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正在思索間,忽見陳平走來,便向陳平說了自己的想法。陳平道:“大王此計甚妙。只是淮南王英布容易衝動,兵力又少,還應派人同往。”
漢王想了片刻,問:“劉賈如何?”
“最合適不過了。”陳平道,“讓他們帶兵前往,定可成事。”這劉賈乃是漢王的堂兄,自從漢王起事以來,一直隨著漢王。如今,已是漢王得力大將之一。由於他年長知世,辦事十分沉穩。英布與劉賈帶領幾萬人馬到了九江,迅速包圍了周殷的軍隊。劉賈讓人修書一封,派使者送與周殷,周殷早巳知曉項王眾叛親離,兵疲食盡,正向彭城撤退。想到天下英雄大多歸附漢王,漢王身邊聚集了眾多天下英才,占有天下,對漢王來說是大勢所趨;而項王路越走越窄,就答應降漢,免得落得個陪葬項王的結局。於是,英布與劉賈未傷一卒,未損一矢,反得了九江許多人馬,帶著周殷凱旋而歸。
追趕項王的大軍,又多了許多人馬,更加雄壯了。
十二月初,項王率兵退到了垓下,令將士安營紮寨,稍事休息,準備迎敵。誰知剛剛紮好營寨,就聽得探馬不斷來報,說漢兵已追到了。
立即清點人馬,還有十幾萬之多。但軍中缺糧,且多日奔波,士卒又餓又累,士氣低落。將領們侍立項王身邊,眼巴巴地看著他。項王這時已坦然了,他笑著道:“尚有十萬人馬,還可與漢軍決一死戰。我會沖在最前面,你們怕什麼?”
“與大王同生共死,我等心甘情願。而那漢王奸詐狡猾,雖生猶死,有何可羨!”將領們也將生死置之度外,慨然相答。
漢軍浩浩蕩蕩,蜂擁而來,韓信一路,彭越一路,漢王一路,三路共三十餘萬。垓下地小,只見漫山遍野都是漢軍。
煙塵瀰漫之中,漢王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指揮三十萬大軍,他從來沒有過。沉思良久,他召來了韓信:“齊王,本王命你為大將軍,統率這三十萬大軍,進退諸事,全由你來決定。”
韓信慨然領命,立即挑選了十位將領,對他們道:“項羽一向驍勇善戰,所向無敵,如今雖是兵疲食盡,也不可等閒視之。我已將土卒分成十隊,你們各率一隊,從十面埋伏布陣,陣與陣之間層層相圍,層層接應,如此方可破敵。”眾將領命,各就其位,皆按韓信叮囑布陣。
韓信又對漢王道:“大王帶兵守住大營,只需堅守,不要出戰,我自領三萬人馬前去挑戰。”
漢王自知不如韓信謀略多變,也只有答應了。
項羽出了營帳,只見四處都是漢兵,不禁長嘆一聲:“悔不該當初放走劉邦,讓他有了今天的局面。”
正說話間,突然看見韓信前來挑戰,不禁興起,縱馬衝出,大喊一聲:“待我殺了你們這些背信之賊!”
當下就帶領人馬向漢軍衝去。將領們也知項王一向是勇猛有餘,用智不足,但到了這個分上,也想不了那麼多,只有盡力拼殺了。韓信心中有數,帶著英布邊戰邊退。項王一向沒把韓信與英布放在眼中,只道是二人敵不過他,跟著衝殺不停,不知不覺已進入韓信布下的陣中。
突然,一聲炮響。韓信隱於左邊的一片樹林,杳無影蹤,項王原地勒馬,正在尋找間,卻見四面山坡上湧出許多漢兵。一左一右各有一員大將沖在最前面。定睛一看,乃是周勃和灌嬰。看到他們各自橫刀拍馬而來,項王毫無懼色,縱馬相迎,左攻右打,殺得周勃和灌嬰靠近不得。漢士卒更是節節敗退。只十幾個回合,已衝出漢兵包圍。
他回頭笑對身邊將領道:“都說韓信用兵如神,也不過如此。”
話音剛落,又是一聲炮響,從兩邊又閃出兩路伏兵。為首的乃是樊噲、曹參。項王大喊一聲:“來吧,今日讓你們領教一下我的威力!”
