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根據刑警們的調査,卓三平日回家很沒準頭。他有時晚6時回來,有時9時回來,還有夜2時、3時回來的時候。

  就是假定預先知道他7時半回家、9時離家,也不一定斷定,他開車只走這條路。通往百合住處的路,並非僅有這一條。這樣,就只能是淳子和丈夫事先約好,讓丈夫7時半回家,還得用某種必然的手段,讓他必須在9時離家才行。

  但這實在是不合情理的。淳子和丈夫的感情已經極度惡化,卓三絕不會接受這種有某種企圖的約束。再說,編造任何理由,也找不到適當的約束藉口。例如,卓三回來吃了午間剩的油炸牡糲,就可推測他沒有外出的打算。至於他9時開車外出,是因為妻子不在,才改變了想法的。這樣的解釋是合乎情理的。

  這個假設,還有一個缺陷:如果淳子當著百合的面中途離開,百合沒有不向刑警告發此事的道理。如果她所憎惡的淳子中途外出,這不恰恰是向她授與殺夫把抦的絕好告詞嗎?可是,百合卻向刑警說:“直到10時,始終被淳子纏住,陷入因境了。”

  另一方面,也有的刑警認為百合是作案者。

  糙村被殺,是在9時到10時之間,在這前後的時間,可以除外暫不考慮。

  這9時到10時之間,百合正遭到淳子執拗的襲擊,脫不開身。但那個刑警卻提出了一個奇異的想法。那就是在給淳子拿出的茶碗中偷放了催眠藥。淳子喝下去就睡著了。趁這個空當,百合偷偷溜了出去。

  而且,等淳子醒來,百合已經回到自己住處來了——這也是一種作案方法。

  這樣,不就是淳子對百合的外出全然不知,而在她昏昏入睡中,百合做的手腳嗎?

  在淳子入睡中偷偷溜出去的百合,在那個時間來到現場,事先也和卓三做過約定,卓三汽車按時來到,看見百合,理所當然地停了車。百合進了卓三的汽車,坐在後部座位上,就在發車前狠狠給了一擊,使卓三昏過去,又從後面用麻繩勒住他的脖頸。

  成為問題的工地標誌,被那個女人在事後搬到汽車前方,偽造令車停止的現場。當急速回到住宅的時侯,淳子還在熟睡著。……

  的確,汽車停在那裡,證明卓三必定在那個時間通過那條道路,這是肯定無疑的。但是,不管怎麼說,沒有淳子不知自己睡著了的可能。當刑警訊問時,淳子必定會提出自己喝了催眠藥而一時入睡的事實。

  還有不合理的一點,就是從駕駛者心理來說,讓百合乘上車就會馬上開車的。用螺絲扳手從後面擊過去,只能是在汽車行駛之中。刑警的這個想法也是不符實際的。

  最後,根據目擊者的證言,刑警們還有一個疑惑未決的問題。

  那就是,卓三9時許開汽車離家時,被鄰居看見了的問題。那個人並沒有看準卓三的臉,只是證明了在微暗的街燈下看見戴著鴨舌帽的卓三的身影而已。

  況且汽車正在行駛中,那不過是瞬間的一瞥。大概,目擊者只根據本是卓三的,卓三不在家,駕駛者戴著鴨舌帽,就斷定必是卓三無疑了。

  這是個圈套也未可知。因為不論是誰,如果戴著鴨舌帽,翻著大衣領子,目擊者在微暗的瞬間,也是容易看錯人的。兇手也許考慮到這一點。如果兇手是個女人,那麼,鴨舌帽和大衣領子就可以把長發遮掩住了。

  根據這種考慮,刑警們又悄悄對淳子和百合做了調査。證明兩個人都不會駕駛汽車,所以這條線索的調査中斷了。

  還有一點,就是買通第三者共同作案。但是,關於這一點,破案本部極力進行調查,證明沒有任何這樣的線索。結果,本部一致認為這是搶劫殺人,未及動員檢舉,就把破案本部解散了。

  話說回來,在被害者的葬禮中,百合沒有出現。這是因為她來了,淳子也不會讓她邁進門襤的。當夜,刑警們在內監視有沒有舉止可疑的人,最後也落空了。

  破案本部經過四十多天的工作,終於解散了。這時候,淳子已把家宅賣出去,不知搬到哪裡去了。

  風松百合又回到原來的灑吧間,再次當了女招待。她向女伴們表白:

  “碰上倒霉的事了。半年多就像做了一場荒唐無聊的夢,為那個人我白白糟塌了自己的一生,但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萬幸的啊!”

  六

  兩年過去了。

  這期間,糙村卓三的妻妾之間的糾紛,演成了三個犯罪事件,都被作為社會新聞見諸報端了。

  一件是妻闖進妾家,橫施狂暴,使妾負了重傷。

  一件是妻潛入妾住的公寓,亂打正在就寢的妾和地的新夫,反被男方打傷了。

  以後的一件,是妾闖進妻家,揚言要服毒自殺。

  總之,妻妾之間繼續演出了好幾起尖銳對立的鬧劇……

  後來,風松百合在某年早春的夜裡用煤氣自殺了。她又有了新的情人,不久同居在一起,但又被那個男人甩掉,便感到人世虛幻無常,絕命辭世而去。

  自殺之後,警察署接受處理,所轄署派警官和法醫一同勘察現場。這時警官聽見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反映。

  發現百合屍體的,是公寓管理人,那是午後11時的事。

  葬禮在第三天午後3時舉行。

  警官聽到這個反映,是出殯前不久的事。

  根據管理人的反映,百合自殺的第二天午後11時40分,一個中年婦女來訪,頻頻詢問百合有沒有留下遺書。

  事實是百合留下了遺書,遺書里充滿了對拋棄她的那個男人的怨恨之詞。

  但是,那個女人還是一味詢問有沒有別的遺書,直到確汄沒有了,才安心地走了出去。

  “我是百合女士的親戚。”那個女人向管理人說,“百合女士理應還有別的遺書啊!”

  開始的詢問是很執拗的。

  管理人從來沒有見過那個女人。

  這個話,傳到所轄署刑警的耳中。所轄署的刑事科長接到部下的報告,忽然在心中湧出來一個想法。

  從那女人年齡和相貌上看,肯定是糙村卓三的妻子淳子無疑。

  於是追尋淳子的下落,結果査明她住在新宿僻靜胡同的一個小吃鋪里。她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年紀比她小的同居者。

  為什麼淳子知道百合自殺,並執拗地打聽遺書呢?

  百合之死,大概是從百合的友伴處聽到的。因為淳子開了小吃鋪,在銀座的酒吧間下班的女招待們,常常趁便來到鋪子裡,其中有知道百合和前夫關係的人,一定是她們告訴淳子說百合昨夜自殺了。

  為什麼要尋求遺書呢?

  這不是說明淳子對百合自殺產生誤解了嗎?那個女人被男人拋棄,是自殺的真實原因。但作為淳子,卻覺得百合是基於別的原因自殺的。

  僅僅推定出這一點,就像迷霧散去的一般,一切都將明朗化了。

  刑事科長立刻以淳子有殺人嫌疑的罪名,向檢察官請求發出了逮捕令。

  七

  “一切我都坦白。”

  淳子蒼白著臉,在調査的警官面前一一供述道:

章節目錄