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在這類寫作中,“時事”或“男女”主題是BBS里最容易呈現“灌水”式寫作。這兩類BBS里常常忽就高手雲集,忽又杳無俊傑。深究其快速、機智、魅力四射,一是因為狀態好——不是寫晉升職稱的論文,不是寫應酬、應景文字,不是寫邀功請賞的年終總結;二是因為環境好——它畢竟是在一個遮蔽的虛擬的情境中唇齒相依,親密接觸。一方面,即時交流的“談話方式”保證了必然會有肌膚相親般的快樂,一方面,遮蔽及虛擬又保證了如此肌膚相親的安全,並最大限度地約減了可以理解的文化羞澀……如此安全衛生,很容易使寫作者放心放鬆放肆,直至放浪。狀態的寬大,保證了智慧或狡黠可能像鯰魚般攪亂一池春水;而安全衛生的肌膚之娛又保證了真正的率興盡興,在那裡,“暢言”的風險已降至最低。這是一種類似於在水中發生的苟且——它註定只是一場偷歡而非洗禮。
至於那種將傳統寫作“平移”到網際網路上的寫作,至少目前還有些讓人頭疼——至少是偏頭疼。有些在傳統紙媒上屢遭挫敗的作者,在網際網路上變得意氣風發。那些艱澀的、冗長的、不僅定語漫長而且後綴無限的敘述思想萌芽、生長、糾纏、扭結的文字,在整體網際網路閱讀情境中,給人唐突怪異的觀感。它們仿佛昏燈暗影中一個風花雪月甫畢、口紅零落風塵女子一頭撞到羅丹思想者雕塑的足下。這個意向本身,已足以構成對人類理智的蓄意戲仿——和朋友爭論網民素質高低,結論是,說素質不如說狀態。就是說,就算是一個素質高高之人,在現有網際網路狀態中,除去預定機票、酒店、客房,查看股市行情之類繁多“務實”外,直接就奔帶有“警告”字樣的“.com”去了。這不是以嚴肅思考為基本前提的傳統寫作在網絡大海中的沉沒,而是它的尷尬和趔趄。就算不承認“文化不可交流”,你也得承認,很多時候,狀態很難融合。人性的這一面與人性的那一面常常相距霄壤。就像北京人寒冬時節去煦日薰風的海南:儘管短袖T恤沙灘涼鞋已然悉數更換,可心裡依舊掩藏著光禿禿的樹枝和凜凜寒風……
在如此情境中,所謂“短語式寫作”應運而生——在這種討巧的、諂媚的、破碎的、跳蕩不安的“語言方式”中,無論“口紅亂”者還是“偏頭疼”者們,不僅規避了自身的尷尬,而且也成功地應對著“眼球經濟”中所謂快速、明了、簡單的基本要求。
一位失戀(?)者寫:“親愛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後再說…… 有時候,不做改變不做解釋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我好比犯案的殺手,你是我遺留現場體溫猶存的兇器,我只有期望指紋快從你身上消失。”
——沒頭沒腦就這麼一段擱著。或者,它根本不是什麼失戀?而只不過是個故弄玄虛的“失戀秀”?
——沉穩,縝密,可同樣讓人不明不白。想再多知道、多探究、多了解、多測試,對不起,沒啦。可見無論“口紅亂了”或是“偏頭疼”,現實只能是加劇的“偏頭疼”——這幾乎會是網際網路時代寫作者難以躲避的永恆的瘟疫?
被蒙蔽的性和衰老new
羅傑·戈登斯 《欺騙時間》 上海科教出版社過度熱情的滑稽理論比空白更危險科學與現實世界向來關係密切——只是我們通常缺少有效的傳遞,嚴謹的介紹。談及科普著作,英國生殖生物學學者羅傑·戈登斯說:“性和衰老太重要了,……但它們沒有得到嚴肅認真的對待,所以在這本書中,我試圖揭開籠罩在上面的神秘面紗,希望這些基本問題還沒有被某些過度熱情的科學家的滑稽理論或一些趣聞軼事所蒙蔽”。
……在上述文字中,戈登斯教授談到了“過度熱情”——這一點尤其讓我心領神會。我一直相信,在這個世界上,至少百分之九十的糟糕事情是為心人所為……而所謂“好心人”,其實也就是“熱心人”……
並且,事實上被“蒙蔽”的,顯然不僅是“性”或“衰老”。尤其在一個正日益全面商業專制的語境中,被蒙蔽的還有更多。
細節就是上帝new
羅傑·卡羅琳 《學生探索百科全書》 學海出版社
時尚浮塵、情色贅肉、緋聞脂肪正風華正茂
作者為博物學家。他與眾多博物學家一起編撰的 “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後來成為“Discovery”的品牌讀物。
嚴格說,如果滿懷深刻的歷史意義偉大的現實意義之心,“敘事”稍許“宏大”,這其中的任何一冊,都很容易繁衍出煌煌萬言之巨。
以“博物學”為宗,全無套話、廢話、羅嗦話,單刀直入,扼要精闢,可謂本叢書最大特色。打比方說,穿梭在諸如地球、動物、歷史、科學之類宏大命題下的,是確切的數字,乾淨的常識,利利索索的背景交代、典故鉤沉,一丁點兒多餘脂肪、臃腫贅肉不要。是好活兒。
