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盛大的掌聲中,總統站上頒獎台,與康明斯基握手。
來了,來了。
就在楊挺直背脊時,第二起突發事件發生了。
一道黑影自楊背後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擠過楊身邊一氣衝上台。
黑影攻擊康明斯基。由於總統侍衛離總統有段距離,剎那間被攻其不備,來不及應變。黑影轉眼間就按倒康明斯基,並將他的左手往上扭。
楊覺得是場惡夢。
沒想到那黑影竟然是岬。
而且岬扭住的手上正握著槍。
「你要下手的話,只有趁這個時候了。」
「放開!」
「我不會再讓你濫殺無辜了。剛剛那個爆炸,是你為了稀釋警備人力所做的佯攻作戰。不!真要說起來,你製造的每一起爆炸事件都可以算是佯攻作戰,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你先將警備隊伍的注意力轉到炸彈上,然後就可以在近距離內趁人不注意時確實射殺。這就是你的計謀吧。」
總統侍衛將臉色大變的總統團團圍住。其中一人靠近岬欲將他制伏時,他立刻把扭住的康明斯基的手高高舉起。
「你們知道這把手槍的意思嗎?他就是〈鋼琴家〉。」
「你說什麼?!」
楊驚恐地搶到岬身旁。
「你說老師是恐怖分子?!你有什麼證據?」
「證據就是這把手槍,但更應該看的是這個。」
岬抓出康明斯基的右手。手背上有些微的紅色紋路。那是之前刑警在比賽會場被殺那一天,在混亂中被誰抓傷的。
「我聽溫伯格警部說,那天到會場而且可以進出休息室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二人。而〈鋼琴家〉到過法國的話,那麼這當中也到過法國的有十八人,就是扣掉我的七名決賽者和包括康明斯基主席在內的十一名評審。我藉口說要握手就一一確認了這十八個人的手,發現手上有受傷的就只有康明斯基主席和榊場而已。但榊場當天並沒有換衣服,這點足以證明他不是兇手。」
根據岬的解釋,由於榊場眼睛看不見,如果是近距離殺人,就必須顧慮到會被濺血而更換衣服。就算這樣,那麼岬頻頻和相關人士握手的理由是為了確認手上沒有沒受傷,這點又是為什麼呢?
「等等,岬。你以手上有沒有受傷來判斷老師和榊場是不是兇手,這點又是根據什麼?」
「這是因為〈鋼琴家〉把皮奧特刑警的手指切斷了。皮奧特刑警發覺〈鋼琴家〉的真面目後被找去休息室,和康明斯基主席對峙時一定有所警戒吧。對方突然拔出手槍想要趁其不備攻擊,而皮奧特為了搶下武器就壓制對方的手。手背上的傷痕就是那時候抓的。所以說,皮奧特刑警的指甲里一定有對方的皮膚碎屑。」
啊。只要將那些皮膚碎屑送DNA化驗,再和手上有傷痕的人一比對,就能立刻鎖定兇手了。
「所以兇手必須回收那些留在指甲里的皮膚碎屑。但是,如果只是切掉抓傷自己的手指,目的恐怕會被拆穿,因此故弄玄虛把十根手指全切斷了。搞不好那些斷指已經趁亂丟進會場裡的廁所衝掉了吧。是不是這樣?康明斯基主席?」
岬俯視康明斯基,他正氣得歪起嘴角。那是楊見都沒見過的邪惡嘴臉。
「多薄弱的推論啊,岬,你又沒有關鍵的證據。」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即使推斷你就是兇手,也沒辦法指出來,只有像這樣等待你直接行動了。」
「既然你沒辦法指出兇手,幹嘛還多管閒事,對你來說,這不過是別的國家的事,不管死了多少市民、死了多少刑警,都和你沒關係吧。」
「你的炸彈奪走了我一位很重要的朋友的命,怎麼可以說沒關係。」
從對話內容判斷出該制伏的對象是哪邊了吧,四名侍衛改為逮住康明斯基的身體。總統戰戰兢兢地靠近已無反抗能力的康明斯基。
