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11月6 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昨晚失眠,總是思考著韓戰,工作是艱苦與殘酷的.我準備貢獻我的一切.
由此可以看出,陳虛早就作好了入朝參戰的思想準備.
當時,向黨中央和毛主席主動請纓的還有陳賡的連襟陳錫聯,陳賡對陳錫聯說:"你已是炮兵司令員了,走了還得交代工作,而我剛剛從越南回來,國內工作尚未接手,不存在交代工作的問題,所以我去更合適."
陳錫聯:"可你剛從越南戰爭回來,夠辛苦的了,再說你的身體也不太好,還是讓我去吧,你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陳賡:"不,還是我去,對我來說,最好的休息就是上戰場指揮作戰."
徵得中央同意,1950年年底,陳賡即趕赴朝鮮前線,買地考察作戰情況.
1951年1 月23日.朝鮮.
寒風凜冽.志願軍司令部駐地卻熱熱鬧鬧,這裡即將召開中朝軍隊高級幹部聯席會議.連日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趕到這裡.
彭德懷簡陋的臨時辦公室.彭德懷正戴著老花鏡,聚精會神地看材料,那是他即將在中朝聯軍高幹會議上宣講的報告.
彭德懷認真地看著,時而提筆添改,時而凝神深思.
這時,警衛員走進來報告:"彭總,有一位從國內來的首長要來見你!"
彭德懷正猜想是誰,只見一個人大步走進來,喊著"彭老總,是我呀!"
"陳賡!"彭德懷從椅子上站起來,"是你呀,剛才警衛員報告,說國內來了首長要見我,我還以為是高崗呢,想不到是你!"
陳賡笑道:"這麼說,彭總不大歡迎我?"
彭德懷:"你說對嘍,我不歡迎你……你剛從越南打了仗回來,還嫌仗沒打夠,怎麼又跑到朝鮮來了?"
陳賡:"仗不能讓你一人打呀,你彭總在朝鮮前線辛苦,我心裡直痒痒,想來當你的幫手,難道你不喜歡我這個幫手?"
陳賡與彭德懷是老交情了.除了一般的戰鬥情誼之外,他們之間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友情:陳賡是彭德懷與浦安修之間的紅娘.
那是在延安時期,四十多歲的彭德懷仍然子然一身.身為八路軍副總司令的他,由於軍務繁忙,一時也沒顧得上自己的婚事,不少中央首長都想給他牽線當紅娘.後來還是陳賡出了個點子.
一天,陳賡找到彭德懷,請他去看一場女子排球賽.彭德懷本不想去,陳賡來了個激將法,說:"你彭總要是不去關心一下群眾娛樂生活,人家可要說你架子大官僚主義多!"彭德懷被陳賡硬拉去了.
比賽當中,陳賡注意觀察彭德懷,發現彭德懷十分注意場上一位戴眼鏡的身材修長的女青年,並問陳康:"那個戴眼鏡的高個子是哪個單位的?她打得很不錯嘛……"陳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幾天後,在陳賡一手策劃下,那位戴眼鏡的女青年便與彭德懷相識了.她就是後來成為彭德懷妻子的浦安修.
事後,彭德懷對陳賡說:"就你陳賡鬼點子多!"
每當想起這些美好的往事,彭德懷心裡便樂滋滋的.現在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在異國他鄉,彭德懷再次見到陳賡,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陳賡笑道:"我不管你彭老總歡迎不歡迎我來,反正我來了你就得給我仗打……"
頓了頓,陳賡環視了一下屋裡,說:"彭老總,你的指揮部也太寒酸嘍,一張木桌兩條木凳加上一張行軍床……老總,你身體怎麼樣?
吃得消麼?"
彭德懷:"我這個人你還不知道?!一輩子都吃苦吃慣了……聽說你在越南幹得不錯呀,怎麼樣?"
陳賡:"不過,比彭老總指揮的抗美援朝幾個戰役的勝利,我可差遠嘍……"
彭德懷:"你幹得也不錯呀.……哦,對了,你們兵團司令部籌建起來沒有?"
陳賡:"正在抓緊籌建,……我剛過元旦就從北京趕回昆明,組織兵團司令部.二野幾個兵團都分散了.打算從三兵團抽出十二軍,四兵團抽出十五軍,從十兵團抽出六十軍,共三個軍,以三兵團名義入朝……不過,三兵團機關已變為四川軍區機關,而且分為兩個分區,所以我打算從雲南抽出人員,以原四兵團機關人員為主,建立新的三兵團指揮部.現在各軍正在集結,我是想先到前線看看,了解一下美軍作戰的特點和我方打勝仗的經驗……"
彭德懷:"你來得正好!我們正要召開中朝軍隊高級幹部聯席會議,你可以參加這次會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
"好啊,我這次來,主要是了解朝鮮前線戰況的."
1 月25日,大會如期舉行.陳賡認真聽了彭德懷《三個戰役的總結和今後的任務)的報告及其他人的發言,深受啟發.
