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佟佳氏雖然位居皇后,本不在這些限制內,她既知丈夫力求儉省,再說道光帝對自己也要求嚴格,皇帝的生日也屢次停筵止賀,她做為皇后當然也就只能主動地剋扣自己的生活待遇了.何況她身為皇后,不但要以身作則做嬪妃表率,而且道光帝每年只給她二十萬兩銀子的後宮開銷,也的確需要她日日盤算才能周濟得過來.

  在妻子的支持下,道光皇帝在節儉方面可謂日見精進,他即位當年就親自查看皇宮內庫,發現裡面有大量歷年各地進貢的衣料毛皮及各類擺飾,積壓得如同小山.道光帝並沒有把這些物事拿來給自己裁衣飾屋,而是下令將這些東西分賜各級臣工,並要他們回謝皇家銀兩,等於是將這些東西變賣了.此事就這麼做定了例子,此後也屢屢舉行,為道光帝掙了不少現錢.

  雖然是找回了一些錢,道光帝仍然不捨得花.他仍然對皇宮中的一切用度非常上心,自己的衣服破了也不捨得換,總是補補再穿,而且對於縫補的價錢也要再三詢問.

  事實上,以道光每日耗盡精神算計家用,時時盤點庫存的勁頭,他實在應該托生到普通人家,沒準還能白手起家當個財主,可是他偏偏做了皇帝,於是天下也就跟著他倒窮霉.

  可能又有人要說了,皇帝節儉,那也是優點哦.中國歷史上節儉的皇帝不少,還都留下美名,怎麼偏偏歧視人道光呢?

  其實關於這一點,道光那時的人就已經有很明確的看法.確實也有人說道光帝的儉省,連漢文帝宋仁宗都沒得比.但是馬屁精們偏偏忘了一點:漢文帝和宋仁宗在儉省的同時,也是明君,深諳用人治國之道.而道光帝則恰恰相反,他雖然節儉勤政,卻才具見識都非常差勁,有時甚至把節儉過小日子看成了他人生的最大樂趣兼目標,他甚至認為,一個人是否節儉,完全體現了這人是否有才華本事.他也頗以自己的節儉為傲,把它當作自己的形象工程來搞.那麼理所當然的,他也以此為衡量大臣能力品德的標準.因此雖然他極其勤政,但也只能是白忙活,只會把國家的事越弄越糟.

  經過多時的尋找,道光帝終於在大臣中尋到了與他極有共同語言的知己,很快將二人用為宰輔大臣.這兩人一個叫曹振鏞,一個叫穆彰阿.

  事實上,道光皇帝的識人眼光差得無以復加,穆彰阿非但不節儉,更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為人卑鄙無恥,貪贓枉法,收了不計其數的賄賂,在自己家中過日子更是窮奢極欲.只是他深知"揣摩上意",懂得逢迎皇帝.

  穆彰阿知道道光帝省儉,便主動穿著破舊打補丁的朝服上朝.道光帝一見之下果然"龍顏大悅",稱讚他有"賢大臣之風".此言一出,朝臣們頓時開了悟,也一個個地穿上破舊袍子上朝見皇帝.以致於京城裡的舊貨鋪子把庫存的破衣爛衫都賣了個好價錢.剛開始時價錢還不是很高,只與新袍子差相仿佛,有人把新袍子拿去以新易舊,舊衣鋪子也肯成交.但到了後來,舊袍子貨源緊缺,價錢漲到了新袍子的兩三倍,有些窮官兒家就應付不來了,只得自己動手,故意把新袍子弄髒弄破加上補丁.道光帝眼見滿朝文武都穿舊衣破袍,認為自己的節儉已經深入人心,不禁喜上眉梢,省儉得越發起勁.於是一群衣衫破爛得連尋常富百姓都不如的官兒,加再一個龍袍上補丁摞補丁的皇帝,上朝之時還君臣們聚在一起討論何處有便宜菜蔬.這樣的場面……呣,不需要多少想像力就能明白,那時的乾清宮實在是很象丐幫議事大堂.

  道光帝既認定穆彰阿是自己的知己,對他說的話也就言聽計從了.哪裡知道這個乞丐相的傢伙非但不是什麼賢大臣,更是個大大的奸臣.僅從鴉片戰爭一事前後他的表現,就是一個明證.

  鴉片,也稱芙蓉膏,大煙,明末就已經出現在我國邊境一帶,但大舉進入國境,則是從乾隆末年開始的.英國人借販賣走私菸片掠奪中國的財富,摧殘中國人的體魄、英國政府還藉機打探中國的各項情報,為大舉侵略做準備.僅鴉片戰爭開戰前四十年,英國就靠鴉片走私前後盜取了中國白銀三億多.面對這樣的局面,湖廣總督林則徐力主禁菸,向道光帝上奏說,若不厲行禁菸,若干年後中國:"不但無禦敵之兵,且無充餉之銀."道光帝倒也深受觸動,雖不知觸動他的究竟是兵力損耗還是銀錢消耗,總之,道光帝於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十一月專門召林則徐商討禁菸大計,在八天內接連召見了八次,又特許他在紫禁城內騎馬,月底便將林則徐任命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赴廣東查辦禁菸事宜.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上一舉銷毀了兩萬餘箱鴉片,是為"虎門銷煙".

  然而就是林則徐大力禁菸的同時,穆彰阿卻在北京城裡攪事.林則徐當初進京時沒有給他送禮,又格外得皇帝垂青,穆彰阿不但妒忌而且懷恨,深恐林則徐取代自己的相位.與此同時,英國人又送了穆彰阿等人大量錢物,於是這位"賢大臣"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他一面拼命地在道光帝面前講林則徐的壞話,一面又密令廣東官員進京告林則徐的狀.在穆彰阿的上竄下跳中,愚蠢的道光帝強令林則徐於12月6日封港,斷絕與英國的貿易關係.又在次年1月5日,將鄧廷楨任命為兩江總督,使林則徐失去助力.

  穆彰阿仍覺得林則徐官位太大,對自己是個威脅,於是又暗中向英國人通風報信,支持英國鴉片販子及英國兵船到廣東沿海騷擾生事.穆彰阿既然開門揖盜,鴉片販子們也就不客套了.1840年5月,英國政府發動了侵略戰爭,派兵攻打林則徐所在的廣州.林則徐一面抗英,一面通知沿海省份整兵備武,嚴防英國軍隊.然而,由於沿海各省許多大小官吏與穆彰阿有瓜葛,他們都對林則徐的警報置若罔聞.誰知,英國軍隊果然在攻廣州失利後轉攻天津.雖然戰事被發大了,但穆彰阿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趁機將林則徐的禁菸抗英主張都抹了個精光,使道光帝革去了林則徐鄧廷楨的官職,改派自己的同黨琦善到廣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