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老僧的話總是有些禪意在裡面,我也聽不太懂,不過自從聽他講述了大殿中佛像的典故奧妙之後,再看他已然有了不同的感受,總覺得有一種神聖和威嚴。剛才說的話對我來講也是似懂非懂,卻加深了這種感覺,無形中感到老僧的形象又高大了一圈。
沈逸之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和善:“說的是,說得是啊!剛才小孫還有些感慨,說這裡清貧。我和他講了,出家人不在乎俗世富貴,別看此處樸素無華,實在是萬般清雅盡在柴房之中啊!”
說得興起,老僧不由沖我眯著眼睛笑起來:“年輕人,年輕人嘛,呵呵,我明白……”
吳宏不知什麼時候站到我身後,自薦道:“我看也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了,我下廚去準備些早飯,不知老師傅這裡還有什麼存糧,我手藝不精,但還過得去。你看?”
老僧隨手一指一側膳房,說:“儘管去做。東西都在那裡,不過油鹽之類得省著點用,已經所剩無幾了。”
他皺皺眉頭,像是想起了什麼。張嘴卻沒有出聲。
吳宏眼光瞬間瞟我一下,便於老僧和沈逸之打個招呼,逕自去膳房了。
我總覺得他有話要說,便藉口去幫忙,緊跟吳宏而去。沈逸之臉色泰然自若,似乎毫不在意,只是揮揮手笑了笑,便繼續和老僧攀談起來。
跟隨吳宏一路來到灶前,我看周圍無人,便放低身形,蹲著問正在收拾東西的吳宏:“老吳,你是不是有什麼事要告訴我?”
“沒有啊!”吳宏轉頭看看我,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一樣,笑著說:“你小子觀察還挺仔細。我剛才是看了你一眼,但不是有什麼話要跟你說。只是因為我當時想起了一件事。”
“什麼事?”我愣了一下,看著灶前的木柴問。
“你看見老師傅皺了皺眉頭了吧?”吳宏看看我說,便“登登登”地開始切菜,動作很是熟練。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我想,他搞不好是想起了山下的羅耀宗。”吳宏停下手中的刀,解釋道:“剛才提起油鹽,估計他想起了給他送這些的羅耀宗。因為我們是從山下來,他以為老羅有什麼閃失,又覺得問我們似乎不太妥當。所以才有此表情的。”吳宏提醒我說:“別忘了。開始的時候他問過我們羅耀宗的情況,我們說他很好。他可能不相信。”
“哦。原來是這樣。”我嘆了口氣:“也別說他不信,我們經歷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換做誰也不敢輕易相信別人了。”
“其實不光他。”吳宏手下的刀突然不動了,頭卻沒有抬起來:“我也覺得羅耀宗可能出事了。”我聽了心裡咯噔一下,莫不是吳宏發現了什麼線索?以我對羅耀宗的了解,他自然不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說到底也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罷了。要是真的有人要加害於他,以吳宏所說的諜報人員的素質,還不是易如反掌?
於是我強壓著內心的擔憂,問吳宏:“你怎麼知道的?”