會後,陳賡到前線看了幾個部隊,然後在宋時輪兵團司令部住了幾天後,返回東北.
1951年3 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陳賡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近山為副司令員,下轄第十二、十五、六十三個軍.
任命一下,陳賡立即坐飛機前往昆明,從雲南軍區部隊裡選調一批軍政後勤工作幹部,組成第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及後勤等領導機關.他從第四兵團要了劉有光、王步青、王振夫和戴其萼等老政工和參謀人員.從川東軍區調來王蘊瑞當參謀長.關於王蘊瑞到第三兵團還有段故事呢.
當時王蘊瑞已被他的老上級、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要走,即將調往二十兵團任職.就在王蘊瑞即將赴任之際,陳賡找上門來.
見到王蘊瑞,陳賡開門見山地說:"我馬上要帶第三兵團入朝參戰,你跟我當參謀長去吧?"
王蘊瑞為難他說:"我的任命已下到二十兵團了……"
陳賡:"命令下了不要緊,還可以重新下嘛!三兵團先入朝,你還是先跟我走吧!"
"這,我怎麼對楊成武司令員說呢?"
"喲,你就不怕對不起我嗎?"陳賡笑道,"我已經跟周總理講了,你還是到三兵團來吧!"
這樣,王蘊瑞又被重新任命為三兵團參謀長.
三兵團組建起來了.
正當一切準備妥當,準備赴朝時,由於長期勞累過度,陳賡病倒了,他那雙曾經幾度負傷的腿又痛又腫,無法行走,他只好留在國內治病.
1951年,朝鮮的春天姍姍來遲.
新入朝的志願軍第三兵團的十二、十五、六十,三個軍正日夜兼程向三八線開進,副司令員王近山擔起了指揮三兵團的重任.陳賡由於腿疾,留在大連治病.可是人在國內,心在朝鮮.當他得悉三兵團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六十軍一個師在轉移途中遭到敵機和機械化兵團的包圍襲擊,損失三千多人時,心急如焚,顧不得腿傷未愈,即啟程入朝.
8 月20日,陳賡到了第三兵團駐地.人們見他仍拄著拐杖,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顧一路疲勞,一到駐地,就會見幹部,聽取匯報,問詢情況,召集兵團和各軍負責同志討論第五次戰役作戰經驗,並為第六次戰役作準備.
陳賡在三兵團待了十天,他與各級幹部座談,對朝鮮戰場的形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這時,鑑於美方己接受談判,上級已決定將第六次戰役發起的時間推遲一個月.
由此可以看出,陳虛早就作好了入朝參戰的思想準備.
當時,向黨中央和毛主席主動請纓的還有陳賡的連襟陳錫聯,陳賡對陳錫聯說:"你已是炮兵司令員了,走了還得交代工作,而我剛剛從越南回來,國內工作尚未接手,不存在交代工作的問題,所以我去更合適."
陳錫聯:"可你剛從越南戰爭回來,夠辛苦的了,再說你的身體也不太好,還是讓我去吧,你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陳賡:"不,還是我去,對我來說,最好的休息就是上戰場指揮作戰."
徵得中央同意,1950年年底,陳賡即趕赴朝鮮前線,買地考察作戰情況.
1951年1 月23日.朝鮮.
寒風凜冽.志願軍司令部駐地卻熱熱鬧鬧,這裡即將召開中朝軍隊高級幹部聯席會議.連日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趕到這裡.
彭德懷簡陋的臨時辦公室.彭德懷正戴著老花鏡,聚精會神地看材料,那是他即將在中朝聯軍高幹會議上宣講的報告.
彭德懷認真地看著,時而提筆添改,時而凝神深思.
這時,警衛員走進來報告:"彭總,有一位從國內來的首長要來見你!"
彭德懷正猜想是誰,只見一個人大步走進來,喊著"彭老總,是我呀!"
"陳賡!"彭德懷從椅子上站起來,"是你呀,剛才警衛員報告,說國內來了首長要見我,我還以為是高崗呢,想不到是你!"
陳賡笑道:"這麼說,彭總不大歡迎我?"
彭德懷:"你說對嘍,我不歡迎你……你剛從越南打了仗回來,還嫌仗沒打夠,怎麼又跑到朝鮮來了?"
陳賡:"仗不能讓你一人打呀,你彭總在朝鮮前線辛苦,我心裡直痒痒,想來當你的幫手,難道你不喜歡我這個幫手?"
陳賡與彭德懷是老交情了.除了一般的戰鬥情誼之外,他們之間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友情:陳賡是彭德懷與浦安修之間的紅娘.
那是在延安時期,四十多歲的彭德懷仍然子然一身.身為八路軍副總司令的他,由於軍務繁忙,一時也沒顧得上自己的婚事,不少中央首長都想給他牽線當紅娘.後來還是陳賡出了個點子.
