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但正是大家的這個決定,導致了金仙觀的禍事。”
“虛驚一場罷了。”
“難道大家打算讓那個裴玄靜在金仙觀繼續待下去?”
“當然。否則,朕讓她去哪兒?”
“如此下去,金仙觀中的秘密總有一天會泄露的!”
“哦?朕竟不知道,金仙觀里有何秘密,今日倒想向貴妃請教一二。”
郭念雲再也控制不住下顎的顫抖了,這使她的面孔略顯猙獰:“妾不了解金仙觀的秘密。但是妾記得當年之事,大家也記得吧?”
他不回答,她就繼續說下去:“當年妾之所以入金仙觀修道,是因為妾失去了……我們的第一個孩子。”
她沒有想到,那麼多年過去了,今天再提時仍然心如刀絞,淚水也不受控制地落下來。
那一年,郭念雲剛嫁給廣陵王李純不久便有了喜。這將是李純的第一個孩子,如果是男孩的話,便將順理成章地排在皇位繼承的優先序列上。
然而,她沒能保住這個孩子。
流產時胎兒已成型,果然是個男嬰。郭念雲遭到打擊後一蹶不振,提出要入道觀修道,以平復心情。於是德宗皇帝下旨,將她安排入了皇家女觀——金仙觀。
郭念雲在金仙觀中並沒有待多久。幾個月後,金仙觀中就發生了一件滅觀慘案,僅有幾人倖免於難,郭念雲是其中之一。案發之後,金仙觀便被徹底封閉,而郭念雲也返回廣陵王府,重新恢復了王妃的生活。沒有人知道金仙觀的慘案最後是否告破,因為隨著金仙觀被封,所有相關的事實徹底湮滅無痕,再也不被提起。
對於郭念雲來說,金仙觀是心頭一塊永遠不能揭的瘡疤。因為金仙觀是她人生中的一個巨大轉折。在進觀之前,她是皇長孫的正妃,肚子裡懷著皇長孫的長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她將順理成章地成為太子妃、皇后,乃至皇太后。但是當她離開金仙觀時,有些東西永遠無法挽回了,比如那個失去的長子。此後郭念雲雖然生下了李宥,但已經是李純的第三個兒子。就是這個錯失,讓她直到最近還要為李宥的太子身份費盡心機,就更別說自己的皇后位置了。為此她與皇帝的嫌隙日深,幾乎到了無法面對彼此的程度。
而今,皇帝還要將金仙觀的醜聞暴露出來,不是存心讓她痛苦和難堪嗎?
郭念雲可以忍耐鄭瓊娥,可以忍耐杜秋娘,可以忍耐十三郎的血珠,甚至可以忍耐永遠待在貴妃的尷尬位置上,但是她絕對不能接受金仙觀的重啟!
“你提的往事與今日之事有何關聯?”皇帝皺起眉頭,“你勿要庸人自擾。”
“大家……”她還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
“還有一件事,今天朕就對你明說了吧——朕將效法先皇,在位期間不立後。”
並不是沒有思想準備,但郭念雲仍如五雷轟頂一般,呆住了。
“好了,夜已深了,貴妃請回吧,朕要睡了。”
皇帝的逐客令不允許違抗,郭念雲本能地站起身來,心中忽明忽暗。轉身之際,眼角突然瞥見暖閣屏風後的一枚衣角。
她的心中一動,有人躲在暖閣里偷聽嗎?
邪惡的念頭驟起,郭念雲停下腳步,朗聲道:“妾聽說那天十三郎身陷地窟時,大家不允救人,卻命以沙土填埋池塘,不惜犧牲十三郎的性命,也要令金仙觀的秘密永不見天日。大家之權衡與決斷,著實令妾敬佩。正如大家所言,妾為失去一個兒子耿耿於懷,至今無法釋懷,實屬婦人之見。大家有不止一個兒子,所以當寵則寵,當殺則殺。先為君,次為父,才為君父。”
言罷,郭貴妃款款行禮告退。皇帝一言不發,但他的驚怒被她看得一清二楚。
走下丹墀之時,郭念雲腳步輕盈,滿面春風。她的報復成功了,儘管只是一次小小的攻其不備的勝利,也足夠讓她快樂好一陣子了。
皇帝愣著,直到聽見暖閣屏風後傳來的聲音,才回過神來:“十三郎?”