話音未落,人馬已衝到二將面前。樊噲和曹參不敢答話,只是拚命直取項王。項王不時大吼,左沖左突,把樊噲、曹參也殺得節節敗退,來到漢兵包圍之外。
待將士跟隨上來,炮聲又起,同樣又是兩員大將帶著無數人馬。項王來不及休息,又是一陣拼殺……
不知不覺之中,項王已衝破了七、八重漢軍,身後倒下了成片的楚兵和漢兵,他自己也漸覺乏力,跟隨上來的將士越來越少。就在這時,連響三炮,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一起發動。漢兵如遍地野草一般多,直湧上來。只見漢旗到處飄揚,只聽四處殺聲震天。前是騎兵,中是車輛,後是步兵,把項王圍了個水泄不通。勒馬環視,項王召來了季布和鍾離昧。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捨命衝出去!你們聽好了,你二人斷後,我打先鋒,衝出去,回大營再說。”
“末將領命!”
鍾離昧與季布不失英雄本色,挺身而出。“殺——”
項王突然一聲斷喝,如雷貫耳,嚇得跟前的漢兵連連後退。只見他長戟縱橫翻飛,漢兵觸之皆死。胯下的駿馬高騰飛蹄,甚至跨過了漢兵的頭頂,一條血路閃現在他的身後。能跟上的將士隨之衝出了漢兵的包圍,跑回了垓下大營。
清點將士,只剩下了三四萬人。一陣衝殺,死一批,逃一批,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了。面對血染戰袍的將士,他的內心一陣淒涼,這是他起兵以來從未有過的感受。他心裡暗道:“自我出征以來,從未遇到過真正的敵手,今日遭此慘敗,莫不是我的末日到了?”
走入營帳之內,卻見虞姬迎接上來,殷勤地為他脫去戰袍,匆匆之中,已窺見了他的臉色。
“大王,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不必過慮。”
項王聽到這溫柔的話語,也不說話,悶悶地坐在那兒。
虞姬見狀,連忙命人送上酒菜,親自為項王斟酒,雙手呈到項王面前。
項王哪裡有心飲酒?但是,虞姬的情意萬千,他不能拒絕,三杯過後,他才吐出話來:“敗了!今日敗了!”
◎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
說話間,面色陰沉,極為難看。
虞姬心中大驚,才知今日之敗非同小可。
從跟隨項王以來,她從未見過項王有此狀態,更沒聽項王說過自己敗過,更不用說像今天這般發自內心的長嘆了。項王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不到山窮水盡,他是不會言敗的。她心中一陣慌亂之後,立即恢復了平靜,抬頭對項王道:“在妾身的心目中,大王是永遠的英雄。”說完,繼續斟酒,一杯一杯遞給項王。
突然,一位軍吏走進來:“大王,漢軍圍住大營了!”
“不要慌張,傳令下去,小心堅守營壘,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死!”軍吏悄然退出。
看帳外,夜色已現。虞姬親自燃起一根蠟燭,把個營帳照得一片光亮。
柔和的燭光映紅了一切,几案、印璽、寶劍,虞姬的臉也愈發顯得嫵媚嬌艷。項王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不由得心潮起伏。幾年來,他馳騁疆場,度過了多少風雲變幻、險關重重的日子!但是,從來沒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他。每一次決戰之後,燭光映照著的虞姬、寶劍、楚王的玉璽,都撫慰了他的心。讓他爽快地擦去身上的血跡,抹去身上的灰塵,重振精神,去投身又一場新的戰鬥,然而,明天,明天會是什麼樣呢?今天,是他一生敗得最慘的日子,明天他還能擁有身邊這些麼?這些伴隨他日日夜夜的心愛之物還會屬於他麼……
漢王想了片刻,問:“劉賈如何?”