「一時真叫人難以置信。發表聲明要大家不向恐怖主義屈服而感動人心的人,竟然就是個恐怖分子……」
「康明斯基主席一定用盡了心思,恐怕他也極力想避免蕭邦大賽因為自己的恐怖攻擊計劃而停辦。那個聲明的主旨只有一個,就是讓比賽繼續進行下去。因為只有這個頒獎典禮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近總統了。」
「這麼說來,一連串恐怖事件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暗殺我?」
「最終目的確實如此吧。因為前總統喪命的那場專機空難事故,警方之前似乎也是把它當成〈鋼琴家〉所為來進行調査。不過,我認為並不是光為了置總統一人於死就不惜犠牲掉數十個同胞的性命,而是和其他的恐怖分子一樣,在康明斯基主席的眼中,一般市民也不過是活活的犠牲品罷了。」
「為什麼?」
總統俯視著身體動彈不得的康明斯基,質問:
「列赫·卡辛斯基和我對你做了什麼嗎?」
「因為你們都是波蘭的總統。你們殺了魯道夫,殺了我唯一的兒子魯道夫。」
「魯道夫?」
「別說你忘了。三年前,在巴基斯坦邊境的村落,發生七名波蘭士兵虐殺村民的事件。結果連阻止這件事的我國年輕士兵也一併慘遭毒手。那個被我軍瘋狂折磨致死的年輕士兵,就是魯道夫·康明斯基。」
總統的表情霎時僵住。
「就算被美軍告發而事情曝光了,但軍方單位和政府仍然隱匿情報,為了顧及軍方和國家的體面,對那七個人的處分只是敷衍了事而已。魯道夫被以單純戰死對待,甚至政府還對我施壓,恐嚇我如果想保住音樂學院校長的位子,就得乖乖閉嘴。我的兒子被二度殺害了啊。一次是被我們國軍,另一次就是被你們,被波蘭這個國家。」
來了,來了。
就在楊挺直背脊時,第二起突發事件發生了。
一道黑影自楊背後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擠過楊身邊一氣衝上台。
黑影攻擊康明斯基。由於總統侍衛離總統有段距離,剎那間被攻其不備,來不及應變。黑影轉眼間就按倒康明斯基,並將他的左手往上扭。
楊覺得是場惡夢。
沒想到那黑影竟然是岬。
而且岬扭住的手上正握著槍。
「你要下手的話,只有趁這個時候了。」
「放開!」
「我不會再讓你濫殺無辜了。剛剛那個爆炸,是你為了稀釋警備人力所做的佯攻作戰。不!真要說起來,你製造的每一起爆炸事件都可以算是佯攻作戰,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你先將警備隊伍的注意力轉到炸彈上,然後就可以在近距離內趁人不注意時確實射殺。這就是你的計謀吧。」
總統侍衛將臉色大變的總統團團圍住。其中一人靠近岬欲將他制伏時,他立刻把扭住的康明斯基的手高高舉起。
「你們知道這把手槍的意思嗎?他就是〈鋼琴家〉。」
「你說什麼?!」
楊驚恐地搶到岬身旁。
「你說老師是恐怖分子?!你有什麼證據?」
「證據就是這把手槍,但更應該看的是這個。」
岬抓出康明斯基的右手。手背上有些微的紅色紋路。那是之前刑警在比賽會場被殺那一天,在混亂中被誰抓傷的。
「我聽溫伯格警部說,那天到會場而且可以進出休息室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二人。而〈鋼琴家〉到過法國的話,那麼這當中也到過法國的有十八人,就是扣掉我的七名決賽者和包括康明斯基主席在內的十一名評審。我藉口說要握手就一一確認了這十八個人的手,發現手上有受傷的就只有康明斯基主席和榊場而已。但榊場當天並沒有換衣服,這點足以證明他不是兇手。」
根據岬的解釋,由於榊場眼睛看不見,如果是近距離殺人,就必須顧慮到會被濺血而更換衣服。就算這樣,那麼岬頻頻和相關人士握手的理由是為了確認手上沒有沒受傷,這點又是為什麼呢?
