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必須不惜一切把它們抓回來……”
“兩個趕車人去追它們了。”下士回答。
“去兩個人接應他們!”軍官命令道。“假如騾子跑出綠洲,它們就丟了……在平原上就沒法抓到它們了!”
儘管狂風襲擊營地,四個北非騎兵中的兩人還是沖向林中空地的方向,兩個趕車人不時聽到那邊的喊聲。
此外,雖然猛烈的閃電和雷擊不減弱,狂風卻突然緩和下來,風和雨都小了。但夜色幽黑,大家只能借著閃電才能互相看見。
工程師和阿爾迪岡上尉走出帳篷,弗朗索瓦先生、下士和兩個與他們留在營地的北非騎兵跟在後面。
不言而喻,鑑於時間已流逝,猛烈的暴風雨肯定要下一夜,絕不該指望維埃特中尉轉回來了。他的人和他只能第二天上路了,那時穿越傑里德的路,就會好走了。
當他們聽到北方的狗吠聲,上尉和他的同伴是多麼驚奇,多麼高興啊!
這一次沒弄錯,一條狗向綠洲跑來,很快來到綠洲跟前。
“‘切紅心’!……是它……”下士喊起來。“我聽出了它的聲音……”
“這麼說維埃特離這兒不遠!”阿爾迪岡上尉也附和著。
其實,假如這忠實的狗走在小分隊的前面,想必只有幾百步之遙。
這時,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出現,30個左右土著人沿著邊緣攀過後跳進營地。還沒彼此認清之前,上尉、工程師、下士、弗朗索瓦先生和兩名北非騎兵就被圍住了,不等他們反抗就被抓住了。況且,他們人數少,怎能對付這個突然襲擊的匪幫呢?
頃刻,一切都被搶光了,馬匹被人們拉向邁勒吉爾地區。
囚徒們彼此被隔開,不可能互相聯繫,被推向鹽湖表面,狗循著他們的腳印走。當維埃特中尉到達營地時,他們已走遠,早晨他離開他們的那些人,卻蹤影全無,馬也肯定在颶風襲擊時跑掉了。
第十三章 藏非克綠洲
在他的實測平面圖上,邁勒吉爾鹽湖(包括北邊的法爾法利亞沼澤地,南邊其他一些與梅魯昂鹽湖帶性質一樣的凹地)呈現為一個直角三角形。從北到東,它的斜邊從塔希爾—納蘇正好直到緯度34度以下和第二條運河端點。它的西側的長邊起伏不定,沿著上述緯線的走向延伸到由一些次要的鹽湖組成的東側。在西側,它的小邊朝塔希爾一納蘇鎮漸漸升高,幾乎沿著與貫穿撒哈拉的直線平行的方向,延伸為菲力浦城—君士坦丁—巴特納—比斯克拉線,而為了避免把它同第二條運河終點對岸上的新海的港口聯結起來時出杈,運河不得不改變走向。
這個大凹地的寬度(小於傑里德和費傑迪的表面積)有55公里,處在運河最後一段的端點與待建的港(在西側最終定在謝加的西涅阿爾與伊太爾河之間)之間,——草案達到位於更南部的邁萊耶爾,好像被放棄了。但是,這塊凹地只有6000平方公里被淹,即6 0公頃,餘下的面積海拔高於地中海海平面。事實上,新海洋占兩個鹽湖地帶中的8000平方公里,在大水灌滿拉爾薩和邁勒吉爾後,還有5000平方公里露出水面。
因此這些未淹沒的地方就變成了島,它們在邁勒吉爾裡面會形成一種包括兩個大島的群島。第一個叫欣吉茲,形成在鹽沼內彎曲的直角三角形,從而把鹽沼一分為二;另一個島則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靠近斯特拉里的兩個直角邊。至於那些小島,主要是向東南方向排列成平行線狀。當船隻偶爾通過這個群島的通道時,它們必須認直地依靠那些為了減少航行危險而建立了水文地理學的堤壩。
