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這群忘恩負義的傢伙!”加耐特叫道,“畢竟我們餵了它們這麼一段時間。”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索維絲說得那麼一本正經,引起一陣鬨笑。
早上,男孩子們上了單桅帆船,後面拖著那隻小帆船。唐納甘被放在甲板上,放在伊文斯旁邊。伊文斯在掌舵,布萊恩特和莫科在船頭照看帆布,儘管他們相信水流會把他們帶到河的下游。
其他人,包括小迷,都去了他們想呆的地方。
停泊的錨繩解開了,長槳拍打水面。
男孩子歡呼著告別了友好的洞穴。這麼多個月來,它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避風港,當他們看到奧克蘭山消失在樹林後面時,孩子們倒有點戀戀不捨。
順河而下時,因為水流很急,船走得相對緩慢些。中午的時候,他們到了沼澤林附近。伊文斯拋錨停下船,因為那兒河水很淺,最好等漲潮,以便沒有被擱淺的危險。
在停船的時間裡,船上的人都在盡情享受著豐富的美食。吃完飯,克羅絲和威爾科克斯去南荒郊邊緣射鷸鳥去了。唐納甘在船尾打下了兩隻鵝鳥,不用說,他已經恢復得很好了。
當船到達河口時,天色已經很晚了。向來謹慎的海員伊文斯認為最好等天亮再走,因為黑暗中,要掌舵穿過一片暗礁很不容易。
夜很靜。風停了,這時海鳥也已經回它們岩石上的縫穴中去了。帆船灣上萬籟俱寂。
清晨,陸上的和風輕輕吹起,海水平靜地推向南荒郊的岸邊。天亮了,伊文斯起航上路,船駛出了西蘭河。每個人都望著奧克蘭山和帆船灣的岩石群。當船繞過美國岬時,岩石群就望不見了。加農炮發射了一枚炮彈,就像紅旗直衝向山頂。
八小時後,船進入了與劍橋島的岸邊相鄰的海峽。繞過南海岬,沿著阿德萊德皇后島海岸航行,這時查曼島的最後一點也消失在地平線上。
第十五章 回家!
我們不必在此一一敘述那隻單桅帆船沿著麥哲倫群島航行的航海日記了。一路上沒有什麼重大的冒險經歷。天氣一直很好,那些海峽足有六七英里寬,而且海面也一直風平浪靜。
值得慶賀的是航道附近無人居住,因為島上的土著人可並不總是那麼熱情好客。晚上有一兩次還聽到了島上傳來的槍聲,但岸上無人出現。
2月11日,一路順風而行的帆船進入了麥哲倫海峽,它在史密斯海峽的下方,在阿德萊德皇后島和威廉工島高地之間。右邊是聖安那的山巔,左邊蒲福灣的底部是一些冰川的頂端。布萊恩特曾在漢諾瓦島見過這些冰川。
船上一切都很順利。海上的空氣很適合唐納甘。他甚至覺得如果必要的話,他又能上岸繼續過魯賓遜式的漂流生活。
2月12日,在船上能夠看到泰瑪島了。當時,那裡的港口和小海灣都沒有泊船。伊文斯沒有在此停留,繞過泰瑪海岬,向東南方向進入了海峽。
荒涼島的一邊全是平坦而乾燥的海岸,沒有一點查曼島上那樣豐富的植被的影子,另一邊則是凸凸凹四成鋸齒狀的克羅科半島。伊文斯想沿此半島的岸邊航行,這樣就能繞過弗羅沃特海岬,從布魯斯威克半島上方到達帕塔阿納港。
但他沒有必要走這麼遠。
13號清晨,在船頭眺望的索維絲大叫道:“右舷有煙!”
“是漁夫開槍的煙嗎?”高登間。
“不是,”伊文斯說,“是輪船冒的煙。”
布萊恩特馬上爬上桅杆。
“有船!有船!”他叫道。
很快,在甲板上也看得見那艘船了。那是一隻大約有800噸位的蒸汽船。它正以每小時11海里的速度駛過來。
單桅帆船上一片歡呼,有些人開了槍,它被注意到了。10分鐘之後,這艘開往澳大利亞的格蘭弗頓號輪船就在單桅帆船旁邊了。
格蘭弗頓號的龍船長聽他們講述了帆船的失事。這在英國和美國已經是盡人皆知的消息了。然後立即將帆船上的人都接上輪船。他甚至提出將他們直接送到奧克蘭。這離他的航線差不了多遠。因為格蘭弗頓號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亞南部的墨爾本。
蒸汽船航行得很快,2月25日就在奧克蘭港靠岸了。
自從查曼學校的15個學生出海去太平洋漂流,兩年時間已經轉眼過去了,但現在覺得好像只有幾天光景。
我們不必詳細講述那些男孩子的家人的高興之情。他們從紐西蘭歷經漫長的1,800里格的航行之後,一個不少地平安回來了。當聽說送孩子們回來的格蘭弗頓號船正在港口,全鎮的人都趕去歡迎他們。
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聽聽查曼島上的詳細情形!很快,好奇心便得到了滿足。唐納甘做了不少以此為主題的報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巴克斯特記的航海日記,我們可以說,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被印發出來,然後幾百本複印本一售而空。報紙上評論這次歷險充滿了趣味,卻沒什麼麻煩事兒。總之,所有的澳大利亞人都對這個奇怪的冒險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登的精明、布萊恩特的無私、唐納甘的勇敢和所有人的真正的男子漢氣概都成為大家讚不絕口的主題。
凱特和伊文斯當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給他們搞了公開簽名募捐,而且還買了一艘船,命名為“查曼號”。伊文斯將成為其主人兼船長。條件是奧克蘭港是它的母港。當它歸航時,永遠都會受到他的朋友和那些孩子們的最熱烈的歡迎。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索維絲說得那麼一本正經,引起一陣鬨笑。
