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老克勒凱文你認識嗎?”
“當然認得,大衛的表哥,前幾年也做老式家具生意。這人海派,蠻熱心的,我們做日本客人生意,請他當翻譯,都是閒話一句,從來不推脫。可惜後來他蝕本不做了。”
“唐澤元的妹妹唐若琴呢?”
“姨太太生的那個?有點印象。那時她還是個小毛頭,我年紀也很小。後來她被姨太太娘家人抱走,我就沒見過。唐老先生對她一直蠻牽掛的。聽說養她的人家靠她撈了不少油水。”
最後老阿飛把一套唐公館的藍圖複印件送給石語。
“圖紙是我在檔案館複印的。那個包工頭金福生,唐家老傭人的兒子,兩次到我這裡來看舊圖紙。其實他搞的那部分工程基本用不著。不過有人關心上海灘的老房子,總歸是好事。還有一個廿多歲的小青年,前兩個禮拜來找過我。他對唐公館很熟悉,談吐老成,也有自己的思想。這兩個人,我都送了一份圖紙。”
石語請他形容一下那年輕人的外貌,然後說:“他就是唐德鴻的外孫。”
“是嗎?應該,應該。早知道的話,我肯定好好請他一頓。”
老阿飛一定要請石語去吃粵菜:“我們家是老廣東啦。陝西南路的‘美心’是老牌子……”
石語好不容易辭謝出來,低著頭匆匆從錢剝皮的公司門前走過,生怕被小錢見到拖去吃炸醬麵。
千萬恨 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 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作者:又夢江南 回復日期:2006-6-3 16:28:00 941#
有什麼辦法,先發吧,不然真要挨罵了。這幾天集中精力寫結局,大結局寫得差不多了,馬上就要寫尾聲一章——很短的。
可是這一帖之後還有一大段空白,思維需要從結局裡轉過來。可是寫完結局一時真沒有情緒再寫別的……這一段有五六千字?上萬字?不知道。
作者:又夢江南 回復日期:2006-6-6 15:31:00 970#
王老闆眼圈發黑,顯然沒有睡好。昨天跟石語跑了兩趟,讓他覺得37號已經不像餐館,倒更像戰場,更糟的是爭鬥各方不僅僅是人,也有鬼在軋一腳。
昨天下午,石語硬拖他到慈心醫院去。他不情願地隨石語走進一幢陳舊的小樓房,在一間單人病房裡見到了一位神氣活現的老太太,一個神情恍惚的年青人。他在那天第一次吃驚得合不攏嘴。後來,石語讓他回汽車上等著,自己留下耐心地聽老太太作形勢報告。他如蒙大赦,鑽進車中享受難得的一刻清閒,最後在雨聲中沉沉入睡。等他醒來時,發現汽車已被小同持槍劫持。
大廚兄弟昨晚又表現出他的無能。剛才,小陳來電話續假,凱文一本正經交來張病假條。諸事不順,餐館像是降了一個檔次。
這個石語究竟是救命王菩薩還是掃帚星?不能完全指望他。是不是再找找道士阿鬍子一類的角色?隔壁老爺叔說可以幫忙。剛才石語說他最近要去外地跑幾天,而唐公館的拍攝計劃,他和小錢已經作了調整。本來就是,天天下雨,鏡頭也要發霉了,還拍啥照片。
從雕花樓的窗口看出去,交織著月光的薄霧裡疏影橫斜,是那棵大青樹伸出的枝幹。窗前坐著的人,只覺得寒意慢慢爬上了肌膚,一時間,也難辨那冷冷的是月光還是夜霧。不知什麼時候,有了一點風,那夜霧被緩緩攪動,越發的撲朔迷離起來,四周的樹影忽隱忽現,似在活動一般。有時候,竟勉強看得見河對岸山坡上的燈光,那應該就是芒果寨的所在了。
如今的交通比二十年前方便得多,石語昨天早上離開上海,下午已經在自治州首府走下一架支線客機。今天清晨開著朋友的汽車上了公路,過午就到了芒果寨。想當年,從芒果寨到上海要走十來天。
他不願意在寨中露面。近鄉情更怯,這句話用在此處似乎不妥,但石語覺得自己的心情只能這樣形容。十八年前那次歸來記憶猶新。
他直接去了老塔山中的魁星塔。
還是因為竹葉日記上的幾個字:真相在塔里。他總覺得小梅的解釋不合邏輯。竹葉回娘家時是讓父親在她遭遇不測後到塔里去找東西,但那是78年底。一個多月後再在日記里寫上那幾個字,而且日記還是放在塔里,這樣做毫無意義。竹葉是個有頭腦的人。因此,他相信,塔里還有秘密。只是十八年過去了,魁星塔是不是還在?裡面竹葉留下的秘密是不是還在?
