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對,”他說,“我不信。”
他轉過身背對著她,甚至有些期待聽到突然響起爆炸聲,感受到子彈穿過肩胛骨。但什麼都沒發生。他拿起手提箱走到門邊。“再見,漢娜。”他說,連頭都沒回。
膝蓋無力,他每下一級台階都覺得是煎熬。他在樓梯底部停了下來,將行李箱換到另一隻手上,這時他看到馬斯醫生站在那兒,手上拿著帽子,胳膊上搭著外套。
“哦?”醫生詫異地問,“看來你也要提前離開派對了,歐文先生?”
“派對?”邁爾斯發出短促而刺耳的笑聲,“我是離開這場噩夢,不好意思,醫生。我不想對客人說這種話,但我想你應該能懂。過去的一個小時對我來說就像一場越來越恐怖的噩夢。因此我要離開,醫生,我很高興我能離開,請您諒解。”
“不不,”醫生說,“我非常理解。”
“門外有車在等我。用我送你去哪兒嗎?”
“不用。”醫生說,“我要去的地方離這兒不遠。”
他們一起順著走廊走出去。瞬間被濃霧籠罩,又冷又濕,邁爾斯忙立起衣領。
“天氣真爛透了。”他說。
“糟糕透頂。”醫生表示贊同。他瞥了一眼手錶,然後腳步笨重地走下樓梯,像一頭即將消失在雪堆後面的海象一般,走上步行道。“再見,歐文先生。”他呼喊道。
邁爾斯看著他離開,然後拿起行李箱也走下樓梯。他將鼻子埋在豎起的領子裡,以此隔絕周圍潮濕的空氣。下到最後一級時他聽到背後傳來門打開的吱聲,心底突然隱約感到一陣恐懼。
他轉過身,正如他所料,漢娜站在大開的門前,手上還舉著那把槍。但此時,她用兩隻手緊緊地握著槍,透出的威懾力也顯得更真實,不容忽視。
“我試著讓你明白,邁爾斯,”她說這些話時就像個孩子,“我試著讓你明白。”
他絕望地伸出手。
“不!”他大聲哭喊著,“不要!”
接著,爆炸的強音鑽進他的耳朵,一團火光朝他噴來,強大的力量壓在他的胸口,整個世界隨之土崩瓦解。在這之間,只有一個東西的輪廓清晰,屹立不倒:是醫生,他正彎下腰看著他,臉上帶著陌生而冷漠的邪惡氣息。
這一刻,邁爾斯什麼都明白了。這些他都經歷過,這一個小時他已經重複了千萬次,並還將永無止境地重複下去。此時幕布正在落下,當它再次拉起時,舞台又會被布置成家庭派對的樣子。因為他身處地獄,而最糟糕的、淹沒一切的恐怖便是這一刻。他明白了一切,他看到自己在無止境的死亡循環帶反反覆覆地爬。接著突然眼前一黑,又什麼都不知道了——直到下一次……
“他醒過來了。”遠遠地傳來一個聲音。他在下降。雙手在冰冷的黑暗中亂抓。
注釋:
①莫里斯?郁特里羅(Maurice Utrillo,1883-1955年),法國風景畫家。
②羅伯特?布朗寧(Robert Browning,1812-1889),英國詩人,劇作家,他的妻子伊莉莎白?巴萊特十五歲時從馬上跌落摔傷了脊椎,從此臥病在床。後在布朗寧的愛與鼓勵下,伊莉莎白竟在臥床十四年後站起來,並能自己走到街上了。之後兩人不顧家人反對私奔,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後逃往義大利,婚後十五年兩人一直住在佛羅倫斯,未有一天分離。
經紀人專列
01
這是幾年來康奈利——作為一位華爾街經紀人——第一次坐非經紀人專列回家。經紀人專列是專為他這樣的人設立的:乘客都和他一樣,是華爾街經紀人。他們具備管理能力和專業素養,既富有又聰明,不用互相介紹,一眼就能認出是同行,無須多言便可心領神會。
