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什麼了不起,老子跟他拼了!”

  王樹聲考慮再三,劉昌義還是最合適的人選。臨行前,王樹聲和政委還是放心不下,前去做他的工作。

  “昌義,這次出來,責任重大,情況險峻,你一定要小心,保全實力要緊,不可猛打猛拼才是呀!”

  劉昌義仍是眼睛一瞪,道:“怕什麼!狗雜種們只要敢上來,老子不跟他干?這整天轉轉悠悠的窩囊日子,我受夠了!”

  王樹聲突然扳起臉,音調也變了:“劉昌義同志,現在你若硬拼好麼?

  正中敵人的下懷哩!你想想,這樣咱們的軍隊要受多大的損失呀!

  “

  劉昌義點點頭,說記住了。

  這位劉旅長一出師,直插敵人老窩附近——距鄖縣僅幾里外的地方。那裡的敵人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劉昌義自然喜不自禁,還想乘勝追擊,準備立馬過江探出究竟,不料敵人捲土重來,反過來把他們給包圍了。

  劉昌義到底是一條鐵漢,他率兵硬沖、硬殺,硬是突破了包圍。

  司令部里,王樹聲憂心重重:三四天過去了,仍然沒有劉昌義的消息。

  王樹聲又憂又悔。憂的是劉昌義及幾千戰士們的安危,悔的是自己不該輕易放走了這員“威虎”,責任在己。如果劉昌義真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王樹聲自己真要負主要責任。就在這時,一偵察兵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報告司令員!劉旅長已經找到。”

  王樹聲健步如飛,奔出去。

  原來,劉昌義衝出包圍後,鑽進一座破茅棚,呼呼入睡了。敵人就在漢江對岸不遠,他竟沒顧上警戒。

  聽了這經歷後,王樹聲也啼笑皆非,只是擂了劉昌義一記拳頭:

  “你這三不打的秉性真是難移了喲!”

  原來,劉昌義素有“三不打”將軍之名——不吃好不打,不喝好不打,不睡好不打。

  王樹聲又言歸正傳,狠狠批評劉昌義:“你以為硬拼硬打是立功了嗎?現在你這樣做,只是給黨和軍隊帶來更大的損失!”

  劉昌義點頭不語,這條硬漢也知自己魯莽大意。王樹聲見狀,又緩緩口氣:“你的任務還重得很,以後的仗一定要打得小心些。”

  一驚過後,王樹聲仍心有餘悸,總擔心敵人找准我軍的致命弱點,對症下藥。

  果不其然,敵人也察覺到了我軍的薄弱環節。於是他們依仗優勢地形和優勢兵力,消磨我軍外圍的小股部隊,各個殲滅。竹山、竹溪地區我一軍分區被消滅了。

  更為慘痛的決戰還在後頭。敵人消滅我一部後,愈發猖狂,集中兵力,大舉向我武當山中心地區逼進。借仗武當山地區的“籠子”,敵軍將我軍嚴嚴困住,想一舉殲滅。我軍無論是衝出重圍,還是分散撤退,都是困難重重。

  王明貴旅長率團,阻敵東山,頑強拼殺,但敵人攻勢強大,加之新增派三個旅的強攻兵力,東山失守。

  而劉昌義率領的全軍主力第七團,被敵牢牢困在康家山。劉昌義仍然是那股拼勁,勇猛頑強與敵奮戰,竭力拼殺。

  王樹聲的心頭痛。痛心全軍的“元氣”大傷!痛定思痛,王樹聲恢復鎮定,他召開了黨委會議:“我們的損失是慘重的,我們面臨的情勢也越來越不利。但我們不能束手待亡。只要我們有一口氣,就要堅持到底。”

  他對部隊進行了新的調整:集中兵力,取消軍分區,將現有兵員改建為三個支隊。而對新困境,王樹聲沒有戀戰,而是讓將士們部分就地堅持,保住根據地,部分南過長江,殺開重圍。

  王樹聲清楚地意識到:作為一名成熟的革命將領,無論多麼大的考驗,一定要經受住。

  又是一片歡歌笑語,即使這裡硝煙瀰漫。

  1947年的春節到來了。大家的心也動了起來,到底這是民族的傳統大節。王樹聲明白戰士們的心情,便主動提出來:“過節是件大事,咱們也應當好好對待才是。怎麼樣,大家想辦法弄點什麼好吃的吧?”

  一時,大家都興致勃勃,七嘴八舌議論起來:“打些野味山珍吧!”

  不料隨即就有人駁回:“大雪天的,到哪裡去尋覓去?再說了,還得給父老鄉親們留著點呀,不然他們怎麼辦?”

  ……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卻又拿不出一個主意。王樹聲笑了,說:“我倒有個主意,就不知大家樂不樂意干?”

  大伙兒催他快說出來聽聽。

  “咱們不是常唱道:”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嗎?

  “話到這裡,大家都明白過來,不禁笑問:”司令員,您就吩咐咱們誰都幹些什麼吧,這兩天正想打那國民黨鬼子們呢。““好!偵察連的小張、小李,你們負責摸清敵情,選擇好地點,然後再作周密安排。”

  小張、小李樂呵呵地去執行了任務。果然,敵人在過節之際也放鬆了戒備。就在大年初一凌晨鄉親們都湊熱鬧放鞭炮慶祝新春之際,王樹聲率兵撲向敵軍一小鎮,順噹噹、美滋滋地打了一餐“牙祭”,除此以外,“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部隊還繳獲了不少彈藥。一年也算開了一個好頭。

  然而,形勢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的。

  王樹聲率領隊伍穿山越嶺,但始終未能完全擺脫敵人的追剿。這時,只有張廣才參謀長帶領的一支千人小部隊還追隨王樹聲。他們就這樣邊戰邊走,向荊(門)、當(陽)、遠(安)一帶遊動等待戰機,突圍南渡。

  早春2 月、還不是桃紅柳綠、耕牛遍地的好時候。大地還在料峭中昏睡。

  王樹聲帶領部隊在轉戰途中。這天黃昏,王樹聲率兵來到了保康、遠安兩縣間的一座高山。

  這裡是一條幾十里長的山溝,夾岸峭立的懸崖,在暮色中越發的顯得突兀逼人;右方是一條小河;前方有一高聳的山埡,隱約在遠方。

  王樹聲攤開地圖,仔細研究,果然是險要之地!王樹聲明白,如果部隊要繼續南進,所做的事只有一件——控制此前方山埡,方可保證安全。

  王樹聲叫來偵察科長:“你帶領一支精壯的小分隊,連夜出發去出口的山埡;限次日上午十點鐘,定要占領此山埡!我們這幾千名同志的性命,可能就握在你們這些人的手中了。”

  然而王樹聲千算萬算也不會想到:這個偵察科長,在最關鍵的時候,竟管不住自己。出發後不久,聞到路邊幾戶人家的飄香美味,他給饞壞了,大快朵頤起來。竟把組織交給的任務,一味拖延著。而這些,卻要我們的戰士付出鮮血的代價。

  第二大早上,王樹聲早已命戰士們做好了南進的準備。到了十點,王樹聲估算派出的尖兵,肯定早已占據出口山埡的制高點,終於,他放心大膽地發出下山的命令。進入溝道,一切都如所料,四周平靜如前,只能聽見流水的嘩嘩聲,伴隨著揚鞭摧馬的有節奏的聲音。

  就在這穩穩噹噹之際,突然“砰砰”幾聲槍響打破了這份和諧寧靜。王樹聲颼地從馬背上一滾而下,高聲疾呼:“同志們,趕快上左翼高山!快!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