剛才,我曾不懷好意說到“宏大敘事”。我的本意並非和它過不去。我想說的其實是,在一個專為學生撰寫的“百科全書”中,我之所謂“確切”、“乾淨”、“利索”等文字品性,遠比宏大、深厚、豐潤、駁雜更重要。而在一個浮躁席捲一切的語境中,那些確切的“常識”,往往最先被忽略——與靖蓉戀、松霞戀、鋒菲戀相比,大象有五個腳趾、斑馬有一個中腳趾、白犀牛有三個腳趾,馴鹿有四個腳趾之類實在太過平常了。
至於那種將傳統寫作“平移”到網際網路上的寫作,至少目前還有些讓人頭疼——至少是偏頭疼。有些在傳統紙媒上屢遭挫敗的作者,在網際網路上變得意氣風發。那些艱澀的、冗長的、不僅定語漫長而且後綴無限的敘述思想萌芽、生長、糾纏、扭結的文字,在整體網際網路閱讀情境中,給人唐突怪異的觀感。它們仿佛昏燈暗影中一個風花雪月甫畢、口紅零落風塵女子一頭撞到羅丹思想者雕塑的足下。這個意向本身,已足以構成對人類理智的蓄意戲仿——和朋友爭論網民素質高低,結論是,說素質不如說狀態。就是說,就算是一個素質高高之人,在現有網際網路狀態中,除去預定機票、酒店、客房,查看股市行情之類繁多“務實”外,直接就奔帶有“警告”字樣的“.com”去了。這不是以嚴肅思考為基本前提的傳統寫作在網絡大海中的沉沒,而是它的尷尬和趔趄。就算不承認“文化不可交流”,你也得承認,很多時候,狀態很難融合。人性的這一面與人性的那一面常常相距霄壤。就像北京人寒冬時節去煦日薰風的海南:儘管短袖T恤沙灘涼鞋已然悉數更換,可心裡依舊掩藏著光禿禿的樹枝和凜凜寒風……
在如此情境中,所謂“短語式寫作”應運而生——在這種討巧的、諂媚的、破碎的、跳蕩不安的“語言方式”中,無論“口紅亂”者還是“偏頭疼”者們,不僅規避了自身的尷尬,而且也成功地應對著“眼球經濟”中所謂快速、明了、簡單的基本要求。
一位失戀(?)者寫:“親愛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後再說…… 有時候,不做改變不做解釋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我好比犯案的殺手,你是我遺留現場體溫猶存的兇器,我只有期望指紋快從你身上消失。”
——沒頭沒腦就這麼一段擱著。或者,它根本不是什麼失戀?而只不過是個故弄玄虛的“失戀秀”?
——沉穩,縝密,可同樣讓人不明不白。想再多知道、多探究、多了解、多測試,對不起,沒啦。可見無論“口紅亂了”或是“偏頭疼”,現實只能是加劇的“偏頭疼”——這幾乎會是網際網路時代寫作者難以躲避的永恆的瘟疫?
被蒙蔽的性和衰老new
羅傑·戈登斯 《欺騙時間》 上海科教出版社過度熱情的滑稽理論比空白更危險科學與現實世界向來關係密切——只是我們通常缺少有效的傳遞,嚴謹的介紹。談及科普著作,英國生殖生物學學者羅傑·戈登斯說:“性和衰老太重要了,……但它們沒有得到嚴肅認真的對待,所以在這本書中,我試圖揭開籠罩在上面的神秘面紗,希望這些基本問題還沒有被某些過度熱情的科學家的滑稽理論或一些趣聞軼事所蒙蔽”。
……在上述文字中,戈登斯教授談到了“過度熱情”——這一點尤其讓我心領神會。我一直相信,在這個世界上,至少百分之九十的糟糕事情是為心人所為……而所謂“好心人”,其實也就是“熱心人”……
並且,事實上被“蒙蔽”的,顯然不僅是“性”或“衰老”。尤其在一個正日益全面商業專制的語境中,被蒙蔽的還有更多。
細節就是上帝new
羅傑·卡羅琳 《學生探索百科全書》 學海出版社
時尚浮塵、情色贅肉、緋聞脂肪正風華正茂
作者為博物學家。他與眾多博物學家一起編撰的 “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後來成為“Discovery”的品牌讀物。
嚴格說,如果滿懷深刻的歷史意義偉大的現實意義之心,“敘事”稍許“宏大”,這其中的任何一冊,都很容易繁衍出煌煌萬言之巨。
以“博物學”為宗,全無套話、廢話、羅嗦話,單刀直入,扼要精闢,可謂本叢書最大特色。打比方說,穿梭在諸如地球、動物、歷史、科學之類宏大命題下的,是確切的數字,乾淨的常識,利利索索的背景交代、典故鉤沉,一丁點兒多餘脂肪、臃腫贅肉不要。是好活兒。
剛才,我曾不懷好意說到“宏大敘事”。我的本意並非和它過不去。我想說的其實是,在一個專為學生撰寫的“百科全書”中,我之所謂“確切”、“乾淨”、“利索”等文字品性,遠比宏大、深厚、豐潤、駁雜更重要。而在一個浮躁席捲一切的語境中,那些確切的“常識”,往往最先被忽略——與靖蓉戀、松霞戀、鋒菲戀相比,大象有五個腳趾、斑馬有一個中腳趾、白犀牛有三個腳趾,馴鹿有四個腳趾之類實在太過平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