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陳丹青:你一心想搞他媽藝術,就他媽一心去搞藝術,你要準備好在“痛苦中窮盡一生”,這是你的選擇,不然趕緊選擇別的事情,但做別的事情也會在“痛苦中窮盡一生”——以我的經驗,藝術會償報痛苦。
遊子:你認為美國是藝術天堂嗎?
陳丹青:是,因為在那個天堂里,藝術家可以說那是個地獄。
lf:有文章說你是一個“矛盾的雜多體”,你怎麼看?
陳丹青:我嫌自己不夠矛盾,不夠雜多。
guest7477547:陳老師,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很荒謬。
陳丹青:生命就是荒謬的。知道這一點,可能少一點荒謬。
遊子:你認為藝術真實嗎?
陳丹青:藝術是假的,它在騙你,但它比生活真實。
糊塗先生:我想在中國辦一所著名的現代化的藝術學院,但不知從何下手,很想藉此機會請陳先生指點指點。謝謝!
陳丹青:就叫“糊塗美術學院”好嗎?
遊子:你說你天天在搞假的東西嗎?
陳丹青:對呀,我用油畫畫一本書,其實那不過是油畫顏料。
豆子:你喜歡女人嗎?藝術家都喜歡。
陳丹青:喜歡,當然喜歡。
555:中國當代女國畫家,您最欣賞的是徐樂樂嗎?
陳丹青:我欣賞她,她很率真。她到一個展覽會,立刻彎下腰在價目標籤上數“個、十、百、千、萬”。數得很認真。她看見好畫會放聲大叫,好像有人打她。
tomfeitomfei:您對同性戀怎麼看?為什麼不喜歡男人?
陳丹青:當然喜歡,我有一大群男哥們兒。我在美國還有不少同性戀朋友,我幫他們設計同性戀酒吧,參加他們的大遊行。
liuchun:你為什麼不做一個職業藝術家?
陳丹青:二十年前我就做職業藝術家,比圓明園的哥們兒資歷深。
哲:你喜歡賈柯梅第的畫嗎?
陳丹青:他的雕塑好。他的素描看多了不喜歡。很容易學,那種素描,道理也很容易講。他是從塞尚那裡來的,塞尚多耐看,非常“生”。
555:記得90年代初,南藝曾有學生因畫毛澤東題材被開除,您怎麼不怕?
陳丹青:現在已經21世紀了。
su:您覺得鍾飈怎麼樣
陳丹青:喜歡,一開始就很喜歡。
cat:您覺得申玲怎麼樣?
陳丹青:申玲好玩。我見過她和她男人拌嘴,急哭了,又笑起來。
liuchun:丹青,你應該搬到宋莊去,和那幫小爺們兒喝酒、泡妞,我想你還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陳丹青:我酒量不行,喝點葡萄酒還行。紐約就是巨大的宋莊。
su:您從前,比如說從小就覺得自己很有美術天賦嗎?
陳丹青:對,我想我要做個畫家,很小就這樣想。我爸爸一直誇我畫得好。這很要緊,我們要夸一個孩子,不要老指責他。很多孩子從小就給罵傻了。
guest7477547:您喜歡20世紀的哪個哲學家?
陳丹青:本雅明,羅蘭·巴特,但他倆都不認為自己是哲學家。
11:您對現在美院的擴招有什麼看法?
陳丹青:會有報應的。
omfeitomfei:您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幅?
陳丹青:說不上來,現在最滿意的畫都是我十幾歲時畫的。不過我要是後來不畫那麼多畫,小時候的畫就毫無價值。
---------------
天性和才能是擋不住的(4)
---------------
su:我們這邊一聽說學純藝術就跟要自殺似的。
陳丹青:搞純藝術就是找死。死裡求生。
豆子:搞藝術的文憑重要嗎?為什麼用人單位會選擇文憑優先?
陳丹青:文憑是為了混飯,跟藝術有什麼關係?單位用人要文憑,因為單位的第一要義是平庸。文憑是平庸的保證。他們絕對不會要凡·高。
dazhi:你認為基礎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陳丹青:你得常識健全,常識健全就是基礎。素描不是基礎,現在的素描教學是反常識的。
tomfeitomfei:您說您最滿意的畫都是小時候畫的,您不覺得那個時候畫的內涵不夠?
陳丹青:它有另一種內涵。
555:請問您對前途充滿信心嗎?
陳丹青:能活下去就很好。
呵呵:如果讓你當官,願意嗎?
