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原來,有人剛才看見了漢王在路上逃命,想到項王正用重金買漢王的人頭,就悄悄騎馬報告了正在搜尋漢王的一隊楚兵,楚兵聞訊,正飛速策馬而來。漢王心中焦急,只嫌車子走得太慢。掀起車帷向後看,那群楚兵的速度似乎要快一些。
看那拉車的馬兒,鼻息冒煙,在夏侯嬰的連連鞭聲中拼命向前。楚兵喝罵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漢王已急得滿頭是汗。“若是被這群楚兵追上,我就徹底完了!”漢王想到這裡,心頭一涼。忽然,他的眼裡閃現出一絲凶光,接著抓起一雙兒女的胳膊一用勁,只聽“撲通”一聲,兩個孩子掉到車邊地上了。
“哇!爹呀!”
兩個孩子一聲悽厲的慘叫驚動了夏侯嬰,他騰地跳下車,把兩個孩子夾在腋下,三下兩下趕上來。“大王不可如此!”
一邊說,夏侯嬰一邊把兩個孩子塞回車中。
漢王回頭看看,又將兩個孩子推下車去。夏侯嬰見狀,又將他們拾回車中,如此反覆幾次。漢王大怒,呵斥夏侯嬰道:
“情況萬分危急,難道要為了兩個孩子喪命麼?”
夏侯嬰也上了脾氣:“情況再急,也不能丟了孩子!”
漢王一下抽出腰中寶劍,照著夏侯嬰就要砍去,夏侯嬰閃身躲過。漢王惱羞萬分,飛起一腳,把兩個孩子又踢了下去。
夏侯嬰見漢王已喪失了理智,翻身跳下車子,把兩個孩子從地上拉起,一腋一個緊緊夾住,躍上一匹戰馬飛奔而去。
不一會兒,夜色從遠而近鋪滿大地,一切都隱入夜色之中,有將士來報漢王:“後面的楚兵已停止追擊了。”
眾人一聽,方才稍稍放慢速度。
後面楚兵的將領,乃是季布。這季布世代居於楚國,為人豪俠仗義,重義輕財,全楚之人皆知其名。任項羽的大將,季布叱吒風雲,在戰場是個氣吞千里的人物,深受項王看重。聽說漢王就在前面,他帶兵奮力追來。但天色將黑,他又看到漢兵雖然人少卻旗幟不亂,心中道:“漢王詭計多端,看那陣勢並無多少倉惶之象,別不是有埋伏吧。”所以,令眾人停止追擊,明日再說,這才使漢王又一次脫離了危險。又走了一個時辰,進入一個寬闊地帶,四周一片寂靜。漢王停下來,側耳傾聽,遠處確無人馬之聲,方才放下心。休息片刻,一路向下邑而去。
下邑位於彭城西北,碭縣東面。來時漢王曾派一將在那兒駐紮,即是妻兄呂澤。到達那裡,可以喘口氣。
夏侯嬰不知何時已聚攏而來,兩個孩子已在他懷中睡著了。漢王此時已心平氣和,見了夏侯嬰也不言語,只讓夏侯嬰把孩子放進車來。
為了防止楚兵埋伏,漢王與眾人抄小路快走。天亮時分,一行人到達下邑城下。走近城門,只見幾個士卒奔跑過來:“來者可是漢王車馬麼?”
“正是。”夏侯嬰答道。
“快請,呂將軍派我等在此等了一夜了。”
原來,漢王兵敗彭城之後,呂澤日夜都在派人四處打探。得知漢王逃出,他料定漢王近日必會奔下邑而來,所以,每天日夜派人在各個路口接應。
走入下邑,漢王才稍稍覺得有了點安全感,稍稍休息之後,他把眾將召集到身邊,問道:“如今我軍已元氣大傷,該如何重振旗鼓?”
