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什麼?”,伊塞爾副局長顯然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
“如果有必要,”,我試著將我的問題換一種說法,“您會選擇用犧牲一條無辜性命的方式來保全更多人的性命麼?”
“當然。”,伊塞爾副局長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可是個效率問題!”
“那麼,我辭職也是必要的了。”
我起身,打算離開副局長辦公室。
“等等,文澤爾——你不要你那五千美元的總局獎金了麼?”
我連頭也沒回:
“少拿這五千美元,似乎可以讓局裡少幾個人降薪或者降職。老吉姆那樣的悲劇,至少我不願意再看第二次。”
我合上辦公室的門,連聲“再見”也沒有說。
我就這樣結束了我的警官生涯。
第七節 沉 睡
“喂喂,聽說了麼,那屠夫竟還給自己寫下了墓志銘呢!”
“嘖,既然是自殺,當然會隨身帶著遺書——換你也會?”
花匠萊蒙德和他的女兒娥蔻,在坐在開往自由意志市民主墓園的地鐵上時,偶然聽到了以上的對話。
花匠本來還想仔細聽聽的,但更多的、關於討論今天諾佛瓦斯球場將要舉行的主場賽事的聲音,很快便將這段顯然尚未結束的對話給淹沒了。
花匠無奈地笑笑——妻子在上月末的辭世,如他曾經預料到的一般,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悲傷:更多的反而似乎是解脫。
妮莉莎·法爾彤是悄悄離去的——和無數個曾經有過的夜晚一樣,花匠講完了故事,女兒躺在她的懷裡:即使第二天一早女兒醒來的時候,她的身體也都沒有徹底涼透。
這該是最好的結局了!——年輕花匠這樣想著。上月的那個月圓之夜之後,突然之間就發生了這許多事情:舊主人的意外離世,殺害伊麗澤的惡魔伏法,妻子的死?這些事情都讓花匠鬆了口氣——就像是某段歷史已經告一段落。
他看了看手邊放著的那束垂絲海棠:絳紫色的花萼托著鮮紅色的花朵,似乎是有些害羞般地略垂下來——那是妻子生前最喜愛的花,偏巧又選在這個時候開放,用它們來祭奠妻子自然再合適不過。
民主墓園站很快就到了。花匠驚奇地發現,稀有的幾個下車的乘客之中,也有帶著晚開的香雪蘭的——那香味很熟悉也很陌生:他記得,很多年前他也曾經在花園中移栽過這種黃色的小花,“醉人的濃香”——有個女孩說過:她很喜歡娥蔻在前面跑著,臉上蕩漾著歡笑——孩子畢竟還小,不太明白生或死所表達的深刻意義花匠為自己有著這樣的想法感到好笑——生或死究竟有什麼意義,自己又何嘗懂得呢?
今天我們捧著花草,來這裡祭奠逝去的親人,也不過是為了討好自己的回憶,將希望寄托在尚活著的人們身上。死者們安享著的,卻該是一種沒有苦痛和憂慮的真正快樂墓園是寧靜的歸宿地,在這裡,生者和死者們一樣心態平和,忘卻世憂。
他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她——那一片兒基本上都是新墓,相較墓園裡別的地方而言,似乎還格外有一種活潑的氣息。年輕花匠將那束好看的垂絲海棠放在妻子的墓碑上,默默悼念了一番之後,就開始整理起墓旁的土壤來。
他打算在墓的四周種上三色堇。
小娥蔻可閒不住——繞過兩三排墓碑,她來到一個對這整個民主墓園而言,都算得上是比較偏僻的位置。那裡的一個墓碑前面,站著一個並不太像是來掃墓的人。
小娥蔻可認識這個人——他不是文澤爾還是誰呢?
“先生!你在那裡做什麼呢?”,小娥蔻跑了過去。
“哦,看看我的一個老朋友。”,文澤爾對她笑笑,“對了,你的兔子朋友們最近怎麼樣?”
文澤爾並不想提出一個諸如“你呢,娥蔻,你又怎麼會在這裡的?”的反問問題——答案實在是太明顯不過了,他不想勾起一個小女孩的悲傷來。
“嘻嘻,它們過得很不錯呢!謝謝你,先生,你還記得它們?”,娥蔻笑了。
“對了,先生。你的這位老朋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小娥蔻看了看眼前的墓碑,頗有些認真地問著文澤爾。
“?嗯,他是一個敢於面對自己錯誤的人。我想?雖然他犯下了不少錯誤。”,文澤爾想了一想,這樣回答道。
“那他會上天堂的。”,娥蔻又笑了,笑得很認真。
“?或許吧。”,文澤爾看了一眼墓碑,燃起一支Marlboro。
娥蔻則閉上了眼,虔誠地撫摸著眼前的墓碑——那樣子好像是在做禱告。
這樣的儀式持續了大約半分鐘,然後娥蔻睜開眼,對文澤爾說:
“神父們也是這樣做的。爸爸說,這樣神就能原諒所有的罪了?”
文澤爾沒說什麼,不過,他又看了一眼老吉姆為自己寫下的墓志銘:
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裡(《冷鋼》全文完(不包括第六章),於2005年5月27日凌晨2時(德國當地時間))後 記今晚終於能夠將本篇匆匆地寫完,並且草草地通讀了一遍。
如果我是讀者,讀過之後,或許會覺得心情沉重罷——誰知道呢?三人的結局(放寬些說,其實花匠萊蒙德也可以歸進來)就好像是宿命的悲劇安排:這些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浮士德》和《李爾王》來。
“如果有必要,”,我試著將我的問題換一種說法,“您會選擇用犧牲一條無辜性命的方式來保全更多人的性命麼?”
