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源不停地對楊睦使眼色,然而楊睦眼神迷茫地看著方源,搖了搖頭。

  這是不記得他名字的意思?

  方源無奈地低下頭,他沒轍了。

  漸漸地,無法互相認出對方名字的人已經不多,就像是被挑剩的一樣。

  方源心裡酸溜溜的,看來,這遊戲是存心給被剩下的人提個醒,在學校里不光要用心學習,還得搞好人際關係。

  畢竟高中生的主要目的雖然是學習,但學習成績並不是人在外界立足的唯一基礎。

  在人生地不熟的時候,哪怕只有一個人認識你,也是好的。

  更何況這是實驗班,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且他們的父母之中,肯定包括一些有頭有臉有門路的人物。

  方源仍舊不肯放棄,他給楊睦做口型,只可惜楊睦還是沒能意會。

  楊睦倒也不傻,他靈機一動,趁蒙老師不注意,偷偷用手機發簡訊。

  方源不知道楊睦在搞什麼么蛾子,但當楊睦把手機收起來後,很快便舉手報出了方源的名字。

  看來他剛才是向沈雁鳴搬救兵去了。

  輪到方源報楊睦名字的時候,他平靜地說出了“楊睦,和睦的睦”。

  楊睦面上流露出隱隱的驚喜之意。

  方源不以為意地想:這很奇怪嗎?記得另一個人的名字有什麼難的,這只是上不上心的問題。

  蒙老師對班級人員的位置進行了微調,方源和楊睦依然是同桌。

  方源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很快發現,楊睦是個性格開朗、極易相處的人。

  楊睦特別喜歡看漫畫,上課時經常把漫畫塞在抽屜,每逢老師講課的內容令他不感興趣,他就偷偷地翻漫畫,上學第一周就被班主任蒙老師抓了個現行。

  蒙老師似乎已經對楊睦的行為司空見慣,畢竟是自己這麼多年一直看過來的學生。她也不多說,直接收繳。

  這絲毫不能打擊楊睦的熱情,方源偶爾和楊睦一起看看,次數不多。

  一周後,在上晚自習之前,楊睦坐在座位上寫數學作業。

  方源拿出在學校門口新買的信紙,給鍾明恆寫信。

  鍾明恆的中考成績實在是不怎麼樣,去一家學藥的職高報導了。

  他倆在畢業前互留了通訊方式,方源沒買手機,於是他們之間聯繫的方式便是周末打電話,但他們也曾約定過要互相寫信。

  高一年級的學生中,很多人都給自己的初中同學寫信,方源也加入了這一潮流之中。

  方源好久沒給人寫信了,他信筆寫下幾個字,卻發現寫出來的是顧盼的字體。

  “……”方源的筆懸停在紙面上空,一時寫不下去了。

  他曾經兩次學寫這字體,一次是替被打傷手的顧盼完成假期作業,另一次是為了從李芳香那裡釣信息而給隋意寫情信。

  他面前的信紙,與李芳香給他的信紙的質感和顏色有些相近,他當時挑信紙的時候,看見這套信紙有種莫名的熟悉感,也不多想便買了下來。

  因此方源今天在無意之間,就習慣性地再次寫下了這樣的字體。

  這幾天的日子太過忙碌,他要考慮的事情也太繁雜。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猛然驚醒,他是如此形單影隻地漂泊在這陌生的八中地界,面對著全新的人群和學習生活。

  他與他的過去之間,產生了一道鴻溝,而那鴻溝將會被漫長的時間河流所腐蝕,越來越寬,越來越深,直至成為汪洋大海。

  方源害怕與過去的一切分離,因此他手中的筆桿子漸漸開始顫抖。

  他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會忘記顧盼的字體。

  而且,他在無意中寫下的這字體,殘忍地強調著隋意這個人的存在。

  “我幫你寄信,我家旁邊就有郵筒。我確定郵政的人每天都去開箱。”

  楊睦的話喚回了方源的注意力。

  “啊……如果你不覺得麻煩的話。”方源臉色蒼白地答道。

  楊睦見方源答應了,就笑得特別舒心,笑容中帶上了小邪惡。

  他那雙眼睛凝視著方源,閃現出輕靈鮮艷的光彩,如同一道晨間之光,打在方源的心靈之上。

  “不過,你要把信的內容分享給我。”楊睦提出了條件。

  這是幾個意思?方源沒弄懂。

  難道意思是說,他寫給鍾明恆的信,每一封都得給楊睦看?

  莫非……也包括鍾明恆的回信?