眾人互相看看,沉默不語。張良、韓信皆在其中,卻不好發話,尤其是韓信。身為軍中大將,竟然有這樣一個慘敗現狀,用兵如神又表現在哪裡?多日來,他沒有說過什麼。漢王深知眾人心思,故做坦然之狀,笑道:“眾愛將,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駿馬日行千里,也有失前蹄的時候,天下哪有百戰百勝的將軍。且彭城之敗責任多在於我,各位不必多慮。來日方長,眼下不是最後的定局。”聽此一言,眾人面色放鬆了許多。
呂澤見狀亦說:“臣已派人四處打探消息,彭城一戰,我軍並未全軍覆沒,據估計,尚有十來萬人流落在外。信使已出各路,不日內逃散的人馬就會來到。”
韓信聞言,有了幾分振奮,上前道:“大王,我軍所受創傷雖重,但只要各路將軍還在,就可重振旗鼓。臣以為,先在此歇息調整,一面等待人馬,再做計議。”
“彭城慘敗,定要吸取教訓,我等在此調整,尤要注意這一點。”樊噲也說了話。
當下眾人開了話題,活躍了點氣氛。慘敗的煙雲稍稍淡了一些。數日之後,各路探馬陸續傳遞來了信息。殷王司馬卬、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又投向了楚王,趙國、魏國殘兵逃回了本國。
漢王感慨萬千:不久前,各路諸侯聯合討伐項王的盛大局面已不復存在了。時世多變,竟在倏忽之間,真是難以預料啊!這一生,我的帝王夢就這樣破滅了麼?是不是我的欲望太強烈了?如若安守漢中也許不會有這麼悲慘吧。
正在他愁腸百轉之際,一探馬飛報來說有太公及呂后消息,漢王急忙令其入內。
“大王,太公、呂后正在楚軍營中。”士卒氣喘吁吁,顯然是急於告知漢王從遠處趕來。
“項王把他們怎麼樣了?”漢王驚問。“回大王,項王待太公與呂后甚好,並傳出話來說,要招降漢王。”漢王揮手讓探卒退下,頓時心亂如麻:項羽這一手太歹毒了,他是以太公與呂后做人質啊!天下之人皆知我為人仁厚,不會置老父與妻子不顧,項羽正是利用這一點要我放棄與他爭奪天下的機會,真是用盡心機!這真是苦煞我也。
思來想去,不禁有點埋怨父親和妻子,怎麼會偏就給項王捉住了。原來,太公聽說有兵前來村里打探漢王家眷情況,就知大事不妙,一定是兒子給項王打敗了,被人追殺。項王要捉拿家眷,要麼是為了要挾劉邦,要麼就是為了斬草除根。和媳婦呂雉稍稍計議一下,呂公打算帶媳婦孫子孫女躲出去。還沒動身,卻聽說漢兵與楚兵打得不可開交,鄉里鄉親都逃出了家門。容不得多想,呂公立即帶著媳婦孫子孫女上了路,舍人審食其也一同而行。一家老老小小,互相攙扶著擠在人群里。突然,一群亂兵騎馬飛馳而過,沖得人群四下逃散,哭叫不絕。呂雉只顧照應公公,待亂兵走過卻不見了一雙小兒女。“我的兒呀,你們在哪裡?”
呂雉號啕大哭,瘋了似的在人群里穿梭奔走尋找。可是,她的嗓子哭啞了,叫啞了,仍未見兒女的蹤影,她的心快碎了。恰在這時,又來了一群楚兵。楚兵中有人認出了太公和呂后,驚喜大叫:“將軍,快看,那就是漢王的老父和妻子。”
眾人一擁而上,抓住了太公和呂雉。審食其見狀,不願獨自活命,也跟了上來,楚兵把他們一同押走了。
各位將領見漢王不勝悲傷,紛紛上前勸慰,說只要太公與呂后活著就有辦法,等等。漢王只是木訥地聽著,眼中溢滿了淚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裡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啊!
