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那可真是太好了 。”秋瑾高興地說 :“我們現在正缺人手 。”
“墨峰現在是無路可走,他可是跑到你這來混飯吃 。”陶成章這樣一說,大家又都笑了起來。
“伯平,你來看看這個 。”秋瑾說著拿出了剛才寫好的女報發刊詞,陳伯平接過來,只見上面寫道:“世間有最悽慘、最危險之二字曰:黑暗。黑暗即無是非,無聞見……然則曷一念我中國之暗何如?我中國之前途危險何如?我中國女界之黑暗更何如?我女界之前途危險更何如 ?”
看到這裡,陳伯平竟不住念了起來,別人也靜靜坐下來聽。只聽他念到“……予乃奔走呼號於我同胞諸姐妹,於是而有《中國女報》之設……準則具左右輿論之勢力,擔監督國民之責任,非報紙而何?吾今欲結二萬萬大團體於一致 ,通全國女界之聲息於朝夕……以速進而大光明之世界,為醒獅之前驅,為文明之先導,為迷津筏,為暗室燈,使我中國女界中放一光明燦爛之異彩,使全球人種,驚心奇目,拍手而歡呼……”
“好啊,好啊 。”陶成章在一旁拍手叫好。徐寄塵也高興得露出笑容。
經過他們商議,因為陶成章要回杭州,便讓陳伯平任編輯,徐寄塵任校對,秋瑾負責發行和總務,加緊出版第一期女報。
快到舊曆年底的時候,《中國女報》出了第一期,這天已是臘月初一,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這雪花落到地上時就全化了,滿街道都是泥一樣的雪水,只有在背陽的地方,雪才積在那裡,一塊一塊的。街上行人零零落落,而路旁高掛“玉液春”牌子的茶樓里卻熱氣騰騰,樓上樓下坐滿了客人,有喝茶的,有嗑瓜子的,有飲酒猜拳的,也有閒聊天的。樓上的一角,幾個塗脂抹粉的女子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時不時,幾個喝酒的人好像想起什麼似的,高喊一聲“好 !”
秋瑾和吳希英抱了一捆《中國女報 》,在街上散賣。然而卻很少有人問津,大多人只是夾緊衣服匆匆地走,也不知他們到底在忙什麼?她們來到玉液春的樓下。
“秋姐,你在這兒歇會兒,我上樓去賣 。”吳希英說道。
“我們一起上去 。”秋瑾說。
“不,樓上你去不方便,讓我去 。”吳希英說著已奔了上去,秋瑾只好站在門口。
“新出版的《中國女報 》。三十文一份,誰要看啊 !”吳希英一邊上樓一邊嚷開了。
一個穿皮袍的男客,拿出三十文錢,買了一份。
“《中國女報》買咧,女報 !”
一個戴眼鏡穿著馬褂的老頭子也買了一份。
吳希英轉了一圈,見沒有別人要買,便下樓去了。
那位穿皮袍的男客,一面嗑瓜子,一面漫不經心地打開報紙。他以為這是上海灘上常見的那種風月小報,只想找出幾條聳人聽聞的姦淫兇殺的消息。可是翻了半天,一條這樣新聞沒有,只見上面全是什麼“革命”啦,“光復”啦 ,就生氣地把報紙揉成一團,嘴裡咕噥著 :“胡鬧,白花我三十個子兒 。”接著便哼著小曲下樓去了。
那個鄰桌的老頭子翻開報紙,見上面大字印著:
中國女報發刊辭
秋瑾%
他不滿意地搖搖頭,用舌頭舔著手指,又翻到第二版,上面也印著黑字大標題:敬告姊妹們
秋瑾
老頭兒低低念一遍題目,喝一口茶,扶好眼鏡,又乾咳了兩聲,在那念了起來 :“我最親愛的諸位姊姊妹妹們,我雖是個沒有大學問的人,卻是個最熱心去愛國、愛同胞的人 。”他從眼鏡上面看了看周圍的人,見鄰桌几位都看著他,便接著讀下去 :“如今中國不是說有四萬萬同胞嗎?……我們的兩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地活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 。”
“這是什麼話 ?”老頭子停了一下又念道 “足兒纏得小小的,頭兒梳得光光的;花兒,朵兒,扎的,鑲的,戴著;綢兒,緞兒,滾的,盤的,穿著;粉兒白白,脂兒紅紅的搽抹著。一生只曉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著男子……這些花兒,朵兒,好比玉的鎖,金的枷;那些綢緞,好比錦的繩,繡的帶,將你束得緊緊的……”
兩個唱小曲的姑娘已停了下來,一邊擦著胡琴,一邊仔細地聽。
老頭兒越讀越覺得不對勁兒,最後將報紙扔到桌子上,拍著報紙說 :“上當,上當。這是煽動女人造 反的文章。女人也要平等平權,到社會上工作,這簡直是母雞啼鳴了 。”
老頭兒一轉身,看見兩個賣唱的姑娘正看著他,便衝著嚷道 :“你們看什麼?這是洪水猛獸,你們切不可胡亂相信 。”說著便急急付了茶資,揣上報紙下樓去了,邊走邊嘀咕 :“這種報紙,不禁還了得?”
