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這是一種憎恨與罪惡,以及對這兩種情緒的抵禦反抗。我把它們全加起來,二加二等於四。可以這樣嗎,教授?這種論斷是否合理?」
賽利曼說:「用你這種數學來算,不免過於簡化了點兒,先生。不過還是請你說下去。」
「然後我跟自己說:卡扎利斯情緒的張力處於極深的底層,如同他的負罪感一樣深重。他極力抗拒無意識浮現到意識層面——這是否也是神經過敏行為的主要特徵?——而這種行為也是經過精心考慮的。
「接著,我觀察他的婚姻,馬上我就看到新的情緒張力——或者說是舊的延伸——出現了。即使是同樣44歲的所謂正常男子,在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的情況下,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然後跟一個才19歲的女人結婚,這個婚姻對他而言也是很令人衝突不安的。更何況,我們的新娘出身新英格蘭的名門望族,情感纖細,矜持,甚至到有點兒神經質的地步,而且幾乎可以肯定是涉世未深。可是,卡扎利斯一定就是原來那個樣子,我想。
「於是,在我看來,卡扎利斯一定立刻就發現他在性生活上無法滿足,感到挫折,甚至有難以協調的衝突。我猜,他一定時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情況,或是他太太沒有反應,冷淡,甚至根本厭惡跟他行房。也許,他開始感受到銘心刻骨的無力感以及怨恨。這是很自然的。他,一個生命過程中的成功操盤者,竟然無法控制他自己的婚姻。還有,他深愛的妻子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感情脆弱、迷人、矜持、有教養,即使現在已經42歲了,她還是很迷人;19歲的她所展現的魅力可想而知。年紀足以做她父親的卡扎利斯對她全力傾注一個男人所能給予的愛,而他卻患性無能。
「所以,我的推論是,他開始產生了恐懼。毫無疑問,有好幾個原因造成了他的恐懼,可是這種情緒都是用同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他開始懼怕其他男人會搶走他年輕的妻子。」
埃勒里喝了一口咖啡,賽利曼則靜候在一旁。壁爐上黃銅色的座鐘為他們維持某種程度的平和氣氛。
「這種恐懼持續地滋長,」埃勒里接著說,「主要是由於他們在年紀、性情、背景、興趣等方面的差異。還有他診所的業務,為了幫助其他男人的妻子生下他們的小孩,他得長時間待在醫院;還有因為職業的關係,他長時間不在卡扎利斯太太身邊——常常是在晚上。
「這種恐懼不斷地蔓延,就像癌細胞一樣,然後就失控了。卡扎利斯開始發狂地懷疑他妻子和其他男人的關係,不管可能性有多低,或是她有多無辜——尤其是她和年輕男人的關係。恐懼很快地變成根深蒂固的想法。」
「賽利曼教授,」埃勒里瞅著眼前這個維也納老人,「在他們婚姻生活中的前四年,卡扎利斯是否因為妻子而到處亂吃醋?」
賽利曼拿起菸斗,刻意想把菸草敲出來:「你推論的方法,奎因先生,是科學上前所未見的,」他微笑著說,「可是,我卻覺得很有趣,請繼續說吧。」
他把空的菸斗塞到嘴裡去。
「然後,卡扎利斯太太懷孕了。」埃勒里皺了一下眉頭。
「有人可能認為這個時候卡扎利斯的恐懼應該已經消退了,可是,他並沒有;相反,他的恐懼已經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她的懷孕反而助長他吃醋的心理,成為他懷疑的線索。這難道不就證實了他的懷疑嗎?他自己問自己。而且,他堅持——一步也不肯退讓——要親自照顧他的妻子。不用說,他絕對是全心全意,溫柔體貼,無微不至。很不幸,懷胎需時9個月,胚胎需要九個月的時間才能長成,九個月來,折磨啃噬著他,他的疑問到最後被扭曲成一個變態的偏執:這是我的小孩嗎?是嗎?
「哦,他內心交戰,獨自打著這場永遠沒有結果的仗。他的敵人很頑強,在一個地方殲滅了它,它又會從另一個地方生龍活虎地冒出來。他有沒有跟他妻子說過他對她的懷疑?是否曾當面指責她的不貞?是否曾經出現過難堪的場面,涕淚縱橫,或是歇斯底里的否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也只是加深了他的懷疑;而如果沒有的話,他這股忿恨無處發泄,結果則更糟糕。
「卡扎利斯太太的孕期滿了,即將分娩。於是我們看到她躺在產房裡。落在他的手中。接著,嬰兒夭折了。賽利曼教授,到目前為止,您清楚我的論點嗎?」
老人只是拿著菸斗摩擦他的下巴。
「然後,卡扎利斯太太第二次懷孕。包含著懷疑、嫉妒、自我折磨、不確定、確定等種種情緒的循環又重新來過一次,又一次,卡扎利斯堅持要親自照顧懷孕中的妻子;又一次,他堅持要親自接生;又一次,他的嬰兒在產房夭折了。他的第二個孩子,命運和第一個如出一轍——死在他的手中,在那雙堅實、敏感、經驗豐富的外科大夫的手中。」
「賽利曼教授。」埃勒里站著俯視著那老人,「您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資格告訴我事實真相的人。18年前卡扎利斯請您為他做心理治療的時候,他崩潰的原因是因為滿懷負罪感——在接生的時候謀殺了兩個自己的親生骨肉。這是不是事實?」
過了一會兒之後,年邁的賽利曼從嘴上取下那空空的菸斗,對埃勒里謹慎地說:「因為妄加猜疑孩子可能是別人的,醫生謀殺了他剛出世的孩子——這叫精神不正常,奎因先生,不是嗎?這樣的人,你不可能期待他過後會有多燦爛輝煌的前途,尤其是在精神醫學方面。至於我的看法,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那是什麼?不過,你很相信這個,對不對?」