才過幾日,探馬又送來一個消息:項王收復彭城後正招兵買馬,不日即將西進攻漢。漢王一聽,是又急又恨,連忙召集左右文武道:“那項羽即將西進,欲趁我軍喘息未定之時扼殺我們。諸將請議退敵之策,不知何人願意一馬當先?”
看那拉車的馬兒,鼻息冒煙,在夏侯嬰的連連鞭聲中拼命向前。楚兵喝罵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漢王已急得滿頭是汗。“若是被這群楚兵追上,我就徹底完了!”漢王想到這裡,心頭一涼。忽然,他的眼裡閃現出一絲凶光,接著抓起一雙兒女的胳膊一用勁,只聽“撲通”一聲,兩個孩子掉到車邊地上了。
“哇!爹呀!”
兩個孩子一聲悽厲的慘叫驚動了夏侯嬰,他騰地跳下車,把兩個孩子夾在腋下,三下兩下趕上來。“大王不可如此!”
一邊說,夏侯嬰一邊把兩個孩子塞回車中。
漢王回頭看看,又將兩個孩子推下車去。夏侯嬰見狀,又將他們拾回車中,如此反覆幾次。漢王大怒,呵斥夏侯嬰道:
“情況萬分危急,難道要為了兩個孩子喪命麼?”
夏侯嬰也上了脾氣:“情況再急,也不能丟了孩子!”
漢王一下抽出腰中寶劍,照著夏侯嬰就要砍去,夏侯嬰閃身躲過。漢王惱羞萬分,飛起一腳,把兩個孩子又踢了下去。
夏侯嬰見漢王已喪失了理智,翻身跳下車子,把兩個孩子從地上拉起,一腋一個緊緊夾住,躍上一匹戰馬飛奔而去。
不一會兒,夜色從遠而近鋪滿大地,一切都隱入夜色之中,有將士來報漢王:“後面的楚兵已停止追擊了。”
眾人一聽,方才稍稍放慢速度。
後面楚兵的將領,乃是季布。這季布世代居於楚國,為人豪俠仗義,重義輕財,全楚之人皆知其名。任項羽的大將,季布叱吒風雲,在戰場是個氣吞千里的人物,深受項王看重。聽說漢王就在前面,他帶兵奮力追來。但天色將黑,他又看到漢兵雖然人少卻旗幟不亂,心中道:“漢王詭計多端,看那陣勢並無多少倉惶之象,別不是有埋伏吧。”所以,令眾人停止追擊,明日再說,這才使漢王又一次脫離了危險。又走了一個時辰,進入一個寬闊地帶,四周一片寂靜。漢王停下來,側耳傾聽,遠處確無人馬之聲,方才放下心。休息片刻,一路向下邑而去。
下邑位於彭城西北,碭縣東面。來時漢王曾派一將在那兒駐紮,即是妻兄呂澤。到達那裡,可以喘口氣。
夏侯嬰不知何時已聚攏而來,兩個孩子已在他懷中睡著了。漢王此時已心平氣和,見了夏侯嬰也不言語,只讓夏侯嬰把孩子放進車來。
為了防止楚兵埋伏,漢王與眾人抄小路快走。天亮時分,一行人到達下邑城下。走近城門,只見幾個士卒奔跑過來:“來者可是漢王車馬麼?”
“正是。”夏侯嬰答道。
“快請,呂將軍派我等在此等了一夜了。”
原來,漢王兵敗彭城之後,呂澤日夜都在派人四處打探。得知漢王逃出,他料定漢王近日必會奔下邑而來,所以,每天日夜派人在各個路口接應。
走入下邑,漢王才稍稍覺得有了點安全感,稍稍休息之後,他把眾將召集到身邊,問道:“如今我軍已元氣大傷,該如何重振旗鼓?”
