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張青指揮一支抗金隊伍,直達遼東。他打著宋軍的旗號,攻破了蘇州(今遼寧金縣),當地人民紛紛起義響應,擴充了張青的隊伍。
許多和岳飛沒有直接聯繫的起義者,也樹著“岳家軍”的旗號,頻繁地對敵作戰。紹興九年夏,一支“岳家軍”進襲東平府。府官親自帶兵作戰,雙方相 持數天後,這支隊伍才停止進攻,然後乘船離開了。淮陽也出現了一支“岳家軍 ”,他們猛烈地圍攻城壘,搭著梯子,踏上城頭作戰,城裡的兵士幾乎支撐不住了,後來金軍的援軍到達後,才保住了這座城。
這些鬥爭,增強了北方人民抗金的信心,北方人民滿心期待著岳飛的第四次北伐,期待著南宋朝廷派兵救民於水火之中。
再說南宋朝廷,當金軍毀盟大舉入侵的消息傳到朝廷時,高宗、秦檜等人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高宗連連下達詔令,令各個守邊大將領兵趕往京城,保護皇上。當兀朮率領的東路軍圍攻順昌城(今安徽阜陽)時,高宗急得坐立不安,在十多天的時間內,接連給岳飛發了六封詔書,催促岳飛立即率兵作戰。為了令岳飛早日發兵,高宗說盡了好話,既誇讚岳飛具有三國時期關羽、張飛的忠義和智勇雙全,又許諾勝利後要加倍地給岳飛封官進爵,要岳飛乘這個機會,共圖中興大計。
北伐一直是岳飛最大的心愿,為此,岳飛暗地裡作了許多周密的部署,只等著一有機會,就發兵收復失地,驅逐金人。為了這一天,岳飛已經盼了十幾年,即使高宗不作任何的許諾,岳飛也會全力以赴,好好地利用這個重新收拾舊山河的機會。
早在宋金使者頻繁往來,進行議和交易期間,岳 飛就預見到議和非常不可靠,金國必定會返過頭來進攻北宋。因此,他從未中斷過對金人的防備和為大舉北伐的各種準備工作。在和約簽訂之後,岳飛不顧高宗、秦檜的限制,在北方人民抗金最高潮的時機,堅持“聯結河朔”的方針,獲得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支持。由於早作謀劃,因此,當金軍撕毀和約大舉南下時,未等朝廷催師出兵,岳飛已經迅速地制定了抗金的部署。
在黃河北岸,岳飛命令李寶、孫彥率領忠義民兵沿著黃河向東行,進入興仁府 (今山東荷澤、定陶一帶),在開封東面牽制金軍。然後又派統制官梁興 、邊俊、李喜等渡過黃河,入太行山區,聯絡河東忠義民兵,與河東、河北忠義民兵豪傑構成“犄角”陣勢。
在接到高宗東援淮西、西援關陝御札後,岳飛立即派潼軍統制軍馬吳琦攻入陝川,在中條山集合忠義民兵,接應援軍“掩殺金賊,收得州縣 ”。接著又派最得力的部將張憲、姚政東援劉錡,派武糾帶一支正規軍馬西援陝川的郭浩。
主力挺進部隊由中軍統制王貴、牛皋、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楊成等率領,分別經略洛陽、汝州、潁昌、陳州、光州等地,伺機攻克東京(今河南開封)。岳飛親自率領一軍為帥府,統領各部,指揮北伐,俯瞰中原,伺機渡河,收復兩河失地。
除了出征北伐外,岳飛還部署了襄陽防區的留守,分兵池州,加強了長江中游的防禦。各路作戰部署都安排妥當之後,岳飛率領帥府從鄂州開拔,揮師直搗中原。
金兵舉兵入侵河南時,秦檜派在河南地區的那些地方官,一個個都嚇得屁滾尿流,毫無抵抗的能力。其中東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還沒有開始作戰就已經主動投降了,西京留守李利用聽說金兵來了,就棄了城,帶著家室一溜煙地逃跑了。這樣,在議和中高宗用非常屈辱的條件才換回來的河南各地,很快地又落到金軍手中去了。
