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我去地下室胡亂弄了一陣,好不容易才搞定暖爐,然後我脫掉衣服,全部都丟進查莉的烘衣機裡面,設定一小時低溫烘乾的時間。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弄錯,在部隊裡,有個下士會幫我洗衣服,衣服被拿走後,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乾淨又折好的。離開部隊後,我常買一些便宜貨,穿髒了就丟掉。

  我光著身子上樓,跑進哈伯的臥室,花很久時間沖了一個熱水澡。我把臉上的睫毛膏洗掉,在熱水下面站了很久,然後把自己包在浴巾里,下樓喝咖啡。

  那天晚上我已經無法去亞特蘭大了。就算我大概在凌晨三點半抵達也沒有用,在那時間沒有人會讓我進屋裡去講話,我沒有識別證件,也沒有適合的身分,夜間造訪會為我帶來麻煩。要到明早再去,而且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沒有其他選擇。

  所以我考慮補個眠,於是把廚房裡的收音機關掉,慢慢晃進哈伯的小書房,關掉電視機,環顧四周。這是一個色調偏暗、擺設整齊的房間,有許多嵌在牆上的木板及幾張大皮椅,電視旁邊是某個日本廠牌的音響,還有一排排的CD跟錄音帶,主要收藏的是披頭四的作品。哈伯說過,他喜歡約翰.倫農,他曾去過紐約市的達科塔大樓,還去了英國的利物浦。所有的東西他幾乎都有──包括每一張專輯,還有幾張「偷錄作品」(bootlegs)⓱,就是那種用木盒包裝的單曲選集CD。

  桌上有一個書架,上面放著一堆堆專業期刊,還有一排厚厚的書,都是技術性的銀行雜誌跟報告。光是專業期刊就占去了書架好幾英尺寬的空間,它們看來枯燥乏味,其中包括沒有按期收藏的《銀行期刊》,還有兩期厚厚的雜誌,叫做《銀行管理》,跟一些叫做《銀行家》、《銀行家雜誌》、《銀行家月刊》、《商業期刊》、《商業周刊》、《現金管理公報》、《經濟學人》以及《財務郵報》的期刊,全都按照字母及日期排好,都是過去幾年以來的未按期收藏,沒有一本期刊是整套的。這整排後面是幾本美國財政部的政府出版品,還有兩期《銀行世界》。他的收藏方式很特別,似乎是選擇性的,或許那幾期待別厚,是哈伯失眠時的讀物。

  我則是沒有失眠的問題。我正要走出書房去借張床睡覺,但我突然想到了某件事。我回到書桌前又把書架看一遍,讓手指沿著整排雜誌與期刊的書背往下滑,比對那些誇張的刊名下印的出刊日期。有一些是最近出刊的,其中有兩本的收藏是斷斷續續,但是都收藏到最近一期。有十幾本都是今年的,總計整整三分之一是哈伯被解僱而離開銀行後的收藏。這些都是為銀行家出版的,但是當時哈伯已經不是銀行家了,他還是繼續訂閱這些厚重的專業雜誌,拿到手後還是會繼續讀這些複雜的東西。為什麼?

  我抽出兩本期刊看看封面,都是封面上光的厚重雜誌。我拿著書,翻開到哈伯看的那幾頁,看過後又抽出更多期刊來,翻開他看過的地方,在哈伯的皮椅坐下。我身上裹著他的浴巾,由左而右依序把書架上的期刊看完,從最早一期看到最近一期,花了我一個小時的時間。

  然後我開始看書。我的手指在整排沾滿塵埃的書籍上滑動,看到兩個我認識的名字才停下來。我嚇了一跳──是凱爾斯坦與巴托洛穆的陳年巨著,書皮是紅色皮革,是他們幫參議院某委員會項目小組寫的報告。我把書抽出來,快速翻了翻。這是一本很驚人的書,凱爾斯坦以謙虛的口吻把它形容成「反偽鈔聖經」,的確名不虛傳。他太謙虛了,這本書真的是包羅萬象,他們費盡苦心把歷史上已知的所有製造偽鈔的技術都記錄下來,充斥整本書的範例與實例,都是從破獲的案件中取材的。我把整本書放在膝蓋上,又整整看了一個小時。

  一開始我專注在紙的問題上。凱爾斯坦曾說過:紙張是關鍵。他跟巴托洛穆在後面弄了一個有關紙張的附錄,先前他當面告訴我的東西可以說是附錄的濃縮版,包括紙張是棉麻纖維混合製成的,還有化學著色劑,以及交織其中的紅、藍聚合物絲線。紙的製造商是位於麻薩諸塞州達爾頓鎮的克蘭恩公司。我點點頭,我知道這家公司,還記得那厚重的卡紙以及淡黃色的棉紙封套,我還挺喜歡的。自從一八七九年以來,那家公司就一直為財政部提供印鈔的紙張,每次都是在重兵戒護之下用裝甲車運紙到華盛頓,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都是如此,連一張紙也沒有失竊過。

  接著我從附錄往前翻,開始閱讀正文的部分。我把哈伯那一堆書都迭在書桌上,隨手抓來再讀一遍。有些我讀了兩、三次,不斷反覆看著那些凌亂散落的艱澀文章與報告,一邊比對,一邊交叉查詢,試著去了解那些難懂的語彙,然後又不斷把那一大本參議院的紅皮報告書拿來看。裡面有三段是我不斷來回推敲的。第一段提到哥倫比亞波哥大市有一個成立多年的偽鈔集團;第二段講的則是更早就開始在黎巴嫩進行的偽鈔活動──在很久以前的內戰期間,基督教長槍黨就曾與亞美尼亞的刻版畫家合作印製偽鈔;第三段則是有關化學的基礎知識,有許多複雜的化學程序,但有些字是我看得懂的。我一再來回推敲,慢慢晃到廚房,拿起喬伊那張變成空白的清單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又走回寂靜的書房,靠著一小片光線坐下,大半夜都在沉思與閱讀中度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