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萬一她選擇不惜曝光自己也要說出一切該怎樣?關於這一點,康奈利馬上找到了一片合適的拼圖彌補,以確保即使這樣整件事依舊會按意外處理。如果他從未懷疑過妻子的不忠,並且從沒見過這個男人,這次事件就必然會被警方當做意外處理。自然不會對他提出謀殺的指控了。
理清思路後,他開始耐心且專心地執行計劃。一開始,他本想請專業偵探為他提供必要的信息,這樣更快更有效率,但仔細考慮過之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事發後,聰明的偵探會馬上把這兩件事聯繫起來。若是個誠實的人,可能會去警局告發;沒那麼誠實的或許會嘗試敲詐。很明顯,找外人幫忙就不得不面對其中一種風險。但這件事不能存在一點兒風險,一丁點兒都不行。
於是,康奈利花了幾周收集信息,而且,他提醒自己,如果克萊爾和那個男人改變固定行程,他就不得不浪費更長的時間。男人只在每周四來,然後,趕在城鎮專車抵達車站前,克萊爾會把旅行車開到距離城市廣場一個街區的一條幾乎已經荒廢的便道上。這對小情侶會在車裡深情擁吻,每到這時康奈利都會氣得渾身顫抖。
男人一下車,克萊爾就迅猛發動車子離開,男人則腳步輕盈地走向城市廣場。很明顯,穿行於停在路邊的汽車之間,以及穿過城市廣場時,男人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怎麼注意路上的交通,直到走進車站。第三次目睹這場表演時,康奈利已經能精準地預測男人的每一步會邁向哪裡了。
湊巧的是,這期間克萊爾有一次說要去城裡購物,康奈利同樣利用了這次機會。他站在終點站的候車室角落看著她所搭乘的火車進站,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跟著她走到街上,然後叫來一輛計程車一直尾隨她到一幢破舊的公寓樓前——那個男人的住處。男人坐在樓前骯髒的樓梯上,很明顯是在等她。康奈利酸溜溜地注意到,兩人走進公寓樓時手挽著手,就像一對學生情侶。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差不多整個下午都過去了;最終康奈利沒等到克萊爾下來就放棄了。
那天看到的一切讓他火冒三丈,恨不得第二天就在城裡的馬路上上演計劃的一幕。不過康奈利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樣做就意味著他要把車子開進城裡,這種事他之前從未做過,是危險的反常行為。
另外,城裡的小報不像古板的地方報紙,他們對交通事故總是採取批評的態度,不止刊登一則新聞這麼簡單,還會登載受害者和肇事者的照片。他不希望弄成這樣。這是一件私事。完完全全的私事。
城市廣場無疑是唯一一處解決這件事的理想場所。康奈利越回想整個計劃,就越自豪地發現它毫無破綻。
想不出哪裡會出錯。即使陰差陽錯,他的車只撞倒了那個男人,而沒能殺死他,他的受害者也會處於和克萊爾一樣的境地:除非公開自己的醜事,否則無法開口。即使他連碰都沒碰到那個男人,他也不會被扣上謀殺未遂的罪名,因為他手上沒有槍或刀之類的兇器;這起事件會被簡單地說成“死裡逃生的大意行人”。
然而,他不想要什麼“死裡逃生”,為此,他決定把車子停到比平時離車站更遠的地方。他估算了一下,加上這段距離,他就可以斜著開過城市廣場,在男人剛從停在路邊的車陣里鑽出來時撞上他。這樣的話,只要解釋說沒注意到就行了。在法律上講,突然從車陣中走出來的行人比撞倒他的司機更野蠻。
康奈利不僅確保了車子與車站入口之間的距離適中,還像其他司機那樣,把車子倒進去,使得前輪正對著城市廣場,這樣他就可以迅速加足馬力、全速前進。不僅如此,他還能一眼就看見男人走過來。
在最終付諸行動的前一天,康奈利等到回家的路上沒車了,才把車子開到一段廢棄的馬路上停下,讓馬達空轉。他小心地測量,找到三十碼遠的行道樹——據他估計,橫穿過城市廣場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然後發動車子,全速開過那棵樹,突然加速使得這台大機器轟鳴不止。剛開過那棵樹他便挺直身子,狠狠踩下剎車,方向盤頂著他的前胸,車子搖晃著發出怪聲停下了。
就是這樣。他要的就是這樣……
第二天,他按照預定時間一秒不差地離開了辦公室。秘書幫他穿大衣時,他轉過臉,像計劃的那樣,做了個痛苦的表情。
“有點兒不舒服,”他說,“不知道我這是怎麼了,韋南特小姐。”
正像他所知道的那樣,面對這種情況,好秘書都被訓練為擔心地皺起眉,說:“你只是工作太辛苦了,博林格先生。”
他唐突地揮了揮手。“早點兒回家休息一會兒,什麼病都好了。”他拍了拍大衣的口袋,“我的藥,韋南特小姐,在最上面那個抽屜里。”
只是一個裝著幾片阿司匹林的信封,卻能給人留下印象,身體不舒服也會被考慮為釀成慘劇的原因之一。
他已經很熟悉早班火車了;這幾周坐了好幾次,不過都小心地把臉藏在報紙後面。但今天不一樣。列車員過來查看月票時,康奈利癱在坐椅上,一看就十分痛苦。
“列車員,”他問道,“能給我點兒水嗎?”