這時,宋朝派名將劉錡帶著部隊,到東京去擔任副留守。紹興十年五月,他經過京西路的順昌府,得到了金軍南侵的急報。五六月間,金軍源源不斷地擁向順昌,但是卻被劉錡的軍兵打敗了一次又一次。最後,金兀朮親自帶領十多萬大軍來援救,雙方的兵力懸殊非常大。秦檜為高宗起草詔書,命令劉收兵。劉錡卻堅強地頂住了,他不斷地激勵部下,要與金軍決一死戰。全軍兵士在劉錡的指揮下,立刻動手修築了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準備與敵人大幹一場。當天晚上 ,他們趁著月黑風高 ,把離城三十里的砂窩駐守軍——漢奸韓常率領的一支部隊,徹底打垮了。這事激怒了金兀朮,他立刻派番將龍虎大王,率領三萬人 馬來攻打順昌城。
智勇雙全的劉錡,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指揮才能,將龍虎大王的三萬番兵殺得屍橫遍野,幸運沒死的還不到三千人。
金兀朮一看,一開始就吃了大敗仗,他不敢再攻城,只好灰溜溜地逃回開封。
劉錡統率的是當年威震太行的八字軍,全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士氣高昂,順昌一戰,是繼和尚原和仙人關兩次戰役之後,宋朝的第三次大捷,英勇的八字軍創造了在平原地區大破金軍的奇蹟。至此,兀朮的攻勢已被擊垮。
此時,岳飛在鄂州駐軍,看到金軍一再地被劉錡打敗,發現這些金兵事實上只是看似強大,實際上卻不堪一擊,這就更加增強了他的信心。他馬上上書給高宗,將戰況告訴了高宋,請求高宗讓他帶兵北伐,趁此機會把金兵趕出國土,好收復中原,高宋看了岳飛的報告,覺得岳飛說得不錯,就同意了,並且進封岳飛為“少保 ”,並加援河南北諸縣招討史的官職,把岳飛的權力又擴大了不少。
金兀朮在順昌城戰敗後,率兵和龍虎大王疾速地退回開封府,在潁昌、淮寧、應天府三地派大軍駐守,並且以這三府作為開封的前衛,開封作為這三府的後盾,以圖決一死戰,來個魚死網破。
根據密探探到的情報,岳飛決定主力軍的第一步戰略目標,是掃蕩開封的外圍。
岳飛派張憲、姚政率兵抵達光州,往順昌府快速前進,解了順昌之圍後,又指揮軍隊向西北方向進發。岳家軍英勇善戰,不久就擊破了敵軍,將蔡州攻下了。
接著牛皋也帶兵出戰,很快地就擊敗了京西路的金軍,牛皋率領的軍隊勢如破竹,攻克了好幾個地方後,又帶兵返回,與岳飛的大部隊匯合在一起。
在獲得一系列的勝利之後,岳家軍重新整頓了軍隊,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勢。
岳飛最得力的部將、能征善戰的張憲依然是第一個出兵。他指揮軍隊,在離潁昌府四十里的地方,同金朝的韓常軍對陣。宋軍士氣高昂,將金兵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張憲指揮大軍,乘勝追擊,在第二天就奪取了府城。
不久,宋軍又占領了淮寧府城,並活捉了許多金兵,繳獲了大批的戰馬和武器。這樣,金軍為保護開封府所設的三個戰略據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岳家軍拔掉了兩個。
而其他各路軍隊,也屢戰屢勝,張憲帶領軍隊收復了開封以南的地區,戰果非常輝煌,而另一支岳家軍在王貴的指揮下,攻取了開封以西的地區。
中軍副統制郝X統領軍馬,直向西京而去,在離 洛陽城60里外紮營。金朝河南知府李成手下有七千多“番人 ”,三千多食糧軍,五千多匹精良的戰馬。宋軍到後,李成發出幾千騎兵向宋軍挑戰。郝X命令將官與李成的軍隊作戰,給了敵人迎頭痛擊,並且乘勝追擊,將敵兵逐趕到洛陽城下,郝X在後面擂鼓助威,並率領金軍一同追擊,李成嚇得肝膽俱裂,害怕得連夜棄城逃跑,城裡的敵兵也紛紛舉手投降。第二天,岳家軍就順利地光復了西京。