小梅思索一陣,同意他的看法;小同則不置可否。去魁星塔探秘,似乎是個比進太平間找指紋更瘋狂的念頭。但石語認為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這是唯一的一條線索,而且是最重要的線索,在被誤讀了十八年後再次被揀起。權衡再三,幾天以後,他還是踏上了老塔山。
十八年後的老塔山,依然瀰漫著草木的清新味。燦爛陽光里熟悉的草木氣息讓石語心中微微一顫,似乎被過去時光中的什麼東西輕輕叩響了心扉,下意識地想抓住那一點記憶,卻是稍縱即逝,立時便無從尋覓,只留住一絲淡淡的惆悵。
走到魁星塔下時,石語已是微微氣喘,額角上沁出一片汗珠來。他暗嘆人生易老,自己早已青春不在。抬頭望去,塔身已經看不出顏色,被植物枝蔓纏繞了大半,呈現出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通向塔底門戶的小路已經被荒草湮沒,勉強辨得出一點痕跡,顯示近年已經沒有人光顧這裡了。這讓石語心中稍安,也許,真沒人發現塔里的秘密。
“當然認得,大衛的表哥,前幾年也做老式家具生意。這人海派,蠻熱心的,我們做日本客人生意,請他當翻譯,都是閒話一句,從來不推脫。可惜後來他蝕本不做了。”
“唐澤元的妹妹唐若琴呢?”
“姨太太生的那個?有點印象。那時她還是個小毛頭,我年紀也很小。後來她被姨太太娘家人抱走,我就沒見過。唐老先生對她一直蠻牽掛的。聽說養她的人家靠她撈了不少油水。”
最後老阿飛把一套唐公館的藍圖複印件送給石語。
“圖紙是我在檔案館複印的。那個包工頭金福生,唐家老傭人的兒子,兩次到我這裡來看舊圖紙。其實他搞的那部分工程基本用不著。不過有人關心上海灘的老房子,總歸是好事。還有一個廿多歲的小青年,前兩個禮拜來找過我。他對唐公館很熟悉,談吐老成,也有自己的思想。這兩個人,我都送了一份圖紙。”
石語請他形容一下那年輕人的外貌,然後說:“他就是唐德鴻的外孫。”
“是嗎?應該,應該。早知道的話,我肯定好好請他一頓。”
老阿飛一定要請石語去吃粵菜:“我們家是老廣東啦。陝西南路的‘美心’是老牌子……”
石語好不容易辭謝出來,低著頭匆匆從錢剝皮的公司門前走過,生怕被小錢見到拖去吃炸醬麵。
千萬恨 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 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作者:又夢江南 回復日期:2006-6-3 16:28:00 941#
有什麼辦法,先發吧,不然真要挨罵了。這幾天集中精力寫結局,大結局寫得差不多了,馬上就要寫尾聲一章——很短的。
可是這一帖之後還有一大段空白,思維需要從結局裡轉過來。可是寫完結局一時真沒有情緒再寫別的……這一段有五六千字?上萬字?不知道。
作者:又夢江南 回復日期:2006-6-6 15:31:00 970#
王老闆眼圈發黑,顯然沒有睡好。昨天跟石語跑了兩趟,讓他覺得37號已經不像餐館,倒更像戰場,更糟的是爭鬥各方不僅僅是人,也有鬼在軋一腳。
