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到了槭樹林後,羅伯特看著這些所謂的製糖的樹有點藐視地大笑起來。但是,沒人在意這個孩子多少有點輕浮的習慣,大家立刻都投入到熱情的勞動中了。
叔叔用他的斧子在十幾棵槭樹幹上割開了一道道深深的口子,立刻大量透明的甜液流了出來。人們立刻用帶來的陶罐接住這種液體。當所有的罐子都裝滿後,他們就返回艾麗薩宮了。
剛收穫來的槭樹液是一種白色糖漿似的液體,這還不是克利夫頓太太所要的食糖。還應當進行一道提純工序。好在這個工作並不困難,只需把液體倒入鍋中放到火上燒煮。液體開始蒸發,表面漂浮起一層白沫。當液體開始發粘稠時,叔叔用一把大木勺用力攪動液體,一是為了加快蒸發,二是為了防止液體焦糊。當液體中的水分差不多全部蒸發後,把粘稠的糖漿倒入叔叔製作的各種形狀的陶土模子中。第二天,糖漿冷卻後凝固成許多圓形、長方形小塊。這就成了棕紅色的、但差不多是透明的、味道不錯的糖塊。克利夫頓太太對此非常滿意。除她之外,傑克、貝爾,似乎從中也看到了未來的餅乾、蛋糕之類的點心。但最高興的還是朱波師傅,他顯得有些饞嘴,但人們都原諒他的這個小缺點。
糖已經成了小社團不可缺少的物質,首先可以用來做一種混合飲料,這樣可以豐富一下椰子飲料的單一性。這種飲料是這樣製成的:
克利夫頓先生知道,在遠洋航行中,人們常用一種針葉樹的嫩枝葉製作一種飲料,用來防治壞血病。島上主峰的第一面山坡上可以找到松樹的嫩枝葉。在克利夫頓的帶領下,小社團成員採回大量的嫩枝,把它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加上槭樹糖,使松枝水變甜。等水涼後,進行發酵處理,可口衛生的飲料就這樣製成了。盎格魯-美國人將這種飲料稱為春天的啤酒,也叫松枝啤酒。
在冬天、寒流到來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這就是把小貝爾的麥種種下去。雖然只有一粒麥子,但它將帶來未來的大豐收。一粒麥種可以長出十穗麥子,每穗可有八十粒種子,一共有八百粒;在這樣的海拔高度一年可以播種兩次;兩年後,就能得到四億粒小麥了。
關鍵問題是保護這唯一的麥粒不遭任何破壞,因此必須把它播種到一個狂風吹不到,海浪打不著的地方。貝爾小姐將親自照料它,替它捉蟲、澆水。
十一月底,天氣變得寒冷而多雨。幸運的是山洞裡過冬事宜已準備就緒,只差取暖設備了,應當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是一項沉重而困難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摸索和嘗試。最終,是叔叔發明了一種用陶土製成的火爐,從而使全家受益匪淺。這個爐子大而高,可以塞進許多木柴,發出的熱量足可以溫暖整個山洞。然後是解決煙囪的問題,這是重中之重的問題。在花崗岩厚實的山洞頂上是不可能開洞讓煙囪直接伸出去。克利夫頓先生和魯濱遜叔叔經過尋找、確定,最後決定在山洞的正面,較薄的洞壁上開一個小洞,這是一項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工作。缺少工具,叔叔從船上拔了一顆大釘子當鑿子,他終於達到了目的,打開了一個小洞。叔叔用長竹筒當煙囪,通過小洞把煙排出洞外。為避免竹煙囪被燒壞,叔叔還特製了一節帶彎的陶土管一端直接與火爐相連。取暖設備效果良好,叔叔感到十分滿意。