李忱躲躲閃閃地從屏風後轉出來。
“過來啊。”皇帝將李忱招呼到跟前,輕輕攬入懷中,“你什麼時候醒的,聽到我們的話了?”
李忱呆呆地望著父親,並不回答。他一貫如此,皇帝也不以為意,從李忱的頸上拉過血珠,在掌心輕輕摩挲著。
他說:“你想不想知道,朕是如何得到血珠的……當年,朕和你現在差不多大的年紀,還和先皇一起住在東宮裡。有一天德宗皇帝,啊,就是朕的祖父,你的曾祖父駕臨東宮,在花園中見到正在玩耍的我,煞是歡喜,便把我抱在懷中,戲問:‘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中啊?’我回答:‘我是第三天子啊。’德宗皇帝連連稱奇,先皇見他高興,便請他賞賜於我。德宗皇帝卻說,來東宮時未曾準備,也不願隨便賞個普通的東西。先皇想了想,建議說要不就賞血珠吧?德宗皇帝點頭,於是先皇從自己的腕上褪下這串血珠,呈給德宗皇帝,再由德宗皇帝親手繫於我的頸上……從那以後,血珠就一直陪伴著我,直到前些天你過生日,我將它們賜給了你……”
皇帝停下來,看著懷中沉默的李忱。這孩子仍然一臉木訥,也許他根本聽不出這番話中的深意,更有可能,他根本就沒在聽。皇帝十分掃興,又不甘心地端詳著李忱的眼睛,想從中看出些什麼來。
“虛驚一場罷了。”
“難道大家打算讓那個裴玄靜在金仙觀繼續待下去?”
“當然。否則,朕讓她去哪兒?”
“如此下去,金仙觀中的秘密總有一天會泄露的!”
“哦?朕竟不知道,金仙觀里有何秘密,今日倒想向貴妃請教一二。”
郭念雲再也控制不住下顎的顫抖了,這使她的面孔略顯猙獰:“妾不了解金仙觀的秘密。但是妾記得當年之事,大家也記得吧?”
他不回答,她就繼續說下去:“當年妾之所以入金仙觀修道,是因為妾失去了……我們的第一個孩子。”
她沒有想到,那麼多年過去了,今天再提時仍然心如刀絞,淚水也不受控制地落下來。
那一年,郭念雲剛嫁給廣陵王李純不久便有了喜。這將是李純的第一個孩子,如果是男孩的話,便將順理成章地排在皇位繼承的優先序列上。
然而,她沒能保住這個孩子。
流產時胎兒已成型,果然是個男嬰。郭念雲遭到打擊後一蹶不振,提出要入道觀修道,以平復心情。於是德宗皇帝下旨,將她安排入了皇家女觀——金仙觀。
郭念雲在金仙觀中並沒有待多久。幾個月後,金仙觀中就發生了一件滅觀慘案,僅有幾人倖免於難,郭念雲是其中之一。案發之後,金仙觀便被徹底封閉,而郭念雲也返回廣陵王府,重新恢復了王妃的生活。沒有人知道金仙觀的慘案最後是否告破,因為隨著金仙觀被封,所有相關的事實徹底湮滅無痕,再也不被提起。
對於郭念雲來說,金仙觀是心頭一塊永遠不能揭的瘡疤。因為金仙觀是她人生中的一個巨大轉折。在進觀之前,她是皇長孫的正妃,肚子裡懷著皇長孫的長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她將順理成章地成為太子妃、皇后,乃至皇太后。但是當她離開金仙觀時,有些東西永遠無法挽回了,比如那個失去的長子。此後郭念雲雖然生下了李宥,但已經是李純的第三個兒子。就是這個錯失,讓她直到最近還要為李宥的太子身份費盡心機,就更別說自己的皇后位置了。為此她與皇帝的嫌隙日深,幾乎到了無法面對彼此的程度。
而今,皇帝還要將金仙觀的醜聞暴露出來,不是存心讓她痛苦和難堪嗎?