昨天下午,石語硬拖他到慈心醫院去。他不情願地隨石語走進一幢陳舊的小樓房,在一間單人病房裡見到了一位神氣活現的老太太,一個神情恍惚的年青人。他在那天第一次吃驚得合不攏嘴。後來,石語讓他回汽車上等著,自己留下耐心地聽老太太作形勢報告。他如蒙大赦,鑽進車中享受難得的一刻清閒,最後在雨聲中沉沉入睡。等他醒來時,發現汽車已被小同持槍劫持。
大廚兄弟昨晚又表現出他的無能。剛才,小陳來電話續假,凱文一本正經交來張病假條。諸事不順,餐館像是降了一個檔次。
這個石語究竟是救命王菩薩還是掃帚星?不能完全指望他。是不是再找找道士阿鬍子一類的角色?隔壁老爺叔說可以幫忙。剛才石語說他最近要去外地跑幾天,而唐公館的拍攝計劃,他和小錢已經作了調整。本來就是,天天下雨,鏡頭也要發霉了,還拍啥照片。
從雕花樓的窗口看出去,交織著月光的薄霧裡疏影橫斜,是那棵大青樹伸出的枝幹。窗前坐著的人,只覺得寒意慢慢爬上了肌膚,一時間,也難辨那冷冷的是月光還是夜霧。不知什麼時候,有了一點風,那夜霧被緩緩攪動,越發的撲朔迷離起來,四周的樹影忽隱忽現,似在活動一般。有時候,竟勉強看得見河對岸山坡上的燈光,那應該就是芒果寨的所在了。
如今的交通比二十年前方便得多,石語昨天早上離開上海,下午已經在自治州首府走下一架支線客機。今天清晨開著朋友的汽車上了公路,過午就到了芒果寨。想當年,從芒果寨到上海要走十來天。
他不願意在寨中露面。近鄉情更怯,這句話用在此處似乎不妥,但石語覺得自己的心情只能這樣形容。十八年前那次歸來記憶猶新。
他直接去了老塔山中的魁星塔。
還是因為竹葉日記上的幾個字:真相在塔里。他總覺得小梅的解釋不合邏輯。竹葉回娘家時是讓父親在她遭遇不測後到塔里去找東西,但那是78年底。一個多月後再在日記里寫上那幾個字,而且日記還是放在塔里,這樣做毫無意義。竹葉是個有頭腦的人。因此,他相信,塔里還有秘密。只是十八年過去了,魁星塔是不是還在?裡面竹葉留下的秘密是不是還在?
小梅思索一陣,同意他的看法;小同則不置可否。去魁星塔探秘,似乎是個比進太平間找指紋更瘋狂的念頭。但石語認為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辦法。這是唯一的一條線索,而且是最重要的線索,在被誤讀了十八年後再次被揀起。權衡再三,幾天以後,他還是踏上了老塔山。
十八年後的老塔山,依然瀰漫著草木的清新味。燦爛陽光里熟悉的草木氣息讓石語心中微微一顫,似乎被過去時光中的什麼東西輕輕叩響了心扉,下意識地想抓住那一點記憶,卻是稍縱即逝,立時便無從尋覓,只留住一絲淡淡的惆悵。
走到魁星塔下時,石語已是微微氣喘,額角上沁出一片汗珠來。他暗嘆人生易老,自己早已青春不在。抬頭望去,塔身已經看不出顏色,被植物枝蔓纏繞了大半,呈現出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通向塔底門戶的小路已經被荒草湮沒,勉強辨得出一點痕跡,顯示近年已經沒有人光顧這裡了。這讓石語心中稍安,也許,真沒人發現塔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