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之間,大別山里又多了二十多個旅的虎狼國民黨軍。他們與當地地方武裝勾結,對大別山區又開始了瘋狂掃蕩。

  敵人拿出一向的看家本錢,進入大別山心臟地區,建立據點,恢復保甲制度,製造無人區。他們絞盡腦汁,又想出“分區合圍”、“捕捉奇襲”、“築寨並打”一系列毒辣手段。大別山的受苦大眾們又陷入了苦難,眼看敵人又要死灰復燃,沾滿鮮血的屠刀即將落下。

  面對黑雲壓頂,王樹聲知道與敵人針鋒相對,無異於把自己送上砧板。

  我軍只能避其鋒芒,與敵鬥智鬥勇,巧妙周旋。他率兵進入深山老林,晝夜與敵糾纏。路險身疲,糧草短缺,裝備破損……儘管困難重重,可王樹聲絲毫沒有氣餒,當年在鄂西北比這時不更苦嗎?這一點苦頭,我們吃定了。他常鼓勵戰士:“我們既來之,則安之,不把敵人趕出去,我們絕不離開大別山!”

  戰士們齊心協力、鬥志昂揚。正如鄧小平政委說的那樣,“重建鄂豫皖解放區,是中國現代史上重要的一頁。”王樹聲和全體指戰員,用自己的行動,為這一頁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惡劣的物質條件,王樹聲再三嚴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除以身作則外,更時常向大家敲警鐘:“咱們如果拿鄉親的東西,咱們和國民黨那幫匪徒,有什麼兩樣?咱們是人民的軍隊,咱們來這裡就是要救窮人們。”

  王樹聲深知:黨和群眾的血肉關係,才是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

  如果部隊紀律不好,失去了民心,肯定站不住腳跟。所以,他一再下令:不許強占民房,不許拿走群眾的一針一線。一個破廟,一間破祠堂,就是王樹聲的司令部;一扇門板,一捆稻草,一條毯子,一包衣物,就是他的全部家當。警衛員看著他那早已磨破的鞋底,偷偷換了雙自己的。王樹聲知道了,硬是逼著警衛員交出藏起來的自己的那雙。

  “首長,您比我們更緊更苦,這新鞋底該您穿!”警衛員沒辦法,遞上了那雙已被電線絲縫過數次的爛鞋底。

  王樹聲卻笑笑:“什麼首長呀,就該穿新的、好的,現在這特殊的困難時期,咱們都得多吃點苦。”

  警衛員知道自己拗不過這位首長,看看王樹聲那件己爛得全是補丁、窟隆的棉襖,他明白了,這就是咱們的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這就是咱們讓人敬佩的王樹聲司令員。

  戰士們都關心自己的首長。一位剛跟隨王樹聲不久的炊事員,把他的一些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說什麼也想要給這個工作起來沒日沒夜,吃起東西都再三推讓的首長,好好補補身體。

  他背著王樹聲,從鄉親們那裡買了只老母雞。他想這下可好,首長能喝口滋補的雞湯了。他從廚房裡取出刀,正要埋頭開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了過來。他抬頭一看,王樹聲已踱到了跟前,正色道:

  “慢著,這從哪兒弄來的?”

  “灣里唄!”炊事員磨磨刀,舉刀要落下。突然聽王樹聲提高了調,喝道:“還不快給人家送回去!”

  炊事員看見王樹聲已是怒容滿面,他也覺得心裡一陣委屈:“我可沒偷沒搶。這是我花錢買的!”說完他扔下了刀,蹲在了一邊。

  王樹聲心裡也後悔了,知道炊事員一番好意,被自己這麼粗暴的話給誤解了。他走到炊事員跟前:“我先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買的,我們也不應該要。你知道嗎,這裡的老百姓,在國民黨的壓迫下,可從來沒過上一天好日子。那些土匪兵一來,牽牛搶豬,能拿的全拿了。

  好容易有這麼一隻雞,鄉親們就指望著它下蛋孵小雞,供點油鹽醬醋,針頭線腦,暫以度日。你說咱們花錢去買,人家心裡捨得嗎?只是怕咱也是當兵的,不敢不從呀。你的心意我知道,還不是為我好。其實我心裡也難受,你們跟著我,可沒享過福……”

  炊事員聽著聽著,鼻也酸了。他拎著雞,又給人家送了回去。

  打這以後,炊事員摸透了王樹聲的脾氣,也明白了紀律原則。他還是存著心,想方設法給王樹聲弄點米粉、豆渣,又便宜,營養又好。

  王樹聲仍然是那副樂天派,總是興致勃勃地跟大家說:“這可比長征和鄂西北時強多了。這幾年幹革命,我們也算是嘗遍山珍海味了,不成革命家,也成個吃家嘍!”

  首長的歡樂情緒,也感染了大家。革命的熱情,戰友間的厚誼,在這深山老林中瀰漫開來。

  而共產黨子弟兵們的美名也一傳百傳,廣大人民群眾打心坎里擁護這些秋毫無犯的革命戰士。

  儘管面對優勢敵人的嚴密“圍剿”,王樹聲率領將士們,仍然遊刃有餘,穿梭出擊。黃岡、霍邱、固始、商城,都有我軍戰士的足跡,他們痛殲當地的多股“保安團”,給人民送去希望。王樹聲率部征潢(川)、光(山)、商(城)、經(扶)四縣,擊斃或生擒了“指揮官”陳履謙、國民黨鄂東戰地視察小組正、副少將組長劉心怡、周齊稷等。“樹倒猢猻散”,國民黨四千多人已潰不成軍,王樹聲和戰士們終於擺脫了困境。

  王樹聲就這樣一路進進退退,退退進進,來到了河南商城與湖北麻城交界的“老區”。這裡就是當年土地革命時,與王樹聲殊死廝殺的“顧狗子”

  ——顧敬之的老巢。顧因與反動派張榮爭寵失利,被國民黨關進了開封府的水牢。

  可他手下的那幫惡魔小鬼,仍然殘害百姓,與共產黨為敵,但他們又時常和國民黨鬧點小彆扭,小槍小火地不斷。

  儘管情勢錯綜複雜,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王樹聲就抓住廠這幫“地頭蛇”和國民黨的微妙關係,大作文章。

  這幾天,敵軍加強火力,重兵壓下。誰料王樹聲反倒吩咐手下戰士,帶著厚禮,前去親自登門拜訪,並且放風說:“共黨要投靠顧家軍。”伸手不打笑臉客,這幫“地頭蛇”見到送禮上門的共軍,倒也高興。

  這下可激怒了國民黨,這豈不是明擺著要和他們蔣家軍作對嗎!

  那好,就讓他們嘗嘗得罪國軍的滋味。國民黨反動派將矛頭指向了這幫土匪:這可正中王樹聲的下懷,現在我軍重圍己解,且還能“坐山觀虎鬥”。戰士們開始還有怨言,讓去送禮時,誰都撅著嘴說:“和那幫殘害鄉親們的土匪打交道,我才不去!”

  還有不少人都奇怪了:“首長是不是犯糊塗了,擺著這些敵人不打還要向他們獻禮,當孫子!”

  到現在,他們才由衷地敬佩王樹聲的才識膽略。看國民黨和那幫顧家軍打得難解難分,戰士們可真是樂壞了。

  向“地頭蛇”送禮的戰士們,還擔負著另一項重任:摸清地形,打到“顧狗子”的“內倉”。現在,軍糧供應緊缺。這回,王樹聲可不著急了:“這樣吧,我國向來稱為‘禮儀之邦’,禮尚往來也是常情,現在咱們沒糧了,顧狗子們應該給咱們才是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