陳丹青:不要!太累了。“呵呵!”
dazhi:“常識”指的是……?您能講明確點嗎?
陳丹青:比方說,做一件事要有決心、耐心、恆心……
su:您認為素描不重要麼?
陳丹青:什麼都很重要,但你要說素描最重要,那就不對。一棵樹,你能說哪根樹枝,哪片樹葉最重要嗎?
guest:你在成名前有沒有嘗試過失敗的滋味?
陳丹青:我總是在嘗試失敗的滋味。我批評教育體制,開口就註定失敗。沒關係,失敗很好,你扛得住就好。
---------------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1)
---------------
這份報告是否收入在此,頗費躊躇,尤對本院及清華,深感不宜,更抱愧於當年出面邀請我任教的袁運甫、劉巨德、杜大愷三位老師——然人之去留,外界喜作揣測議論,以致訛傳,於公於私,均非妥善,不如既有其事,明白為好——報告書於10月遞交後,院方校方即予約談挽留,情辭懇切,而本研究室六位學生,尚待就學兩年余,於2007年才能悉數畢業,本人的教學名份與手續諸事,不可虛懸。經協商,近日與院方再續教學合約兩年,其間,繼續承擔本研究室教學及春秋兩季各系大課,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學,迄至2007年,遂願離職。僅此向院方校方的諒解與誠意,脫帽致謝。
諸位院領導大鑒:
我在學校任教的續簽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將屆期終。據合同規定,如一方有變動意向,應在到期前九十天知會對方。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結束我在本院的教學。
以下是對此決定的說明:
我之請辭,非關待遇問題,亦非人事相處的困擾,而是至今不能認同現行人文藝術教育體制。當我對體制背後的國情漸有更深的認知,最妥善的辦法,乃以主動退出為宜。
五年期間,我的教學處處被動而勉強,而光陰無情,業務荒廢,我亟盼回到畫架前獨自工作,繼續做個體藝術家。
我深知,這一決定出於我對體制的不適應,及不願適應。國家的進步在於:個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場。我的離去,將中止對教學造成的浪費。
目前,第四研究室兩位2001屆博士生剛畢業,尚有2002屆與2003屆在讀博士生各一名,2005年、2006年畢業。另外,今年招進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07年畢業。我的請辭,與這六名學生的學業有所衝突,如何解決,願在我退出的前提下,與領導協商可行方式,恪盡己任。
遊子:你認為美國是藝術天堂嗎?
陳丹青:是,因為在那個天堂里,藝術家可以說那是個地獄。
lf:有文章說你是一個“矛盾的雜多體”,你怎麼看?
陳丹青:我嫌自己不夠矛盾,不夠雜多。
guest7477547:陳老師,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很荒謬。
陳丹青:生命就是荒謬的。知道這一點,可能少一點荒謬。
遊子:你認為藝術真實嗎?
陳丹青:藝術是假的,它在騙你,但它比生活真實。
糊塗先生:我想在中國辦一所著名的現代化的藝術學院,但不知從何下手,很想藉此機會請陳先生指點指點。謝謝!
陳丹青:就叫“糊塗美術學院”好嗎?
遊子:你說你天天在搞假的東西嗎?
陳丹青:對呀,我用油畫畫一本書,其實那不過是油畫顏料。
豆子:你喜歡女人嗎?藝術家都喜歡。
陳丹青:喜歡,當然喜歡。
555:中國當代女國畫家,您最欣賞的是徐樂樂嗎?
陳丹青:我欣賞她,她很率真。她到一個展覽會,立刻彎下腰在價目標籤上數“個、十、百、千、萬”。數得很認真。她看見好畫會放聲大叫,好像有人打她。
tomfeitomfei:您對同性戀怎麼看?為什麼不喜歡男人?
陳丹青:當然喜歡,我有一大群男哥們兒。我在美國還有不少同性戀朋友,我幫他們設計同性戀酒吧,參加他們的大遊行。
liuchun:你為什麼不做一個職業藝術家?
陳丹青:二十年前我就做職業藝術家,比圓明園的哥們兒資歷深。
哲:你喜歡賈柯梅第的畫嗎?
陳丹青:他的雕塑好。他的素描看多了不喜歡。很容易學,那種素描,道理也很容易講。他是從塞尚那裡來的,塞尚多耐看,非常“生”。
555:記得90年代初,南藝曾有學生因畫毛澤東題材被開除,您怎麼不怕?