十一月底過後,雨季到來了,只能開展戶內活動了。叔叔曾經收割了大量的爆竹柳,他教孩子們用柳條編籃子和筐子。他自己用柳條編成籬笆,擴大了家禽柵,還在籬笆上抹上粘土泥巴,用以阻擋寒風,使家禽們也可以溫暖地過冬。用同樣的辦法,他又給朱波師傅蓋了一所新居所。在施工過程中,朱波一直是他的好助手,幫他搬運材料,遞送工具,他們成了真正的好夥伴。朱波新居落成後,它感到萬分滿意,只差用語言來表示它對建築師的恭維了。孩子們也極力稱讚新居,誇張地命名為“朱波大廈”。
十二月上旬,天氣已經變得十分寒冷了。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皮衣的毛朝外使小社團成員的樣子顯得十分滑稽。
“我們變得多像朱波呀!”叔叔笑著說。“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可以脫下自己的皮衣,而朱波卻脫不下它的皮衣。”
克利夫頓一家看上去像一群愛斯基摩人。但是他們並不在乎這些,只要有換季的衣服,可保暖禦寒,他們就感到十分知足了。
十二月中旬,大雨滂沱,山洪暴發,蛇形河水猛烈暴漲。第一個宿營地已經被淹沒,洪水泛濫,直逼懸崖腳下。安達略湖水也迅猛上漲。克利夫頓十分耽心湖水泛濫,將會破壞沿岸植被,也會威脅到艾麗薩宮。他明白,將來有必要修一道堤壩阻擋洪水,因為整個海岸部分地勢比湖泊地勢要低。
幸好暴雨及時停了下來。但在連綿不斷的狂風暴雨之中,樹林遭到極大的摧殘,不少大樹被連根拔起,還不時地傳來樹杆被攔腰吹斷的咯喳聲。叔叔對此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抱怨,他說應當讓暴風雨從事它砍柴的職業,這樣將來可以省了叔叔不少勞動力,他和朱波只須彎腰拾柴禾就行了。
然而,艾麗薩宮裡卻溫暖如春。有足夠的燃料為什麼不把爐火燒得通紅呢?乾柴在爐子中發出陣陣劈啪聲,就像小孩們歡樂的交談聲。大家都呆在洞中從事各自的工作。有的造箭,有的編筐,還有的縫衣、做飯。每個人都在克利夫頓先生制定的計劃安排下,從事著自己的專業勞動。
叔叔用他的斧子在十幾棵槭樹幹上割開了一道道深深的口子,立刻大量透明的甜液流了出來。人們立刻用帶來的陶罐接住這種液體。當所有的罐子都裝滿後,他們就返回艾麗薩宮了。
剛收穫來的槭樹液是一種白色糖漿似的液體,這還不是克利夫頓太太所要的食糖。還應當進行一道提純工序。好在這個工作並不困難,只需把液體倒入鍋中放到火上燒煮。液體開始蒸發,表面漂浮起一層白沫。當液體開始發粘稠時,叔叔用一把大木勺用力攪動液體,一是為了加快蒸發,二是為了防止液體焦糊。當液體中的水分差不多全部蒸發後,把粘稠的糖漿倒入叔叔製作的各種形狀的陶土模子中。第二天,糖漿冷卻後凝固成許多圓形、長方形小塊。這就成了棕紅色的、但差不多是透明的、味道不錯的糖塊。克利夫頓太太對此非常滿意。除她之外,傑克、貝爾,似乎從中也看到了未來的餅乾、蛋糕之類的點心。但最高興的還是朱波師傅,他顯得有些饞嘴,但人們都原諒他的這個小缺點。
糖已經成了小社團不可缺少的物質,首先可以用來做一種混合飲料,這樣可以豐富一下椰子飲料的單一性。這種飲料是這樣製成的:
克利夫頓先生知道,在遠洋航行中,人們常用一種針葉樹的嫩枝葉製作一種飲料,用來防治壞血病。島上主峰的第一面山坡上可以找到松樹的嫩枝葉。在克利夫頓的帶領下,小社團成員採回大量的嫩枝,把它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加上槭樹糖,使松枝水變甜。等水涼後,進行發酵處理,可口衛生的飲料就這樣製成了。盎格魯-美國人將這種飲料稱為春天的啤酒,也叫松枝啤酒。
在冬天、寒流到來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這就是把小貝爾的麥種種下去。雖然只有一粒麥子,但它將帶來未來的大豐收。一粒麥種可以長出十穗麥子,每穗可有八十粒種子,一共有八百粒;在這樣的海拔高度一年可以播種兩次;兩年後,就能得到四億粒小麥了。
