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但我想不通她為何這麼做,況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說是她,只不過,傅沖最後這一手,著實有些狠了。”
崔執冷哼一聲:“他是江湖中人,心裡便從未有過王法。”
薛懷安搖搖頭:“可我總覺得不是那麼簡單,應該還有別人。”
崔執聽他如此說,便想起剛才在獄門外聽到薛懷安所言,問道:“你果真只是想查出案子最後的真相?”
“自然,否則還能怎麼樣?”薛懷安不解反問。
崔執肅著臉盯著他的面孔看了看,似是下了什麼決心,表情一松,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說:“來的路上我還在猶豫是不是該給你,剛才在門外聽到你說話,這才決定了。”
薛懷安打開信封,見是摺疊整齊的兩頁卷宗紙,正是這次劫案最後幾個搶匪的驗屍記錄。他忍不住咧嘴笑道:“我就說,你和我一樣想知道謎底。”
崔執笑笑,隨即又恢復了嚴肅的神情,道:“你且看看,我手下驗屍之人是不是還過得去。”
薛懷安拿起驗屍記錄來細看,也不禁感嘆崔執督御下屬有方且手下頗有能人,這一份驗屍記錄寫得條理清晰,細節完善,可謂滴水不漏,各種根據驗屍得來的推論也都邏輯嚴密,證論有據。
“就是說,死了三個搶匪這事,是根據最後被炸爛的屍體碎塊兒分析出來的?”薛懷安一邊看一邊隨口問,但並未等崔執回答,他便繼續自言自語道,“嗯,很有道理,胯骨碎片這裡分析得極是,應是兩男一女。”
“一男一女在裡間,另一個男子在外間。裡間的屍體碎塊兒上都沒有粘連任何織物,大概炸死之前都是裸身的,正在風流快活吧。從屍體來估計,當時的情形恐怕大約是,外間的男子先聽見了動靜,取槍要出門看看,爆炸的時候估計他已經一隻腳邁出了門,所以,屍體留存下來的比裡間那兩個要多。裡間的男子,估計是聽到了外間的動靜,沒顧上穿衣服,先去拿槍,然後就被炸死了。”崔執說道。
“你認為,兩人根本沒有還擊,也就是說,傅沖並非在和二人槍戰中不慎擊中搶匪藏著的火藥,引起了大爆炸?”
崔執點點頭:“對,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傅沖根本沒必要和二人槍戰,他事先一定知道那屋子地下埋了火藥,且知道在什麼地方可以引爆。”
薛懷安立時抓住引起他興奮點的東西,追問道:“崔大人是如何推論出此事的?”
“不是推論,只是設想。那裡面炸得一片狼藉,從現場來看,裡間和外間地下各有一個劇烈爆炸留下的大坑,我想,這兩個屋子的地下可能事先就埋了火藥。說實話,我從未見過這般厲害的爆炸現場,這些匪人難道裝了一屋子火藥嗎?”
薛懷安想起他和初荷發現的爆炸力驚人的黃色炸藥,剛要對崔執解釋說,匪人那裡爆炸的炸藥可能沒有崔執以為的那樣多,卻想起初荷曾經說過,關於這種黃色染料可以當炸藥用的事如無必要千萬不要多說,恐怕被用於邪惡之處,於是動了動嘴,終是沒有開口。
崔執見他欲語還休的模樣,卻是會錯了意,以為薛懷安覺得自己的設想太過草率,又補充道:“我還去問過附近的居民,他們說在爆炸前聽到了幾聲槍響。有人說是兩三聲,有人說是五六聲,但不管究竟是幾聲,並沒有人聽到過長時間的槍戰,所以,就算是開了五六槍吧,且這五六槍都是傅沖開的,怎麼就好巧不巧擊中了火藥桶,真是夠走運。所以我估計,比較接近真相的推論是,傅沖早就知道怎麼引爆那裡的炸藥,以他的武功,要想悄無聲息接近那屋子也不難,但是他可能故意讓裡面的匪人聽到動靜,然後射殺了先出來的,再射死了裡間的,並點燃連接火藥的引線。至於槍聲,很可能就是他點燃引線後又亂放了幾槍,以便混淆視聽。”
薛懷安聽罷,連連點頭,道:“這樣的解釋的確比較合理,但是,這些到了刑部問案的時候都做不得證據。傅沖可以說他就是這麼幸運,好巧不巧,三槍就擊中了匪人的火藥桶,你當如何?”
崔執忍不住嘆了一聲:“是啊,這便是沒奈何的地方。”
薛懷安亦是露出苦惱之色,道:“我倒是可以當個人證,證明傅沖在海上說自己發現匪人船隻的時候是說了假話,但是這只能證明他有所隱瞞,作為審訊時打開他防線的一個突破口還可以,卻算不得證據。且還需要高明的審訊者去問案,否則,傅沖這般聰明又心志堅定的人,就算被我們揪住這樣的把柄,也不見得能說出什麼有用的供詞。”
常櫻聽兩人說了這許久,到底也是查案之人,忍不住插進來,說:“還有,關於匪人之前就在屋中埋藏了火藥的推斷也不夠有說服力。依照崔大人的意思,如果屋裡只有匪人平時用的火槍彈藥,不可能引起那麼大的爆炸,所以應該是事前埋了炸藥,而傅沖因為是同謀,知道這事,見事情要敗露,就先下手清理掉痕跡。但你又怎麼能證明,不會是匪人在屋中囤積了大量炸藥想去再做些別的事呢?以寧家的財力,必然請來帝都最好的訟師,這樣的破綻對方必然能發現。那寧霜且不說,她父親是何等人物,你就算證據充足都不見得能從他那裡討得半點兒便宜,何況是這樣的推論和假設。”
崔執冷哼一聲:“他是江湖中人,心裡便從未有過王法。”
薛懷安搖搖頭:“可我總覺得不是那麼簡單,應該還有別人。”
崔執聽他如此說,便想起剛才在獄門外聽到薛懷安所言,問道:“你果真只是想查出案子最後的真相?”