  方源的眉頭緊了又松,鬆了又緊。

  其實,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楊睦想要了解自己,那就讓他了解吧,又不是見不得人,大不了在這封信的後面,問鍾明恆願不願意,如果不願就算了。

  鍾明恆或許不會如此小肚雞腸。說不定楊睦也能成為鍾明恆的朋友。

  方源認為,楊睦一定沒有可以互相寫信的人,所以才會對別人的信感興趣。

  畢竟楊睦是翰陽畢業班中的重點班出身,也就是跟蒙老師、沈雁鳴一個班,那個班的大多數人要麼在八中,要麼在九中,八中和九中的距離並不遠,所以楊睦的朋友應該都離他很近。

  方源微微一笑,把手中的信交給了楊睦。

  他今天寫的是一周以來對新學校的感想。

  他在信里提到了同桌楊睦和樓上的沈雁鳴,尤其對沈雁鳴表達了高度讚揚,說沈雁鳴不僅成績好,而且居然能記住他的名字,要不是靠沈雁鳴,他和楊睦可就得在第一天的課堂上丟醜了。

  方源還寫道,沈雁鳴這傢伙挺有趣的,個頭如此高大,說話卻略顯娘炮,不過也不違和。

  可惜他的身體似乎不太好,希望能多加鍛鍊。

  PS,同桌楊睦的人也不錯。

  楊睦的手指細心地拂過信紙,把它翹起來的一角壓平:“你把沈雁鳴夸到天上去了,可不能白白浪費。我去幫你傳達給沈雁鳴那小子啊。”

  方源一聽,臉色大變:“除了‘娘炮’那個詞,好嗎?”

  從此以後,楊睦就負責幫方源寄信,而鍾明恆也並不反對讓楊睦看信。

  於是方源便大大方方地繼續和楊睦分享自己的快樂和見聞。

  有時候,楊睦還會在方源寫給鍾明恆的信裡面插嘴,說他是方源的小信使。

  方源在信尾署名的地方,總是畫一把叉子,而鍾明恆的署名旁邊則畫一把勺子。

  楊睦對此很感興趣,他替方源花式發展出各種姿勢各種儀態的叉子,畫完以後還在旁邊肆無忌憚地標註:“by謎之大觸:木木”

  “木木……”方源撇了撇嘴。

  也對,這人的姓和名裡面都有“木”字音。

  第28章 初次相約

  方源跟楊睦相處的時間久了,發現楊睦是一個相處起來很令人舒心的人,他的處事方式圓融溫和,但又時刻掌握分寸。

  無論是他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是他的每一個行為動作,都像是被精心琢磨過一般,親昵而不糾纏。

  雖然楊睦的性格直慡,是個說做就做的行動派,但他心中實際上有一桿用來掌握分寸的尺子。

  就比如說,他對旁人的讚美總是恰到好處,他對外人的熱情總是點到即止。

  方源覺得與那個靈魂像是純白色的沈雁鳴相比,楊睦似乎有著更複雜的閱歷,才會成為今日的模樣。

  方源和楊睦幾乎每次課間都到走廊和樓梯口放風。

  有一次他倆站在樓梯上,正好碰到沈雁鳴走上樓。

  “方圓圓。”沈雁鳴率先打招呼。

  方源對沈雁鳴點頭致意,心中吐槽道:你上次不是還能記得我叫“方源”嗎,一下子就變這德行了?

  沒等沈雁鳴再說點別的,沈雁鳴身邊的同學就恍然大悟道:“哦!我記得,上次破冰認人的時候,你不是最後一個落單的嗎,當時你說你只認識樓下那個十六班的方源。”

  方源實在是無法想像沈雁鳴怎麼能這樣蠢,而且蠢得還這麼美,美得簡直要開出花來了:“我說沈雁鳴,你們班怎麼可能沒有翰陽的人?你隨便挑一個就能認出來。”

  “……”沈雁鳴笑得有點尷尬,“這樣開掛不太好吧。”

  “就你老好人。”方源揮揮手,放過沈雁鳴。

  沈雁鳴既然是傳說中的學霸,方源本想與他交好,但無奈他感覺兩人的氣場略有不搭,導致他一碰到沈雁鳴就想打開嘲諷模式,總是無法對他升起膜拜之心。

  方源分析了一番,他認為關鍵在這裡——沈雁鳴這人長得並不像方源心目中的書呆子那樣,架著一幅黑框眼鏡,每天捧著書本念念有詞。

  相反,沈雁鳴穿著得體,身上的配色永遠不超過兩個色,每次方源在做早操時看到站在隔壁班隊列里的沈雁鳴,他的衣服都不重樣,以至於讓方源產生了“這人的衣櫃是不是無底洞”的疑惑。

  衣著滿分,相貌良好,這些都是構成外在形象的基本條件,而更難得的是,沈雁鳴還有相應的個人氣質來撐腰。

  而沈雁鳴的氣質就在於,當他什麼都不做,只往人面前一站,光是那溫文雅致的站姿和純潔天使般的微笑,就能讓他鶴立雞群。

  不過,沈雁鳴在十天裡有三天是病怏怏的。當他生病的時候,沮喪之情就寫了滿臉,身上的衣服也會多穿幾層。能在穿得這麼多的情況下還能顯得人模人樣,方源覺得他也挺有本事的。

  每次方源在做操時看到生病的沈雁鳴,他就想笑。

  兩人距離比較近,方源往往揶揄他幾句。

  “你家大姨媽又來看望你啦?”

