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大家又把材料反覆看。副校長要把高老師拿出去,我說:“這個人的材料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把她拿出去太不人道了。”組長說:“是不是你什麼人?是就考慮一下。”我說:“那就算是的吧,不過我真的跟她沒有任何關係。”又淘汰兩個,還要一個。副校長几次提出要淘汰高老師,章教授開始還猶豫,後來看看自己想保的那個有危險,也同意了。我說:“這個人的材料你跟其他幾個比比,怎麼比怎麼強。不行呢。”副校長又提出把材料最好的那個淘汰,組長說:“這個人正經還在揚州大學學報發了篇文章,能保還是要儘量保。”又把五個人的材料拿來翻看,按標準非把副校長的熟人踢出去不可。他說:“平川學院五個評上四個,那一個兄弟我怎麼跟他說?痛苦呢。”再次提出把高老師踢出去。我說:“你保了五個,我保一個還不行嗎?”組長翻看著材料說:“有辦法了。”告訴我們說,揚州大學學報那篇論文不是正刊發表的,是增刊。大家看了那本刊物,在目錄上方一個很不顯眼的地方寫了“增刊”兩字。他說:“那就解決了?”副校長說:“解決了解決了!”章教授說:“解決了!”我說:“就算是增刊,那也還不算最差的。”組長說:“說絕對公正,我們也沒那個水平,”他轉向副校長,“是吧?”副校長連連點頭說:“那是,誰也不是神仙。我們大家都是人,是吧!誰叫我們是人,是人就甩不脫那個人情。”組長說:“就這樣吧。明年我不來搞這個事了,痛苦呢,痛苦呢!”
51
一不小心,大學畢業就二十年了。看清了過去的二十年,就不難想像今後的二十年,那時候應該已經退休了。一輩子就是如此而已,不會有奇蹟發生。
大學畢業已經二十年,這件事我自己沒有想起,是許小花的電話提醒我的。她說,在國慶長周末要組織全班大聚會,凌子豪認捐十萬,蒙天舒負責組織,具體事情我和她經辦。我覺得她倒是很會找人的,一個有錢,一個有權。我說:“找蒙天舒人倒是找對了,如今他在學校也是一個人物了,不要說提供各種條件,童校長他都請得動,還有孟書記。”
四月底郝處長打電話來說,我今年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又入圍了,馬上就要上會,還有童校長領銜申報的國家重大項目也上會了。他把有關評委的名單告訴我,要我想辦法跟他們溝通。我看了評委的名單非常地泄氣,名字都是知道的,沒一個有什麼關係,大師兄今年也不在其中。有些人為了建立關係,一年幾次出去開會,沒有經費,自己掏錢也去。去了就緊緊跟在大人物後面,哪怕拉不上實質性關係,那也混個臉熟,關鍵的事情來了,總還搭得上線。可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實在是不能那樣勉強自己。我對郝處長說:“這個我沒辦法溝通,搭不上線啊!”他說:“搭不上線那也要想一切辦法搭上線,能夠上會,那是多麼難得的機會,不要浪費了。評到一個項目,國家給十八萬,學校按一比一配套,你說這是個什麼概念?上會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不要浪費了。”我說:“給別人也許就沒浪費。”他說:“你也要支持我的工作吧!我們這麼大個學校,如果還趕不上下面的學校,臉往哪裡放?校長的壓力大,我的壓力也大呢!”他告訴我,麓城大學已經派了人去北京了,我們學校法學院的院長也準備去北京,機票都訂好了。他要我去找蒙天舒,說:“他會有辦法的,他總是能夠找到辦法。”
我沒有去找蒙天舒。要有人幫你在評審會上說話,這不是一件小事,托個人捎句話,這點情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照應的人太多,早就做足了功夫的人也太多,不可能照應到我這裡來。何況他們自己也報了重大項目,一個單位怎麼可能在同一領域評上兩個?趙平平知道了很不高興,說:“三十多萬呢,你一年工資才幾萬?”我不想勉強自己,可我不能這麼說。我說:“正因為利益太大了,所以臨時抱佛腳是抱不來的,這個道理你應該懂的。”她說:“這個道理你懂你平時怎麼不燒香?”又說,“你都評上教授了,我也懶得著急了。以前逼一下你,那是沒有辦法,現在,由你吧!”我抱拳說:“拜謝開恩。”又說,“這樣體諒的老婆被我找到了,我沒燒過香啊,怎麼會有這樣好的運氣?”
