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我知道這是個機關,剛要開口問沈逸之,就看見側面的一個暗紅色的實木衣櫃輕輕地移到了一邊,一個一人多高的洞口赫然出現在我的面前。
沒想到這麼簡單,我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要知道老僧可是一直居住在這個地方,難道就從來沒有發現這個洞口嗎?從地面磚的機關設置來看,也算是簡單易行,很好操作。為什麼到今天這老僧都被蒙在鼓裡?
不會吧,我心想,難道老僧知道有這暗道,一直都瞞著我們?
突然我又冒出一個奇怪的想法:這種暗道對於那女人應該並不難找,那當時這女子搜尋方巾未成後,為什麼還涉險從老僧臥室正門出去,直接從這個暗道到達外面不是來得更加方便麼?
莫非她在這裡居住了數天,竟沒有發現這個神秘的暗道嗎?
不可能。
這些念頭也就是一瞬間出現在我腦海里,轉眼間沈逸之的手就伸了過來,我條件反射地跟著他走到隧道之中。
四壁都是略顯潮濕的土牆,坑坑窪窪地不甚均勻,腳下倒還算是利索,走得時間也很短,也就是幾十步的距離,我和沈逸之已經從隧道中到達了隧道外面。
我剛要抬頭走出去,突然被沈逸之一把拉住了衣服,回頭辨認,他正把食指放到嘴巴邊上,示意我噤聲,然後指指外面,做了個探頭的姿勢。
我馬上明白了,外面怕是有人,於是放低身形,小心翼翼地把頭探了出去。
一雙眼睛剛剛掃視到外面,我就驚呆了。
娘的,想了半天,沒想到這暗道通到這裡!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個光禿禿的腦袋。定睛細看之下,才明白,我面前的,居然是那個歷經波折的老人。
正是,盤坐在我前方,閉目養神、嘴中喃喃自語的,竟然是雙手合十、神態自若的寺中老僧。
原來這個通道居然通往大殿之中!我低頭看了看周圍的方位,才發現自己現在恰恰位於中間那尊大佛的後方,老僧只顧自己念經,並沒有注意到我。正奇怪這裡怎麼會就這樣明目張胆地有個出口,我才發現,旁邊還有一扇厚重的側牆,穩穩地立在一邊。看來是剛才吳宏和沈逸之進來的時候打開的。
太奇怪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通道是這般平凡,本以為至少也是通道寺外什麼地方,最不濟也是個什麼山洞之中吧?沒想到其實就是十幾步的隔壁!不知道造這個通道的人是什麼用意,除了耗費精力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用途。
沈逸之做了個手勢,我們悄無聲息地從出口踮著腳走了出去,慢慢地挪動到佛像的正後方。
我從來沒有在大殿中站到這個方位過,即便是剛才在佛像身上尋找機關,也不過是攀爬到佛像的頭部,居高臨下地張望,除了感到眼前有些恍惚外,並無特別的感覺。
這次卻是不同。
站在佛像的正後方,我隱約地發現,似乎這碩大的佛身有些不對勁。
要不是沈逸之捅捅我的後腰,我還沉浸在自己的懷疑中,等到回過神來,我看到沈逸之用眼神示意我注意佛像的底座方位。於是便抬頭看看老僧,緩慢地側身下去觀察起來。
一看之下,我馬上明白,是什麼地方有蹊蹺了。
這底座不知是什麼材質,竟然是半透明的。只要仔細地觀察就可以發現,在佛像底座的側面,有著密密麻麻的細小孔洞,透過期間,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的情形。個別細部甚至比直接看過去要來的清晰。
其實說是半透明也不對,只不過是土層非常的輕薄,內里又不知道是什麼支撐,雖說是有些透亮,竟也非常的牢固,足以支撐住碩大的佛身。
我突然想起剛才自己也曾爬上佛像的頭部,那時絲毫沒有感到有任何的異樣,佛像穩如泰山、絲毫不動,不由暗自感嘆這手段的精妙。
不知道佛像底座這些細小的孔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一瞬間,我明白了什麼:這些小孔別是用來窺視什麼東西的吧?站在這個方位,不是對佛像前方的情況了如指掌?
不對。我還是覺得有些懷疑,剛才檢查佛像的時候怎麼沒有發現這情況呢?須知剛才我和吳宏可是上上下下把這佛像摸了個通透,除了那個二皮臉的佛頭,沒有發現絲毫的異樣。如果是現在這種情況,想必早就已經被吳宏觀察出來了。
剛剛摸到一點頭緒,背後就伸過一隻手,輕輕地將我拉到通道中去。我不用回頭也知道是沈逸之,不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面前那個牆壁竟然緩緩地合上,正好堵住了我們的出口。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切都是無聲無息、不動聲色的。因為我們的出口剛好在佛像巨大的身形陰影中,所以這個動作完全不會被前方的人發現。
就這樣,我和沈逸之又從大殿中神秘地消失了。我一頭霧水地從大殿中回到老僧的臥室,剛剛來得及回味剛才的一幕,便發現沈逸之不知觸動了那個機關,進去時的暗門慢慢地合上了。幾乎是同時,室外的吳宏響亮地咳嗽了一聲,沈逸之馬上拉上我,緩步踱了出去。
迎面正碰上早課完畢的老僧,沈逸之幾步走上前去,拉過我笑呵呵地說:“剛才帶小孫進你臥室看了看,果然是個清雅的去處。這漫野荒山中,有這樣清心寡欲的住所,難怪能淨化心靈、悟透禪機呢!”
老僧捻須淺笑,道:“呵呵,過獎了。其實修行之道本就不分居所,清雅也好奢靡也罷,都是萬世空幻,浮雲而已,不足掛齒。真正的高僧不管在什麼地方,內心的寧靜和平和都是一以貫之、恆久不變的,能不為外界所困擾、灑脫不羈,才是至高境界呢!”
