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直到傍晚,埃勒里發現,自己已走到第五、第六大道之間的四十二街的史丹百貨公司門口前,有一個救世軍慈善兵團的女孩站在擱在泥濘中的手風琴邊,正在她冷得雙唇發紫的同伴的伴奏下,吟唱著聖樂。
風琴的高音部分非常清脆,猛然一聽很像八音盒發出的聲音。
八音盒。
八音盒!
八音盒原本是法國精緻文化的一種流行風尚,是一種可以發出金屬清脆樂音的香盒,幾個世紀流行下來,它己經變成無憂無慮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點綴,情人聽了那清純甜美的樂音也都會發出由衷的微笑。
埃勒里在救世軍的鈴鼓裡丟了一塊錢。他在興奮地思索著他的點子:這個八音盒要別致……主旋律得是《結婚進行曲》……對,一定要有才可以……要鑲有珍貴的木材、珠母貝和精巧的石頭……要大一點兒的,做工要精巧。要進口貨,那是當然的,最精緻的貨色通常來自中歐……瑞士。
高級精緻手工制的瑞士八音盒可是價錢不低,不過別管價錢了,這是要成為傳家之寶的,跟麥凱爾的百萬遺產比起來,這個燦爛的小盒子得絲毫不遜色,要能夠擺在他們的床頭,直到他們……
瑞士。
瑞士?
瑞士!
蘇黎世!
在那一剎那間,八音盒、結婚進行曲,連聖誕節本身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埃勒里猛然穿過四十二街,從側門急步衝進紐約市立圖書館。
他正在寫的故事裡有一個地方已經困擾了他好多天,是跟某種恐懼症有關。埃勒里想要在對群眾、對黑暗、對失敗這三種病態的恐懼之間建立重要的關聯(這無疑是推理作家最遊刃有餘的領域),但到底要怎樣在情節當中鋪陳這三種恐懼,他則一點兒頭緒也沒有。不過,他有印象曾在什麼地方看過或聽人家說過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他作了研究,卻沒有結果,不得不暫停。
現在,他想到了蘇黎世,里瑪河上的蘇黎世,瑞士的雅典城。
蘇黎世賜予了他靈感!
因為埃勒里想起來了,他不是在哪裡看到過報導,就是有人告訴過他,說某個最近在蘇黎世舉行的國際心理分析會議里,有一篇論文就是探討不同恐懼症之間的關係。
不到一個小時,他在圖書館國外期刊部的搜尋就有了結果。
那是埃勒里用他生硬的德文在翻閱一堆期刊的時候,在一本叫做《蘇黎世人》的科學雜誌中找到的。那一期專題報導那次為期十天的會議,所有在會議上宣讀的論文都全文刊載在內。他有興趣的那篇論文有一個很醒目的標題:「暴民恐懼症、黑夜恐懼症和失敗恐懼症」。他瀏覽了之後,發現裡面的內容正是他要找的。
就在他準備開始仔細地重新讀一遍時,論文末了一行附註吸引了他的目光。
此篇論文由美國的艾德華·卡扎利斯醫生宣讀……
這還用說!就是因為卡扎利斯,他才會知道這個東西。
埃勒里現在全想起來了。他們是在9月發生雷諾命案的那天晚上,在理查森家公寓開始進行現場勘查沒多久時談起的。那時候大家剛好都閒著,埃勒里發現自己和精神醫生談話很投機,談到埃勒里的小說時,卡扎利斯微笑地指出,恐懼症這個領域事實上可以給埃勒里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埃勒里鍥而不捨的追問下,卡扎利斯於是提到自己正在做暴民恐懼症和黑夜恐懼症與失敗恐懼症三者之間的發展關係研究;事實上,埃勒里記得他親口說,他在蘇黎世的一個會議里曾就這個主題發表了一篇論文,而且,卡扎利斯還談了一會兒他的發現,後來被警官打斷,叫他們回頭去處理當晚發生的不幸事件的。
埃勒里做了個鬼臉。這番短暫的談話在其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的重量下潛入他的潛意識,直到兩個月後才又在壓力之下浮現,不過它的起源卻己被他遺忘。創意常常是不自覺地抄襲。
竟然是卡扎利斯的功勞,這種巧合實在是具諷刺意味。
埃勒里嘴角浮起微笑,又回頭再看了一下附註:
此篇論文由美國的艾德華·卡扎利斯醫生在6月3日夜間會議上宣讀。本篇論文原定在晚間10時宣讀,可是,前一位發表者,來自丹麥的那德索勒博士,超出了指定的時間,施延到晚上11時52分才結束報告。有人提出臨時動議建議散會,可是來自法國的理事長朱哈斯博士——他同時也是本次大會的主席——發言表示讓卡扎利斯醫生耐心地參加本次大會的所有會議,等待他發言的機會,所以即使時間已經很晚了,鑑於這是本次大會最後一個會議,所有在場的會員應該推遲散會的時間,讓卡扎利斯得以宣讀他的論文。大會以口頭投票通過,卡扎利斯醫生因此得以如願宣讀報告,在清晨2點30分結束,本次大會也在6月4日凌晨2點24分由主席朱哈斯博士宣布閉幕。
臉上仍掛著微笑的埃勒里翻到期刊的封面,瞥了一眼出刊的年份。
現在他笑不出來了。現在他坐在那兒,眼睛直盯著所標日期的最後一個數字,數字快速地變大,或者應該說是他自己迅速地萎縮。
「喝了我。」(《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小主人翁愛麗絲掉人洞穴後,喝下貼有「喝了我」標籤的飲料,身體就迅速縮小——注)
風琴的高音部分非常清脆,猛然一聽很像八音盒發出的聲音。
八音盒。
八音盒!