  “嗯。”沈雁鳴彎彎眼睛、扁扁嘴,方源仿佛看見他正在委屈地抽鼻子。

  果然還是好像大型寵物啊,特別是幼年期的金毛……方源特別想上去拍拍這個傢伙的腦袋。

  面對這位怎麼也端不起架子的學霸,方源有點心累。

  雖然他也想捧著數學課本,向沈雁鳴奉上他的膝蓋,但是就憑這位學霸臉上寫著“我什麼都不會做”“我笨笨的”“你怎麼忍心問我問題”,方源就無法下定決心拿數學題去問他。

  方源想,算了,還是投奔楊睦吧。

  楊睦的理科已經夠甩他方源一條街了,至於沈雁鳴,他的數學水平大概遠在北方的漠河吧。

  方源決定先把那條街跑完再說。

  但是方源漸漸覺得,他有點吃力,似乎連那條街都過不去。

  他開始跟不上了,一開始上課時還能聽個大概,漸漸就演變為“好像確實是這樣”,再往後就變成了“似懂非懂”,最後發展到“是這樣嗎?”

  方源有時連老師的講課都跟不上,課本也成了半紙天書。

  楊睦見方源那麼辛苦,便在每天下午放學吃完飯後,早早寫完作業,把作業提供給方源參考。

  方源看不太懂楊睦的解題方式,楊睦便會耐心教他解法,只可惜方源聽得吃力,又不忍心耽誤楊睦的時間,就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先把楊睦的作業抄了,準備回家花更多的時間自己琢磨。

  然而他往往琢磨不出來,只能灰溜溜地把抄來的作業應付式地交上去。

  久而久之,方源得出了結論——他真的不是學高中數學的這塊料,從生理上便是如此。別人一聽就大徹大悟的東西,他翻來覆去都不明白。

  由於數學拖著他的後腿,他的成績在班裡排名中下,要不是有文科撐腰,他就得墊底了。但是在文科實驗班這個制高點上,大家的文科你追我趕,他超不了其他人太多分。

  他還沒有認命,雖然將來到首都念大學,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一本至三本都叫大學,但他不想灰溜溜地過江去。

  所以他還在咬著牙強撐。

  就算是這樣,方源也不忘抽出時間教楊睦語文和歷史。楊睦的成績整體比方源好得多,但是身在文科重點班的楊睦,語文和歷史卻是弱項。

  楊睦是個小問號,他的疑問很多,方源給楊睦講題的時間,比楊睦給方源講數學的時間還長。畢竟文科題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有各種千變萬化的套路,既需要死記硬背,又需要靈活運用。

  方源覺得比起扶不上樹的他,楊睦的文科還可以挽救一下。

  方源給楊睦總結了一大堆常見的題目,每次一講就是長篇大論。

  有一天方源甚至夢到歷史老師在高呼“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近代文明”。

  原因很簡單,楊睦學來學去,只會近現代史前邊的這一課。

  方源為楊睦操碎了心,有時簡直心累到不行。

  但是幸好,楊睦還是在緩慢地進步著。

  在學習之餘,楊睦與方源不同,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

  一閒下來,楊睦就打開手機下載歌曲。

  他涉獵的主要是歐美日韓歌曲,中文歌很少聽。

  楊睦經常在外出時,把手機留給方源,邀請方源聽。

  對於方源而言,這些歌曲屬於新奇事物,他對那些流行歌曲和流行歌星實在是沒有別的想法。

  在楊睦的薰陶下,方源聽久了也覺得挺好聽的。

  然而楊睦的愛好很快變成了搖滾樂,方源的耳朵太靈敏,有些扛不住,但他還是勉強繼續聽著,因為他認為還沒到對楊睦說“謝謝,我覺得不好聽,不用給我聽了”的地步。

  畢竟他與楊睦的共同語言本來就少,他不想再繼續讓這些共同語言減少下去。

  某天,楊睦不在座位上,方源則擺弄楊睦的手機玩兒。

  結果那位“大副”打來了電話,方源跑出教室張望,沒見著楊睦,也就沒接電話。

  過了兩分鐘,楊睦的手機又響了。

  方源無奈地接聽,開口就說:“楊睦不……”

  “方圓圓~”沈雁鳴搶在方源把話說完之前,就打起了招呼。

  這聲音一響起,方源的眉毛一下子抽筋似的跳得老高:“你叫我也沒用,我都說了楊睦不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