沒想到這麼簡單,我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要知道老僧可是一直居住在這個地方,難道就從來沒有發現這個洞口嗎?從地面磚的機關設置來看,也算是簡單易行,很好操作。為什麼到今天這老僧都被蒙在鼓裡?
不會吧,我心想,難道老僧知道有這暗道,一直都瞞著我們?
突然我又冒出一個奇怪的想法:這種暗道對於那女人應該並不難找,那當時這女子搜尋方巾未成後,為什麼還涉險從老僧臥室正門出去,直接從這個暗道到達外面不是來得更加方便麼?
莫非她在這裡居住了數天,竟沒有發現這個神秘的暗道嗎?
不可能。
這些念頭也就是一瞬間出現在我腦海里,轉眼間沈逸之的手就伸了過來,我條件反射地跟著他走到隧道之中。
四壁都是略顯潮濕的土牆,坑坑窪窪地不甚均勻,腳下倒還算是利索,走得時間也很短,也就是幾十步的距離,我和沈逸之已經從隧道中到達了隧道外面。
我剛要抬頭走出去,突然被沈逸之一把拉住了衣服,回頭辨認,他正把食指放到嘴巴邊上,示意我噤聲,然後指指外面,做了個探頭的姿勢。
我馬上明白了,外面怕是有人,於是放低身形,小心翼翼地把頭探了出去。
一雙眼睛剛剛掃視到外面,我就驚呆了。
娘的,想了半天,沒想到這暗道通到這裡!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個光禿禿的腦袋。定睛細看之下,才明白,我面前的,居然是那個歷經波折的老人。
正是,盤坐在我前方,閉目養神、嘴中喃喃自語的,竟然是雙手合十、神態自若的寺中老僧。
原來這個通道居然通往大殿之中!我低頭看了看周圍的方位,才發現自己現在恰恰位於中間那尊大佛的後方,老僧只顧自己念經,並沒有注意到我。正奇怪這裡怎麼會就這樣明目張胆地有個出口,我才發現,旁邊還有一扇厚重的側牆,穩穩地立在一邊。看來是剛才吳宏和沈逸之進來的時候打開的。
太奇怪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通道是這般平凡,本以為至少也是通道寺外什麼地方,最不濟也是個什麼山洞之中吧?沒想到其實就是十幾步的隔壁!不知道造這個通道的人是什麼用意,除了耗費精力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用途。
沈逸之做了個手勢,我們悄無聲息地從出口踮著腳走了出去,慢慢地挪動到佛像的正後方。
我從來沒有在大殿中站到這個方位過,即便是剛才在佛像身上尋找機關,也不過是攀爬到佛像的頭部,居高臨下地張望,除了感到眼前有些恍惚外,並無特別的感覺。
這次卻是不同。
站在佛像的正後方,我隱約地發現,似乎這碩大的佛身有些不對勁。
要不是沈逸之捅捅我的後腰,我還沉浸在自己的懷疑中,等到回過神來,我看到沈逸之用眼神示意我注意佛像的底座方位。於是便抬頭看看老僧,緩慢地側身下去觀察起來。
一看之下,我馬上明白,是什麼地方有蹊蹺了。
這底座不知是什麼材質,竟然是半透明的。只要仔細地觀察就可以發現,在佛像底座的側面,有著密密麻麻的細小孔洞,透過期間,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的情形。個別細部甚至比直接看過去要來的清晰。
其實說是半透明也不對,只不過是土層非常的輕薄,內里又不知道是什麼支撐,雖說是有些透亮,竟也非常的牢固,足以支撐住碩大的佛身。
我突然想起剛才自己也曾爬上佛像的頭部,那時絲毫沒有感到有任何的異樣,佛像穩如泰山、絲毫不動,不由暗自感嘆這手段的精妙。
不知道佛像底座這些細小的孔洞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一瞬間,我明白了什麼:這些小孔別是用來窺視什麼東西的吧?站在這個方位,不是對佛像前方的情況了如指掌?
不對。我還是覺得有些懷疑,剛才檢查佛像的時候怎麼沒有發現這情況呢?須知剛才我和吳宏可是上上下下把這佛像摸了個通透,除了那個二皮臉的佛頭,沒有發現絲毫的異樣。如果是現在這種情況,想必早就已經被吳宏觀察出來了。
剛剛摸到一點頭緒,背後就伸過一隻手,輕輕地將我拉到通道中去。我不用回頭也知道是沈逸之,不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面前那個牆壁竟然緩緩地合上,正好堵住了我們的出口。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切都是無聲無息、不動聲色的。因為我們的出口剛好在佛像巨大的身形陰影中,所以這個動作完全不會被前方的人發現。
就這樣,我和沈逸之又從大殿中神秘地消失了。我一頭霧水地從大殿中回到老僧的臥室,剛剛來得及回味剛才的一幕,便發現沈逸之不知觸動了那個機關,進去時的暗門慢慢地合上了。幾乎是同時,室外的吳宏響亮地咳嗽了一聲,沈逸之馬上拉上我,緩步踱了出去。
迎面正碰上早課完畢的老僧,沈逸之幾步走上前去,拉過我笑呵呵地說:“剛才帶小孫進你臥室看了看,果然是個清雅的去處。這漫野荒山中,有這樣清心寡欲的住所,難怪能淨化心靈、悟透禪機呢!”
老僧捻須淺笑,道:“呵呵,過獎了。其實修行之道本就不分居所,清雅也好奢靡也罷,都是萬世空幻,浮雲而已,不足掛齒。真正的高僧不管在什麼地方,內心的寧靜和平和都是一以貫之、恆久不變的,能不為外界所困擾、灑脫不羈,才是至高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