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總有人拿著30年前中國人吃不好穿不好來攻擊毛主席,說他不會搞經濟。試想,一個不懂經濟的人,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社保體系?那些精英們到是懂經濟,會接軌,遵慣例,守規則,把中國已經建好的工業體系的最高端部分放棄了去大批進口外國貨,自己主動爬到產業鏈低端去被人奴役,還說什麼這是國際分工——人販子把你全家的女人拐到窯子裡去賣身這是不是國內分工?這還不算,還把一套好好的社保體系給砸爛了,把中國人折騰得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養不老、住不起房,死了買塊墓地都買不起!這也叫懂經濟?這是哪門子經濟?也許,這在他們眼裡不算什麼,他們的最高領理想是把中國徹底搞分裂了,自己好在洋大人的扶持下爬到人民頭上當主子。

  慶幸的是,胡溫沒有繼續按那一套走下去,而是重新使用毛主席當年搞經濟的那一套路子了:

  今年9月8日,國務院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在《決定》中明確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定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被圈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名單的有: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這是中國自03年以來的第三輪經濟結構調整,之前借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機會,大量從歐美國家引進先進技術,提升部分目前中國已發展產業的水平,並向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轉移一部分低端產業,同時全球海量收購資源。如果說之前的結構調整是在打基礎的話,那麼這一輪調整就是要大發展了。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進入大名單的七個產業,看一下輪輪經濟結構調整將對中華民族的明天產生怎樣的作用:

  1、環保節能:改革30年來,中國的環境污染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再不改善環境,我們的下一代將無法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同樣,如果不發展節能產業,中國人的生活水準如果達到美國的水平,那全世界的資源都不夠中國人自己用的(這也是胡哥上台以後就滿世界搶石油搶礦業的原因),那時為了爭奪資源,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的敵人,再次爆發世界大戰將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應該是北京把環保節能產業列在第一位的原因。

  2.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裝備製造業這個名詞是北京為了“和平崛起”專門發明的一個名詞,其實是指重工業和軍工產業。如果我們高喊發展軍工產業,不利於團結那些跟中國有領土爭端問題的國家,也會給某些人落下鼓譟中國威脅軍事論的口實,所以,我們不發展軍工產業,我們只發展裝備製造業。這個產業包括各種工業母機(如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等等),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如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等等),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資源開採設備、大型電力成套設備、高鐵、輸水輸氣等等),還有就是大型的軍工項目,比如北斗、天宮、四代戰機、新型核潛艇等等。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應該改一下:裝備製造業落後就要挨打。前面把環保節能列在第一位,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活下去,現在把高端裝備製造業列在第二位,是為了今天的我們能活的下去、不受人欺負;

  3、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這四個產業都是新興產業,也是新的全球經濟增長點,中國與西方國家在這幾個產業的差距不大,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如果集中力量發展的話,更容易實現超越,也有利於中國在這一輪的科技革命中站在前頭。

  4、新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把汽車行業列進來,其實是在亡羊補牢。十多年前,房地產和汽車兩個行業被搞成了支柱,十多年後,房產支柱把中國人折騰的買不起房子、貧富差距超大,沒辦法,現在開始打房價,砍支柱。其實,汽車做支柱的麻煩也不小,只不過現在表現還不明顯。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沒有一個國家敢把汽車做成經濟支柱的。這是為什麼?燒油太多,資源供應跟不上!中國這麼多人口,如果象美國人那樣開汽車,那全世界的汽油都不夠中國人自己燒的。如果當初沒有大力扶持這個產業也就算了,現在已經扶起來了,產能巨大,就業人口又多,一個房地產支柱還沒砍倒再砍汽車這根柱子,中國經濟非崩潰了不行,又不能等房地產業收拾完了再它,那樣10年時間又浪費掉了。所以,北京出了這麼一招,把汽車的動力源改了,不再燒油,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是能源這個瓶頸卡著,汽車行業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還是非常巨大的,這麼一改之後,也就變被動為有利了。而且,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和西方同樣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有利於中國趕超超西方國家。這也是胡溫的高明之處。

  對比三輪結構調整可以發現:第一輪是最被動的,利用處部壓力(提高匯率)來調整產業結構的;第二輪則抓住了歐美深陷危機之中的機會,逼他們交出技術;第三輪結構調整是完全主動的,這一輪結構調整採用的是財政、稅收、金融政策和行政手段進行的。比如稅收減免、貸款優惠、財政補貼甚至獎金鼓勵等。結構調整方法由被動轉為主動,也是胡溫真正掌控了國內局面的表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