還不是為了參議員晚宴,康奈利在心裡嘟囔著。但參議員堅持要他參加,即使厭惡至極也逃不掉,這討人厭的周四晚宴。相應的,他不得不搭乘早一班火車回家,更衣整理一番,迎接無聊的夜晚。在過於豐盛的食物和酒精的共同作用下,等待他的將是無比痛苦的明天。
懷著絕望的心情,康奈利步履沉重地走下火車來到熟悉的站台,然後走向自己的車子。由於克萊爾更喜歡開旅行車,康奈利便每天開著轎車往返於車站。兩年前他們剛結婚的時候,她曾想每天接送他上下班,但後來不知為何,這個想法被他回絕了。看著那些男人每天早晨在車站吻別他們的妻子,他總覺得有點噁心。一想到自己也要處於那樣的境地,就讓他一陣害臊。這些他並沒跟克萊爾說,他只告訴她,他娶她並不是為了要一名管家或司機,她可以去盡情地享受生活,不必太操心家事。
平時最多十五分鐘就能開車穿過郊區回到家,但今天,心裡想著越來越讓人煩躁的晚宴,不知不覺就慢了下來。順著高速公路開一英里左右,會橫穿過一條鐵路幹道。路口沒有防護也沒有閘道,只有一盞紅燈和警鈴,康奈利開過時它叮叮噹噹不停作響。他趕忙剎車,手指無聊地敲著方向盤,等待這列永無止境的火車轟隆而過。這時,就在他準備再次發動車子的剎那,他看到了他們。
克萊爾和一個男人,他的妻子和一個男人坐在旅行車裡,從他旁邊呼嘯而過,朝鎮上開去。男人負責開車,金髮、強壯、驕傲地坐在方向盤後面,像個維京人,一隻手攬著克萊爾。克萊爾閉著眼,頭枕在男人的肩膀上。她臉上的那種表情康奈利曾多次夢到,卻從沒真正見過。他們一閃而過,但那一幕卻如同電影場景般烙印在他的腦中。
他轉過身背對著她,甚至有些期待聽到突然響起爆炸聲,感受到子彈穿過肩胛骨。但什麼都沒發生。他拿起手提箱走到門邊。“再見,漢娜。”他說,連頭都沒回。
膝蓋無力,他每下一級台階都覺得是煎熬。他在樓梯底部停了下來,將行李箱換到另一隻手上,這時他看到馬斯醫生站在那兒,手上拿著帽子,胳膊上搭著外套。
“哦?”醫生詫異地問,“看來你也要提前離開派對了,歐文先生?”
“派對?”邁爾斯發出短促而刺耳的笑聲,“我是離開這場噩夢,不好意思,醫生。我不想對客人說這種話,但我想你應該能懂。過去的一個小時對我來說就像一場越來越恐怖的噩夢。因此我要離開,醫生,我很高興我能離開,請您諒解。”
“不不,”醫生說,“我非常理解。”
“門外有車在等我。用我送你去哪兒嗎?”
“不用。”醫生說,“我要去的地方離這兒不遠。”
他們一起順著走廊走出去。瞬間被濃霧籠罩,又冷又濕,邁爾斯忙立起衣領。
“天氣真爛透了。”他說。
“糟糕透頂。”醫生表示贊同。他瞥了一眼手錶,然後腳步笨重地走下樓梯,像一頭即將消失在雪堆後面的海象一般,走上步行道。“再見,歐文先生。”他呼喊道。
邁爾斯看著他離開,然後拿起行李箱也走下樓梯。他將鼻子埋在豎起的領子裡,以此隔絕周圍潮濕的空氣。下到最後一級時他聽到背後傳來門打開的吱聲,心底突然隱約感到一陣恐懼。
他轉過身,正如他所料,漢娜站在大開的門前,手上還舉著那把槍。但此時,她用兩隻手緊緊地握著槍,透出的威懾力也顯得更真實,不容忽視。
“我試著讓你明白,邁爾斯,”她說這些話時就像個孩子,“我試著讓你明白。”
他絕望地伸出手。
“不!”他大聲哭喊著,“不要!”