許多和岳飛沒有直接聯繫的起義者,也樹著“岳家軍”的旗號,頻繁地對敵作戰。紹興九年夏,一支“岳家軍”進襲東平府。府官親自帶兵作戰,雙方相 持數天後,這支隊伍才停止進攻,然後乘船離開了。淮陽也出現了一支“岳家軍 ”,他們猛烈地圍攻城壘,搭著梯子,踏上城頭作戰,城裡的兵士幾乎支撐不住了,後來金軍的援軍到達後,才保住了這座城。
這些鬥爭,增強了北方人民抗金的信心,北方人民滿心期待著岳飛的第四次北伐,期待著南宋朝廷派兵救民於水火之中。
再說南宋朝廷,當金軍毀盟大舉入侵的消息傳到朝廷時,高宗、秦檜等人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高宗連連下達詔令,令各個守邊大將領兵趕往京城,保護皇上。當兀朮率領的東路軍圍攻順昌城(今安徽阜陽)時,高宗急得坐立不安,在十多天的時間內,接連給岳飛發了六封詔書,催促岳飛立即率兵作戰。為了令岳飛早日發兵,高宗說盡了好話,既誇讚岳飛具有三國時期關羽、張飛的忠義和智勇雙全,又許諾勝利後要加倍地給岳飛封官進爵,要岳飛乘這個機會,共圖中興大計。
北伐一直是岳飛最大的心愿,為此,岳飛暗地裡作了許多周密的部署,只等著一有機會,就發兵收復失地,驅逐金人。為了這一天,岳飛已經盼了十幾年,即使高宗不作任何的許諾,岳飛也會全力以赴,好好地利用這個重新收拾舊山河的機會。
早在宋金使者頻繁往來,進行議和交易期間,岳 飛就預見到議和非常不可靠,金國必定會返過頭來進攻北宋。因此,他從未中斷過對金人的防備和為大舉北伐的各種準備工作。在和約簽訂之後,岳飛不顧高宗、秦檜的限制,在北方人民抗金最高潮的時機,堅持“聯結河朔”的方針,獲得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支持。由於早作謀劃,因此,當金軍撕毀和約大舉南下時,未等朝廷催師出兵,岳飛已經迅速地制定了抗金的部署。
在黃河北岸,岳飛命令李寶、孫彥率領忠義民兵沿著黃河向東行,進入興仁府 (今山東荷澤、定陶一帶),在開封東面牽制金軍。然後又派統制官梁興 、邊俊、李喜等渡過黃河,入太行山區,聯絡河東忠義民兵,與河東、河北忠義民兵豪傑構成“犄角”陣勢。
在接到高宗東援淮西、西援關陝御札後,岳飛立即派潼軍統制軍馬吳琦攻入陝川,在中條山集合忠義民兵,接應援軍“掩殺金賊,收得州縣 ”。接著又派最得力的部將張憲、姚政東援劉錡,派武糾帶一支正規軍馬西援陝川的郭浩。
主力挺進部隊由中軍統制王貴、牛皋、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楊成等率領,分別經略洛陽、汝州、潁昌、陳州、光州等地,伺機攻克東京(今河南開封)。岳飛親自率領一軍為帥府,統領各部,指揮北伐,俯瞰中原,伺機渡河,收復兩河失地。
除了出征北伐外,岳飛還部署了襄陽防區的留守,分兵池州,加強了長江中游的防禦。各路作戰部署都安排妥當之後,岳飛率領帥府從鄂州開拔,揮師直搗中原。
金兵舉兵入侵河南時,秦檜派在河南地區的那些地方官,一個個都嚇得屁滾尿流,毫無抵抗的能力。其中東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還沒有開始作戰就已經主動投降了,西京留守李利用聽說金兵來了,就棄了城,帶著家室一溜煙地逃跑了。這樣,在議和中高宗用非常屈辱的條件才換回來的河南各地,很快地又落到金軍手中去了。
