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當然,更不可能有餘裕去注意到我留在置物架上的紙袋!
數秒鐘後,事件隨著劇烈的爆炸聲發生,他能意識到的只有那個聲音,因為,第七次的殺人與前面任何一次皆不同,乃是在連死亡皆無法意識的瞬間發生。一瞬之後,他的身體已和其他人的身體如同石膏塑成般化為碎片四散了……
“那位母親對於丈夫過去所製造的事件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造成巴士爆炸的大量屠殺乃是丈夫藉著化學方面的知識所製造的定時炸彈……”橫田的話讓三位學生各自轉過頭,嘆息出聲,是完全被與自己有關聯的事件之嚴重性震懾了,連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即使連追查出事件始末的直美都仿佛突然之間老了五、六歲般,臉色茫然,一副筋疲力竭之色。
這一天,首先是由母親報警,請警方幫忙找到橋本安彥。但是,一考慮到今後該如何向警方說明、該怎麼應付媒體的追蹤,連橫田都覺得已經疲憊不堪。
夜更深了。即使這樣,直美、陽子和野上都未表示要回家,只是,很令人意外,野上卻似非常在意時間,頻頻望著橫田家牆上的掛鍾——幾個月前,他經常蹺家,即使到了現在,也是班上最討厭自己家庭之人……
“你和人有約嗎?”橫田想問。
“是的。”直美頷首,“手記上的第五樁事件和第七樁事件的部分有‘我比平日晚到高校’,以及‘我在高校走廊和一位少年擦身而過的瞬間’等等只能認為‘我’是高校學生之文字,但仔細閱讀,又發現其中並未寫及自己是‘學生’。
“在高校裡面的不是只有學生……自稱‘我’,又有孩子般的感性,又似在怯懼什麼的,即使是四十幾歲的大人也有可能……另外,只為了肩膀擦掠過就執拗的想逼迫一位高校學生死亡,更可能是教師……
“只不過,老師講過安彥的父親是在一家化學藥品的企業集團的小公司任職,所以我才覺得奇怪。但,仔細一想,現在即使是上班族,四月份的時候從事別的工作,也沒有什麼不可思議……坦白說,如果老師看過安彥去年的家庭資料表,就可以輕鬆知道的,因為上面寫著,去年他父親是高校教師。”
“但是……橋本從未告訴我,在去年四月之前,他父親是別所高校的教師。”
“所以,安彥是孤獨的,誰都很意外的不知道他的任何事情……但,如果說孤獨,我覺得另外一位橋本還更孤獨……”
“安彥是什麼時候知道父親過去曾經七次殺人?”陽子仍然疑惑似的問。
“可能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冰箱的事件發生後吧!安彥因為某種原因知道父親是兇手,或者懷疑父親是兇手?不過,在那之前更已發現父親的病並不尋常,所以雖明知父親是殺人兇手,仍舊想保護他。”
橫田想起安彥的母親所說的父子吵架之事。當時安彥為了庇護父親,說“那種女人死了活該”,可是父親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心情,才會生氣的反駁……
“之後,安彥知道今年春天在澀谷發生的巴士爆炸事件中,有一位被害人是父親執教的高校之學生,內心也產生疑念,因此暗地裡搜查父親的房間,找到那篇手記,就和我們一樣的由舊報紙上追查,發現那篇手記乃是將殺人兇手以被害者替代的一種告白方式……”直美停頓一下,環顧三人。
“那是巴士爆炸事件剛發生後不久之事,當時手記上仍未有關於第八樁事件的內容,但是,後來也仍舊未再增加其內容。所以,另一位橋本,亦即安彥的父親之告白是以巴士爆炸事件為結尾,而且也不會再發生任何必須告白之事。”
“這話怎麼說?”橫田雖已聽過,但,仍舊一無所知的陽子和野上卻似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亦即,並未發生今年夏天橋本企圖殺害另一位橋本之類的事件。不,事件是有發生,至少橋本——安彥——偷竊另一位橋本偶然帶回家的毒藥,以狗當實驗品試驗後,開始一點一點的自己服用。”
“那傢伙打算自殺嗎?”野上驚駭的大聲問。
“沒錯。” ※一見如故推理版精品推介※
“為什麼?”野上的臉孔扭曲。
“為了證明父親過去的犯罪行為。在這之前的事件,沒有留下絲毫證據,只憑那篇手記,他並無自信警方一定會採取行動……所以,覺得只要再造成另一樁新的事件,警方就有可能相信。”
說到這兒,直美搖搖頭。
但,即使是這樣,安彥在吃過晚飯後給父親喝的飲料,卻純粹是出自溫柔的兒子對父親的體貼。在無法忍受對父親的愛情,以及必須讓世人明白事件真相的義務感之雙重壓力,再加上自己一點一點服下毒藥的恐懼感,三種複雜心理的衝突下,一位高校學生終於忍受不住的逃走了。
“寄給老師的這篇手記是安彥自己用打字機重新打字的,一定是在當時加入第八樁事件的內容。”
隨著直美之言,眾人的視線集中在丟置榻榻米上的手記。那厚厚的內容代表一位男人將近四十年裡扭曲、孤獨的生涯,而,他的兒子——另一位橋本——是否也會有相同的生涯呢?