陳丹青:現在已經21世紀了。
su:您覺得鍾飈怎麼樣
陳丹青:喜歡,一開始就很喜歡。
cat:您覺得申玲怎麼樣?
陳丹青:申玲好玩。我見過她和她男人拌嘴,急哭了,又笑起來。
liuchun:丹青,你應該搬到宋莊去,和那幫小爺們兒喝酒、泡妞,我想你還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陳丹青:我酒量不行,喝點葡萄酒還行。紐約就是巨大的宋莊。
su:您從前,比如說從小就覺得自己很有美術天賦嗎?
陳丹青:對,我想我要做個畫家,很小就這樣想。我爸爸一直誇我畫得好。這很要緊,我們要夸一個孩子,不要老指責他。很多孩子從小就給罵傻了。
guest7477547:您喜歡20世紀的哪個哲學家?
陳丹青:本雅明,羅蘭·巴特,但他倆都不認為自己是哲學家。
11:您對現在美院的擴招有什麼看法?
陳丹青:會有報應的。
omfeitomfei:您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幅?
陳丹青:說不上來,現在最滿意的畫都是我十幾歲時畫的。不過我要是後來不畫那麼多畫,小時候的畫就毫無價值。
---------------
天性和才能是擋不住的(4)
---------------
su:我們這邊一聽說學純藝術就跟要自殺似的。
陳丹青:搞純藝術就是找死。死裡求生。
豆子:搞藝術的文憑重要嗎?為什麼用人單位會選擇文憑優先?
陳丹青:文憑是為了混飯,跟藝術有什麼關係?單位用人要文憑,因為單位的第一要義是平庸。文憑是平庸的保證。他們絕對不會要凡·高。
dazhi:你認為基礎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陳丹青:你得常識健全,常識健全就是基礎。素描不是基礎,現在的素描教學是反常識的。
tomfeitomfei:您說您最滿意的畫都是小時候畫的,您不覺得那個時候畫的內涵不夠?
陳丹青:它有另一種內涵。
555:請問您對前途充滿信心嗎?
陳丹青:能活下去就很好。
呵呵:如果讓你當官,願意嗎?
陳丹青:不要!太累了。“呵呵!”
dazhi:“常識”指的是……?您能講明確點嗎?
陳丹青:比方說,做一件事要有決心、耐心、恆心……
su:您認為素描不重要麼?
陳丹青:什麼都很重要,但你要說素描最重要,那就不對。一棵樹,你能說哪根樹枝,哪片樹葉最重要嗎?
guest:你在成名前有沒有嘗試過失敗的滋味?
陳丹青:我總是在嘗試失敗的滋味。我批評教育體制,開口就註定失敗。沒關係,失敗很好,你扛得住就好。
---------------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1)
---------------
這份報告是否收入在此,頗費躊躇,尤對本院及清華,深感不宜,更抱愧於當年出面邀請我任教的袁運甫、劉巨德、杜大愷三位老師——然人之去留,外界喜作揣測議論,以致訛傳,於公於私,均非妥善,不如既有其事,明白為好——報告書於10月遞交後,院方校方即予約談挽留,情辭懇切,而本研究室六位學生,尚待就學兩年余,於2007年才能悉數畢業,本人的教學名份與手續諸事,不可虛懸。經協商,近日與院方再續教學合約兩年,其間,繼續承擔本研究室教學及春秋兩季各系大課,不再招生,不再兼本科教學,迄至2007年,遂願離職。僅此向院方校方的諒解與誠意,脫帽致謝。
諸位院領導大鑒:
我在學校任教的續簽合同(2002年—2005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將屆期終。據合同規定,如一方有變動意向,應在到期前九十天知會對方。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結束我在本院的教學。
以下是對此決定的說明:
我之請辭,非關待遇問題,亦非人事相處的困擾,而是至今不能認同現行人文藝術教育體制。當我對體制背後的國情漸有更深的認知,最妥善的辦法,乃以主動退出為宜。
五年期間,我的教學處處被動而勉強,而光陰無情,業務荒廢,我亟盼回到畫架前獨自工作,繼續做個體藝術家。
我深知,這一決定出於我對體制的不適應,及不願適應。國家的進步在於:個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場。我的離去,將中止對教學造成的浪費。
目前,第四研究室兩位2001屆博士生剛畢業,尚有2002屆與2003屆在讀博士生各一名,2005年、2006年畢業。另外,今年招進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07年畢業。我的請辭,與這六名學生的學業有所衝突,如何解決,願在我退出的前提下,與領導協商可行方式,恪盡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