玉液春的茶樓依然是一片熱氣騰騰,茶客們依然喝茶,聊天,聽小曲兒……
窗外的雪花依然飄著,天地間灰濛濛的一片,遠處的山隱隱約約,只是一抹灰色的暗影。雪很大,地上已經厚厚的一層,看不見田裡的莊稼。馬車在雪地上“哧哧”地奔著,已經快到紹興了。離家越近,秋瑾越感到難過。
“墨峰現在是無路可走,他可是跑到你這來混飯吃 。”陶成章這樣一說,大家又都笑了起來。
“伯平,你來看看這個 。”秋瑾說著拿出了剛才寫好的女報發刊詞,陳伯平接過來,只見上面寫道:“世間有最悽慘、最危險之二字曰:黑暗。黑暗即無是非,無聞見……然則曷一念我中國之暗何如?我中國之前途危險何如?我中國女界之黑暗更何如?我女界之前途危險更何如 ?”
看到這裡,陳伯平竟不住念了起來,別人也靜靜坐下來聽。只聽他念到“……予乃奔走呼號於我同胞諸姐妹,於是而有《中國女報》之設……準則具左右輿論之勢力,擔監督國民之責任,非報紙而何?吾今欲結二萬萬大團體於一致 ,通全國女界之聲息於朝夕……以速進而大光明之世界,為醒獅之前驅,為文明之先導,為迷津筏,為暗室燈,使我中國女界中放一光明燦爛之異彩,使全球人種,驚心奇目,拍手而歡呼……”
“好啊,好啊 。”陶成章在一旁拍手叫好。徐寄塵也高興得露出笑容。
經過他們商議,因為陶成章要回杭州,便讓陳伯平任編輯,徐寄塵任校對,秋瑾負責發行和總務,加緊出版第一期女報。
快到舊曆年底的時候,《中國女報》出了第一期,這天已是臘月初一,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這雪花落到地上時就全化了,滿街道都是泥一樣的雪水,只有在背陽的地方,雪才積在那裡,一塊一塊的。街上行人零零落落,而路旁高掛“玉液春”牌子的茶樓里卻熱氣騰騰,樓上樓下坐滿了客人,有喝茶的,有嗑瓜子的,有飲酒猜拳的,也有閒聊天的。樓上的一角,幾個塗脂抹粉的女子正咿咿呀呀地唱著。時不時,幾個喝酒的人好像想起什麼似的,高喊一聲“好 !”
秋瑾和吳希英抱了一捆《中國女報 》,在街上散賣。然而卻很少有人問津,大多人只是夾緊衣服匆匆地走,也不知他們到底在忙什麼?她們來到玉液春的樓下。
“秋姐,你在這兒歇會兒,我上樓去賣 。”吳希英說道。
“我們一起上去 。”秋瑾說。
“不,樓上你去不方便,讓我去 。”吳希英說著已奔了上去,秋瑾只好站在門口。
“新出版的《中國女報 》。三十文一份,誰要看啊 !”吳希英一邊上樓一邊嚷開了。
一個穿皮袍的男客,拿出三十文錢,買了一份。
“《中國女報》買咧,女報 !”
一個戴眼鏡穿著馬褂的老頭子也買了一份。
吳希英轉了一圈,見沒有別人要買,便下樓去了。
那位穿皮袍的男客,一面嗑瓜子,一面漫不經心地打開報紙。他以為這是上海灘上常見的那種風月小報,只想找出幾條聳人聽聞的姦淫兇殺的消息。可是翻了半天,一條這樣新聞沒有,只見上面全是什麼“革命”啦,“光復”啦 ,就生氣地把報紙揉成一團,嘴裡咕噥著 :“胡鬧,白花我三十個子兒 。”接著便哼著小曲下樓去了。
那個鄰桌的老頭子翻開報紙,見上面大字印著:
中國女報發刊辭
秋瑾%
他不滿意地搖搖頭,用舌頭舔著手指,又翻到第二版,上面也印著黑字大標題:敬告姊妹們
秋瑾
老頭兒低低念一遍題目,喝一口茶,扶好眼鏡,又乾咳了兩聲,在那念了起來 :“我最親愛的諸位姊姊妹妹們,我雖是個沒有大學問的人,卻是個最熱心去愛國、愛同胞的人 。”他從眼鏡上面看了看周圍的人,見鄰桌几位都看著他,便接著讀下去 :“如今中國不是說有四萬萬同胞嗎?……我們的兩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地活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 。”
“這是什麼話 ?”老頭子停了一下又念道 “足兒纏得小小的,頭兒梳得光光的;花兒,朵兒,扎的,鑲的,戴著;綢兒,緞兒,滾的,盤的,穿著;粉兒白白,脂兒紅紅的搽抹著。一生只曉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著男子……這些花兒,朵兒,好比玉的鎖,金的枷;那些綢緞,好比錦的繩,繡的帶,將你束得緊緊的……”
兩個唱小曲的姑娘已停了下來,一邊擦著胡琴,一邊仔細地聽。
老頭兒越讀越覺得不對勁兒,最後將報紙扔到桌子上,拍著報紙說 :“上當,上當。這是煽動女人造 反的文章。女人也要平等平權,到社會上工作,這簡直是母雞啼鳴了 。”
老頭兒一轉身,看見兩個賣唱的姑娘正看著他,便衝著嚷道 :“你們看什麼?這是洪水猛獸,你們切不可胡亂相信 。”說著便急急付了茶資,揣上報紙下樓去了,邊走邊嘀咕 :“這種報紙,不禁還了得?”
玉液春的茶樓依然是一片熱氣騰騰,茶客們依然喝茶,聊天,聽小曲兒……
窗外的雪花依然飄著,天地間灰濛濛的一片,遠處的山隱隱約約,只是一抹灰色的暗影。雪很大,地上已經厚厚的一層,看不見田裡的莊稼。馬車在雪地上“哧哧”地奔著,已經快到紹興了。離家越近,秋瑾越感到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