這時,宋朝派名將劉錡帶著部隊,到東京去擔任副留守。紹興十年五月,他經過京西路的順昌府,得到了金軍南侵的急報。五六月間,金軍源源不斷地擁向順昌,但是卻被劉錡的軍兵打敗了一次又一次。最後,金兀朮親自帶領十多萬大軍來援救,雙方的兵力懸殊非常大。秦檜為高宗起草詔書,命令劉收兵。劉錡卻堅強地頂住了,他不斷地激勵部下,要與金軍決一死戰。全軍兵士在劉錡的指揮下,立刻動手修築了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準備與敵人大幹一場。當天晚上 ,他們趁著月黑風高 ,把離城三十里的砂窩駐守軍——漢奸韓常率領的一支部隊,徹底打垮了。這事激怒了金兀朮,他立刻派番將龍虎大王,率領三萬人 馬來攻打順昌城。
智勇雙全的劉錡,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指揮才能,將龍虎大王的三萬番兵殺得屍橫遍野,幸運沒死的還不到三千人。
金兀朮一看,一開始就吃了大敗仗,他不敢再攻城,只好灰溜溜地逃回開封。
劉錡統率的是當年威震太行的八字軍,全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士氣高昂,順昌一戰,是繼和尚原和仙人關兩次戰役之後,宋朝的第三次大捷,英勇的八字軍創造了在平原地區大破金軍的奇蹟。至此,兀朮的攻勢已被擊垮。
此時,岳飛在鄂州駐軍,看到金軍一再地被劉錡打敗,發現這些金兵事實上只是看似強大,實際上卻不堪一擊,這就更加增強了他的信心。他馬上上書給高宗,將戰況告訴了高宋,請求高宗讓他帶兵北伐,趁此機會把金兵趕出國土,好收復中原,高宋看了岳飛的報告,覺得岳飛說得不錯,就同意了,並且進封岳飛為“少保 ”,並加援河南北諸縣招討史的官職,把岳飛的權力又擴大了不少。
金兀朮在順昌城戰敗後,率兵和龍虎大王疾速地退回開封府,在潁昌、淮寧、應天府三地派大軍駐守,並且以這三府作為開封的前衛,開封作為這三府的後盾,以圖決一死戰,來個魚死網破。
根據密探探到的情報,岳飛決定主力軍的第一步戰略目標,是掃蕩開封的外圍。
岳飛派張憲、姚政率兵抵達光州,往順昌府快速前進,解了順昌之圍後,又指揮軍隊向西北方向進發。岳家軍英勇善戰,不久就擊破了敵軍,將蔡州攻下了。
接著牛皋也帶兵出戰,很快地就擊敗了京西路的金軍,牛皋率領的軍隊勢如破竹,攻克了好幾個地方後,又帶兵返回,與岳飛的大部隊匯合在一起。
在獲得一系列的勝利之後,岳家軍重新整頓了軍隊,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勢。
岳飛最得力的部將、能征善戰的張憲依然是第一個出兵。他指揮軍隊,在離潁昌府四十里的地方,同金朝的韓常軍對陣。宋軍士氣高昂,將金兵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張憲指揮大軍,乘勝追擊,在第二天就奪取了府城。
不久,宋軍又占領了淮寧府城,並活捉了許多金兵,繳獲了大批的戰馬和武器。這樣,金軍為保護開封府所設的三個戰略據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岳家軍拔掉了兩個。
而其他各路軍隊,也屢戰屢勝,張憲帶領軍隊收復了開封以南的地區,戰果非常輝煌,而另一支岳家軍在王貴的指揮下,攻取了開封以西的地區。
中軍副統制郝X統領軍馬,直向西京而去,在離 洛陽城60里外紮營。金朝河南知府李成手下有七千多“番人 ”,三千多食糧軍,五千多匹精良的戰馬。宋軍到後,李成發出幾千騎兵向宋軍挑戰。郝X命令將官與李成的軍隊作戰,給了敵人迎頭痛擊,並且乘勝追擊,將敵兵逐趕到洛陽城下,郝X在後面擂鼓助威,並率領金軍一同追擊,李成嚇得肝膽俱裂,害怕得連夜棄城逃跑,城裡的敵兵也紛紛舉手投降。第二天,岳家軍就順利地光復了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