“自然,否則還能怎麼樣?”薛懷安不解反問。
崔執肅著臉盯著他的面孔看了看,似是下了什麼決心,表情一松,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說:“來的路上我還在猶豫是不是該給你,剛才在門外聽到你說話,這才決定了。”
薛懷安打開信封,見是摺疊整齊的兩頁卷宗紙,正是這次劫案最後幾個搶匪的驗屍記錄。他忍不住咧嘴笑道:“我就說,你和我一樣想知道謎底。”
崔執笑笑,隨即又恢復了嚴肅的神情,道:“你且看看,我手下驗屍之人是不是還過得去。”
薛懷安拿起驗屍記錄來細看,也不禁感嘆崔執督御下屬有方且手下頗有能人,這一份驗屍記錄寫得條理清晰,細節完善,可謂滴水不漏,各種根據驗屍得來的推論也都邏輯嚴密,證論有據。
“就是說,死了三個搶匪這事,是根據最後被炸爛的屍體碎塊兒分析出來的?”薛懷安一邊看一邊隨口問,但並未等崔執回答,他便繼續自言自語道,“嗯,很有道理,胯骨碎片這裡分析得極是,應是兩男一女。”
“一男一女在裡間,另一個男子在外間。裡間的屍體碎塊兒上都沒有粘連任何織物,大概炸死之前都是裸身的,正在風流快活吧。從屍體來估計,當時的情形恐怕大約是,外間的男子先聽見了動靜,取槍要出門看看,爆炸的時候估計他已經一隻腳邁出了門,所以,屍體留存下來的比裡間那兩個要多。裡間的男子,估計是聽到了外間的動靜,沒顧上穿衣服,先去拿槍,然後就被炸死了。”崔執說道。
“你認為,兩人根本沒有還擊,也就是說,傅沖並非在和二人槍戰中不慎擊中搶匪藏著的火藥,引起了大爆炸?”
崔執點點頭:“對,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傅沖根本沒必要和二人槍戰,他事先一定知道那屋子地下埋了火藥,且知道在什麼地方可以引爆。”
薛懷安立時抓住引起他興奮點的東西,追問道:“崔大人是如何推論出此事的?”
“不是推論,只是設想。那裡面炸得一片狼藉,從現場來看,裡間和外間地下各有一個劇烈爆炸留下的大坑,我想,這兩個屋子的地下可能事先就埋了火藥。說實話,我從未見過這般厲害的爆炸現場,這些匪人難道裝了一屋子火藥嗎?”
薛懷安想起他和初荷發現的爆炸力驚人的黃色炸藥,剛要對崔執解釋說,匪人那裡爆炸的炸藥可能沒有崔執以為的那樣多,卻想起初荷曾經說過,關於這種黃色染料可以當炸藥用的事如無必要千萬不要多說,恐怕被用於邪惡之處,於是動了動嘴,終是沒有開口。
崔執見他欲語還休的模樣,卻是會錯了意,以為薛懷安覺得自己的設想太過草率,又補充道:“我還去問過附近的居民,他們說在爆炸前聽到了幾聲槍響。有人說是兩三聲,有人說是五六聲,但不管究竟是幾聲,並沒有人聽到過長時間的槍戰,所以,就算是開了五六槍吧,且這五六槍都是傅沖開的,怎麼就好巧不巧擊中了火藥桶,真是夠走運。所以我估計,比較接近真相的推論是,傅沖早就知道怎麼引爆那裡的炸藥,以他的武功,要想悄無聲息接近那屋子也不難,但是他可能故意讓裡面的匪人聽到動靜,然後射殺了先出來的,再射死了裡間的,並點燃連接火藥的引線。至於槍聲,很可能就是他點燃引線後又亂放了幾槍,以便混淆視聽。”
薛懷安聽罷,連連點頭,道:“這樣的解釋的確比較合理,但是,這些到了刑部問案的時候都做不得證據。傅沖可以說他就是這麼幸運,好巧不巧,三槍就擊中了匪人的火藥桶,你當如何?”
崔執忍不住嘆了一聲:“是啊,這便是沒奈何的地方。”
薛懷安亦是露出苦惱之色,道:“我倒是可以當個人證,證明傅沖在海上說自己發現匪人船隻的時候是說了假話,但是這只能證明他有所隱瞞,作為審訊時打開他防線的一個突破口還可以,卻算不得證據。且還需要高明的審訊者去問案,否則,傅沖這般聰明又心志堅定的人,就算被我們揪住這樣的把柄,也不見得能說出什麼有用的供詞。”
常櫻聽兩人說了這許久,到底也是查案之人,忍不住插進來,說:“還有,關於匪人之前就在屋中埋藏了火藥的推斷也不夠有說服力。依照崔大人的意思,如果屋裡只有匪人平時用的火槍彈藥,不可能引起那麼大的爆炸,所以應該是事前埋了炸藥,而傅沖因為是同謀,知道這事,見事情要敗露,就先下手清理掉痕跡。但你又怎麼能證明,不會是匪人在屋中囤積了大量炸藥想去再做些別的事呢?以寧家的財力,必然請來帝都最好的訟師,這樣的破綻對方必然能發現。那寧霜且不說,她父親是何等人物,你就算證據充足都不見得能從他那裡討得半點兒便宜,何況是這樣的推論和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