吳宏搖搖頭,意外地說:“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感覺,老羅不是敵人,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我總有種擔憂,似乎感到他出事了。”
我心下稍稍輕鬆了點,畢竟直覺這東西是靠不住的,雖說有時候很準,但對我們這些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當然不作數。這些天的朝夕相處,要說有什麼深刻的感悟,就是吳宏等人的言行讓我認識到,不管多麼奇詭神秘的事情,背後都是有著條分縷析的線索支撐,只要在縝密的思考和邏輯推理之後,總是能夠撥開面前厚重的霧靄,看到隱藏其後的種種真相。
與我不同,吳宏顯得憂心忡忡,在我面前他絲毫不掩飾這點。悶聲不響地把手頭的事情做完,他擦擦手,端起幾個粗碗讓我送去給沈逸之和老僧。自己緊隨之後,面色重又恢復了平靜。
早飯時間,大家都沒有多說話,只是老僧吃罷很是稱讚了吳宏的手藝一番。沈逸之在一旁靜靜的笑,不發一言。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要換做平常,大家自然會去大殿中閒坐,畢竟那是個清涼的所在。況且清茶冰室,也算是閒雅的所在。不過現在不同了,自從發現古佛的怪異之後,除了老僧,我們都有意識地遠離那裡。心理上總是覺得不該靠近,況且按照吳宏的說法,期間不定有什麼蹊蹺,現在大佛已然暴露,萬一觸動什麼機簧,引發的危險可能是致命的。謹慎起見,還是不要靠近為好。
我們一行人在院子一棵老樹下擺了茶桌,漫無邊際地攀談起來。沈逸之始終從容不迫,眉宇之間都是溫和地笑意,細聽他與老僧的談資,也不過是家長里短、廟裡春秋,沒什麼特別之處。因為對沈逸之的老底了解一些,我終於還是不相信他只是沒有目的的攀談,所以一直坐在旁邊靜靜地聆聽——沈逸之倒也沒有任何暗示我離開的意思,看都不看我一眼,只是泰然自若地閒聊,神色平淡得讓人煩躁。
太陽慢慢升高,漸漸低,終於還是讓我聽出了端倪。
老僧和沈逸之的談話開始只是佛教的一些禪意探討,皮裡春秋我一無所知,聽著晦澀難懂、高深莫測,十分難受,硬著頭皮堅持了良久,終於沈逸之開始轉向正途——果然是吳宏的師傅,言語之間分寸拿捏跌得十分恰當,看似不經意地將話頭引向別處,其實終歸是在這廟宇之間盤旋,老僧的女兒何時出現、怎樣被發現的,羅耀宗的被救情形……細聽之下,全都是這些問題。妙就妙在,沈逸之的話都不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反而是老僧主動把這些實情說出來的。我一直在旁邊留神沈逸之談話是的技巧,卻總歸摸不到頭緒,他仿佛深諳老僧說話的路數,幾句很平淡的感嘆,對方就順著他的思路走了過去,毫無知覺。
沈逸之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和善:“說的是,說得是啊!剛才小孫還有些感慨,說這裡清貧。我和他講了,出家人不在乎俗世富貴,別看此處樸素無華,實在是萬般清雅盡在柴房之中啊!”
說得興起,老僧不由沖我眯著眼睛笑起來:“年輕人,年輕人嘛,呵呵,我明白……”
吳宏不知什麼時候站到我身後,自薦道:“我看也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了,我下廚去準備些早飯,不知老師傅這裡還有什麼存糧,我手藝不精,但還過得去。你看?”
老僧隨手一指一側膳房,說:“儘管去做。東西都在那裡,不過油鹽之類得省著點用,已經所剩無幾了。”
他皺皺眉頭,像是想起了什麼。張嘴卻沒有出聲。
吳宏眼光瞬間瞟我一下,便於老僧和沈逸之打個招呼,逕自去膳房了。
我總覺得他有話要說,便藉口去幫忙,緊跟吳宏而去。沈逸之臉色泰然自若,似乎毫不在意,只是揮揮手笑了笑,便繼續和老僧攀談起來。
跟隨吳宏一路來到灶前,我看周圍無人,便放低身形,蹲著問正在收拾東西的吳宏:“老吳,你是不是有什麼事要告訴我?”
