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3.允許絕對自由地選擇詩的主題。
4.給出一種印象(因其得名“印象派”)。我們不是畫家,但我們相信詩應表達出準確的個性,而非模糊的共性,不管其用詞是多麼的華麗,聲音是多麼的響亮。
5.創作出確切、明朗、具體的,而不是模糊和不明朗的東西。
6.最後,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濃縮是詩的核心。
摘自《紐約時報》book射chor
此派所主張與我所主張多相似之處。
二一、詩詞一束
(六年一月十三日記)
採桑子慢江上雪
正嫌江上山低小。多謝天工,教銀霧重重,收向空濛雪海中。
江樓此夜知何夢?不夢騎虹,也不夢屠龍,夢化塵寰作玉宮。
此吾自造調,以其最近於《採桑子》,故名。
沁園春廿五歲生日自壽
(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棄我去者,二十五年,不再歸來。對江明雪霽。吾當壽我,且須高詠,不用銜杯。種種從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從今後,要那麼收果,先那麼栽。
宵來一夢奇哉,似天上諸仙採藥回。有丹能卻老,鞭能縮地,芝能點石,觸處金堆。我笑諸仙,諸仙笑我。敬謝諸仙我不才,葫蘆里,也有些微物。試與君猜。
沁園春(以一字為韻)
(一)過年(六年元旦)
江上老胡,邀了老盧,下山過年。碰著些朋友,大家商議,醉瓊樓上,去過殘年。忽然來了,湖南老聶,拉到他家去過年。他那裡,有家餚市釀,吃到明年。
何須吃到明年?有朋友談天便過年。想人生萬事,過年最易,年年如此,何但今年?踏月江邊,胡盧歸去,沒到家時又一年。且先向,賢主人夫婦,恭賀新年。
(二)新年(一月二日)
早起開門,送出病魔,迎入新年。你來得真好,相思已久,自從去國,直到今年。更有些人,在天那角,歡喜今年第七年。何須問,到明年此日,誰與過年?
回頭請問新年:那能使今年勝去年?說:“少做些詩,少寫些信,少說些話,可以長年。莫亂思誰,但專愛我,定到明年更少年。”多謝你,且暫開詩戒,先賀新年。
曩見蔣竹山作《聲聲慢》,以“聲”字為韻,蓋創體也。自此以來,以吾所知,似無用此體者。病中戲作兩詞,用二十五個“年”字,此亦一“嘗試”也。
四言絕句(一月十二日)
月白江明。永夜風橫。明朝江上,十里新冰。
譯杜詩一首
杜工部有詩云:
漫說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此詩造語何其妙也。因以英文譯之:
saynotspringisalwaysgood,
forthewindisinwildecstasy:
heblowstheflowerstoflowdownthestream,
wheretheyturnthefishman’sboatupsidedown.
二二、黃梨洲《南雷詩歷》
(一月廿日)
病中讀梨洲詩,偶摘錄一二。其古詩多佳者,不能錄於此也。
偶書
書院講章村學究,支那語錄莽屠兒。
驀然跳出兩般外,始有堂堂正正旗。
過塔子嶺
西風颯颯卷平沙,驚起斜陽萬點鴉。
遙望竹籬煙斷處,當年曾此看桃花。
東湖樵者祠
“東湖樵者之神位”,下拜寒梅花影邊。
姓氏官名當世艷,一無憑據足千年。
過東明寺
獨對千峰側,心原與境訛。吾身已再世,古寺恰三過。
歲月塵蒙壁,牛羊夕下坡。好風四面至,吹淚壓藤蘿。
夢壽兒
自從兒殯後,無日不寒霖。天意猶憐汝,老夫何復心?