早上,男孩子們上了單桅帆船,後面拖著那隻小帆船。唐納甘被放在甲板上,放在伊文斯旁邊。伊文斯在掌舵,布萊恩特和莫科在船頭照看帆布,儘管他們相信水流會把他們帶到河的下游。
其他人,包括小迷,都去了他們想呆的地方。
停泊的錨繩解開了,長槳拍打水面。
男孩子歡呼著告別了友好的洞穴。這麼多個月來,它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避風港,當他們看到奧克蘭山消失在樹林後面時,孩子們倒有點戀戀不捨。
順河而下時,因為水流很急,船走得相對緩慢些。中午的時候,他們到了沼澤林附近。伊文斯拋錨停下船,因為那兒河水很淺,最好等漲潮,以便沒有被擱淺的危險。
在停船的時間裡,船上的人都在盡情享受著豐富的美食。吃完飯,克羅絲和威爾科克斯去南荒郊邊緣射鷸鳥去了。唐納甘在船尾打下了兩隻鵝鳥,不用說,他已經恢復得很好了。
當船到達河口時,天色已經很晚了。向來謹慎的海員伊文斯認為最好等天亮再走,因為黑暗中,要掌舵穿過一片暗礁很不容易。
夜很靜。風停了,這時海鳥也已經回它們岩石上的縫穴中去了。帆船灣上萬籟俱寂。
清晨,陸上的和風輕輕吹起,海水平靜地推向南荒郊的岸邊。天亮了,伊文斯起航上路,船駛出了西蘭河。每個人都望著奧克蘭山和帆船灣的岩石群。當船繞過美國岬時,岩石群就望不見了。加農炮發射了一枚炮彈,就像紅旗直衝向山頂。
八小時後,船進入了與劍橋島的岸邊相鄰的海峽。繞過南海岬,沿著阿德萊德皇后島海岸航行,這時查曼島的最後一點也消失在地平線上。
第十五章 回家!
我們不必在此一一敘述那隻單桅帆船沿著麥哲倫群島航行的航海日記了。一路上沒有什麼重大的冒險經歷。天氣一直很好,那些海峽足有六七英里寬,而且海面也一直風平浪靜。
值得慶賀的是航道附近無人居住,因為島上的土著人可並不總是那麼熱情好客。晚上有一兩次還聽到了島上傳來的槍聲,但岸上無人出現。
2月11日,一路順風而行的帆船進入了麥哲倫海峽,它在史密斯海峽的下方,在阿德萊德皇后島和威廉工島高地之間。右邊是聖安那的山巔,左邊蒲福灣的底部是一些冰川的頂端。布萊恩特曾在漢諾瓦島見過這些冰川。
船上一切都很順利。海上的空氣很適合唐納甘。他甚至覺得如果必要的話,他又能上岸繼續過魯賓遜式的漂流生活。
2月12日,在船上能夠看到泰瑪島了。當時,那裡的港口和小海灣都沒有泊船。伊文斯沒有在此停留,繞過泰瑪海岬,向東南方向進入了海峽。
荒涼島的一邊全是平坦而乾燥的海岸,沒有一點查曼島上那樣豐富的植被的影子,另一邊則是凸凸凹四成鋸齒狀的克羅科半島。伊文斯想沿此半島的岸邊航行,這樣就能繞過弗羅沃特海岬,從布魯斯威克半島上方到達帕塔阿納港。
但他沒有必要走這麼遠。
13號清晨,在船頭眺望的索維絲大叫道:“右舷有煙!”
“是漁夫開槍的煙嗎?”高登間。
“不是,”伊文斯說,“是輪船冒的煙。”
布萊恩特馬上爬上桅杆。
“有船!有船!”他叫道。
很快,在甲板上也看得見那艘船了。那是一隻大約有800噸位的蒸汽船。它正以每小時11海里的速度駛過來。
單桅帆船上一片歡呼,有些人開了槍,它被注意到了。10分鐘之後,這艘開往澳大利亞的格蘭弗頓號輪船就在單桅帆船旁邊了。
格蘭弗頓號的龍船長聽他們講述了帆船的失事。這在英國和美國已經是盡人皆知的消息了。然後立即將帆船上的人都接上輪船。他甚至提出將他們直接送到奧克蘭。這離他的航線差不了多遠。因為格蘭弗頓號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亞南部的墨爾本。
蒸汽船航行得很快,2月25日就在奧克蘭港靠岸了。
自從查曼學校的15個學生出海去太平洋漂流,兩年時間已經轉眼過去了,但現在覺得好像只有幾天光景。
我們不必詳細講述那些男孩子的家人的高興之情。他們從紐西蘭歷經漫長的1,800里格的航行之後,一個不少地平安回來了。當聽說送孩子們回來的格蘭弗頓號船正在港口,全鎮的人都趕去歡迎他們。
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聽聽查曼島上的詳細情形!很快,好奇心便得到了滿足。唐納甘做了不少以此為主題的報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巴克斯特記的航海日記,我們可以說,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被印發出來,然後幾百本複印本一售而空。報紙上評論這次歷險充滿了趣味,卻沒什麼麻煩事兒。總之,所有的澳大利亞人都對這個奇怪的冒險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登的精明、布萊恩特的無私、唐納甘的勇敢和所有人的真正的男子漢氣概都成為大家讚不絕口的主題。
凱特和伊文斯當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給他們搞了公開簽名募捐,而且還買了一艘船,命名為“查曼號”。伊文斯將成為其主人兼船長。條件是奧克蘭港是它的母港。當它歸航時,永遠都會受到他的朋友和那些孩子們的最熱烈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