唉,道理我是懂的,可一旦自己面對,我就沒有辦法了。這樣說了,這樣想了,我心裡其實還是抱有一種僥倖,希望會上有人以選題和材料為依據,為我說幾句話,畢竟我申報材料是一錘子一錘子砸了幾年砸出來的。沒有這點希望我就不會報了,雖然我也知道,這希望是多麼渺茫,多麼渺茫。一個人他不抱幻想他就沒有希望,他抱有幻想他就總是失望。
蒙天舒打電話來說:“致遠聽說你也上會了?”我說:“我上會那是假的,你們上會了那是真的。”他說:“那不一定,也可能都是真的。”又說,“準備馬上去北京跑一趟,童老闆不方便,把線索都理好了,要我出馬,我想是不是帶你跑一趟?正好你也上會了。”我說:“現如今光著兩隻足跑那是空跑,你看這個跑吧,除了要足,還要有包包。”我說著,手指凌空寫了個“跑”字。他說:“這個你不用管,都有安排。”
第二天我們買了軟臥票去北京。蒙天舒去洗手間,示意我看著他的提包。他去了我捏了捏提包,裡面有內容,一沓一沓的,還很豐富。蒙天舒回來了,我說:“是不是送點禮品好些,不要害人家犯錯誤,人家能當上評委也不容易。”他說:“現在誰還要東西?最早的時候送麓山的橘子,送英雄牌依金筆,約好到立交橋下去見面;後來送菸酒,再後來送電腦、蘋果手機。現在你送這些人家還是個負擔。人家是什麼人?會少這個?要與時俱進嘛。”又說,“人家給你審材料不是很辛苦嗎?辛苦了,收點辛苦費那是應該的,不要往腐敗上面想。”我說:“現如今當個學術權威比當官還好,當官收了東西那是腐敗,是高風險職業。當權威收了,那是尊重知識。”
到了北京,蒙天舒給評委打電話,都是關機。打聽了才知道,評委已經住進了京西賓館,評審過程封閉式管理,評委的手機都收上去了。蒙天舒說:“今年的動作怎麼這麼快?”我感到了欣慰,這至少把一部分動作慢的人擋在門外了。蒙天舒再打電話,居然有個評委的電話通了。蒙天舒說:“張教授,我是麓城師大的小蒙呢,剛剛到了北京,童校長囑咐我,一定要特地來看看您,身體還安康吧!在外地?那我在北京專門等您吧,您這一兩天就會回吧?四天?四天那我也等呀!哦,哦,哦,那就再見啊!”收了線他說:“社科處的情報工作做得不行啊!張教授他今年不是評委。”我說:“你要再見那也慢點再見,再見那麼快,太那個什麼了點,還要不要下回?”他說:“他今年就到年齡了,他自己說的。”我說:“張教授是老實人,要是我,先來個含糊其辭,把你的內容收了再說。”他說:“人家是教授呢,講誠信呢,知識分子呢。”他給童校長打電話,打完電話說:“老闆說還是挨家去拜訪,把材料送過去。”我說:“人都進賓館了,材料送去誰看呢?”他說:“你送到他手上他就會看嗎?能那麼翻一下算是最負責任的。評委的手機被收上去了,這年頭誰沒有兩部手機?沒兩部手機就沒辦法跟外面聯繫?不可能幾天不跟外面聯繫吧?東西送到家裡就等於送給本人了。”我們把材料整理了一下,把有內容的小信封塞到了大信封里。
51
一不小心,大學畢業就二十年了。看清了過去的二十年,就不難想像今後的二十年,那時候應該已經退休了。一輩子就是如此而已,不會有奇蹟發生。
大學畢業已經二十年,這件事我自己沒有想起,是許小花的電話提醒我的。她說,在國慶長周末要組織全班大聚會,凌子豪認捐十萬,蒙天舒負責組織,具體事情我和她經辦。我覺得她倒是很會找人的,一個有錢,一個有權。我說:“找蒙天舒人倒是找對了,如今他在學校也是一個人物了,不要說提供各種條件,童校長他都請得動,還有孟書記。”
四月底郝處長打電話來說,我今年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又入圍了,馬上就要上會,還有童校長領銜申報的國家重大項目也上會了。他把有關評委的名單告訴我,要我想辦法跟他們溝通。我看了評委的名單非常地泄氣,名字都是知道的,沒一個有什麼關係,大師兄今年也不在其中。有些人為了建立關係,一年幾次出去開會,沒有經費,自己掏錢也去。去了就緊緊跟在大人物後面,哪怕拉不上實質性關係,那也混個臉熟,關鍵的事情來了,總還搭得上線。可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實在是不能那樣勉強自己。我對郝處長說:“這個我沒辦法溝通,搭不上線啊!”他說:“搭不上線那也要想一切辦法搭上線,能夠上會,那是多麼難得的機會,不要浪費了。評到一個項目,國家給十八萬,學校按一比一配套,你說這是個什麼概念?上會是多麼難的一件事,不要浪費了。”我說:“給別人也許就沒浪費。”他說:“你也要支持我的工作吧!我們這麼大個學校,如果還趕不上下面的學校,臉往哪裡放?校長的壓力大,我的壓力也大呢!”他告訴我,麓城大學已經派了人去北京了,我們學校法學院的院長也準備去北京,機票都訂好了。他要我去找蒙天舒,說:“他會有辦法的,他總是能夠找到辦法。”
我沒有去找蒙天舒。要有人幫你在評審會上說話,這不是一件小事,托個人捎句話,這點情分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照應的人太多,早就做足了功夫的人也太多,不可能照應到我這裡來。何況他們自己也報了重大項目,一個單位怎麼可能在同一領域評上兩個?趙平平知道了很不高興,說:“三十多萬呢,你一年工資才幾萬?”我不想勉強自己,可我不能這麼說。我說:“正因為利益太大了,所以臨時抱佛腳是抱不來的,這個道理你應該懂的。”她說:“這個道理你懂你平時怎麼不燒香?”又說,“你都評上教授了,我也懶得著急了。以前逼一下你,那是沒有辦法,現在,由你吧!”我抱拳說:“拜謝開恩。”又說,“這樣體諒的老婆被我找到了,我沒燒過香啊,怎麼會有這樣好的運氣?”
