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的哥哥們一致推選我為大家的秘書,負責作記錄,因為我是最小的,而且是“惟一的博士”。在我們兄弟聚會的38年期間,我一直擔當這個角色。在後來的許多年裡,我們各自從事著迥然不同的職業,日程安排都非常緊張,定期聚會已屬不可能。不過,無論在哪一年,我們的聚會都至少達到每年兩次。

  我們的聚會是從1940年開始的。起初,大家不過是彼此通報各人的活動和計劃。但是,不久我們就認定,在慈善事業這個領域,更加密切的合作是很有益處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收到幾個慈善組織的年度請求,而每個人往往都會根據各自的喜好和經濟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我們認為,在我們捐獻給猶太聯合募捐協會(United Jewish Appeal)、天主教慈善機構(Catholic 插rities)、新教福利機構協會(Federation of Protestant Welfare Agencies)、聯合醫院基金會(United Hospital Fund)、紅十字會和聯合黑人大學基金會(United Negro College Fund)這樣的機構時,將我們的饋贈集中起來就會更有效率、更有效果。該決定的結果是在1940年年底成立了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RBF)。在剛成立後的頭12年裡,RBF沒有捐贈。相反,我們每個人每年都捐獻各自收入的一個比例數。父親的高級慈善顧問阿瑟•帕卡德擔任主席,幫助我們確定資金的分配。

  10年以後,我們每人給RBF的年度捐贈已經達到了一個高點,可以用來支持我們當中某個人創建的機構,或者我們當中某個人在其中擁有特別利益的機構。比如,內爾森創建了美國國際協會(America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AIA),以便為巴西和南美其他國家的農民提供農村信貸和諮詢,有點類似美國政府的農業發展計劃。RBF成了該項努力的主要資助機構。在許多人意識到人口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的緊迫性之前很久,約翰就為急速增長的世界人口構成的危險深感憂慮。RBF為約翰的人口委員會(Population Council)在其運作的早年提供了關鍵性支持。隨著時間的推移,基金會為我們提供了一起合作的機會,並形成了能夠反映我們那代人價值觀念和人生目標的一種慈善哲學。

  56. 從父親手裡購買洛克菲勒中心

  戰爭結束後,我們兄弟會面時談論的最重大的主題是洛克菲勒的未來。在運營的頭18年裡,該項目沒有能夠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完全沖抵利息和稅收,更談不上分攤都市人壽保險公司和父親的債務了。自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項目竣工以來,父親承擔洛克菲勒中心的經營赤字已經將近10年。截至1944年年底,父親一共已經投資1.2億美元:5 500萬美元的普通股,6 500萬美元的無息票據。結果是,父親擁有的普通股價值低得可憐。

  儘管如此,戰前在中心擔任過幾年總裁職務的內爾森看到了該地產巨大的長期潛力。他確信一旦償還了債務,它就會成為價值越來越大的資產。他鼓勵我們幾個兄弟利用好他所看到的“巨大機會”,讓父親將中心的普通股賣給我們。在徵得了我們的同意之後,內爾森就此事催促父親。父親雖然看到了他的觀點有理的一面,但解釋說自己並不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代理。在他出售自己的股票之前,他必須取得地主哥倫比亞大學和主要債權人都市人壽保險公司的允許。保險公司很痛快地答應了,但哥倫比亞大學卻是在修改了租約之後才表示同意。修改後的租約包含了絕對性擔保條款,即租金必須支付、普通股不得出售給家族之外的任何人。另外一條補充條款規定,只要原始債務沒有完全償還,就不得分紅。我和我的哥哥們同意了這些苛刻的條件,因為我們相信中心的長期經濟前景是輝煌的。但是,只要哥倫比亞大學還是地主,租約里有些限制性條款將繼續限制著中心的靈活性和市場銷售能力。

  1948年,在解決了這些複雜事宜之後,父親以220萬美元的評估價格將他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股票賣給了我們。我們兄弟5人獲得了中心的所有權:包括坐落在黃金地段上、出租率達到100%的11棟大樓,每棟44萬美元。然而,獲取公司的所有權意味著承接其

  8 000萬美元的欠債:欠人壽保險公司2 000萬美元,欠父親6 000萬美元。1950年,我們償還了人壽保險公司的最後一部分貸款,第二年又向父親支付了200萬美元的債務。

  如何處理剩餘的債務問題,在家族內部造成了大量的緊張關係,直到問題得到了最終解決。1952年,父親已經78歲,他那從來就不怎麼強健的身體已開始衰老。他的律師們越來越擔心擁有中心的票據對他的地產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買下普通股後不久,內爾森建議父親放棄債權,這樣我們就能動用必要的資金,以實現中心的現代化改造以及可能的擴建。父親反駁說,如此他就要支付2 600萬美元的饋贈稅,因此他拒絕了。由於消除債務不可行,我們提議父親把票據交給急需捐贈的RBF。事實上,內爾森的態度十分強硬,甚至威脅說,如果父親不同意我們的提議,他就要辭去中心董事長的職務。父親最後讓了步,把票據給了RBF。這樣,他便有效地結束了他與洛克菲勒中心的經濟關係,將其管理權完全交到了我們手裡。

  父親捐贈給RBF的5 770萬美元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意義重大。隨著中心在後來的17年裡還清了債務,RBF逐漸積累起捐贈資產,使它有能力支持新的項目,而在過去,這是不可能的。RBF成了我們這代人最重要的聯合慈善事業,是我們支持在人口、環保、經濟發展、城市事務和基礎科學研究等領域裡運作的機構的主要渠道。

  洛克菲勒中心後來成了我們兄弟幾個以及我們的繼承人越來越具有價值的投資。但是,對父親來說,這個項目幾乎是全面的經濟虧損。他總共投入了5 500萬美元的普通股、6 500萬美元的個人票據。(這還沒有計算為進行這些投資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在大蕭條期間以谷底的價格出售證券,主要是石油股票。)他的1.2億美元總投資獲得了出售普通股的220萬美元,而票據的償還只有750萬美元。很少有人認識到,儘管該項目為他的後代產生了長期的效益,父親卻因為在大蕭條期間勇敢地決定繼續建設洛克菲勒中心而直接損失了1.1億多美元。

  57. 購買波坎蒂克地產

  兄弟間聚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3 300英畝的波坎蒂克地產的未來。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地產轉讓帶來的稅相當高,因而必須採取措施來處理父親的潛在地產問題。

  在沒有通知我們任何一個人的情況下,內爾森找父親討論將波坎蒂克地產賣給我們的問題。父親有點猶豫,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親自負責設計並建造了“基魁特”,並且在他的監督下,它已經開發成全國最漂亮的地產之一。可以理解的是,他並不情願放棄在他的大半輩子中意義如此重大的那塊地產的控制權。但是,內爾森接著暗示說,如果他拒絕出售,那麼我們誰也不會有興趣繼續留在這裡。雖然這其實有點誇大其詞,但父親在他認為的兒子們的最後通牒面前,同意立刻出售。

  1951年1月,父親成立了希爾斯地產公司(Hills Realty Company),將整個地產整合了進去,並因此獲得了價值70萬美元的股票。第二年,他將所有的希爾斯股票賣給了我們兄弟5人,為自己保留了終身權益—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合理的折中。在整個資產的沒有分割的所有權中,我們每個人只花了15.2萬美元就各自取得了1/5的股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