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中南海西花廳總理家客廳時,尊敬的鄧大姐迎上來說:「啊呀!你們怎麼遲到了呢?總理從來不等人的,但是他今天一定要等你。飯菜已備好。」我們四人在客廳里吃飯,一開始,總理走近餐桌就拿起酒杯對我說:「多年來,你為黨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總理放下酒杯又說:「身為都督夫人,拋棄榮華,單槍匹馬,參加革命真難得。」此時,國瑛女插嘴:「總理曾問過我,你媽媽健康怎樣?總理還說一個人革命不容易,一個女人革命更不容易。一個女人要做成功一件事(指錦江等)就更難了。那天,我還隨總理一道去劃了船。」大家笑了。我和總理在飯間交談,其中談到我想辦旅遊事業。我說:「日本、瑞士每年旅遊收入,占國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日本風景區人力加工的不少,我國天然風景比比皆是,稍加整修便行。這是一項一本萬利的事業。」總理很贊成。但認為剛解放,時間早了些。我們又交談了些別的事。飯後,總理和我們都去懷仁堂看了戲。總理的親切交談給我們鼓勵很大!

  我特從上海帶來贈奉總理的幾件禮物——1X3(寸)最好的雞血紅圖章一對、銀器食具六大件。總理全部收後歸公了。總理廉潔、一絲不苟的情操,令人敬佩萬分!

  總理啊!向您致崇高的敬禮!你為國、為民、為黨的事業犧牲自己,作出了偉大無比的貢獻。人民怎能沒有您?您走得悲壯。我筆至此,能不淚下!

  二、楊虎離婚、復婚

  約在1953年春末,我從上海來北京,住國瑛女禮士胡同家。國瑛女對我說:

  「我應該常去楊虎家看看,也想知道他的身體怎麼樣?可我哪有這麼多時間。媽媽您來了,正好,您去他家住幾天看看。他家裡很舒服,有人照顧您。媽媽您去住他家裡,他一定很歡迎的。」

  我住楊虎家一星期,見楊虎來往人依然是些舊交,氣氛還是老一套。楊虎接受我的建議——多看看《毛澤東選集》。每天上午,他在走廊上很認真地翻看,情緒也不錯。唯他老婆陶聖安不滿現狀,天天鬧著要和楊虎離婚,嫌楊虎待遇(部長級)雖好,而無職位,年紀大了,解放了,等等理由。楊虎不同意。陶聖安遂一再懇求我說服楊虎。我和王寄一同志商談後,由我和楊虎談談。我對楊虎說:「解放了,陶聖安既然不願和你再做夫妻,年輕女人應該讓她去找尋合適的對象,你也該物色一位賢德的老伴侍候。這樣,你倆各得其所。」經我多次勸說,最後楊虎接受了我的建議,與陶聖安離了婚。離婚證書上,我和王寄一是證人。

  陶聖安離婚後居住天津。次年春,王寄一來上海告訴我,陶聖安又再三要和楊虎復婚,楊虎正有人介紹某人快要成功了,現在看來陶聖安會占上風。我聽而吃驚,我和王寄一認為:天津過去稱小上海,同樣是五花八門。很可能是陶聖安和壞人勾結在一起了。她拼命要和楊虎離婚,時間僅一年多又要復婚,不是好事。我為挽救楊虎起見,立刻提筆寫信說:「……陶聖安再三要求離婚,時間不久,又要求復婚,其中必有陰謀,千萬勿上當。中共中央認為你對革命、解放上海有過貢獻,不追舊惡,待遇頗高,千萬不要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盼多學習,思想要跟形勢走。」我曉以得失、利害。此信是王寄一回京親自送去的。但楊虎始終未回隻字,終於和陶聖安復了婚。

  三、楊虎自投羅網

  1955年開展肅反運動。6月底,我從青島療養院出來,到北京探親,住北京東城東總布胡同十九號國璋女兒家。我到的次日(7月2日)吳克堅同志(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副秘書長)來國璋處,態度冷靜的對我說:「你來得正好,由你出面請楊虎夫婦吃飯。」我說:「你怎麼不自己出面請呢?」「去過三次電話,他不去。」我察覺吳克堅神色異常。吳克堅是領導幹部,在解放戰爭中,他曾一度領導楊虎工作過,為何三請楊虎都不去。聯想到楊虎和陶聖安復婚事。我問吳克堅是否楊虎出事了,吳克堅說原想和他好好談談未成。於是吳克堅想了一個辦法,叫我做。他有事急忙走了。次日開始,我按照吳克堅指示辦了。即在5日請楊虎夫婦在頤和園吃午飯,大家一起談談,但楊虎未到。當天晚飯後,正是傾盆大雨,一位蒙面黑衣人突然進門,把我嚇了一跳。正要問:「你是什麼人?」他站在門內,把雨衣脫去說:「吳秘書長叫我來,請您明天到他家去有話說。」次日午飯後我去吳家。吳克堅告訴我:

  「楊虎被捕了。」後知,楊虎被捕原因:夫婦倆復婚後就進行叛變活動。陶聖安和楊虎離婚後,在天津勾結特務作楊虎工作,搞反革命活動。陶在天津和日偽時任北京市長大漢奸潘毓桂之子潘鐵鏵醫生夫婦,交往密切。潘醫生的老婆是日本人。楊虎借她回日本探親的機會,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托她帶出國。她到深圳受檢查時,因害怕交出了信。經調查屬實,而且楊虎家藏有武器。吳克堅原想請他吃飯時,開導說服他,哪知三請不去。

  楊虎被捕後,不久患胃病,政府特別優待他,轉送醫院治療,後在醫院病故。

  在楊虎住院治病時期,范紹曾(解放前是四川軍長,解放後任鄭州體委副主任)曾來家告訴我:「我去醫院看過楊大哥兩次,勸他寫份檢討就完事。他怎麼也不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