“沒有啊!”吳宏轉頭看看我,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一樣,笑著說:“你小子觀察還挺仔細。我剛才是看了你一眼,但不是有什麼話要跟你說。只是因為我當時想起了一件事。”
“什麼事?”我愣了一下,看著灶前的木柴問。
“你看見老師傅皺了皺眉頭了吧?”吳宏看看我說,便“登登登”地開始切菜,動作很是熟練。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我想,他搞不好是想起了山下的羅耀宗。”吳宏停下手中的刀,解釋道:“剛才提起油鹽,估計他想起了給他送這些的羅耀宗。因為我們是從山下來,他以為老羅有什麼閃失,又覺得問我們似乎不太妥當。所以才有此表情的。”吳宏提醒我說:“別忘了。開始的時候他問過我們羅耀宗的情況,我們說他很好。他可能不相信。”
“哦。原來是這樣。”我嘆了口氣:“也別說他不信,我們經歷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換做誰也不敢輕易相信別人了。”
“其實不光他。”吳宏手下的刀突然不動了,頭卻沒有抬起來:“我也覺得羅耀宗可能出事了。”我聽了心裡咯噔一下,莫不是吳宏發現了什麼線索?以我對羅耀宗的了解,他自然不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說到底也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罷了。要是真的有人要加害於他,以吳宏所說的諜報人員的素質,還不是易如反掌?
於是我強壓著內心的擔憂,問吳宏:“你怎麼知道的?”
吳宏搖搖頭,意外地說:“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感覺,老羅不是敵人,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我總有種擔憂,似乎感到他出事了。”
我心下稍稍輕鬆了點,畢竟直覺這東西是靠不住的,雖說有時候很準,但對我們這些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當然不作數。這些天的朝夕相處,要說有什麼深刻的感悟,就是吳宏等人的言行讓我認識到,不管多麼奇詭神秘的事情,背後都是有著條分縷析的線索支撐,只要在縝密的思考和邏輯推理之後,總是能夠撥開面前厚重的霧靄,看到隱藏其後的種種真相。
與我不同,吳宏顯得憂心忡忡,在我面前他絲毫不掩飾這點。悶聲不響地把手頭的事情做完,他擦擦手,端起幾個粗碗讓我送去給沈逸之和老僧。自己緊隨之後,面色重又恢復了平靜。
早飯時間,大家都沒有多說話,只是老僧吃罷很是稱讚了吳宏的手藝一番。沈逸之在一旁靜靜的笑,不發一言。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要換做平常,大家自然會去大殿中閒坐,畢竟那是個清涼的所在。況且清茶冰室,也算是閒雅的所在。不過現在不同了,自從發現古佛的怪異之後,除了老僧,我們都有意識地遠離那裡。心理上總是覺得不該靠近,況且按照吳宏的說法,期間不定有什麼蹊蹺,現在大佛已然暴露,萬一觸動什麼機簧,引發的危險可能是致命的。謹慎起見,還是不要靠近為好。
我們一行人在院子一棵老樹下擺了茶桌,漫無邊際地攀談起來。沈逸之始終從容不迫,眉宇之間都是溫和地笑意,細聽他與老僧的談資,也不過是家長里短、廟裡春秋,沒什麼特別之處。因為對沈逸之的老底了解一些,我終於還是不相信他只是沒有目的的攀談,所以一直坐在旁邊靜靜地聆聽——沈逸之倒也沒有任何暗示我離開的意思,看都不看我一眼,只是泰然自若地閒聊,神色平淡得讓人煩躁。
太陽慢慢升高,漸漸低,終於還是讓我聽出了端倪。
老僧和沈逸之的談話開始只是佛教的一些禪意探討,皮裡春秋我一無所知,聽著晦澀難懂、高深莫測,十分難受,硬著頭皮堅持了良久,終於沈逸之開始轉向正途——果然是吳宏的師傅,言語之間分寸拿捏跌得十分恰當,看似不經意地將話頭引向別處,其實終歸是在這廟宇之間盤旋,老僧的女兒何時出現、怎樣被發現的,羅耀宗的被救情形……細聽之下,全都是這些問題。妙就妙在,沈逸之的話都不是以問題的形式出現,反而是老僧主動把這些實情說出來的。我一直在旁邊留神沈逸之談話是的技巧,卻總歸摸不到頭緒,他仿佛深諳老僧說話的路數,幾句很平淡的感嘆,對方就順著他的思路走了過去,毫無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