水覆蓋的兩個鹽沼的面積,包括幾個綠洲及其椰棗園和田地。不言而喻,這些財富必須賠償給它們的所有者。但是,正如魯代爾上尉認為的那樣,賠償金不超過500萬法郎,由法國海外公司承擔,這個公司估計可以獲得政府轉讓給它的250萬公頃的土地和森林。
在邁勒吉爾的許多綠洲中,最大的一個綠洲,占據欣吉茲北部3至4平方公里。因此,大水來了之後,正是鹽沼北邊的水圍繞在它邊上。這個綠洲擁有大量質量最好的椰棗樹,其由卡非拉人外運的果實,在傑里德市場上可以找到。它的名字叫藏非克,它與主要的市鎮保持著聯繫:拉哈馬、奈夫塔、托澤爾和加貝斯,在收穫季節,只有駝隊造訪它。
藏非克高大的樹木,蔭庇著三四百個土生土長的圖阿雷格土著居民,這是撒哈拉地區最令人不安的部落之一。鎮上的房屋有百間左右,這是即將變成海濱的綠洲得到布置的所有部分。在房屋中部、外面和側面,有被耕作的田地、牧場,足以養活這個部落和他們的家畜。註定要變成新海洋海灣的干谷,被擴大為島上的小河,足以滿足居民的需要。
有人說,藏非克綠洲同君士坦丁省的其它綠洲很少有聯繫。只有穿梭於沙漠的過遊牧生活的圖阿雷格人才從那裡得到補給。它是令人擔憂的和可怕的。駝隊儘可能避免從附近經過。但是,從藏非克出來的匪幫,對傑里德附近進行了多少次襲擊啊!
應該指出,靠近這個綠洲比較困難,也比較危險。沿著欣吉茲,鹽沼地區的土壤一點兒也不堅實。到處都有能讓一個卡非拉人整個陷進去的流沙。透過由上新世的土壤(浸滿石膏和鹽的沙子)構成的地面,幾乎都是只有當地居民才認識的、能走人的羊腸小道,去綠洲必走這些小路不可,准得飽嘗坑窪之苦。顯然,當大水漫過這些軟乎乎的、無立足點的地面後,欣吉茲就會變成船容易靠岸的地方了。但是,這肯定是圖阿雷格人不願意答應的事。因此,在那兒就是反對派最活躍、最棘手的策源地。從藏非克不斷地發出反對外國人而進行“聖戰”的號召。
“兩個趕車人去追它們了。”下士回答。
“去兩個人接應他們!”軍官命令道。“假如騾子跑出綠洲,它們就丟了……在平原上就沒法抓到它們了!”
儘管狂風襲擊營地,四個北非騎兵中的兩人還是沖向林中空地的方向,兩個趕車人不時聽到那邊的喊聲。
此外,雖然猛烈的閃電和雷擊不減弱,狂風卻突然緩和下來,風和雨都小了。但夜色幽黑,大家只能借著閃電才能互相看見。
工程師和阿爾迪岡上尉走出帳篷,弗朗索瓦先生、下士和兩個與他們留在營地的北非騎兵跟在後面。
不言而喻,鑑於時間已流逝,猛烈的暴風雨肯定要下一夜,絕不該指望維埃特中尉轉回來了。他的人和他只能第二天上路了,那時穿越傑里德的路,就會好走了。
當他們聽到北方的狗吠聲,上尉和他的同伴是多麼驚奇,多麼高興啊!
這一次沒弄錯,一條狗向綠洲跑來,很快來到綠洲跟前。
“‘切紅心’!……是它……”下士喊起來。“我聽出了它的聲音……”
“這麼說維埃特離這兒不遠!”阿爾迪岡上尉也附和著。
其實,假如這忠實的狗走在小分隊的前面,想必只有幾百步之遙。
這時,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出現,30個左右土著人沿著邊緣攀過後跳進營地。還沒彼此認清之前,上尉、工程師、下士、弗朗索瓦先生和兩名北非騎兵就被圍住了,不等他們反抗就被抓住了。況且,他們人數少,怎能對付這個突然襲擊的匪幫呢?