列車員看了他一眼,急忙走開了,回來時遞給他一杯水。康奈利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從信封里拿出一片阿司匹林,就著水吞了下去。
理清思路後,他開始耐心且專心地執行計劃。一開始,他本想請專業偵探為他提供必要的信息,這樣更快更有效率,但仔細考慮過之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事發後,聰明的偵探會馬上把這兩件事聯繫起來。若是個誠實的人,可能會去警局告發;沒那麼誠實的或許會嘗試敲詐。很明顯,找外人幫忙就不得不面對其中一種風險。但這件事不能存在一點兒風險,一丁點兒都不行。
於是,康奈利花了幾周收集信息,而且,他提醒自己,如果克萊爾和那個男人改變固定行程,他就不得不浪費更長的時間。男人只在每周四來,然後,趕在城鎮專車抵達車站前,克萊爾會把旅行車開到距離城市廣場一個街區的一條幾乎已經荒廢的便道上。這對小情侶會在車裡深情擁吻,每到這時康奈利都會氣得渾身顫抖。
男人一下車,克萊爾就迅猛發動車子離開,男人則腳步輕盈地走向城市廣場。很明顯,穿行於停在路邊的汽車之間,以及穿過城市廣場時,男人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怎麼注意路上的交通,直到走進車站。第三次目睹這場表演時,康奈利已經能精準地預測男人的每一步會邁向哪裡了。
湊巧的是,這期間克萊爾有一次說要去城裡購物,康奈利同樣利用了這次機會。他站在終點站的候車室角落看著她所搭乘的火車進站,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跟著她走到街上,然後叫來一輛計程車一直尾隨她到一幢破舊的公寓樓前——那個男人的住處。男人坐在樓前骯髒的樓梯上,很明顯是在等她。康奈利酸溜溜地注意到,兩人走進公寓樓時手挽著手,就像一對學生情侶。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差不多整個下午都過去了;最終康奈利沒等到克萊爾下來就放棄了。
那天看到的一切讓他火冒三丈,恨不得第二天就在城裡的馬路上上演計劃的一幕。不過康奈利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樣做就意味著他要把車子開進城裡,這種事他之前從未做過,是危險的反常行為。
另外,城裡的小報不像古板的地方報紙,他們對交通事故總是採取批評的態度,不止刊登一則新聞這麼簡單,還會登載受害者和肇事者的照片。他不希望弄成這樣。這是一件私事。完完全全的私事。
城市廣場無疑是唯一一處解決這件事的理想場所。康奈利越回想整個計劃,就越自豪地發現它毫無破綻。
想不出哪裡會出錯。即使陰差陽錯,他的車只撞倒了那個男人,而沒能殺死他,他的受害者也會處於和克萊爾一樣的境地:除非公開自己的醜事,否則無法開口。即使他連碰都沒碰到那個男人,他也不會被扣上謀殺未遂的罪名,因為他手上沒有槍或刀之類的兇器;這起事件會被簡單地說成“死裡逃生的大意行人”。
然而,他不想要什麼“死裡逃生”,為此,他決定把車子停到比平時離車站更遠的地方。他估算了一下,加上這段距離,他就可以斜著開過城市廣場,在男人剛從停在路邊的車陣里鑽出來時撞上他。這樣的話,只要解釋說沒注意到就行了。在法律上講,突然從車陣中走出來的行人比撞倒他的司機更野蠻。
康奈利不僅確保了車子與車站入口之間的距離適中,還像其他司機那樣,把車子倒進去,使得前輪正對著城市廣場,這樣他就可以迅速加足馬力、全速前進。不僅如此,他還能一眼就看見男人走過來。
在最終付諸行動的前一天,康奈利等到回家的路上沒車了,才把車子開到一段廢棄的馬路上停下,讓馬達空轉。他小心地測量,找到三十碼遠的行道樹——據他估計,橫穿過城市廣場也差不多是這個距離——然後發動車子,全速開過那棵樹,突然加速使得這台大機器轟鳴不止。剛開過那棵樹他便挺直身子,狠狠踩下剎車,方向盤頂著他的前胸,車子搖晃著發出怪聲停下了。
就是這樣。他要的就是這樣……
第二天,他按照預定時間一秒不差地離開了辦公室。秘書幫他穿大衣時,他轉過臉,像計劃的那樣,做了個痛苦的表情。
“有點兒不舒服,”他說,“不知道我這是怎麼了,韋南特小姐。”
正像他所知道的那樣,面對這種情況,好秘書都被訓練為擔心地皺起眉,說:“你只是工作太辛苦了,博林格先生。”
他唐突地揮了揮手。“早點兒回家休息一會兒,什麼病都好了。”他拍了拍大衣的口袋,“我的藥,韋南特小姐,在最上面那個抽屜里。”
只是一個裝著幾片阿司匹林的信封,卻能給人留下印象,身體不舒服也會被考慮為釀成慘劇的原因之一。
他已經很熟悉早班火車了;這幾周坐了好幾次,不過都小心地把臉藏在報紙後面。但今天不一樣。列車員過來查看月票時,康奈利癱在坐椅上,一看就十分痛苦。
“列車員,”他問道,“能給我點兒水嗎?”
列車員看了他一眼,急忙走開了,回來時遞給他一杯水。康奈利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從信封里拿出一片阿司匹林,就著水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