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問這些“社司”跟“村長、里正、保甲、村委會”什麼的有啥不同?呃,其實都是歷代的村民自治組織,人員也很可能重合,不過以“社司”的名義舉行管理的活動,目的、範圍明確,比如“渠人社”只管建護分配灌溉渠水;“喪葬社”是社員們誰家死了人,別人要幫助辦喪事;“女人社”則是只限農村女性參加的互助共事團體。但是,這些活動中影響力最大、社員們也最重視的,就是“社日”了。

  您再看一眼手中的“轉帖”,記住過社日那天集合的時間地點,然後在紙上自己名字旁邊畫個圈點,表示已經收到通知,這就穿外衣出門去給下一家送“轉帖”吧。走出門您就發現了,雖然離目前規定的“社日”還有幾天,但村里已經開始烹豬宰雞、搬運酒食、裁剪衣飾,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地開始做準備啦。

  跟其他節日不同的是,“社日”的具體日期經常變化,大體來說是二月份舉行“春社”來祈豐年,八月份舉行“秋社”來慶收穫。唐朝曾經要求在這兩個月的“上戊日”(每月上旬的戊日)來全國統一過節,但官方的規定自己都變來變去,而各地的各社司也會根據自身條件限制來臨時決定“社日”日期,所以才需要“轉帖”通知嘛。

  “社日”主要有兩大項活動:一是祭祀“社神”和“稷神”,二是祭祀以後的娛樂歌舞飲宴活動。您別心急,我們慢慢來體驗。

  祭祀活動一般會在村鎮裡的專門場地來舉行,這場地里要有兩位神仙的“神樹”(可以理解為後世的“牌位”“神主”)。離著社日還有一天,就得有人來打掃祭祀場所、挖坑準備掩埋祭品、安排祭祀者和儀式用品的位置,同時主持和參加祭祀的主要人員要提前齋戒沐浴、修整身心。

  到了社日這天,凌晨的時候,相關人員就要把祭品牲畜宰殺烹飪好,放在各自的祭祀器具當中。主事人在“神樹”下面設祭“社神”的席位,在“神樹”西邊設祭“稷神”的席位,都是朝北的。

  天亮以後,“社司”的最高主管“社正”,帶著社員們進來啦。他們帶著水器酒杯等器物,設在二位大神祭席的北邊。開始祭祀,順序是先祭社神,再祭稷神,往酒杯里倒滿酒,倒在神前土地上讓它滲入,主持人念頌祈望豐收、感謝神佑的祝詞,大家一起跪拜磕頭等。

  給二位大神祭完酒,“社正”自己也按照程序喝一杯“福酒”,把酒杯還回去,大家磕頭。最後一個步驟是掩埋祭品,把上供的肉食埋在預先挖好的坑裡,請二位大神享用。這算是完成了“祭祀”這一環節。

  唐朝人普遍迷信,大多相信這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完全取決於“社稷”二位大神肯不肯施恩,所以村民祭祀他們時還是誠心嚴肅的。但是大家期盼過“社日”主要可不是為了朝神主磕頭,有那年輕心急的,沒等埋完祭品,已經躍躍欲試地想衝上街了,而街上也果然不負眾望地響起了鑼鼓簫笛聲,“賽神”開始啦!

  這種“賽神”活動,跟在我國不少農村地區至今還舉行著的“廟會”“巡像”差不多,是把神佛塑像或神主裝上彩車,在村內鎮外大街小巷巡行。彩車用寶蓋幡幢裝飾,前後舞獅舞龍、踩蹺奏樂,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咚咚咚的強烈鼓點震撼著人們的心緒,撩撥著鄉民的情緒,即使不是文娛表演團隊成員,人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鼓點跺腳、鼓掌、踏歌起舞。您看您旁邊的美女,毫不扭捏地伸臂過來了,您也別害羞了,抓住兩邊人的胳膊,臂連臂,腿並腿,一起跳起簡單舞步吧!

  “陵陽百姓將何福,社舞村歌又一年”[注56],就這樣,“社日”的鄉村,歡樂情緒迅速瀰漫,整個變成了一個巨型歌舞場。平時生活節奏緩慢枯燥的農民們,在這一天盡情釋放自己,會唱歌的、會跳舞的、會吹拉彈唱的,只要能弄出響動,都紛紛加入遊玩娛樂大軍的行列。他們穿上色彩鮮艷的衣服,抬出家裡準備好的供食,邊拜神邊遊玩,整個白天都這樣度過了。黃昏以後,人們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公共場地,把酒開宴,跟社稷之神一起享受新宰殺的肉食,大快朵頤。

  農村生活清苦,平時能吃到油水的機會不多,更何況是如此痛快地吃肉呢。至於喝酒,很多地方都有“釀酒迎新社”[注57]的習俗,專門為了過“社日”而特意釀酒,讓人們在這一天敞開喝個夠。“酒熟送迎便,村村慶有年”[注58],鄉民們聊著播種收成、打穀碾麥、蓋房娶親、家長里短,議論著今年社日哪支鑼鼓隊點子正,哪家百戲藝人耍得好,越說越高興,酒也越喝越上勁。雖然當時沒有高酒精度的白酒,鄉人一般只能喝到自家釀熟的米酒,但等到宴席結束,“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估計您這時候也是腳步歪斜、一路走著一路扶持著高歌歡唱,披星戴月地笑鬧著回家了。

  正因為喜樂氣氛如此濃厚,所以雖然城裡也有“社日”,但很多人都願意在這一天下鄉,到農村來過節。朝廷對於民間舉行“祭社”是積極支持鼓勵的,因為這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不同層次的官方會出面組織社日祭社活動,皇帝還經常在社日裡賜予大臣美酒、脯臘、海味、油麵、粳米、藥飲、酒、蒸餅、糫餅等物。縣社以上的社祭通常由政府官員出面主持並由官方出資,縣以下村鎮裡舉辦“社日”活動的花費,大多是“社員”們均攤公出,有些“社司”平時就注意積蓄,會存儲一些物資,用來應付各種支出,也包括“社日”的開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