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高冷酷地點點頭,道:“我可沒看到什麼當朝丞相,在我眼中只有一個蓄意謀反的罪犯。”

  獄卒們這才勇氣倍增,開始有條不紊地給李斯用刑。在這方面,獄卒們都是地道的行家。他們知道如何血腥,如何殘忍,如何讓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李斯被吊在半空,全身赤裸,前後左右四名獄卒手執皮鞭合圍著他,對他輪流實施著鞭打。

  什麼天理,什麼王法,什麼人性,都已被遮蔽在黑暗之中,擯棄在監獄之外。此時此刻不會有人來在乎李斯的冤屈,也不會有人來分擔李斯的痛楚。而一旦脫去權力的甲冑,李斯也只是一介凡夫而已。他照樣會流血,照樣會慘叫。

  每一鞭都結結實實地抽打在李斯的身上,所到之處即刻皮開肉綻。

  李斯年近七十,垂垂老矣,怎能經受得住這樣的酷刑?百鞭之後,已是血肉模糊,昏死過去。

  等到李斯醒來,看著自己滿身傷口,稍一動彈便痛不欲生,不由淚如雨下。士可殺不可辱,他本可以像馮去疾和馮劫二人那樣一死了之,但他不甘心。他自負辯才,只要給他一支筆,他就可以撬動胡亥的心,讓胡亥醒悟過來:最應該信任的人,不是趙高,而是他李斯。

  獄吏倒也通融,聽到李斯的要求,很快便給他找來了筆和竹簡。李斯艱難地爬起,開始給胡亥上書。

  李斯每寫一個字,都要牽動傷口,讓他冷汗直冒,幾欲昏厥。

  這封上書,他是用血在寫,他是用命在寫。

  李斯寫了一整天,也才寫了不到三百字而已。其書曰:

  “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狹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遊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教,官鬥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願陛下察之!”

  和上次營救鄭國一樣,李斯這次也是正話反說,在書中歷數自己一生犯下的七宗罪,實則是力表自己為帝國立下的七大功勳,其情不可謂不悲,其心不可謂不哀。

  李斯將書交付獄吏,千叮嚀萬囑咐,道:“一定要轉交陛下,不可落入旁人之手。事成之後,保爾子孫富貴,世世榮華。”言畢,又含淚道,“李斯性命,帝國安危,盡在君手。慎之勉之!”

  獄吏答應著,轉身便將書交到了趙高手上。趙高看也不看,徑直投入爐火之中,道:“死囚安得上書!”

  竹簡燒罷,趙高見獄吏依然在一旁侍立,於是斥道:“李斯既然有力氣作書,想必也有力氣繼續受刑。還待著幹什麼,還不去給那老傢伙用刑,看他還能嘴硬多久。”

  【2.條件反射】

  李斯現在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從刑房到囚室,再從囚室到刑房。獄卒們懾於趙高的嚴命,用刑唯恐不狠,下手唯恐不重,非要打得李斯親口承認謀反不可。

  古羅馬人曾經說過:嚴刑之下,能忍痛者不吐實,不能忍痛者吐不實。蒙田亦云:刑訊不足考察真實,只可測驗堪忍。

  忍痛所以難,不僅難在生理上,更難在精神上。像李斯這樣意志力強大的人,對疼痛的忍耐能力應該說是遠遠高於常人的。但另一方面,他所接受的殘忍刑罰也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在一輪又一輪永無休止的重刑之下,李斯再也堅持不住。他屈服了,他承認了。而獄卒們渾不理會他身心的痛苦,猶然說著風涼話,道:“你早承認不就完了,何必平白遭這許多罪呢?”

  考諸史冊,李斯乃是中國歷史上被屈打成招的第一人。只是,這樣的紀錄對李斯來說,恥莫大焉;對帝國來說,也並不光榮。

  聞知李斯招供,趙高大喜,但他卻沒有急著向胡亥報告表功。按照帝國法律,終審權還是掌握在胡亥手上,李斯招供之後,胡亥必然派人前來覆審。如果李斯到時候突然翻供,拒不承認謀反,雖說李斯未必一定能因此而鹹魚翻身,但至少也將給趙高平添無數麻煩。

  所以,趙高必須徹底打消李斯翻供的念頭。於是,趙高按照條件反射的法則,對李斯進行了科學的調教。

  趙高找來一個門下賓客,命其假扮胡亥派來的御史,前去覆審李斯。假御史到得監獄,支開旁人,對李斯說道:“臣奉陛下之命前來,此間無人,丞相如有冤屈,盡可以實相告。”

  自從入獄以來,這是李斯聽到的第一句溫暖的、有人味的話。李斯激動得熱淚盈眶:胡亥終於派人來了。長久的刑罰已經讓李斯變得脆弱,變得輕信。他根本就沒有懷疑眼前這人的身份可能有假,而是將這人當作一根救命稻糙牢牢抓住,再也不肯放手。

  李斯執假御史之手,大哭道:“請君一定要轉告陛下,李斯是冤枉的,李斯是忠臣啊!”又細訴自己對帝國的功勳和赤誠。假御史並不留心去聽,只是偶爾嗯上一聲,聊作應付。

  假御史前腳離去,獄卒後腳進來,對李斯劈頭就是一頓亂棍,邊打邊訓斥道:“叫你膽敢翻供,叫你膽敢翻供!”

  李斯吃痛不過,只能抱頭求饒,道:“別再打了,我再也不翻供了。”

  趙高仍不放心,再派一個賓客假扮謁者,謊稱奉胡亥之命覆審李斯。李斯猶不醒悟,又在假謁者面前自訴冤枉。李斯激憤不已,淚盡而泣之以血。假謁者見狀心中惻然,卻也愛莫能助。

  假謁者一出,獄卒再次進來,對李斯又是一頓狠揍。

  就這樣,趙高先後派了近十撥人冒充胡亥的使者來試探李斯。李斯不辨真偽,每每翻供,自陳冤情。隨後照例要挨上一頓棍棒或鞭撻。

  像巴甫洛夫著名的實驗那樣,李斯也形成了這樣的條件反射:只要他一翻供,就必然要遭受毒打。他實在是不想再挨打了,他實在是寧願死。

  假作真來真亦假。等到胡亥真的派人前來覆審之時,李斯再也不敢相信眼前這人真是胡亥的使者,他只是一味地重複道:“我有罪,我欲反。”

  使者回報胡亥。胡亥不僅不會想到是趙高在暗中下了手腳,反而對趙高大讚道:“如無趙君,幾為丞相所賣。”

  不久之後,胡亥派往三川搜集李由通敵證據的使者也回到了咸陽。對李斯來說,使者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而這好消息和壞消息其實又是同一個消息——李由在前方英勇抗敵,雖寡不敵眾,卻也拒不投降,最終為項羽和劉邦的聯軍所破,死於曹參之手。

  老年喪子自然是再壞不過的消息。然而李由在前線頑強戰鬥,為國捐軀,堪稱帝國的英雄,關於他通敵的指控自然也就不攻自破。李由以他的壯烈犧牲證明了李斯全家的無罪,卻也算得上是好消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