一天,陳賡找到彭德懷,請他去看一場女子排球賽.彭德懷本不想去,陳賡來了個激將法,說:"你彭總要是不去關心一下群眾娛樂生活,人家可要說你架子大官僚主義多!"彭德懷被陳賡硬拉去了.
比賽當中,陳賡注意觀察彭德懷,發現彭德懷十分注意場上一位戴眼鏡的身材修長的女青年,並問陳康:"那個戴眼鏡的高個子是哪個單位的?她打得很不錯嘛……"陳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幾天後,在陳賡一手策劃下,那位戴眼鏡的女青年便與彭德懷相識了.她就是後來成為彭德懷妻子的浦安修.
事後,彭德懷對陳賡說:"就你陳賡鬼點子多!"
每當想起這些美好的往事,彭德懷心裡便樂滋滋的.現在在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在異國他鄉,彭德懷再次見到陳賡,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陳賡笑道:"我不管你彭老總歡迎不歡迎我來,反正我來了你就得給我仗打……"
頓了頓,陳賡環視了一下屋裡,說:"彭老總,你的指揮部也太寒酸嘍,一張木桌兩條木凳加上一張行軍床……老總,你身體怎麼樣?
吃得消麼?"
彭德懷:"我這個人你還不知道?!一輩子都吃苦吃慣了……聽說你在越南幹得不錯呀,怎麼樣?"
陳賡:"不過,比彭老總指揮的抗美援朝幾個戰役的勝利,我可差遠嘍……"
彭德懷:"你幹得也不錯呀.……哦,對了,你們兵團司令部籌建起來沒有?"
陳賡:"正在抓緊籌建,……我剛過元旦就從北京趕回昆明,組織兵團司令部.二野幾個兵團都分散了.打算從三兵團抽出十二軍,四兵團抽出十五軍,從十兵團抽出六十軍,共三個軍,以三兵團名義入朝……不過,三兵團機關已變為四川軍區機關,而且分為兩個分區,所以我打算從雲南抽出人員,以原四兵團機關人員為主,建立新的三兵團指揮部.現在各軍正在集結,我是想先到前線看看,了解一下美軍作戰的特點和我方打勝仗的經驗……"
彭德懷:"你來得正好!我們正要召開中朝軍隊高級幹部聯席會議,你可以參加這次會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
"好啊,我這次來,主要是了解朝鮮前線戰況的."
1 月25日,大會如期舉行.陳賡認真聽了彭德懷《三個戰役的總結和今後的任務)的報告及其他人的發言,深受啟發.
會後,陳賡到前線看了幾個部隊,然後在宋時輪兵團司令部住了幾天後,返回東北.
1951年3 月.中共中央正式任命陳賡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王近山為副司令員,下轄第十二、十五、六十三個軍.
任命一下,陳賡立即坐飛機前往昆明,從雲南軍區部隊裡選調一批軍政後勤工作幹部,組成第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及後勤等領導機關.他從第四兵團要了劉有光、王步青、王振夫和戴其萼等老政工和參謀人員.從川東軍區調來王蘊瑞當參謀長.關於王蘊瑞到第三兵團還有段故事呢.
當時王蘊瑞已被他的老上級、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要走,即將調往二十兵團任職.就在王蘊瑞即將赴任之際,陳賡找上門來.
見到王蘊瑞,陳賡開門見山地說:"我馬上要帶第三兵團入朝參戰,你跟我當參謀長去吧?"
王蘊瑞為難他說:"我的任命已下到二十兵團了……"
陳賡:"命令下了不要緊,還可以重新下嘛!三兵團先入朝,你還是先跟我走吧!"
"這,我怎麼對楊成武司令員說呢?"
"喲,你就不怕對不起我嗎?"陳賡笑道,"我已經跟周總理講了,你還是到三兵團來吧!"
這樣,王蘊瑞又被重新任命為三兵團參謀長.
三兵團組建起來了.
正當一切準備妥當,準備赴朝時,由於長期勞累過度,陳賡病倒了,他那雙曾經幾度負傷的腿又痛又腫,無法行走,他只好留在國內治病.
1951年,朝鮮的春天姍姍來遲.
新入朝的志願軍第三兵團的十二、十五、六十,三個軍正日夜兼程向三八線開進,副司令員王近山擔起了指揮三兵團的重任.陳賡由於腿疾,留在大連治病.可是人在國內,心在朝鮮.當他得悉三兵團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六十軍一個師在轉移途中遭到敵機和機械化兵團的包圍襲擊,損失三千多人時,心急如焚,顧不得腿傷未愈,即啟程入朝.
8 月20日,陳賡到了第三兵團駐地.人們見他仍拄著拐杖,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顧一路疲勞,一到駐地,就會見幹部,聽取匯報,問詢情況,召集兵團和各軍負責同志討論第五次戰役作戰經驗,並為第六次戰役作準備.
陳賡在三兵團待了十天,他與各級幹部座談,對朝鮮戰場的形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這時,鑑於美方己接受談判,上級已決定將第六次戰役發起的時間推遲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