八音盒原本是法國精緻文化的一種流行風尚,是一種可以發出金屬清脆樂音的香盒,幾個世紀流行下來,它己經變成無憂無慮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點綴,情人聽了那清純甜美的樂音也都會發出由衷的微笑。
埃勒里在救世軍的鈴鼓裡丟了一塊錢。他在興奮地思索著他的點子:這個八音盒要別致……主旋律得是《結婚進行曲》……對,一定要有才可以……要鑲有珍貴的木材、珠母貝和精巧的石頭……要大一點兒的,做工要精巧。要進口貨,那是當然的,最精緻的貨色通常來自中歐……瑞士。
高級精緻手工制的瑞士八音盒可是價錢不低,不過別管價錢了,這是要成為傳家之寶的,跟麥凱爾的百萬遺產比起來,這個燦爛的小盒子得絲毫不遜色,要能夠擺在他們的床頭,直到他們……
瑞士。
瑞士?
瑞士!
蘇黎世!
在那一剎那間,八音盒、結婚進行曲,連聖誕節本身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埃勒里猛然穿過四十二街,從側門急步衝進紐約市立圖書館。
他正在寫的故事裡有一個地方已經困擾了他好多天,是跟某種恐懼症有關。埃勒里想要在對群眾、對黑暗、對失敗這三種病態的恐懼之間建立重要的關聯(這無疑是推理作家最遊刃有餘的領域),但到底要怎樣在情節當中鋪陳這三種恐懼,他則一點兒頭緒也沒有。不過,他有印象曾在什麼地方看過或聽人家說過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他作了研究,卻沒有結果,不得不暫停。
現在,他想到了蘇黎世,里瑪河上的蘇黎世,瑞士的雅典城。
蘇黎世賜予了他靈感!
因為埃勒里想起來了,他不是在哪裡看到過報導,就是有人告訴過他,說某個最近在蘇黎世舉行的國際心理分析會議里,有一篇論文就是探討不同恐懼症之間的關係。
不到一個小時,他在圖書館國外期刊部的搜尋就有了結果。
那是埃勒里用他生硬的德文在翻閱一堆期刊的時候,在一本叫做《蘇黎世人》的科學雜誌中找到的。那一期專題報導那次為期十天的會議,所有在會議上宣讀的論文都全文刊載在內。他有興趣的那篇論文有一個很醒目的標題:「暴民恐懼症、黑夜恐懼症和失敗恐懼症」。他瀏覽了之後,發現裡面的內容正是他要找的。
就在他準備開始仔細地重新讀一遍時,論文末了一行附註吸引了他的目光。
此篇論文由美國的艾德華·卡扎利斯醫生宣讀……
這還用說!就是因為卡扎利斯,他才會知道這個東西。
埃勒里現在全想起來了。他們是在9月發生雷諾命案的那天晚上,在理查森家公寓開始進行現場勘查沒多久時談起的。那時候大家剛好都閒著,埃勒里發現自己和精神醫生談話很投機,談到埃勒里的小說時,卡扎利斯微笑地指出,恐懼症這個領域事實上可以給埃勒里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埃勒里鍥而不捨的追問下,卡扎利斯於是提到自己正在做暴民恐懼症和黑夜恐懼症與失敗恐懼症三者之間的發展關係研究;事實上,埃勒里記得他親口說,他在蘇黎世的一個會議里曾就這個主題發表了一篇論文,而且,卡扎利斯還談了一會兒他的發現,後來被警官打斷,叫他們回頭去處理當晚發生的不幸事件的。
埃勒里做了個鬼臉。這番短暫的談話在其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的重量下潛入他的潛意識,直到兩個月後才又在壓力之下浮現,不過它的起源卻己被他遺忘。創意常常是不自覺地抄襲。
竟然是卡扎利斯的功勞,這種巧合實在是具諷刺意味。
埃勒里嘴角浮起微笑,又回頭再看了一下附註:
此篇論文由美國的艾德華·卡扎利斯醫生在6月3日夜間會議上宣讀。本篇論文原定在晚間10時宣讀,可是,前一位發表者,來自丹麥的那德索勒博士,超出了指定的時間,施延到晚上11時52分才結束報告。有人提出臨時動議建議散會,可是來自法國的理事長朱哈斯博士——他同時也是本次大會的主席——發言表示讓卡扎利斯醫生耐心地參加本次大會的所有會議,等待他發言的機會,所以即使時間已經很晚了,鑑於這是本次大會最後一個會議,所有在場的會員應該推遲散會的時間,讓卡扎利斯得以宣讀他的論文。大會以口頭投票通過,卡扎利斯醫生因此得以如願宣讀報告,在清晨2點30分結束,本次大會也在6月4日凌晨2點24分由主席朱哈斯博士宣布閉幕。
臉上仍掛著微笑的埃勒里翻到期刊的封面,瞥了一眼出刊的年份。
現在他笑不出來了。現在他坐在那兒,眼睛直盯著所標日期的最後一個數字,數字快速地變大,或者應該說是他自己迅速地萎縮。
「喝了我。」(《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小主人翁愛麗絲掉人洞穴後,喝下貼有「喝了我」標籤的飲料,身體就迅速縮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