唉,道理我是懂的,可一旦自己面對,我就沒有辦法了。這樣說了,這樣想了,我心裡其實還是抱有一種僥倖,希望會上有人以選題和材料為依據,為我說幾句話,畢竟我申報材料是一錘子一錘子砸了幾年砸出來的。沒有這點希望我就不會報了,雖然我也知道,這希望是多麼渺茫,多麼渺茫。一個人他不抱幻想他就沒有希望,他抱有幻想他就總是失望。
蒙天舒打電話來說:“致遠聽說你也上會了?”我說:“我上會那是假的,你們上會了那是真的。”他說:“那不一定,也可能都是真的。”又說,“準備馬上去北京跑一趟,童老闆不方便,把線索都理好了,要我出馬,我想是不是帶你跑一趟?正好你也上會了。”我說:“現如今光著兩隻足跑那是空跑,你看這個跑吧,除了要足,還要有包包。”我說著,手指凌空寫了個“跑”字。他說:“這個你不用管,都有安排。”
第二天我們買了軟臥票去北京。蒙天舒去洗手間,示意我看著他的提包。他去了我捏了捏提包,裡面有內容,一沓一沓的,還很豐富。蒙天舒回來了,我說:“是不是送點禮品好些,不要害人家犯錯誤,人家能當上評委也不容易。”他說:“現在誰還要東西?最早的時候送麓山的橘子,送英雄牌依金筆,約好到立交橋下去見面;後來送菸酒,再後來送電腦、蘋果手機。現在你送這些人家還是個負擔。人家是什麼人?會少這個?要與時俱進嘛。”又說,“人家給你審材料不是很辛苦嗎?辛苦了,收點辛苦費那是應該的,不要往腐敗上面想。”我說:“現如今當個學術權威比當官還好,當官收了東西那是腐敗,是高風險職業。當權威收了,那是尊重知識。”
到了北京,蒙天舒給評委打電話,都是關機。打聽了才知道,評委已經住進了京西賓館,評審過程封閉式管理,評委的手機都收上去了。蒙天舒說:“今年的動作怎麼這麼快?”我感到了欣慰,這至少把一部分動作慢的人擋在門外了。蒙天舒再打電話,居然有個評委的電話通了。蒙天舒說:“張教授,我是麓城師大的小蒙呢,剛剛到了北京,童校長囑咐我,一定要特地來看看您,身體還安康吧!在外地?那我在北京專門等您吧,您這一兩天就會回吧?四天?四天那我也等呀!哦,哦,哦,那就再見啊!”收了線他說:“社科處的情報工作做得不行啊!張教授他今年不是評委。”我說:“你要再見那也慢點再見,再見那麼快,太那個什麼了點,還要不要下回?”他說:“他今年就到年齡了,他自己說的。”我說:“張教授是老實人,要是我,先來個含糊其辭,把你的內容收了再說。”他說:“人家是教授呢,講誠信呢,知識分子呢。”他給童校長打電話,打完電話說:“老闆說還是挨家去拜訪,把材料送過去。”我說:“人都進賓館了,材料送去誰看呢?”他說:“你送到他手上他就會看嗎?能那麼翻一下算是最負責任的。評委的手機被收上去了,這年頭誰沒有兩部手機?沒兩部手機就沒辦法跟外面聯繫?不可能幾天不跟外面聯繫吧?東西送到家裡就等於送給本人了。”我們把材料整理了一下,把有內容的小信封塞到了大信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