「等等,岬。你以手上有沒有受傷來判斷老師和榊場是不是兇手,這點又是根據什麼?」
「這是因為〈鋼琴家〉把皮奧特刑警的手指切斷了。皮奧特刑警發覺〈鋼琴家〉的真面目後被找去休息室,和康明斯基主席對峙時一定有所警戒吧。對方突然拔出手槍想要趁其不備攻擊,而皮奧特為了搶下武器就壓制對方的手。手背上的傷痕就是那時候抓的。所以說,皮奧特刑警的指甲里一定有對方的皮膚碎屑。」
啊。只要將那些皮膚碎屑送DNA化驗,再和手上有傷痕的人一比對,就能立刻鎖定兇手了。
「所以兇手必須回收那些留在指甲里的皮膚碎屑。但是,如果只是切掉抓傷自己的手指,目的恐怕會被拆穿,因此故弄玄虛把十根手指全切斷了。搞不好那些斷指已經趁亂丟進會場裡的廁所衝掉了吧。是不是這樣?康明斯基主席?」
岬俯視康明斯基,他正氣得歪起嘴角。那是楊見都沒見過的邪惡嘴臉。
「多薄弱的推論啊,岬,你又沒有關鍵的證據。」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即使推斷你就是兇手,也沒辦法指出來,只有像這樣等待你直接行動了。」
「既然你沒辦法指出兇手,幹嘛還多管閒事,對你來說,這不過是別的國家的事,不管死了多少市民、死了多少刑警,都和你沒關係吧。」
「你的炸彈奪走了我一位很重要的朋友的命,怎麼可以說沒關係。」
從對話內容判斷出該制伏的對象是哪邊了吧,四名侍衛改為逮住康明斯基的身體。總統戰戰兢兢地靠近已無反抗能力的康明斯基。
「一時真叫人難以置信。發表聲明要大家不向恐怖主義屈服而感動人心的人,竟然就是個恐怖分子……」
「康明斯基主席一定用盡了心思,恐怕他也極力想避免蕭邦大賽因為自己的恐怖攻擊計劃而停辦。那個聲明的主旨只有一個,就是讓比賽繼續進行下去。因為只有這個頒獎典禮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近總統了。」
「這麼說來,一連串恐怖事件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暗殺我?」
「最終目的確實如此吧。因為前總統喪命的那場專機空難事故,警方之前似乎也是把它當成〈鋼琴家〉所為來進行調査。不過,我認為並不是光為了置總統一人於死就不惜犠牲掉數十個同胞的性命,而是和其他的恐怖分子一樣,在康明斯基主席的眼中,一般市民也不過是活活的犠牲品罷了。」
「為什麼?」
總統俯視著身體動彈不得的康明斯基,質問:
「列赫·卡辛斯基和我對你做了什麼嗎?」
「因為你們都是波蘭的總統。你們殺了魯道夫,殺了我唯一的兒子魯道夫。」
「魯道夫?」
「別說你忘了。三年前,在巴基斯坦邊境的村落,發生七名波蘭士兵虐殺村民的事件。結果連阻止這件事的我國年輕士兵也一併慘遭毒手。那個被我軍瘋狂折磨致死的年輕士兵,就是魯道夫·康明斯基。」
總統的表情霎時僵住。
「就算被美軍告發而事情曝光了,但軍方單位和政府仍然隱匿情報,為了顧及軍方和國家的體面,對那七個人的處分只是敷衍了事而已。魯道夫被以單純戰死對待,甚至政府還對我施壓,恐嚇我如果想保住音樂學院校長的位子,就得乖乖閉嘴。我的兒子被二度殺害了啊。一次是被我們國軍,另一次就是被你們,被波蘭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