看書皆壽字,入夢契中陰。一半黃髯在,還留白自今。
梨洲自序甚可誦,今錄之:
《詩歷》題詞
余少學詩南中,一時詩人如粵韓孟郁(上桂),閩林茂之(古度),黃明立(居中),吳林若撫(雲鳳),皆授以作詩之法:如何漢魏,如何盛唐;抑揚聲調之間,規模不似,無以御其學力,裁其議論,便流入於中晚,為宋元矣。余時頗領崖略。妄相唱和。稍長,經歷變故,每視其前作,修辭琢句,非無與古人一二相合者。然嚼蠟了無餘味。明知久久學之,必無進益,故於風雅意緒闊略。其間驢背篷底,茅店客位,酒醒夢餘,不容讀書之處,間括韻語以消永漏,以破寂寥,則時有會心。然後知詩非學之而致。蓋多讀書,則詩不求工而自工。若學詩以求其工,則必不可得。讀經史百家,則雖不見一詩,而詩在其中。若只從大家之詩章參句煉,而不通經史百家,終於僻固而狹陋耳。
〔適按〕此亦一偏之見也。單讀書亦無用;要如梨洲所謂“多歷變故”,然後可使“橫身苦趣,淋漓紙上”耳。
夫詩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亂,皆所藏納。古今志士學人之心思願力,千變萬化,各有至處,不必出於一途。今於上下數千年之間,而必欲一之以唐;於唐數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盛唐之詩,豈其不佳?然盛唐之平奇濃淡,亦未嘗歸一,將又何所適從耶?是故論詩者,但當辨其真偽,不當拘以家數。若無王孟李杜之學,徒借枕藉咀嚼之力,以求其似,蓋未有不偽者也。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詩也。”友遜謝不敢當。余曰:“有杜詩,不知子之為詩者安在?”友茫然自失。此正偽之謂也。余不學詩,然積數十年之久,亦近千篇,乃盡行汰去,存其十分之一二。師友既盡,孰定吾文?但按年而讀之,橫身苦趣,淋漓紙上,不可謂不逼真耳。南雷黃宗羲題。
二三、論詩雜詩
(一月二十夜)
病又作,中夜不能睡,成四詩:
(一)《詩》三百篇惟寺人孟子及家父兩人姓名傳耳,其他皆無名氏之作也。其詩序所稱某詩為某作,多不可信。
三百篇詩字字奇,能歡能怨更能思。
頗憐詩史開元日,不見詩人但見詩。
(二)周末文學,傳者至少。其傳者,荀卿、屈原、宋玉之賦而已,皆南人也。北方文學乃無傳者。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最愛荀卿《天論賦》,可作倍根語誦之。
(三)韓退之詩多劣者。然其佳者皆能自造語鑄詞,此亦其長處,不可沒也。
義山冤枉韓退之,“塗改《清廟》《生民》詩”。
“牽頭曳足斷腰膂,揮刀紛紜刌膾脯”,
三百篇中無此語。
(四)此一詩因讀梨洲詩序而作。陳伯嚴贈濤園詩云:“濤園抄杜句,終歲禿千毫。……百靈噤不下,此老仰彌高。”可憐!
“學杜真可亂楮葉”,便令如此又怎麼?
第87章 民國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3)
可憐“終歲禿千毫”(陳伯嚴詩),學像他人忘卻我。
二四、威爾遜在參議院之演說詞
(一月二十二日)
威爾遜在參議院的演說,提議一個“無勝利的和平”(apeacewithoutvictory),主張只有平等的國家可以有永久的和平。他又主張各國聯合為一個維持和平的大同盟。他說這不過是一種門羅主義的擴充而已。文中陳義甚高,民族自決,海洋自由,海軍裁縮,皆有發揮。全文甚長,抄其結語如下:
4.給出一種印象(因其得名“印象派”)。我們不是畫家,但我們相信詩應表達出準確的個性,而非模糊的共性,不管其用詞是多麼的華麗,聲音是多麼的響亮。
5.創作出確切、明朗、具體的,而不是模糊和不明朗的東西。
6.最後,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濃縮是詩的核心。
摘自《紐約時報》book射chor
此派所主張與我所主張多相似之處。
二一、詩詞一束
(六年一月十三日記)
採桑子慢江上雪
正嫌江上山低小。多謝天工,教銀霧重重,收向空濛雪海中。
江樓此夜知何夢?不夢騎虹,也不夢屠龍,夢化塵寰作玉宮。
此吾自造調,以其最近於《採桑子》,故名。
沁園春廿五歲生日自壽
(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棄我去者,二十五年,不再歸來。對江明雪霽。吾當壽我,且須高詠,不用銜杯。種種從前,都成今我,莫更思量更莫哀。從今後,要那麼收果,先那麼栽。
宵來一夢奇哉,似天上諸仙採藥回。有丹能卻老,鞭能縮地,芝能點石,觸處金堆。我笑諸仙,諸仙笑我。敬謝諸仙我不才,葫蘆里,也有些微物。試與君猜。
沁園春(以一字為韻)
(一)過年(六年元旦)
江上老胡,邀了老盧,下山過年。碰著些朋友,大家商議,醉瓊樓上,去過殘年。忽然來了,湖南老聶,拉到他家去過年。他那裡,有家餚市釀,吃到明年。
何須吃到明年?有朋友談天便過年。想人生萬事,過年最易,年年如此,何但今年?踏月江邊,胡盧歸去,沒到家時又一年。且先向,賢主人夫婦,恭賀新年。
(二)新年(一月二日)
早起開門,送出病魔,迎入新年。你來得真好,相思已久,自從去國,直到今年。更有些人,在天那角,歡喜今年第七年。何須問,到明年此日,誰與過年?
回頭請問新年:那能使今年勝去年?說:“少做些詩,少寫些信,少說些話,可以長年。莫亂思誰,但專愛我,定到明年更少年。”多謝你,且暫開詩戒,先賀新年。
曩見蔣竹山作《聲聲慢》,以“聲”字為韻,蓋創體也。自此以來,以吾所知,似無用此體者。病中戲作兩詞,用二十五個“年”字,此亦一“嘗試”也。
四言絕句(一月十二日)
月白江明。永夜風橫。明朝江上,十里新冰。
譯杜詩一首
杜工部有詩云:
漫說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此詩造語何其妙也。因以英文譯之:
saynotspringisalwaysgood,
forthewindisinwildecstasy:
heblowstheflowerstoflowdownthestream,
wheretheyturnthefishman’sboatupsidedown.