郭念雲可以忍耐鄭瓊娥,可以忍耐杜秋娘,可以忍耐十三郎的血珠,甚至可以忍耐永遠待在貴妃的尷尬位置上,但是她絕對不能接受金仙觀的重啟!
“你提的往事與今日之事有何關聯?”皇帝皺起眉頭,“你勿要庸人自擾。”
“大家……”她還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什麼。
“還有一件事,今天朕就對你明說了吧——朕將效法先皇,在位期間不立後。”
並不是沒有思想準備,但郭念雲仍如五雷轟頂一般,呆住了。
“好了,夜已深了,貴妃請回吧,朕要睡了。”
皇帝的逐客令不允許違抗,郭念雲本能地站起身來,心中忽明忽暗。轉身之際,眼角突然瞥見暖閣屏風後的一枚衣角。
她的心中一動,有人躲在暖閣里偷聽嗎?
邪惡的念頭驟起,郭念雲停下腳步,朗聲道:“妾聽說那天十三郎身陷地窟時,大家不允救人,卻命以沙土填埋池塘,不惜犧牲十三郎的性命,也要令金仙觀的秘密永不見天日。大家之權衡與決斷,著實令妾敬佩。正如大家所言,妾為失去一個兒子耿耿於懷,至今無法釋懷,實屬婦人之見。大家有不止一個兒子,所以當寵則寵,當殺則殺。先為君,次為父,才為君父。”
言罷,郭貴妃款款行禮告退。皇帝一言不發,但他的驚怒被她看得一清二楚。
走下丹墀之時,郭念雲腳步輕盈,滿面春風。她的報復成功了,儘管只是一次小小的攻其不備的勝利,也足夠讓她快樂好一陣子了。
皇帝愣著,直到聽見暖閣屏風後傳來的聲音,才回過神來:“十三郎?”
李忱躲躲閃閃地從屏風後轉出來。
“過來啊。”皇帝將李忱招呼到跟前,輕輕攬入懷中,“你什麼時候醒的,聽到我們的話了?”
李忱呆呆地望著父親,並不回答。他一貫如此,皇帝也不以為意,從李忱的頸上拉過血珠,在掌心輕輕摩挲著。
他說:“你想不想知道,朕是如何得到血珠的……當年,朕和你現在差不多大的年紀,還和先皇一起住在東宮裡。有一天德宗皇帝,啊,就是朕的祖父,你的曾祖父駕臨東宮,在花園中見到正在玩耍的我,煞是歡喜,便把我抱在懷中,戲問:‘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中啊?’我回答:‘我是第三天子啊。’德宗皇帝連連稱奇,先皇見他高興,便請他賞賜於我。德宗皇帝卻說,來東宮時未曾準備,也不願隨便賞個普通的東西。先皇想了想,建議說要不就賞血珠吧?德宗皇帝點頭,於是先皇從自己的腕上褪下這串血珠,呈給德宗皇帝,再由德宗皇帝親手繫於我的頸上……從那以後,血珠就一直陪伴著我,直到前些天你過生日,我將它們賜給了你……”
皇帝停下來,看著懷中沉默的李忱。這孩子仍然一臉木訥,也許他根本聽不出這番話中的深意,更有可能,他根本就沒在聽。皇帝十分掃興,又不甘心地端詳著李忱的眼睛,想從中看出些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