數秒鐘後,事件隨著劇烈的爆炸聲發生,他能意識到的只有那個聲音,因為,第七次的殺人與前面任何一次皆不同,乃是在連死亡皆無法意識的瞬間發生。一瞬之後,他的身體已和其他人的身體如同石膏塑成般化為碎片四散了……
“那位母親對於丈夫過去所製造的事件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造成巴士爆炸的大量屠殺乃是丈夫藉著化學方面的知識所製造的定時炸彈……”橫田的話讓三位學生各自轉過頭,嘆息出聲,是完全被與自己有關聯的事件之嚴重性震懾了,連一句話也講不出來,即使連追查出事件始末的直美都仿佛突然之間老了五、六歲般,臉色茫然,一副筋疲力竭之色。
這一天,首先是由母親報警,請警方幫忙找到橋本安彥。但是,一考慮到今後該如何向警方說明、該怎麼應付媒體的追蹤,連橫田都覺得已經疲憊不堪。
夜更深了。即使這樣,直美、陽子和野上都未表示要回家,只是,很令人意外,野上卻似非常在意時間,頻頻望著橫田家牆上的掛鍾——幾個月前,他經常蹺家,即使到了現在,也是班上最討厭自己家庭之人……
“你和人有約嗎?”橫田想問。
“是的。”直美頷首,“手記上的第五樁事件和第七樁事件的部分有‘我比平日晚到高校’,以及‘我在高校走廊和一位少年擦身而過的瞬間’等等只能認為‘我’是高校學生之文字,但仔細閱讀,又發現其中並未寫及自己是‘學生’。
“在高校裡面的不是只有學生……自稱‘我’,又有孩子般的感性,又似在怯懼什麼的,即使是四十幾歲的大人也有可能……另外,只為了肩膀擦掠過就執拗的想逼迫一位高校學生死亡,更可能是教師……
“只不過,老師講過安彥的父親是在一家化學藥品的企業集團的小公司任職,所以我才覺得奇怪。但,仔細一想,現在即使是上班族,四月份的時候從事別的工作,也沒有什麼不可思議……坦白說,如果老師看過安彥去年的家庭資料表,就可以輕鬆知道的,因為上面寫著,去年他父親是高校教師。”
“但是……橋本從未告訴我,在去年四月之前,他父親是別所高校的教師。”
“所以,安彥是孤獨的,誰都很意外的不知道他的任何事情……但,如果說孤獨,我覺得另外一位橋本還更孤獨……”
“安彥是什麼時候知道父親過去曾經七次殺人?”陽子仍然疑惑似的問。
“可能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冰箱的事件發生後吧!安彥因為某種原因知道父親是兇手,或者懷疑父親是兇手?不過,在那之前更已發現父親的病並不尋常,所以雖明知父親是殺人兇手,仍舊想保護他。”
橫田想起安彥的母親所說的父子吵架之事。當時安彥為了庇護父親,說“那種女人死了活該”,可是父親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心情,才會生氣的反駁……
“之後,安彥知道今年春天在澀谷發生的巴士爆炸事件中,有一位被害人是父親執教的高校之學生,內心也產生疑念,因此暗地裡搜查父親的房間,找到那篇手記,就和我們一樣的由舊報紙上追查,發現那篇手記乃是將殺人兇手以被害者替代的一種告白方式……”直美停頓一下,環顧三人。
“那是巴士爆炸事件剛發生後不久之事,當時手記上仍未有關於第八樁事件的內容,但是,後來也仍舊未再增加其內容。所以,另一位橋本,亦即安彥的父親之告白是以巴士爆炸事件為結尾,而且也不會再發生任何必須告白之事。”
“這話怎麼說?”橫田雖已聽過,但,仍舊一無所知的陽子和野上卻似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亦即,並未發生今年夏天橋本企圖殺害另一位橋本之類的事件。不,事件是有發生,至少橋本——安彥——偷竊另一位橋本偶然帶回家的毒藥,以狗當實驗品試驗後,開始一點一點的自己服用。”
“那傢伙打算自殺嗎?”野上驚駭的大聲問。
“沒錯。” ※一見如故推理版精品推介※
“為什麼?”野上的臉孔扭曲。
“為了證明父親過去的犯罪行為。在這之前的事件,沒有留下絲毫證據,只憑那篇手記,他並無自信警方一定會採取行動……所以,覺得只要再造成另一樁新的事件,警方就有可能相信。”
說到這兒,直美搖搖頭。
但,即使是這樣,安彥在吃過晚飯後給父親喝的飲料,卻純粹是出自溫柔的兒子對父親的體貼。在無法忍受對父親的愛情,以及必須讓世人明白事件真相的義務感之雙重壓力,再加上自己一點一點服下毒藥的恐懼感,三種複雜心理的衝突下,一位高校學生終於忍受不住的逃走了。
“寄給老師的這篇手記是安彥自己用打字機重新打字的,一定是在當時加入第八樁事件的內容。”
隨著直美之言,眾人的視線集中在丟置榻榻米上的手記。那厚厚的內容代表一位男人將近四十年裡扭曲、孤獨的生涯,而,他的兒子——另一位橋本——是否也會有相同的生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