“最合適不過了。”陳平道,“讓他們帶兵前往,定可成事。”這劉賈乃是漢王的堂兄,自從漢王起事以來,一直隨著漢王。如今,已是漢王得力大將之一。由於他年長知世,辦事十分沉穩。英布與劉賈帶領幾萬人馬到了九江,迅速包圍了周殷的軍隊。劉賈讓人修書一封,派使者送與周殷,周殷早巳知曉項王眾叛親離,兵疲食盡,正向彭城撤退。想到天下英雄大多歸附漢王,漢王身邊聚集了眾多天下英才,占有天下,對漢王來說是大勢所趨;而項王路越走越窄,就答應降漢,免得落得個陪葬項王的結局。於是,英布與劉賈未傷一卒,未損一矢,反得了九江許多人馬,帶著周殷凱旋而歸。
追趕項王的大軍,又多了許多人馬,更加雄壯了。
十二月初,項王率兵退到了垓下,令將士安營紮寨,稍事休息,準備迎敵。誰知剛剛紮好營寨,就聽得探馬不斷來報,說漢兵已追到了。
立即清點人馬,還有十幾萬之多。但軍中缺糧,且多日奔波,士卒又餓又累,士氣低落。將領們侍立項王身邊,眼巴巴地看著他。項王這時已坦然了,他笑著道:“尚有十萬人馬,還可與漢軍決一死戰。我會沖在最前面,你們怕什麼?”
“與大王同生共死,我等心甘情願。而那漢王奸詐狡猾,雖生猶死,有何可羨!”將領們也將生死置之度外,慨然相答。
漢軍浩浩蕩蕩,蜂擁而來,韓信一路,彭越一路,漢王一路,三路共三十餘萬。垓下地小,只見漫山遍野都是漢軍。
煙塵瀰漫之中,漢王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指揮三十萬大軍,他從來沒有過。沉思良久,他召來了韓信:“齊王,本王命你為大將軍,統率這三十萬大軍,進退諸事,全由你來決定。”
韓信慨然領命,立即挑選了十位將領,對他們道:“項羽一向驍勇善戰,所向無敵,如今雖是兵疲食盡,也不可等閒視之。我已將土卒分成十隊,你們各率一隊,從十面埋伏布陣,陣與陣之間層層相圍,層層接應,如此方可破敵。”眾將領命,各就其位,皆按韓信叮囑布陣。
韓信又對漢王道:“大王帶兵守住大營,只需堅守,不要出戰,我自領三萬人馬前去挑戰。”
漢王自知不如韓信謀略多變,也只有答應了。
項羽出了營帳,只見四處都是漢兵,不禁長嘆一聲:“悔不該當初放走劉邦,讓他有了今天的局面。”
正說話間,突然看見韓信前來挑戰,不禁興起,縱馬衝出,大喊一聲:“待我殺了你們這些背信之賊!”
當下就帶領人馬向漢軍衝去。將領們也知項王一向是勇猛有餘,用智不足,但到了這個分上,也想不了那麼多,只有盡力拼殺了。韓信心中有數,帶著英布邊戰邊退。項王一向沒把韓信與英布放在眼中,只道是二人敵不過他,跟著衝殺不停,不知不覺已進入韓信布下的陣中。
突然,一聲炮響。韓信隱於左邊的一片樹林,杳無影蹤,項王原地勒馬,正在尋找間,卻見四面山坡上湧出許多漢兵。一左一右各有一員大將沖在最前面。定睛一看,乃是周勃和灌嬰。看到他們各自橫刀拍馬而來,項王毫無懼色,縱馬相迎,左攻右打,殺得周勃和灌嬰靠近不得。漢士卒更是節節敗退。只十幾個回合,已衝出漢兵包圍。
他回頭笑對身邊將領道:“都說韓信用兵如神,也不過如此。”
話音剛落,又是一聲炮響,從兩邊又閃出兩路伏兵。為首的乃是樊噲、曹參。項王大喊一聲:“來吧,今日讓你們領教一下我的威力!”
