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光雖然已經流逝了千餘年,兩位大唐公主曾經風華絕代的身影仿佛仍然在神山聖湖間款款搖曳.

  生在亂世漸平時——宋太祖趙匡胤之母之妻(附後周兩朝后妃)

  一、在路途中締定的姻緣

  一場大雪帶來一段天降的姻緣.大宋開國皇帝因此降臨人世.

  唐昭宗天復元年(公元901),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常山一戶姓杜的人家,主人杜爽的妻子范氏生下了一個女兒.杜爽范氏夫婦前後共生養了五子三女,這個女孩雖是他們的長女,卻被家人稱為"四娘子",這大概是一個按照排行得來的稱呼.

  杜家世居常山,不但家境殷實而且世代好善,在四鄉八里很有聲望.就在杜四娘漸漸成長的同時,人世間也發生著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唐王朝結束了,歷史進入"五代十國"的時期,中原大地征伐殺戳四起,各路王侯將相"你方唱罷我登場",群雄逐鹿亂紛紛.杜四娘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長大成人了.

  大約是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的冬天,一個年青人從保州(河北保定)的家鄉出發,打算去外頭謀個前途,沒想到才過定縣,就遇上大雪不斷道路雍塞.青年孤身一人既飢且寒,只得奔到杜家莊院門前避雪.杜家看莊的家人素知主人樂善好施,也就有樣學樣地給了青年些充飢的飯食和睡覺的地方.大雪一下幾日不止,青年也就在莊院上一直耽擱了下來.幾天相處下來,家人發現這青年雖然衣履簡樸,卻狀貌俊偉言談謹慎手腳勤快,不象是尋常人家子弟,便向主人杜爽報告了此事.

  杜爽聽了家人的敘述後很感興趣,立即與青年見了面.果然一見就覺得確非凡品,很是心愛,便大力挽留他多住些日子,當成貴客款待.

  青年在杜家莊一住月余,與主人相談甚歡.杜爽也漸漸弄清了青年的來歷.原來這青年名叫趙弘殷,雖然落魄,卻也是個官宦之後.他的曾祖父趙朓在唐時曾任縣令之職,祖父趙珽也官至御史中丞.然而禍福變遷,到父親趙敬少年時,趙家就已經沒落了,幸虧趙敬胸有大志,硬是重振了家業,甚至還做到了營州、薊州、涿州刺史的級別.自趙敬死後,趙家又再次一落千丈.但趙弘殷雖是一介平民,仍然沒有忘卻祖宗的榮耀,也期望自己能夠象父親那樣重新白手起家.這一次他就是打算去投奔河北鄭州的趙王王鎔,謀求前途的.

  杜爽聽了這番話,又經過一個來月的仔細觀察,對趙弘殷本人和他的家世都刮目相看,認為他絕非池中物,不但終有出人頭地之日,而且還能成就大事業.於是杜爽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趙弘殷招為女婿,將自己年方及笄的女兒四娘子嫁給他.

  就這樣,一場大雪為趙弘殷帶來了一段姻緣.

  這場姻緣的締結,想來也招得了當時族人鄉里們或多或少的議論,對於杜莊主貼錢嫁女,招這麼一個前途未卜、家世也口說無憑的借宿少年為婿的行為,恐怕有不少人認為杜老頭兒不是瘋癲就是受騙上當了.沒準還有更多的人捂著嘴偷笑,幸災樂禍地覺著杜四娘子是"米籮跳進糠籮",等著看富家小姐是怎麼折墮的.只是這些人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場聯姻是杜爽此生最明智的決定,他將因此成為大宋開國皇帝的外祖父.

  由於被老丈人認定是人材而輕易財色兼收,似乎是老趙家的祖傳好運.

  趙弘殷的父親趙敬青年時在保州老家過布衣平民日子時,同鄉劉昌便認定他是個人材,也平空將個女兒嫁了給他.這位劉小姐便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祖母了,身後被孫子追封為"簡穆皇后".如今趙敬的桃花運在他和劉小姐的兒子身上再次重演.趙弘殷原本只是想來避一場雪,不料卻得了一個多月好吃好喝的招待,還白得了一位上好的妻子和願意大力支持自己奔前途的富實岳丈.這等好運簡直就是天上掉了金元寶在頭上,直到今天也足夠讓許多奔波勞碌卻還是辦不齊結婚生子物質條件的男人羨慕得兩眼發綠.可見話本小說里美人兒帶著錢財向窮小子投懷送抱的好事也並不全是秀才們的白日夢.

  趙弘殷求取前途的步伐並沒有因為貪戀新婚之樂而停頓,婚後不久他就加入了趙王王鎔的麾下,杜四娘子從此跟隨丈夫開始了她顛沛流離飽嘗亂世艱辛的婚姻生活.

  亂世中成就事業的人往往都是有真本事的,趙弘殷就是一個例子.他很快就以驍勇善戰得到了王鎔的注意,因此得到了更多更大的表現機會.終於有一次他率五百騎馳援後唐莊宗李存勖,不但立下戰功而且得到了李存勖的賞識,成了李存勖的屬下.此後趙弘殷的前途就算是踏上了路,雖然屢有波折,雖然王朝更替頻繁,他的功名還是步步向前:後唐時任飛捷指揮使,後漢時任護聖都指揮使,後周時任右廂都指揮、領岳州防禦使、檢校司徒、天水縣男……死後還得到了後周皇帝追贈的武清軍節度使、太尉之職.總之是當兵吃糧,改朝換代只當是換個上司,談不上什麼殉國死節忠不忠心的話.

  然而在趙弘殷轉戰疆場開拓功名的同時,做為妻子的杜氏卻生活得很不容易.趙弘殷初入軍伍時收入微薄,杜氏拖兒帶女生活異常艱辛,在這樣的情形下,她的長女(追封陳國長公主)與長子(趙匡濟追封邕王)都先後夭折了.等到丈夫有了些功名,雖然溫飽無憂,但夫妻仍不免聚少離多.因此直到成婚後的第十年,即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二月十六日,兩人在洛陽夾馬營(可能是軍營休整處)生下次子趙匡胤.自趙匡胤出生後又過了足足十二年,即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十月七日,兩人才在浚儀(開封)的官舍中生下第三子趙匡義.八年後才輪到第四個兒子趙廷美出生.在趙廷美之後,杜氏還生過一個兒子趙光贊(夭折,追封夔王)和一個女兒(後封秦國大長公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