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後來那個癆病鬼“父親”死了,“父親”死了,母親沒流一滴眼淚,她平靜地給“父親”發喪,做完這一切時,母親坐在炕上,望著窗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再後來,馮山和文竹成親了,他們成了一家人。馮山吹打著迎娶文竹進門時,鼓樂班子很是熱鬧,前村后街的人都去看熱鬧。他也想去看熱鬧,他去拉母親手時,看見了母親眼裡含著的淚水,還有母親冰冷的雙手,他駭然地望著母親,怔在那裡。
就在那一天,槐呼啦一下子長大了,他含著眼淚說:娘,俺要殺了他。
母親似乎沒聽清,怔怔地望著他,他又重複了一遍剛才說的話,母親揮起手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母親這一巴掌沒有打滅槐對馮山的仇恨,他的仇恨在那一天長成了參天大樹。為了母親,馮山成為了他最刻骨銘心的仇人。
馮山拉杆子上了二龍山,那時,槐已經十八歲了,他投奔了南山那綹子。他要和馮山作對到底。槐成了土匪,在槐的心裡只有成為土匪才能和馮山抗衡。在槐成為土匪後,母親本想用真相勸說槐下山,過正常人的日子。於是,母親就把真相說了出來—槐是馮山的兒子。然而,這一切並沒能阻止槐。槐得知真相後卻更加激起了他對馮山的仇恨。
正文 下部 父子(18)
在母親的嘴裡,馮山成了他的親生父親,這一切並沒有緩解槐對馮山的仇恨,新仇舊恨交織在他年少的心底,後來母親又死了。他把這一切都歸結到了馮山的頭上。如果沒有馮山他就不會有那樣一個灰暗的童年,沒有馮山母親就不會死,甚至自己上山做土匪,也都是馮山一手造成的,複雜的仇恨堆積在槐的心裡,有如火山隨時都會爆發,噴射出炙熱的仇恨。
槐投奔日本人,又投奔國民黨,這一切都緣於馮山,他時刻要站到馮山的對立面,成為他的對手。他要殺了馮山,讓馮山死得光明磊落,一定要讓他死得明白。如果槐要偷雞摸狗地殺了馮山,他早就殺了。他要讓馮山死得心服口服明明白白。
國軍的隊伍在東北大敗,他沒有隨著大部隊逃往關內,而是帶著自己一連人奔了二龍山。他要在二龍山把和馮山的恩怨了斷,讓母親瞑目。
他知道,自從上了二龍山,他便把二龍山當成了人生最後一站,他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
五
槐現在的大名叫劉槐,參加國軍之前,人們都叫他槐。日本人投降前,因他私自放走了馮山,日本人便到處抓他,他不躲不藏地回到了南山。那會兒日本人已經沒有精力顧及槐這樣的小匪了,東亞戰場的失利,讓日本人首尾難顧,他們在中國戰場上想用細菌征服中國,他們還沒有實現這一陰謀,美國人的原子彈便落到了他們的頭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宣告了日本人的失敗。
這一切似乎都沒有觸碰到槐的神經,他所有的神經都被馮山牽引著了,他在南山,不用張望,他只要願意一抬頭就可以看到二龍山。看到二龍山他自然會想到馮山。因為有了馮山的存在,槐的人生變得激昂起來,他操練自己的隊伍,跟他上山的弟兄們都是他的鐵桿。當年下山時,也是他一聲令下,弟兄們相信他,義無反顧地投奔了日本人。他投奔日本人的目的並不是認為日本人好,他是想利用日本人的力量把馮山拿下,憑南山這些弟兄們的實力,想拿下二龍山那只是一種妄想,槐頭腦清醒地看待著這一切。
跟上日本人後,他的確有機會除掉馮山,如果他那會兒除掉馮山,也是輕而易舉,自己不用動手,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讓馮山完蛋,他最後從日本人手裡把馮山要過來,他覺得做人得講規矩。當初日本人上了二龍山和馮山去賭,敗了之後,為了讓馮山下山,日本人佯裝撤出二龍山鎮,其實撤不撤的,只是一種擺設,二龍山鎮是日本人的,他們想進就進,想撤就撤,日本人只是把這種撤當成了一種演習。
正文 下部 父子(19)
槐憑著對馮山的了解,斷定馮山會下山的,果然馮山下山了,他也知道日本人只是玩把戲,不論馮山是輸是贏,只要不交出那兩桶細菌,馮山很難再回到二龍山上去了。
馮山下山了,只帶著女人文竹。槐看著馮山和文竹心裡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如果沒有文竹,也許馮山真的就會娶了母親,如果那樣的話,他此時此刻,就名正言順地是馮山的兒子。他們兵合一處在二龍山,那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呀。
槐恨馮山,同時也深深地恨著文竹這個女人,她是母親的情敵,如今她是他的敵人。日本人果然又一次賭輸在了馮山的手上,其實日本人也想殺了馮山,正因為那兩桶細菌在馮山手上,他們又無法殺掉他,不知軟硬的日本人,只好同意把馮山交到他的手上。日本人滿懷希望地認為槐能贏了馮山。馮山和文竹到了槐的手上,他如此真切地望著馮山和文竹,就像小時候,母親牽著他的手,一次次進出馮山的家一樣,他甚至都能感受到馮山的呼吸和心跳。小時候,馮山總是喜歡把一隻溫暖的大手放在他的頭上,那股溫暖和馮山目光投過來的親切,匯成一股暖流,汩汩地流遍他的全身。那會兒,他不知道馮山是他親生父親,母親讓他管馮山叫舅,他就稱呼他舅,這是對娘家人的一種稱謂。從那會兒起,他就把馮山當成可以親近的人了,因為母親對他親。
