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之相比,攻取元都定理中原的徐達只得了白金五百兩,文幣十表里;常遇春只得了文幣一百表里.

  對於這樣天差地別的賞格,就連後世記載此事的書生,都不禁要發出嘆息:"難道說攻取元都所得的府藏不夠豐富,所以賞得這麼少嗎?"

  如果光是封賞少還好說,最大的問題是,就連這麼些兒俸祿封賞,開國元勛們都不能保自己一生安享.

  民間有個"火燒慶功樓"的傳說,講的是朱元璋在登基後曾經大宴功臣,卻在宴中藉故走開,並下令火燒宴席現場,將所有功臣全部燒死.

  這個傳說實在荒誕不經.不過事實上朱元璋的開國元勛們結局並不比燒死好多少.

  由於封爵賞祿太少,朱元璋為免眾人不滿,在封功臣們還給了他們一個曠古"盛典":免死牌.由於這道免死金牌,朱元璋殺戳功臣的程序複雜了很多.許多人並沒有死於明正典刑,而是被皇帝用各種方法暗示強迫最終自殺的.

  由於皇帝多是如此手段,因此民間也就有了各種傳說.例如水軍統帥俞通海,他本來是在攻張士誠時受傷,於朱元璋登基稱大明皇帝前就病死了的(死於1367年四月初十),然而在民間傳說中,卻成了朱元璋派人在他家所住的街道上修了一座"百貓坊"(據說俞宅就在今天的南京彩霞街菜場一帶),把附近一條巷起名為"趕魚巷"(今甘雨巷),又派侍衛每天在秦淮河上釣魚,還將釣上的魚活活曬死.最終逼得俞通海只能尋了自盡,雖然這只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傳說,但百貓坊確有,位置也確在俞府附近,有可能遭殃的是俞通海的後人或親信吧.由此已足見朱元璋殺功臣事跡之一斑.

  終朱元璋一生,他都孜孜不倦於誅殺功臣的事業.到他死前,九名公爵中,除自己早死的外,只有湯和一人得盡天年並善終(原因是他中了風,連吃飯說話都拎不清了).五十四名侯爺更是除得只剩了最沒出息的兩個.

  在打擊官吏的時候,朱元璋更是毫不手軟,有殺錯沒放過.真正的貪官污吏當然死路難逃,可是清正廉明的官員也照樣象割草一樣地被他一批批除掉.加上朱元璋並非什麼政經全才,很多時候他對很多事情也因此弄不清情況,可是即使如此,他在一頭霧水中也照樣喊打喊殺不誤.算起來,被酷刑殺掉的父母官恐怕比貪官污吏還多.多少出身寒苦農家一心想要利民報國又維繫著全家希望的讀書人,在十年寒窗苦讀後,才剛剛進入仕途,只為真正是一點雞毛蒜皮甚至是根本沒有發生過的小事,就成了冤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當時的濟寧知府方克勤.他雖然當上知府,仍然是一件布衣穿十幾年,一日兩餐素食粗糧,治下百姓則富足安樂.當他要調離時,百姓甚至做歌謠挽留道:"使君勿去,我民父母."可是這樣一個好官,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的潑天冤案"空印案"中,也被毫無理由地處死.——方克勤,就是後來著名的建文忠臣方孝儒的父親.——"空印案"說來其實很簡單.按規矩,各司府州縣都要將地方財政狀況上報戶部,由於財務表是人工核計,各地距京城路途遙遠,為防有何差錯跑冤枉路,官吏們都會帶上一些備用的空白蓋印文書,方便隨時修改.然而無論別人怎樣解釋,毫無會計知識的朱元璋偏要認定這是在貪污,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做任何調查研究,就下令自戶部尚書起,到各布政司、府、州、縣,所有管官印的地方一把手都統統砍頭,副手杖一百充軍.上書辨冤的鄭士利則被罰做苦工.(朱元璋時代倘有現代大學制度的話,恐怕財經學院再無人敢報名就讀了.)

  更糟糕的是,朱元璋猜忌並報復強烈的脾性並不完全是針對元勛和官吏們的.

  當年攻打張士誠的"東吳"政權時,朱元璋的"西吳"軍曾經遇到過蘇杭百姓的強烈反抗,以致於蘇州一座孤城竟能在圍困下堅持九個多月,多死了不少將士.張士誠死後,朱元璋決意報復民間對張士誠的支持,他先是想到"屠城",也就是殺盡"西吳"土地上的百姓.這個殺氣騰騰的念頭好不容易才被勸阻後,他決定"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大幅度提高當地的賦稅.

  於是,在皇帝的親自過問下,蘇州松江地區的稅賦一古腦兒漲到了元朝的三倍、更超過了宋朝的五倍.一畝地的稅糧竟超過七斗.蘇州一府所要交納的稅賦,竟達到全國稅賦總量的10%.除此之外,松江農民的活動範圍也被嚴格控制,總括言之,就是"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相知曉".由於朱元璋本人家族就是"逃稅流民"出身,外祖父又曾經是個打著算命先生招牌反朝廷(雖然是元朝廷)的人物,因此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規定百姓們必須彼此互通鄰里信息,對別人的家庭內務乃至活動場合都必須了解,誰要是想保留隱私瞞哄大眾,即可捉拿送官.行醫賣卜的人也只允許在本鄉活動,若敢遠遊就要重治.

  這些規矩對民眾的約束,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皇朝,充滿戾虐氣息.而要求世人窺伺告發自己鄰里親朋的規矩,更成為流禍久遠的重弊.

  對於丈夫的這些作為,馬皇后深為憂慮.為了勸諫丈夫寬待臣民,她以"宋多賢后"的名義,在後宮中講訓宋朝家法.對於皇后的用意,曾有識竅的宮妃試圖阻止,說宋朝治國理家過於仁厚,不足以效法.馬皇后立即反駁:"過於仁厚有何不好?總要比刻薄好吧!"她又有意反問妃嬪:"黃老之術是什麼?為何漢初竇太后好此?"妃嬪答道:"清淨無為為本.若絕仁棄義,民復教慈,是其教矣."馬皇后據此嘆道:"孝慈即仁義也,詎有絕仁義而為孝慈者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