接著,爆炸的強音鑽進他的耳朵,一團火光朝他噴來,強大的力量壓在他的胸口,整個世界隨之土崩瓦解。在這之間,只有一個東西的輪廓清晰,屹立不倒:是醫生,他正彎下腰看著他,臉上帶著陌生而冷漠的邪惡氣息。
這一刻,邁爾斯什麼都明白了。這些他都經歷過,這一個小時他已經重複了千萬次,並還將永無止境地重複下去。此時幕布正在落下,當它再次拉起時,舞台又會被布置成家庭派對的樣子。因為他身處地獄,而最糟糕的、淹沒一切的恐怖便是這一刻。他明白了一切,他看到自己在無止境的死亡循環帶反反覆覆地爬。接著突然眼前一黑,又什麼都不知道了——直到下一次……
“他醒過來了。”遠遠地傳來一個聲音。他在下降。雙手在冰冷的黑暗中亂抓。
注釋:
①莫里斯?郁特里羅(Maurice Utrillo,1883-1955年),法國風景畫家。
②羅伯特?布朗寧(Robert Browning,1812-1889),英國詩人,劇作家,他的妻子伊莉莎白?巴萊特十五歲時從馬上跌落摔傷了脊椎,從此臥病在床。後在布朗寧的愛與鼓勵下,伊莉莎白竟在臥床十四年後站起來,並能自己走到街上了。之後兩人不顧家人反對私奔,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後逃往義大利,婚後十五年兩人一直住在佛羅倫斯,未有一天分離。
經紀人專列
01
這是幾年來康奈利——作為一位華爾街經紀人——第一次坐非經紀人專列回家。經紀人專列是專為他這樣的人設立的:乘客都和他一樣,是華爾街經紀人。他們具備管理能力和專業素養,既富有又聰明,不用互相介紹,一眼就能認出是同行,無須多言便可心領神會。
還不是為了參議員晚宴,康奈利在心裡嘟囔著。但參議員堅持要他參加,即使厭惡至極也逃不掉,這討人厭的周四晚宴。相應的,他不得不搭乘早一班火車回家,更衣整理一番,迎接無聊的夜晚。在過於豐盛的食物和酒精的共同作用下,等待他的將是無比痛苦的明天。
懷著絕望的心情,康奈利步履沉重地走下火車來到熟悉的站台,然後走向自己的車子。由於克萊爾更喜歡開旅行車,康奈利便每天開著轎車往返於車站。兩年前他們剛結婚的時候,她曾想每天接送他上下班,但後來不知為何,這個想法被他回絕了。看著那些男人每天早晨在車站吻別他們的妻子,他總覺得有點噁心。一想到自己也要處於那樣的境地,就讓他一陣害臊。這些他並沒跟克萊爾說,他只告訴她,他娶她並不是為了要一名管家或司機,她可以去盡情地享受生活,不必太操心家事。
平時最多十五分鐘就能開車穿過郊區回到家,但今天,心裡想著越來越讓人煩躁的晚宴,不知不覺就慢了下來。順著高速公路開一英里左右,會橫穿過一條鐵路幹道。路口沒有防護也沒有閘道,只有一盞紅燈和警鈴,康奈利開過時它叮叮噹噹不停作響。他趕忙剎車,手指無聊地敲著方向盤,等待這列永無止境的火車轟隆而過。這時,就在他準備再次發動車子的剎那,他看到了他們。
克萊爾和一個男人,他的妻子和一個男人坐在旅行車裡,從他旁邊呼嘯而過,朝鎮上開去。男人負責開車,金髮、強壯、驕傲地坐在方向盤後面,像個維京人,一隻手攬著克萊爾。克萊爾閉著眼,頭枕在男人的肩膀上。她臉上的那種表情康奈利曾多次夢到,卻從沒真正見過。他們一閃而過,但那一幕卻如同電影場景般烙印在他的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