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調整產業結構時,還應該注意調整產業的區域布局。關於這一點,可以看一下建國60年來的幾屆領導人的做法。先看毛主席時代:建設大三線,發展雲貴川、陝青甘、晉豫冀、鄂湘桂等內地省份,努力拓寬中國的戰略縱深,提高老少邊窮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增進民族情感和凝聚力。一旦與人開戰,根本不用擔心用砸壞家裡的罈罈罐罐。改革開放以後,一切都翻了過來,重點發展沿海區域,在富起了一部分人之後,也製造出了嚴重的區域收入差距,還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萬一發生戰爭,改革的成績將變為一堆瓦礫。這樣的狀況是很容易受人要挾的。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李登輝台獨鬧的厲害,北京絕對是有心武力解決這個問題的。可是,中國的經濟重心在沿海,在珠三角。一仗收台的代價是巨大的。為了扭轉被動局面,這才重新提出開發大西北,回到了當年建設大三線的老路上。

  當然,對於發展經濟而言,重視產業結構布局是必須的,但不是全部內容,還要有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做支撐,這樣,才能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工作的開心、放心。這些工作也都在有條不紊的展開,看報導大家應該有數。

  20多年來,一直在搞市場經濟,宣布企業家和企業管理的書特別多,以至於許多人認為企業家們好似天馬行空,一個個是多麼的不得了。其實不然。說老實話,做企業還真的沒有三篇文章,不然如果解釋李嘉誠、霍英東、王永慶、黃光裕這些首富們都沒有什麼學歷呢?其實不僅中國,外國也一樣,蓋茨、戴爾等人的學歷也很低。別看他們讀過大學,在他們所在的行業,他們都是低學歷者,不信到微軟西雅圖總部找找看,除了看門的保安恐怕沒人比蓋茨學歷更低了。那麼,做企業靠的是什麼呢?踏踏實實。本來就是一些簡單的事,只要你認真的一遍遍的重複做,必定會成功。有人可能會說,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企業都失敗了?道理也不難懂,簡單的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好的,更何況是重複做。企業管理真正的道道,不超過十句話百十個字,簡單的很。

  真正對企業發展有致命影響的,還在政策層面。比如前面提到的日本經濟遇上的情況,廣場協議被打擊之後,日本企業大都很受傷;近三年中歐美聯合算計日本,日本經濟自然在滑坡,這一切是松下幸之助之流無法扭轉的。再看中國,近幾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逐年增加:06年19家,07年22家,08年26家,09年43家,10年54家。為什麼中國企業發展的這麼迅猛?因為中國的全球戰略幫他們撐開了發展空間。舉兩個簡單的小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10年7月份,美國來拉歐盟制裁伊朗,伊朗馬上宣布了與中國的400億美元石油合同;接著美國以三分伊拉克嚇唬中東各國,沙特一下子買了美國600億美元的的軍火。試想,單憑企業之力,搞個百億級的定單,要多久?要多難?再比如,一個對華玩具業制裁,多少玩具企業倒閉?中國的一個房地產業做支柱的政策,十年時間造就了多少億萬富豪?這是王石他們有本事嗎?如果誰認為他們真是天神的話,過兩天看看在今年的國慶黃金周能賣多少房子就知道了(昨天剛剛出台的房價打壓政策把全中國所有地產商的銷售計劃全毀掉了)。

  正是因為政治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影響力,歐美國家的資本家們才會不擇手段的控制他們的政府,為自己撈好處。所以說,西方國家的政府,是資本家的,而中國的政府,是人民的。這就是最大的差距。

  附錄二:人民幣擴張大事記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次貸危機浮出水面,中國趁機開始了人民幣的全球擴張之路。

  2007年6月27日,財政部發行15500億元特別國債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組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

  2007年8月9日,北京暗示,如果華盛頓實施貿易制裁以迫使人民幣升值,它可能清算它大量持有的美國債券。

  2008年,中國與越南、尼泊爾、蒙古、俄羅斯和寮國等周邊8個國家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的結算協議。巴基斯坦、尼泊爾、越南、俄羅斯和蒙古等多個國家也通過立法,允許在出口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2008年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央行簽署的1800億元框架協議,

  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東協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

  2009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的2000億元正式協議。

  2009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央行簽署的800億元正式協議。

  2009年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與白俄羅斯央行簽署的200億元正式協議。

  200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印度尼西亞央行簽署的1000億元正式協議。

  2009年4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阿根廷央行簽署的700億元正式協議。

  2009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會共同制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並予以實施。

  2010年5月17日,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與大陸銀監會同意,將發行人民幣10億元(約合新台幣46.7億元)債券,成為在大陸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首家外商,並有助於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