“當然。”,伊塞爾副局長毫不猶豫地回答,“這可是個效率問題!”
“那麼,我辭職也是必要的了。”
我起身,打算離開副局長辦公室。
“等等,文澤爾——你不要你那五千美元的總局獎金了麼?”
我連頭也沒回:
“少拿這五千美元,似乎可以讓局裡少幾個人降薪或者降職。老吉姆那樣的悲劇,至少我不願意再看第二次。”
我合上辦公室的門,連聲“再見”也沒有說。
我就這樣結束了我的警官生涯。
第七節 沉 睡
“喂喂,聽說了麼,那屠夫竟還給自己寫下了墓志銘呢!”
“嘖,既然是自殺,當然會隨身帶著遺書——換你也會?”
花匠萊蒙德和他的女兒娥蔻,在坐在開往自由意志市民主墓園的地鐵上時,偶然聽到了以上的對話。
花匠本來還想仔細聽聽的,但更多的、關於討論今天諾佛瓦斯球場將要舉行的主場賽事的聲音,很快便將這段顯然尚未結束的對話給淹沒了。
花匠無奈地笑笑——妻子在上月末的辭世,如他曾經預料到的一般,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悲傷:更多的反而似乎是解脫。
妮莉莎·法爾彤是悄悄離去的——和無數個曾經有過的夜晚一樣,花匠講完了故事,女兒躺在她的懷裡:即使第二天一早女兒醒來的時候,她的身體也都沒有徹底涼透。
這該是最好的結局了!——年輕花匠這樣想著。上月的那個月圓之夜之後,突然之間就發生了這許多事情:舊主人的意外離世,殺害伊麗澤的惡魔伏法,妻子的死?這些事情都讓花匠鬆了口氣——就像是某段歷史已經告一段落。
他看了看手邊放著的那束垂絲海棠:絳紫色的花萼托著鮮紅色的花朵,似乎是有些害羞般地略垂下來——那是妻子生前最喜愛的花,偏巧又選在這個時候開放,用它們來祭奠妻子自然再合適不過。
民主墓園站很快就到了。花匠驚奇地發現,稀有的幾個下車的乘客之中,也有帶著晚開的香雪蘭的——那香味很熟悉也很陌生:他記得,很多年前他也曾經在花園中移栽過這種黃色的小花,“醉人的濃香”——有個女孩說過:她很喜歡娥蔻在前面跑著,臉上蕩漾著歡笑——孩子畢竟還小,不太明白生或死所表達的深刻意義花匠為自己有著這樣的想法感到好笑——生或死究竟有什麼意義,自己又何嘗懂得呢?
今天我們捧著花草,來這裡祭奠逝去的親人,也不過是為了討好自己的回憶,將希望寄托在尚活著的人們身上。死者們安享著的,卻該是一種沒有苦痛和憂慮的真正快樂墓園是寧靜的歸宿地,在這裡,生者和死者們一樣心態平和,忘卻世憂。
他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她——那一片兒基本上都是新墓,相較墓園裡別的地方而言,似乎還格外有一種活潑的氣息。年輕花匠將那束好看的垂絲海棠放在妻子的墓碑上,默默悼念了一番之後,就開始整理起墓旁的土壤來。
他打算在墓的四周種上三色堇。
小娥蔻可閒不住——繞過兩三排墓碑,她來到一個對這整個民主墓園而言,都算得上是比較偏僻的位置。那裡的一個墓碑前面,站著一個並不太像是來掃墓的人。
小娥蔻可認識這個人——他不是文澤爾還是誰呢?
“先生!你在那裡做什麼呢?”,小娥蔻跑了過去。
“哦,看看我的一個老朋友。”,文澤爾對她笑笑,“對了,你的兔子朋友們最近怎麼樣?”
文澤爾並不想提出一個諸如“你呢,娥蔻,你又怎麼會在這裡的?”的反問問題——答案實在是太明顯不過了,他不想勾起一個小女孩的悲傷來。
“嘻嘻,它們過得很不錯呢!謝謝你,先生,你還記得它們?”,娥蔻笑了。
“對了,先生。你的這位老朋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小娥蔻看了看眼前的墓碑,頗有些認真地問著文澤爾。
“?嗯,他是一個敢於面對自己錯誤的人。我想?雖然他犯下了不少錯誤。”,文澤爾想了一想,這樣回答道。
“那他會上天堂的。”,娥蔻又笑了,笑得很認真。
“?或許吧。”,文澤爾看了一眼墓碑,燃起一支Marlboro。
娥蔻則閉上了眼,虔誠地撫摸著眼前的墓碑——那樣子好像是在做禱告。
這樣的儀式持續了大約半分鐘,然後娥蔻睜開眼,對文澤爾說:
“神父們也是這樣做的。爸爸說,這樣神就能原諒所有的罪了?”
文澤爾沒說什麼,不過,他又看了一眼老吉姆為自己寫下的墓志銘:
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裡(《冷鋼》全文完(不包括第六章),於2005年5月27日凌晨2時(德國當地時間))後 記今晚終於能夠將本篇匆匆地寫完,並且草草地通讀了一遍。
如果我是讀者,讀過之後,或許會覺得心情沉重罷——誰知道呢?三人的結局(放寬些說,其實花匠萊蒙德也可以歸進來)就好像是宿命的悲劇安排:這些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浮士德》和《李爾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