話音未落,人馬已衝到二將面前。樊噲和曹參不敢答話,只是拚命直取項王。項王不時大吼,左沖左突,把樊噲、曹參也殺得節節敗退,來到漢兵包圍之外。
待將士跟隨上來,炮聲又起,同樣又是兩員大將帶著無數人馬。項王來不及休息,又是一陣拼殺……
不知不覺之中,項王已衝破了七、八重漢軍,身後倒下了成片的楚兵和漢兵,他自己也漸覺乏力,跟隨上來的將士越來越少。就在這時,連響三炮,韓信布下的十面埋伏一起發動。漢兵如遍地野草一般多,直湧上來。只見漢旗到處飄揚,只聽四處殺聲震天。前是騎兵,中是車輛,後是步兵,把項王圍了個水泄不通。勒馬環視,項王召來了季布和鍾離昧。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捨命衝出去!你們聽好了,你二人斷後,我打先鋒,衝出去,回大營再說。”
“末將領命!”
鍾離昧與季布不失英雄本色,挺身而出。“殺——”
項王突然一聲斷喝,如雷貫耳,嚇得跟前的漢兵連連後退。只見他長戟縱橫翻飛,漢兵觸之皆死。胯下的駿馬高騰飛蹄,甚至跨過了漢兵的頭頂,一條血路閃現在他的身後。能跟上的將士隨之衝出了漢兵的包圍,跑回了垓下大營。
清點將士,只剩下了三四萬人。一陣衝殺,死一批,逃一批,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了。面對血染戰袍的將士,他的內心一陣淒涼,這是他起兵以來從未有過的感受。他心裡暗道:“自我出征以來,從未遇到過真正的敵手,今日遭此慘敗,莫不是我的末日到了?”
走入營帳之內,卻見虞姬迎接上來,殷勤地為他脫去戰袍,匆匆之中,已窺見了他的臉色。
“大王,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不必過慮。”
項王聽到這溫柔的話語,也不說話,悶悶地坐在那兒。
虞姬見狀,連忙命人送上酒菜,親自為項王斟酒,雙手呈到項王面前。
項王哪裡有心飲酒?但是,虞姬的情意萬千,他不能拒絕,三杯過後,他才吐出話來:“敗了!今日敗了!”
◎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
說話間,面色陰沉,極為難看。
虞姬心中大驚,才知今日之敗非同小可。
從跟隨項王以來,她從未見過項王有此狀態,更沒聽項王說過自己敗過,更不用說像今天這般發自內心的長嘆了。項王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不到山窮水盡,他是不會言敗的。她心中一陣慌亂之後,立即恢復了平靜,抬頭對項王道:“在妾身的心目中,大王是永遠的英雄。”說完,繼續斟酒,一杯一杯遞給項王。
突然,一位軍吏走進來:“大王,漢軍圍住大營了!”
“不要慌張,傳令下去,小心堅守營壘,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死!”軍吏悄然退出。
看帳外,夜色已現。虞姬親自燃起一根蠟燭,把個營帳照得一片光亮。
柔和的燭光映紅了一切,几案、印璽、寶劍,虞姬的臉也愈發顯得嫵媚嬌艷。項王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不由得心潮起伏。幾年來,他馳騁疆場,度過了多少風雲變幻、險關重重的日子!但是,從來沒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他。每一次決戰之後,燭光映照著的虞姬、寶劍、楚王的玉璽,都撫慰了他的心。讓他爽快地擦去身上的血跡,抹去身上的灰塵,重振精神,去投身又一場新的戰鬥,然而,明天,明天會是什麼樣呢?今天,是他一生敗得最慘的日子,明天他還能擁有身邊這些麼?這些伴隨他日日夜夜的心愛之物還會屬於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