頃刻,一切都被搶光了,馬匹被人們拉向邁勒吉爾地區。
囚徒們彼此被隔開,不可能互相聯繫,被推向鹽湖表面,狗循著他們的腳印走。當維埃特中尉到達營地時,他們已走遠,早晨他離開他們的那些人,卻蹤影全無,馬也肯定在颶風襲擊時跑掉了。
第十三章 藏非克綠洲
在他的實測平面圖上,邁勒吉爾鹽湖(包括北邊的法爾法利亞沼澤地,南邊其他一些與梅魯昂鹽湖帶性質一樣的凹地)呈現為一個直角三角形。從北到東,它的斜邊從塔希爾—納蘇正好直到緯度34度以下和第二條運河端點。它的西側的長邊起伏不定,沿著上述緯線的走向延伸到由一些次要的鹽湖組成的東側。在西側,它的小邊朝塔希爾一納蘇鎮漸漸升高,幾乎沿著與貫穿撒哈拉的直線平行的方向,延伸為菲力浦城—君士坦丁—巴特納—比斯克拉線,而為了避免把它同第二條運河終點對岸上的新海的港口聯結起來時出杈,運河不得不改變走向。
這個大凹地的寬度(小於傑里德和費傑迪的表面積)有55公里,處在運河最後一段的端點與待建的港(在西側最終定在謝加的西涅阿爾與伊太爾河之間)之間,——草案達到位於更南部的邁萊耶爾,好像被放棄了。但是,這塊凹地只有6000平方公里被淹,即6 0公頃,餘下的面積海拔高於地中海海平面。事實上,新海洋占兩個鹽湖地帶中的8000平方公里,在大水灌滿拉爾薩和邁勒吉爾後,還有5000平方公里露出水面。
因此這些未淹沒的地方就變成了島,它們在邁勒吉爾裡面會形成一種包括兩個大島的群島。第一個叫欣吉茲,形成在鹽沼內彎曲的直角三角形,從而把鹽沼一分為二;另一個島則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靠近斯特拉里的兩個直角邊。至於那些小島,主要是向東南方向排列成平行線狀。當船隻偶爾通過這個群島的通道時,它們必須認直地依靠那些為了減少航行危險而建立了水文地理學的堤壩。
水覆蓋的兩個鹽沼的面積,包括幾個綠洲及其椰棗園和田地。不言而喻,這些財富必須賠償給它們的所有者。但是,正如魯代爾上尉認為的那樣,賠償金不超過500萬法郎,由法國海外公司承擔,這個公司估計可以獲得政府轉讓給它的250萬公頃的土地和森林。
在邁勒吉爾的許多綠洲中,最大的一個綠洲,占據欣吉茲北部3至4平方公里。因此,大水來了之後,正是鹽沼北邊的水圍繞在它邊上。這個綠洲擁有大量質量最好的椰棗樹,其由卡非拉人外運的果實,在傑里德市場上可以找到。它的名字叫藏非克,它與主要的市鎮保持著聯繫:拉哈馬、奈夫塔、托澤爾和加貝斯,在收穫季節,只有駝隊造訪它。
藏非克高大的樹木,蔭庇著三四百個土生土長的圖阿雷格土著居民,這是撒哈拉地區最令人不安的部落之一。鎮上的房屋有百間左右,這是即將變成海濱的綠洲得到布置的所有部分。在房屋中部、外面和側面,有被耕作的田地、牧場,足以養活這個部落和他們的家畜。註定要變成新海洋海灣的干谷,被擴大為島上的小河,足以滿足居民的需要。
有人說,藏非克綠洲同君士坦丁省的其它綠洲很少有聯繫。只有穿梭於沙漠的過遊牧生活的圖阿雷格人才從那裡得到補給。它是令人擔憂的和可怕的。駝隊儘可能避免從附近經過。但是,從藏非克出來的匪幫,對傑里德附近進行了多少次襲擊啊!
應該指出,靠近這個綠洲比較困難,也比較危險。沿著欣吉茲,鹽沼地區的土壤一點兒也不堅實。到處都有能讓一個卡非拉人整個陷進去的流沙。透過由上新世的土壤(浸滿石膏和鹽的沙子)構成的地面,幾乎都是只有當地居民才認識的、能走人的羊腸小道,去綠洲必走這些小路不可,准得飽嘗坑窪之苦。顯然,當大水漫過這些軟乎乎的、無立足點的地面後,欣吉茲就會變成船容易靠岸的地方了。但是,這肯定是圖阿雷格人不願意答應的事。因此,在那兒就是反對派最活躍、最棘手的策源地。從藏非克不斷地發出反對外國人而進行“聖戰”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