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場冤獄,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武則天心中的左右搖擺.人的天性使她更偏向親生的兒女,何況李旦一直以來都表現得溫馴聽話.但帝王的天性卻使她清醒地意識到兒女畢竟都是李唐王朝的後人,不可能將她勞心費力開創的武周王朝繼續下去.假如李唐王朝重振,自己的身後名聲很可能狼籍,假如武周王朝繼續,這種情形則不太可能出現.

  猶豫不決的武則天隨後召見了王慶之,一見面就問他:"皇嗣李旦是我的親生兒子,為什麼要廢掉他?"王慶之回答:"'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如今已是武家天下,怎麼能讓姓李的繼承皇位!"武則天猶豫良久不能抉擇,遂命王慶之退下.王慶之好容易才當面見到了武周女皇,又奉了諸武之命,一心想當個"保國功臣",哪肯就這樣走掉,趴在地上又哭又喊誓死不休.武則天便將一張蓋上御印的紙遞給他,說:"往後你要見我也不難,憑這個就能通過侍衛了."

  得到這張紙的王慶之及諸武如獲至寶,越發認為武則天如今的心思還有可乘之機.此後王慶之便頻頻求見,喋喋不休地向武則天請求廢李旦立武承嗣.終於惹惱了武則天,當王慶之再一次大搖大擺走到她面前的時候,她下令身邊的鳳閣侍郎李昭德將王慶之拖出去痛打.

  李昭德將王慶之拉出光政門,對聚在那裡的朝臣大聲宣布:"此賊欲廢我皇嗣,立武承嗣!"不用說,頓時引起群情激憤,王慶之的這頓板子也就格外實在,最後被打得耳目出血、活活打死.

  趁著武則天被王慶惹惱、更偏向李旦的機會,李昭德向武則天進諫:"天皇(即高宗)是陛下的丈夫;皇嗣是陛下的親生兒子.您既然得了天下,當然應該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怎麼可以放棄親生兒子立侄兒!自古以來,都沒有聽說過侄兒當了天子而為姑姑立廟的事情,當然更談不上姑父.如果您將天下給了武承嗣,天皇在天之靈只怕再也得不到血食了."

  武昭德的話終於從根本上打動了武則天.也使武承嗣正位東宮的計劃遭到重大的挫敗.

  武周王朝的政事逐步走上正軌.

  長壽元年(公元692)的一月初一,武則天召見存撫使推薦的所有士人,無論賢愚都加以提拔.一時間官兒泛濫,世人皆笑雲:"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脫校書郎."事實上,這是武則天一條非常管用的帝王之術,在廣灑官帽之後,她再對眾人嚴加查考,不稱職的再加以罷黜甚至刑罰.而眼看女皇施爵大方,天下有才之人又非常動心,即使有些人嘴裡說得響噹噹,不願為女主所用,卻由不得心中羨慕,那身子也就不由己地走過來了.(一千年後的清王朝也照抄了這條方子)

  告密之風,是武則天做太后時為剷除異己而施的一條非常之計,前後被誅殺的宗室貴族就有數百人,夠得上大臣級別的也有幾百家,至於刺史以下的官員就更是數不勝數.以至於宮婢將所有的新任官員都預先當死鬼看待.世間的宵小之徒則以為如今太后成了女皇,自己還能繼續靠出賣良心升官發財.豈知女皇心裡非常清楚,如今改朝換代的大業已成,天下已是武周天下,不能再任由其混亂下去.

  五月發生的一件事成為遏止告密風的開始.

  武則天迷信佛教,一度下令禁天下屠殺捕獵.右拾遺張德想要給兒子辦三朝,愛子心切地偷偷殺羊宴請同事.補闕杜肅吃了還要拿,偷藏席上肉塊,連同告密信一起送到了女皇案上.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女皇向張德道賀:"聽說愛卿生了兒子,我也很是歡喜."張德不知是哪裡的帳,受寵若驚,連連拜謝.接下來女皇的話卻驚得他魂飛天下:"不知愛卿宴席上的肉是哪裡來的?"張德一跤跌倒,只好認罪.誰知女皇還有下文:"朕禁屠宰,並不以此斷人賞罰.只是愛卿以後還想請客的話,還須選擇合適的對象."說著便將杜肅的告狀信丟給了張德.滿朝譁然,都唾棄杜肅的為人.

  到八月,女皇下令監察御史嚴善思清理舊案,先後平反冤獄八百五十多人.至此,羅織告密之風一蹶不振.(嚴善思隨後雖然被羅織黨陷害流放,卻很快又被心知肚明的女皇召為渾儀監丞.)

  這一年的武周王朝喜事不斷.做為女皇,做為一個天生麗質的女人,武則天對自己的外貌十分看重,她也積累了很多妝飾的心得,經過妝扮之後,即使是她的隨身左右侍從,也感覺不到自己面前的是一個已經七旬的老人.到秋天的時候,女皇竟然齒落重生,更是精神煥發.

  安西四鎮從前被吐蕃占據,朝臣甚至上表請求女皇放棄收復的念頭.武則天堅持一定要收回.本年十月,戰事終於也傳來了好消息:武威軍總管王孝傑擊敗吐蕃軍,收復了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

  女皇雖然堅持不肯立武承嗣為太子,但對這個侄兒仍然寵愛備至.與此同時,她也開始犯所有皇帝共同的毛病:對自己的法定繼承人滿腹疑心.她也不再給太子李旦出頭露面的機會,長壽二年的正月,明堂大典上承擔亞獻、終獻之職的,居然不是太子李旦和皇孫李成器,而是武承嗣與武三思.尚方監裴匪躬、左衛大將軍阿史那元慶、白澗府果毅薛大信、監門衛大將軍范雲仙私自前去拜見李旦,武則天也認為事情可疑,將幾人都一古腦兒殺了.嚇得朝臣再也沒有誰敢私下去見那位皇嗣.

  這使諸武又感到易儲有望了,對李旦的攻擊變得瘋狂起來.

  武則天的侍婢團兒想勾引李旦,卻被害怕上當的李旦敬謝不敏.碰了一鼻子灰的團兒惱羞成怒,在武三思的指使下誣陷李旦嫡妃劉氏、德妃竇氏私行厭勝術詛咒女皇.劉氏竇氏某天去嘉豫殿朝見女皇,就再也沒有回來,而且連屍骨都再沒被找回來.李旦眨眼間失去了一雙妻妾,卻只能忍氣吞氣,在母親面前裝做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除掉了情敵的團兒見李旦還是不理睬自己,乾脆打算繼續對李旦下刀.幸虧侍女中有知情者舉報,女皇誅殺了團兒,李旦才逃過一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