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這些孩子早已大學畢業,在國家各部門分別擔任各種工作:

  夏顯達 62歲 專業:土木工程、計算機。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52年畢業,高級工程師,已退休。

  夏顯揚 59歲 專業:汽車保修機械。西安交大1957年畢業,高級工程師。現任交通部成都保修機械廠總工程師。

  夏顯瑛 57歲 專業:中學物理。四川師範學院1959年畢業,高級教師。現退休。

  夏顯傑 55歲 專業:汽車電氣、機電。重慶大學1961年畢業,高級工程師。

  現任成都汽車製造廠副總工程師。

  夏顯斌 54歲 專業:中學數學。重慶師範專科學校1961年畢業,高級教師。

  現任成都39中學教導主任。

  夏顯謨 52歲 專業:建築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1966年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現任雲南工學院建築系系主任。

  夏顯華 49歲 專業:醫務。成都四中1965年高中畢業,主治醫師。現任鐵道部電化局建築處醫務室大夫。

  他們都已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達到我當初幫助的目的,暗自心悅。七個孩子都誠摯地尊敬我。顯華愛人於永梅,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送給我吃。夏述禹亦很敬重我。有年他八十歲生日,我送他一件羊毛衣,他在席間站起來,邊揭開衣服邊高興地向孩子們笑著說:「這是母親給我的。」他的二兒顯揚暗笑爸爸偌大年紀像孩子一樣的高興。

  下面是夏述禹給我的一封感謝信:

  敬愛的母親:

  二兒顯揚前不久由京帶給我的母親自撰寫的《我的一個世紀》目錄(1—42章),我早已細讀完畢,認為寫得切實完善,可作為一部家史保藏天地問。事總要作一分為二的看法,總是相對的,決無絕對的,歷史總是歷史,決不能隨意變更,這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對母親摯情地對我,確是我一生難以忘懷的。

  前不久,我記得我自從看過目錄、自序和詩後,我曾寫信說過:我認為這些都是歷史,全是實事求是而真確的史料。在解放初期,當時若無母親的援助,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也!後來又再三叮囑要注意諸兒女教育。今日諸孩能勤勤懇懇服務於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皆賴母親教導之所致。父親出生時代、背景不同,封建意識較濃厚,可諒之!

  謹此 敬祝

  福安!

  男

  述禹敬稟

  1994年9月5日

  在夏述禹來信求救事後的二三年,又接到夏家大房長子夏廼庚的女兒顯群信,並附其父一封遺信,此信主要內容:「媽媽!您好?我幾次三番想收拾行李投奔您的懷抱,終於未決,現在是中午11點多,妻子楊氏和十一歲的女兒顯群來獄中探望,我在明晨離世。妻、女今後生活教育費請媽媽慈顏救助,來世變犬馬報還。」

  我看信後,深覺自我離開夏家後,他亦從無音信。念其妻女無罪,連續協助生活教育費三年多,直至顯群高中畢業。顯群發奮圖強,婚後艱苦地培養成兩女一男。

  1992年7月23日,顯群和夏家子孫來京探望我時,進屋見我含淚叩頭道謝!還送給我一塊名貴的衣料。

  見1988年9月17日《團結報》載《沉冤三十七載,今日得昭雪——辛亥功臣夏之時的遭遇》。筆者張海鵬。當時,夏家的子孫亦來告訴我:「他們的爺爺夏之時徹底平反了,現在政府要給他重建墓碑。全家歡慰!」

  張映書在特赦那年釋放的。有人告訴我,當她回家後家人告訴她:「我搭救了七個孩子時,她不但無謝意,反而說:『那還不是家裡的錢』。意思是當年我拿走了夏之時的錢。」我聽了一陣眼黑……唉!血噴心!

  現在我忽然回憶起:約在1962年夏,有天我正衝著大門坐在院內竹椅上,進來一位男青年,我問他什麼事?他說:「我姓劉,在北京大學剛畢業,要回四川家了。

  夏家唐婆婆(夏之時的第三夫人)囑我轉告您婆婆幾句話。」我問什麼事?他說:

  「唐婆婆說夏之時在世時,經常說她這也不如您,那也不如您。夏之時還說過他總算享了您十幾年的福。唐婆婆說您倆不應該離婚的。」我聽後笑笑。我對這位劉青年說:「問候唐婆婆。」

  七、百思不解的誣告

  在1935年3月,「錦江」開門前,李嵩高介紹了兩位從四川來上海的學生,劉伯吾和溫子研。李先生的意思要他們二人在「錦江」當營業部店業的服務員(過去稱茶房)。我見他倆聰明、忠厚、勤儉,收做我的學生。最初,劉管出納、溫當採購。

  後來,劉升為茶室副經理。溫離開「錦江」,自行開辦企業。我愛護他倆如親骨肉,無論從衣、食、住、行、病痛到成婚,以及其家庭有事,我總是盡力照顧,協助解決。尤其是我對劉某的愛護,是店員公眾認為無微不至的。記得他曾病住院四十天,我無日不去看他。有天他接四川家信,告父親去世,一家七口人生活無著,有斷炊的危險!他哭了。我問他:「怎麼辦呢?」「最好買一百畝田地耕種。」我當即設法籌得一筆款子給他,兌匯四川家買地了。後來,他結婚頂進的新房,是我交付的(二十兩黃金)。當我從菲律賓回國時,患傷寒症。劉、溫二人在某天深夜來我家。

  劉伯吾急說:「子研想在北四川路開設紐約舞廳,缺乏資金。」要求我資助溫子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