出什麼曖昧來。
對於這一點,賈璉很滿意。
林黛玉已經有了兩個親兄弟,父母又健在,老爹現今又得皇帝看中,還是朝廷大員,這樣的身世,說實話,嫁給皇子當正妃都沒關係。
賈寶玉,若不是因慶惠帝補償賈璉的關係賈政才得了個爵位,和林黛玉的家世真的不咋匹配。
拆開就拆開吧,彼此換個人,說不定都能得到幸福呢。
迎春自然留在賈府守孝,這一點,沒什麼可說的。
至於賈府內部,賈赦已經去世、賈璉按照規矩襲了爵位,和賈珍一樣,三等將軍。這次倒是順利,賈璉沒有推辭,這本就是他該得的。
因從此之後,賈府的當家人正式換成了賈璉和王熙鳳。此時再叫王夫人管理榮國府就不大合適了。
以前還可說老太太偏疼小兒子,但現今大兒子死了,當家的是侄子,叔叔管侄子家裡的事兒,怎麼說怎麼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