賽利曼說:「用你這種數學來算,不免過於簡化了點兒,先生。不過還是請你說下去。」
「然後我跟自己說:卡扎利斯情緒的張力處於極深的底層,如同他的負罪感一樣深重。他極力抗拒無意識浮現到意識層面——這是否也是神經過敏行為的主要特徵?——而這種行為也是經過精心考慮的。
「接著,我觀察他的婚姻,馬上我就看到新的情緒張力——或者說是舊的延伸——出現了。即使是同樣44歲的所謂正常男子,在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的情況下,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然後跟一個才19歲的女人結婚,這個婚姻對他而言也是很令人衝突不安的。更何況,我們的新娘出身新英格蘭的名門望族,情感纖細,矜持,甚至到有點兒神經質的地步,而且幾乎可以肯定是涉世未深。可是,卡扎利斯一定就是原來那個樣子,我想。
「於是,在我看來,卡扎利斯一定立刻就發現他在性生活上無法滿足,感到挫折,甚至有難以協調的衝突。我猜,他一定時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情況,或是他太太沒有反應,冷淡,甚至根本厭惡跟他行房。也許,他開始感受到銘心刻骨的無力感以及怨恨。這是很自然的。他,一個生命過程中的成功操盤者,竟然無法控制他自己的婚姻。還有,他深愛的妻子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感情脆弱、迷人、矜持、有教養,即使現在已經42歲了,她還是很迷人;19歲的她所展現的魅力可想而知。年紀足以做她父親的卡扎利斯對她全力傾注一個男人所能給予的愛,而他卻患性無能。
「所以,我的推論是,他開始產生了恐懼。毫無疑問,有好幾個原因造成了他的恐懼,可是這種情緒都是用同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他開始懼怕其他男人會搶走他年輕的妻子。」
埃勒里喝了一口咖啡,賽利曼則靜候在一旁。壁爐上黃銅色的座鐘為他們維持某種程度的平和氣氛。
「這種恐懼持續地滋長,」埃勒里接著說,「主要是由於他們在年紀、性情、背景、興趣等方面的差異。還有他診所的業務,為了幫助其他男人的妻子生下他們的小孩,他得長時間待在醫院;還有因為職業的關係,他長時間不在卡扎利斯太太身邊——常常是在晚上。
「這種恐懼不斷地蔓延,就像癌細胞一樣,然後就失控了。卡扎利斯開始發狂地懷疑他妻子和其他男人的關係,不管可能性有多低,或是她有多無辜——尤其是她和年輕男人的關係。恐懼很快地變成根深蒂固的想法。」
「賽利曼教授,」埃勒里瞅著眼前這個維也納老人,「在他們婚姻生活中的前四年,卡扎利斯是否因為妻子而到處亂吃醋?」
賽利曼拿起菸斗,刻意想把菸草敲出來:「你推論的方法,奎因先生,是科學上前所未見的,」他微笑著說,「可是,我卻覺得很有趣,請繼續說吧。」
他把空的菸斗塞到嘴裡去。
「然後,卡扎利斯太太懷孕了。」埃勒里皺了一下眉頭。
「有人可能認為這個時候卡扎利斯的恐懼應該已經消退了,可是,他並沒有;相反,他的恐懼已經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她的懷孕反而助長他吃醋的心理,成為他懷疑的線索。這難道不就證實了他的懷疑嗎?他自己問自己。而且,他堅持——一步也不肯退讓——要親自照顧他的妻子。不用說,他絕對是全心全意,溫柔體貼,無微不至。很不幸,懷胎需時9個月,胚胎需要九個月的時間才能長成,九個月來,折磨啃噬著他,他的疑問到最後被扭曲成一個變態的偏執:這是我的小孩嗎?是嗎?
「哦,他內心交戰,獨自打著這場永遠沒有結果的仗。他的敵人很頑強,在一個地方殲滅了它,它又會從另一個地方生龍活虎地冒出來。他有沒有跟他妻子說過他對她的懷疑?是否曾當面指責她的不貞?是否曾經出現過難堪的場面,涕淚縱橫,或是歇斯底里的否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也只是加深了他的懷疑;而如果沒有的話,他這股忿恨無處發泄,結果則更糟糕。
「卡扎利斯太太的孕期滿了,即將分娩。於是我們看到她躺在產房裡。落在他的手中。接著,嬰兒夭折了。賽利曼教授,到目前為止,您清楚我的論點嗎?」
老人只是拿著菸斗摩擦他的下巴。
「然後,卡扎利斯太太第二次懷孕。包含著懷疑、嫉妒、自我折磨、不確定、確定等種種情緒的循環又重新來過一次,又一次,卡扎利斯堅持要親自照顧懷孕中的妻子;又一次,他堅持要親自接生;又一次,他的嬰兒在產房夭折了。他的第二個孩子,命運和第一個如出一轍——死在他的手中,在那雙堅實、敏感、經驗豐富的外科大夫的手中。」
「賽利曼教授。」埃勒里站著俯視著那老人,「您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資格告訴我事實真相的人。18年前卡扎利斯請您為他做心理治療的時候,他崩潰的原因是因為滿懷負罪感——在接生的時候謀殺了兩個自己的親生骨肉。這是不是事實?」
過了一會兒之後,年邁的賽利曼從嘴上取下那空空的菸斗,對埃勒里謹慎地說:「因為妄加猜疑孩子可能是別人的,醫生謀殺了他剛出世的孩子——這叫精神不正常,奎因先生,不是嗎?這樣的人,你不可能期待他過後會有多燦爛輝煌的前途,尤其是在精神醫學方面。至於我的看法,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那是什麼?不過,你很相信這個,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