關鍵問題是保護這唯一的麥粒不遭任何破壞,因此必須把它播種到一個狂風吹不到,海浪打不著的地方。貝爾小姐將親自照料它,替它捉蟲、澆水。
十一月底,天氣變得寒冷而多雨。幸運的是山洞裡過冬事宜已準備就緒,只差取暖設備了,應當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是一項沉重而困難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摸索和嘗試。最終,是叔叔發明了一種用陶土製成的火爐,從而使全家受益匪淺。這個爐子大而高,可以塞進許多木柴,發出的熱量足可以溫暖整個山洞。然後是解決煙囪的問題,這是重中之重的問題。在花崗岩厚實的山洞頂上是不可能開洞讓煙囪直接伸出去。克利夫頓先生和魯濱遜叔叔經過尋找、確定,最後決定在山洞的正面,較薄的洞壁上開一個小洞,這是一項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工作。缺少工具,叔叔從船上拔了一顆大釘子當鑿子,他終於達到了目的,打開了一個小洞。叔叔用長竹筒當煙囪,通過小洞把煙排出洞外。為避免竹煙囪被燒壞,叔叔還特製了一節帶彎的陶土管一端直接與火爐相連。取暖設備效果良好,叔叔感到十分滿意。
十一月底過後,雨季到來了,只能開展戶內活動了。叔叔曾經收割了大量的爆竹柳,他教孩子們用柳條編籃子和筐子。他自己用柳條編成籬笆,擴大了家禽柵,還在籬笆上抹上粘土泥巴,用以阻擋寒風,使家禽們也可以溫暖地過冬。用同樣的辦法,他又給朱波師傅蓋了一所新居所。在施工過程中,朱波一直是他的好助手,幫他搬運材料,遞送工具,他們成了真正的好夥伴。朱波新居落成後,它感到萬分滿意,只差用語言來表示它對建築師的恭維了。孩子們也極力稱讚新居,誇張地命名為“朱波大廈”。
十二月上旬,天氣已經變得十分寒冷了。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皮衣的毛朝外使小社團成員的樣子顯得十分滑稽。
“我們變得多像朱波呀!”叔叔笑著說。“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可以脫下自己的皮衣,而朱波卻脫不下它的皮衣。”
克利夫頓一家看上去像一群愛斯基摩人。但是他們並不在乎這些,只要有換季的衣服,可保暖禦寒,他們就感到十分知足了。
十二月中旬,大雨滂沱,山洪暴發,蛇形河水猛烈暴漲。第一個宿營地已經被淹沒,洪水泛濫,直逼懸崖腳下。安達略湖水也迅猛上漲。克利夫頓十分耽心湖水泛濫,將會破壞沿岸植被,也會威脅到艾麗薩宮。他明白,將來有必要修一道堤壩阻擋洪水,因為整個海岸部分地勢比湖泊地勢要低。
幸好暴雨及時停了下來。但在連綿不斷的狂風暴雨之中,樹林遭到極大的摧殘,不少大樹被連根拔起,還不時地傳來樹杆被攔腰吹斷的咯喳聲。叔叔對此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抱怨,他說應當讓暴風雨從事它砍柴的職業,這樣將來可以省了叔叔不少勞動力,他和朱波只須彎腰拾柴禾就行了。
然而,艾麗薩宮裡卻溫暖如春。有足夠的燃料為什麼不把爐火燒得通紅呢?乾柴在爐子中發出陣陣劈啪聲,就像小孩們歡樂的交談聲。大家都呆在洞中從事各自的工作。有的造箭,有的編筐,還有的縫衣、做飯。每個人都在克利夫頓先生制定的計劃安排下,從事著自己的專業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