二二、黃梨洲《南雷詩歷》
(一月廿日)
病中讀梨洲詩,偶摘錄一二。其古詩多佳者,不能錄於此也。
偶書
書院講章村學究,支那語錄莽屠兒。
驀然跳出兩般外,始有堂堂正正旗。
過塔子嶺
西風颯颯卷平沙,驚起斜陽萬點鴉。
遙望竹籬煙斷處,當年曾此看桃花。
東湖樵者祠
“東湖樵者之神位”,下拜寒梅花影邊。
姓氏官名當世艷,一無憑據足千年。
過東明寺
獨對千峰側,心原與境訛。吾身已再世,古寺恰三過。
歲月塵蒙壁,牛羊夕下坡。好風四面至,吹淚壓藤蘿。
夢壽兒
自從兒殯後,無日不寒霖。天意猶憐汝,老夫何復心?
看書皆壽字,入夢契中陰。一半黃髯在,還留白自今。
梨洲自序甚可誦,今錄之:
《詩歷》題詞
余少學詩南中,一時詩人如粵韓孟郁(上桂),閩林茂之(古度),黃明立(居中),吳林若撫(雲鳳),皆授以作詩之法:如何漢魏,如何盛唐;抑揚聲調之間,規模不似,無以御其學力,裁其議論,便流入於中晚,為宋元矣。余時頗領崖略。妄相唱和。稍長,經歷變故,每視其前作,修辭琢句,非無與古人一二相合者。然嚼蠟了無餘味。明知久久學之,必無進益,故於風雅意緒闊略。其間驢背篷底,茅店客位,酒醒夢餘,不容讀書之處,間括韻語以消永漏,以破寂寥,則時有會心。然後知詩非學之而致。蓋多讀書,則詩不求工而自工。若學詩以求其工,則必不可得。讀經史百家,則雖不見一詩,而詩在其中。若只從大家之詩章參句煉,而不通經史百家,終於僻固而狹陋耳。
〔適按〕此亦一偏之見也。單讀書亦無用;要如梨洲所謂“多歷變故”,然後可使“橫身苦趣,淋漓紙上”耳。
夫詩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亂,皆所藏納。古今志士學人之心思願力,千變萬化,各有至處,不必出於一途。今於上下數千年之間,而必欲一之以唐;於唐數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盛唐之詩,豈其不佳?然盛唐之平奇濃淡,亦未嘗歸一,將又何所適從耶?是故論詩者,但當辨其真偽,不當拘以家數。若無王孟李杜之學,徒借枕藉咀嚼之力,以求其似,蓋未有不偽者也。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曰:“杜詩也。”友遜謝不敢當。余曰:“有杜詩,不知子之為詩者安在?”友茫然自失。此正偽之謂也。余不學詩,然積數十年之久,亦近千篇,乃盡行汰去,存其十分之一二。師友既盡,孰定吾文?但按年而讀之,橫身苦趣,淋漓紙上,不可謂不逼真耳。南雷黃宗羲題。
二三、論詩雜詩
(一月二十夜)
病又作,中夜不能睡,成四詩:
(一)《詩》三百篇惟寺人孟子及家父兩人姓名傳耳,其他皆無名氏之作也。其詩序所稱某詩為某作,多不可信。
三百篇詩字字奇,能歡能怨更能思。
頗憐詩史開元日,不見詩人但見詩。
(二)周末文學,傳者至少。其傳者,荀卿、屈原、宋玉之賦而已,皆南人也。北方文學乃無傳者。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最愛荀卿《天論賦》,可作倍根語誦之。
(三)韓退之詩多劣者。然其佳者皆能自造語鑄詞,此亦其長處,不可沒也。
義山冤枉韓退之,“塗改《清廟》《生民》詩”。
“牽頭曳足斷腰膂,揮刀紛紜刌膾脯”,
三百篇中無此語。
(四)此一詩因讀梨洲詩序而作。陳伯嚴贈濤園詩云:“濤園抄杜句,終歲禿千毫。……百靈噤不下,此老仰彌高。”可憐!
“學杜真可亂楮葉”,便令如此又怎麼?
第87章 民國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3)
可憐“終歲禿千毫”(陳伯嚴詩),學像他人忘卻我。
二四、威爾遜在參議院之演說詞
(一月二十二日)
威爾遜在參議院的演說,提議一個“無勝利的和平”(apeacewithoutvictory),主張只有平等的國家可以有永久的和平。他又主張各國聯合為一個維持和平的大同盟。他說這不過是一種門羅主義的擴充而已。文中陳義甚高,民族自決,海洋自由,海軍裁縮,皆有發揮。全文甚長,抄其結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