眾人互相看看,沉默不語。張良、韓信皆在其中,卻不好發話,尤其是韓信。身為軍中大將,竟然有這樣一個慘敗現狀,用兵如神又表現在哪裡?多日來,他沒有說過什麼。漢王深知眾人心思,故做坦然之狀,笑道:“眾愛將,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駿馬日行千里,也有失前蹄的時候,天下哪有百戰百勝的將軍。且彭城之敗責任多在於我,各位不必多慮。來日方長,眼下不是最後的定局。”聽此一言,眾人面色放鬆了許多。
呂澤見狀亦說:“臣已派人四處打探消息,彭城一戰,我軍並未全軍覆沒,據估計,尚有十來萬人流落在外。信使已出各路,不日內逃散的人馬就會來到。”
韓信聞言,有了幾分振奮,上前道:“大王,我軍所受創傷雖重,但只要各路將軍還在,就可重振旗鼓。臣以為,先在此歇息調整,一面等待人馬,再做計議。”
“彭城慘敗,定要吸取教訓,我等在此調整,尤要注意這一點。”樊噲也說了話。
當下眾人開了話題,活躍了點氣氛。慘敗的煙雲稍稍淡了一些。數日之後,各路探馬陸續傳遞來了信息。殷王司馬卬、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又投向了楚王,趙國、魏國殘兵逃回了本國。
漢王感慨萬千:不久前,各路諸侯聯合討伐項王的盛大局面已不復存在了。時世多變,竟在倏忽之間,真是難以預料啊!這一生,我的帝王夢就這樣破滅了麼?是不是我的欲望太強烈了?如若安守漢中也許不會有這麼悲慘吧。
正在他愁腸百轉之際,一探馬飛報來說有太公及呂后消息,漢王急忙令其入內。
“大王,太公、呂后正在楚軍營中。”士卒氣喘吁吁,顯然是急於告知漢王從遠處趕來。
“項王把他們怎麼樣了?”漢王驚問。“回大王,項王待太公與呂后甚好,並傳出話來說,要招降漢王。”漢王揮手讓探卒退下,頓時心亂如麻:項羽這一手太歹毒了,他是以太公與呂后做人質啊!天下之人皆知我為人仁厚,不會置老父與妻子不顧,項羽正是利用這一點要我放棄與他爭奪天下的機會,真是用盡心機!這真是苦煞我也。
思來想去,不禁有點埋怨父親和妻子,怎麼會偏就給項王捉住了。原來,太公聽說有兵前來村里打探漢王家眷情況,就知大事不妙,一定是兒子給項王打敗了,被人追殺。項王要捉拿家眷,要麼是為了要挾劉邦,要麼就是為了斬草除根。和媳婦呂雉稍稍計議一下,呂公打算帶媳婦孫子孫女躲出去。還沒動身,卻聽說漢兵與楚兵打得不可開交,鄉里鄉親都逃出了家門。容不得多想,呂公立即帶著媳婦孫子孫女上了路,舍人審食其也一同而行。一家老老小小,互相攙扶著擠在人群里。突然,一群亂兵騎馬飛馳而過,沖得人群四下逃散,哭叫不絕。呂雉只顧照應公公,待亂兵走過卻不見了一雙小兒女。“我的兒呀,你們在哪裡?”
呂雉號啕大哭,瘋了似的在人群里穿梭奔走尋找。可是,她的嗓子哭啞了,叫啞了,仍未見兒女的蹤影,她的心快碎了。恰在這時,又來了一群楚兵。楚兵中有人認出了太公和呂后,驚喜大叫:“將軍,快看,那就是漢王的老父和妻子。”
眾人一擁而上,抓住了太公和呂雉。審食其見狀,不願獨自活命,也跟了上來,楚兵把他們一同押走了。
各位將領見漢王不勝悲傷,紛紛上前勸慰,說只要太公與呂后活著就有辦法,等等。漢王只是木訥地聽著,眼中溢滿了淚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裡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啊!
才過幾日,探馬又送來一個消息:項王收復彭城後正招兵買馬,不日即將西進攻漢。漢王一聽,是又急又恨,連忙召集左右文武道:“那項羽即將西進,欲趁我軍喘息未定之時扼殺我們。諸將請議退敵之策,不知何人願意一馬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