再後來,馮山和文竹成親了,他們成了一家人。馮山吹打著迎娶文竹進門時,鼓樂班子很是熱鬧,前村后街的人都去看熱鬧。他也想去看熱鬧,他去拉母親手時,看見了母親眼裡含著的淚水,還有母親冰冷的雙手,他駭然地望著母親,怔在那裡。
就在那一天,槐呼啦一下子長大了,他含著眼淚說:娘,俺要殺了他。
母親似乎沒聽清,怔怔地望著他,他又重複了一遍剛才說的話,母親揮起手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母親這一巴掌沒有打滅槐對馮山的仇恨,他的仇恨在那一天長成了參天大樹。為了母親,馮山成為了他最刻骨銘心的仇人。
馮山拉杆子上了二龍山,那時,槐已經十八歲了,他投奔了南山那綹子。他要和馮山作對到底。槐成了土匪,在槐的心裡只有成為土匪才能和馮山抗衡。在槐成為土匪後,母親本想用真相勸說槐下山,過正常人的日子。於是,母親就把真相說了出來—槐是馮山的兒子。然而,這一切並沒能阻止槐。槐得知真相後卻更加激起了他對馮山的仇恨。
正文 下部 父子(18)
在母親的嘴裡,馮山成了他的親生父親,這一切並沒有緩解槐對馮山的仇恨,新仇舊恨交織在他年少的心底,後來母親又死了。他把這一切都歸結到了馮山的頭上。如果沒有馮山他就不會有那樣一個灰暗的童年,沒有馮山母親就不會死,甚至自己上山做土匪,也都是馮山一手造成的,複雜的仇恨堆積在槐的心裡,有如火山隨時都會爆發,噴射出炙熱的仇恨。
槐投奔日本人,又投奔國民黨,這一切都緣於馮山,他時刻要站到馮山的對立面,成為他的對手。他要殺了馮山,讓馮山死得光明磊落,一定要讓他死得明白。如果槐要偷雞摸狗地殺了馮山,他早就殺了。他要讓馮山死得心服口服明明白白。
國軍的隊伍在東北大敗,他沒有隨著大部隊逃往關內,而是帶著自己一連人奔了二龍山。他要在二龍山把和馮山的恩怨了斷,讓母親瞑目。
他知道,自從上了二龍山,他便把二龍山當成了人生最後一站,他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
五
槐現在的大名叫劉槐,參加國軍之前,人們都叫他槐。日本人投降前,因他私自放走了馮山,日本人便到處抓他,他不躲不藏地回到了南山。那會兒日本人已經沒有精力顧及槐這樣的小匪了,東亞戰場的失利,讓日本人首尾難顧,他們在中國戰場上想用細菌征服中國,他們還沒有實現這一陰謀,美國人的原子彈便落到了他們的頭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宣告了日本人的失敗。
這一切似乎都沒有觸碰到槐的神經,他所有的神經都被馮山牽引著了,他在南山,不用張望,他只要願意一抬頭就可以看到二龍山。看到二龍山他自然會想到馮山。因為有了馮山的存在,槐的人生變得激昂起來,他操練自己的隊伍,跟他上山的弟兄們都是他的鐵桿。當年下山時,也是他一聲令下,弟兄們相信他,義無反顧地投奔了日本人。他投奔日本人的目的並不是認為日本人好,他是想利用日本人的力量把馮山拿下,憑南山這些弟兄們的實力,想拿下二龍山那只是一種妄想,槐頭腦清醒地看待著這一切。
跟上日本人後,他的確有機會除掉馮山,如果他那會兒除掉馮山,也是輕而易舉,自己不用動手,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讓馮山完蛋,他最後從日本人手裡把馮山要過來,他覺得做人得講規矩。當初日本人上了二龍山和馮山去賭,敗了之後,為了讓馮山下山,日本人佯裝撤出二龍山鎮,其實撤不撤的,只是一種擺設,二龍山鎮是日本人的,他們想進就進,想撤就撤,日本人只是把這種撤當成了一種演習。
正文 下部 父子(19)
槐憑著對馮山的了解,斷定馮山會下山的,果然馮山下山了,他也知道日本人只是玩把戲,不論馮山是輸是贏,只要不交出那兩桶細菌,馮山很難再回到二龍山上去了。
馮山下山了,只帶著女人文竹。槐看著馮山和文竹心裡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如果沒有文竹,也許馮山真的就會娶了母親,如果那樣的話,他此時此刻,就名正言順地是馮山的兒子。他們兵合一處在二龍山,那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呀。
槐恨馮山,同時也深深地恨著文竹這個女人,她是母親的情敵,如今她是他的敵人。日本人果然又一次賭輸在了馮山的手上,其實日本人也想殺了馮山,正因為那兩桶細菌在馮山手上,他們又無法殺掉他,不知軟硬的日本人,只好同意把馮山交到他的手上。日本人滿懷希望地認為槐能贏了馮山。馮山和文竹到了槐的手上,他如此真切地望著馮山和文竹,就像小時候,母親牽著他的手,一次次進出馮山的家一樣,他甚至都能感受到馮山的呼吸和心跳。小時候,馮山總是喜歡把一隻溫暖的大手放在他的頭上,那股溫暖和馮山目光投過來的親切,匯成一股暖流,汩汩地流遍他的全身。那會兒,他不知道馮山是他親生父親,母親讓他管馮山叫舅,他就稱呼他舅,這是對娘家人的一種稱謂。從那會兒起,他就把馮山當成可以親近的人了,因為母親對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